1. 我是新手,我該如何理財啊
知道招財貓,我投招財貓一年有餘,對它的印象就是回款速度挺及時的,而且新人有518禮包,還有3%加息券呢
2. 年輕人越早理財越好,這樣的說法對嗎
近年來,人們的理財意識越來越高,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對理財很抗拒的,覺得自己沒有必要理財,靠儲蓄就足夠了。其實理財是一種生活習慣,更加應該具有應變能力;從大的方面來看,理財能夠幫助我們逐步實現人生各個方面的目標。
3、理財是一種財富規劃
我們把財富比作是一個蓄水池,收入和支出分別就是兩條管道,收入是進水管道,那麼支出就是出水管道。如果想要保證這個蓄水池有一定的水量,那麼就要保證你的進水管和出水管是平衡的,理財就是對這個蓄水池管理實現財富增值。
1、黃金保值。黃金歷來是最保值的一種稀有貴金屬。它是現代貨幣體系的基礎。
2、黃金投資操作靈活,可雙向操作,可空可多。可最大限度的賺取差價。
3、黃金投資採取T+0制度。最大限度保證客戶收益。建倉後隨時可以平倉。浮動贏利隨時可轉化為現實贏利。
4、黃金投資交易時間長,一天24小時都有行情,交易時間長達9小時左右一天。可滿足客戶不同時間段操作的要求。
5、由於盤面波動最大的時候是北京時間晚上9:00以後,因此方便上班族的操作。
6、現貨黃金投資採取的做市商制度,保證在交易時間內出現過的任何價格都能成交,而不會出現只見浮動盈虧而平不了倉的現象。(如期貨採取的是結核競價制度,同一個價格有賣的才能買,而且需要排隊。所以會出現價格一樣但別人能而你不能平倉的現象。
7、股票只能買漲,不能買跌,股票有將近2000隻。很難選,有些政治因素和消息面很難把握。黃金投資只用考慮影響黃金漲跌的因素,就可賺錢,國際化操作,沒有莊家操縱。
投資者在進行黃金投資交易前,需先了解黃金市場的規律。學習基本的黃金交易知識是必要的。而由於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眾多,留意市場上的金融信息也是投資者 踏進黃金投資前的必修課。另外也可以通過模擬賬戶熟悉操作模式。當然,投資者必須先慎重選擇一個信得過的投資交易平台。
4. 合理理財的計劃
一、理財的三個環節
1、攢錢:掙一個花兩個一輩子都是窮人。一個月強制拿出10%的錢存在銀行里,很多人說做不到。那麼如果你的公司經營不好,老總要削減開支,給你兩個選擇,第一是把你開除,補償兩個月工資,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資降到九百元,你能接受哪個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個方案。那麼你給自己做個強制儲蓄,發下錢後直接將10%的錢存入銀行,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
2、生錢:基金、股票、債券、不動產
3、護錢: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所以要給自己買保險,保險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錢就像打一口井,為你的水庫注入源源不斷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還不夠,要為水庫修個堤壩——意外、住院、大病。因為開車撞人傾家盪產的例子。坐飛機的例子:一個月我有時需要坐十次飛機,每次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時候我都會雙手合十,我並不是信什麼東西,我只是覺得自己的生命又重新被自己掌握了,因為在天上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所以每次坐飛機我都買了88元保50萬的意外險,這是給家人的愛心和責任,這50萬夠我的妻子和孩子生活兩年,兩年時間她可以改嫁。
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以管錢為中心,攢錢為起點,生錢為重點,護錢為保障。
二、多少錢可以開始理財?
不在乎多少,一個月省下100元買基金,從20歲存到60歲,是637800元;30歲存到60歲,是22萬;40歲起存,7萬;50歲,2萬。錢生錢是長跑冠軍,理財一定要從年輕時開始。錢的秉性:你不愛我,我不愛你。
女孩子,一定要自立,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三、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個人的水庫應該分成三份。
第一份:應急的錢,6個月至一年的生活費。存銀行,活期、定期,或者貨幣市場基金。
第二份:保命的錢,三至五年生活費,定存、國債、商業養老保險。應該是保本不賠,只會多不會少的東西。
第三份:閑錢,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錢,只有這種錢才可以買股票,買基金,做房地產,或者跟朋友合夥一起開個什麼生意,去做這種投資,那麼必須是閑錢。
股票:股市如潮水,怎麼漲的怎麼退。只有潮水退去的時候,我們才能看見誰在裸泳。現在的點位不建議進場,買基金都不是好時段。
能夠預測點位的只有三種人:一天才、二瘋子、三騙子。
買股票之前先問自己三句話:第一,我有房子和保險了嗎?第二,我有急用的錢嗎?第三,我准備好堅強的神經和良好的心態嗎?
退休的老人不應該炒股,他們在財務和精神上都難以承受股市的漲跌。孝順的孩子不應該讓你的父母炒股。
你見過排著隊發財的嗎?今年進市場的股民,三年後90%都會成為炮灰,只有10%的人能從股市裡賺到錢,這是貓撲上流傳的鐵律!
四、理財什麼時候開始好?
從自立開始。大四的學生就應該開始打工攢房租。成年人再向父母要錢是很丟人的事情,在貓撲上都會被鄙視的。
五、理財的習慣
1、節儉:少打一次車,少做一次美容,吃飯少點一個菜,省下來的錢積攢起來去投資,讓錢生錢。富人錢生錢,窮人債養債。節省錢、尊重錢是很多富人的習慣。李嘉誠生活的節儉是盡人皆知的。有一天李嘉誠先生從酒店出來,掏車鑰匙時從兜里蹦出一元的硬幣掉到地上,李嘉誠彎腰去撿,一個印度保安把錢撿起來遞給他,他接過這一元錢,從兜內掏出一百元港幣給了保安,又把這一元錢也送給保安。別人很不解,問李嘉誠先生為何這么做,他說「這一百元港元是他給我服務,我給的報酬。如果一元的硬幣不撿起來,可能會被車碾到地里,可能會掉到溝里,就會浪費掉,錢是用來花的,但是不可以浪費。」我們常常說富人越有錢越摳,因為他們知道錢來之不易。而沒有錢的人往往「窮大方」。
2、記賬:每天記帳,不行的話三天記一次也可以啊。有的人在貓撲上花mp都記賬,現實里卻不去記。
六、理財的誤區
1、理財是有錢人的事:窮人、有錢人都能理財,養成良好的習慣,去投資,讓錢自己去辦些事。
2、忙,沒有時間理:有時間打麻將沒時間理財?當年毛主席都每天記帳,不要說你沒時間,再忙也忙不過主席吧。
3、理財就是買股票買保險:所有錢都拿去買股票那是賭博不是理財。保險公司都說自己的產品既有保障又能儲蓄又能投資,那還要基金公司干嗎?
4、錢少,理財沒什麼效果:理財的秘密是「愛惜錢,節省錢,錢生錢,堅持不懈。」
5、我不懂理財:不懂可以學,理財並不難,任何時候開始學都不晚。
6、理財就是發財:理財和發財沒有關系。理財是未雨綢繆,幫助你的財富安全、穩健的增長,達到生活目標。
7、理財要從眾:理財不能隨大流,一定是個性化的。
8、男人和女人理財不一樣:理財是人人一樣的,女人更容易沖動,女人在理財方面盡量克制一些沖動消費就可以了,如果完全不沖動,就不再可愛了。男人「分析」,女人「感覺」。
七、理財的五個一工程:
1、一生恪守量入為出
拳王泰森從20歲開始打拳,到40歲時掙了將近4億美元,但他花錢無度,別墅有100多個房間,幾十輛跑車,養老虎當寵物,結果到2004年底,他破產的時候還欠了國家稅務局1000萬美元。如果你不是含著金鑰匙出生,享受應該是40歲以後的事,年輕時必須付出、拼搏,老來窮才是最苦的事情。
2、不要夢想一夜暴富
天上沒有餡餅,天上有什麼?雨、雪、沙塵暴,偶爾會掉下來一個花盆什麼的,一定不會有餡餅掉下來的,中國有句俗話「財不進急門」。 一年40%-50%的機會不可信,要想想別人的動機,聽起來過於完美的東西往往不是真的。很多中了彩票頭獎的人十年後還是貧困,因為買大房子,買車,鑽出來幾十個窮親戚。精神上也受不了,像范進中舉,一下子厥過去。你賺個MP都要一天天在貓撲HI里打卡!
當別人給你貌似很好的投資機會時,問自己六個問題(舉例產權酒店):1、誰在賣我東西,對方的信譽如何?2、我的錢幹啥去了?3、我掙的是什麼錢,盈利模式。4、收益率合理嗎?年收益1%-5%低,5%-8%中等,8%以上高。5、如果我不投了,賣得出去嗎?6、如果賣不出去,可以自用嗎?六個問題如果有兩個以上有疑問,就不大可信。
3、不要讓債務纏住一生
房奴、車奴、卡奴。中國的負翁大多28-35歲。例如在湖南買100平的房子,30萬,首付20%6萬,契稅等2萬,8萬裝修,2萬家電,2萬內飾細軟,沒有20萬沒法住進去。月還款應該在收入的30%以下,50%會非常難受。想好你是否具備財務能力再買房,努著買房就是房奴。
車奴更甚,車子是持續消費。日本的富翁每天拎著飯盒坐公交。信用卡是財務鴉片。
檢查觀眾的錢包:大學生,月消費1800。北京碩士畢業月薪3000,本科2000,年輕人不要對未來生活抱著虛無的幻想。
改變生活要從小錢開始還,還卡——還車——還房——攢錢——投資。
你永遠算不過銀行,擺脫財務要還本而不是還息。
4、一夫一妻一個孩
結婚不是最大的財就是最大的債。所以不要輕易結婚與輕易離婚。
5、專心一項投資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一招鮮,吃遍天,一生做好一件投資你就會過上美滿和幸福的生活,不是去賭。不熟不做,不懂不投,不要從眾。有些錢不是你的就不要強求.
5. 理財怎麼做
理財的習慣
1、節儉:少打一次車,少做一次美容,吃飯少點一個菜,省下來的錢積攢起來去投資,讓錢生錢。富人錢生錢,窮人債養債。節省錢、尊重錢是很多富人的習慣。李嘉誠生活的節儉是盡人皆知的。有一天李嘉誠先生從酒店出來,掏車鑰匙時從兜里蹦出一元的硬幣掉到地上,李嘉誠彎腰去撿,一個印度保安把錢撿起來遞給他,他接過這一元錢,從兜內掏出一百元港幣給了保安,又把這一元錢也送給保安。別人很不解,問李嘉誠先生為何這么做,他說「這一百元港元是他給我服務,我給的報酬。如果一元的硬幣不撿起來,可能會被車碾到地里,可能會掉到溝里,就會浪費掉,錢是用來花的,但是不可以浪費。」我們常常說富人越有錢越摳,因為他們知道錢來之不易。而沒有錢的人往往「窮大方」。
2、記賬:每天記帳,不行的話三天記一次也可以啊。有的人在貓撲上花mp都記賬,現實里卻不去記。
六、理財的誤區
1、理財是有錢人的事:窮人、有錢人都能理財,養成良好的習慣,去投資,讓錢自己去辦些事。
2、忙,沒有時間理:有時間打麻將沒時間理財?當年毛主席都每天記帳,不要說你沒時間,再忙也忙不過主席吧。
3、理財就是買股票買保險:所有錢都拿去買股票那是賭博不是理財。保險公司都說自己的產品既有保障又能儲蓄又能投資,那還要基金公司干嗎?
4、錢少,理財沒什麼效果:理財的秘密是「愛惜錢,節省錢,錢生錢,堅持不懈。」
5、我不懂理財:不懂可以學,理財並不難,任何時候開始學都不晚。
6、理財就是發財:理財和發財沒有關系。理財是未雨綢繆,幫助你的財富安全、穩健的增長,達到生活目標。
7、理財要從眾:理財不能隨大流,一定是個性化的。
8、男人和女人理財不一樣:理財是人人一樣的,女人更容易沖動,女人在理財方面盡量克制一些沖動消費就可以了,如果完全不沖動,就不再可愛了。男人「分析」,女人「感覺」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採納 哦 親 (*^__^*) 嘻嘻……
6. 闡述個人理財實務觀念的誤區和養成個人理財觀念的習慣
理財投資是有錢人的專利,大眾生活信息來源的報章、電視、網路等媒體的理財方略是服務少數人理財的「特權區」。如果真有這種想法,那你就大錯而特錯了。當然了,在芸芸眾生中,所謂真正的有錢人畢竟佔少數,中產階層工薪族、中下階層百姓仍占極大多數。由此可見,投資理財是與生活休戚與共的事,沒有錢的窮人或初入社會又身無一定固定財產的中產等層次上的「新貧族」都不應逃避。即使捉襟見肘、微不足道亦有可能「聚沙成塔」,運用得當更可能是「翻身」的契機呢!
其實,在我們身邊,一般人光叫窮,時而抱怨物價太高,工資收入趕不上物價的漲幅,時而又自怨自艾,恨不能生為富貴之家,或有些憤世嫉俗者更輕蔑投資理財的行為,認為是追逐銅臭的「俗事」,或把投資理財與那些所謂的「有錢人」劃上等號,再以價值觀貶抑之,殊不知,這些人都陷入了矛盾的邏輯思維——一方面深切體會金錢對生活影響之巨大,另一方面卻又不屑於追求財富的聚集。
因此說,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必須要改變的觀念是,既知每日生活與金錢脫不了關系,就應正視其實際的價值,當然,過分看重金錢亦會扭曲個人的價值觀,成為金錢奴隸,所以才要誠實面對自己,究竟自己對金錢持何種看法?是否所得與生活不成比例?金錢問題是否已成為自己「生活中不可避免之痛」了?
財富能帶來生活安定、快樂與滿足,也是許多人追求成就感的途徑之一。適度地創造財富,不要被金錢所役、所累是每個人都應有的中庸之道。要認識到,「貧窮並不可恥,有錢亦非罪惡」,不要忽視理財對改善生活、管理生活的功 能。
7. 沒想過一夜暴富,理財真的有必要嗎
(一)理財的三個環節
1、攢錢:掙一個花兩個一輩子都是窮人。一個月強制拿出10%的錢存在銀行或保險公司里,很多人說做不到。那麼如果你的公司經營不好,老總要削減開支,給你兩個選擇,第一是把你開除,補償兩個月工資,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資降到九百元,你能接受哪個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個方案。那麼你給自己做個強制儲蓄,發下錢後直接將10%的錢存入銀行或保險公司,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
2、生錢:基金、股票、債券、不動產
3、護錢: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所以要給自己買保險,保險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錢就像打一口井,為你的水庫注入源源不斷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還不夠,要為水庫修個堤壩
(二)多少錢可以開始理?
錢生錢是長跑冠軍,理財一定要從年輕時開始。錢的秉性:你不愛我,我不愛你。
不在乎多少,一個月省下100元買基金,20歲存到60歲,是637800元;30歲存到60歲,是22萬;40歲起存,7萬;50歲,2萬。
(三)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第一份:應急的錢,6個月至一年的生活費。存銀行,活期、定期,或者貨幣市場基金。
第二份:保命的錢,三至五年生活費,定存、國債、商業養老保險。應該是保本不賠,只會多不會少的東西。
第三份:閑錢,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錢,只有這種錢才可以買股票,買基金,做房地產,或者跟朋友合夥一起開個什麼生意,去做這種投資,那麼必須是閑錢。
(四)聰明理財五大定律
4321定律:家庭資產合理配置比例是:家庭收入的40%用於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用於保險。
72定律:不拿回利息利滾利存款,本金增值一倍所需要的時間等於72除以年收益率。比如,如果在銀行存10萬元,年利率是2%,每年利滾利,多少年能變20萬元?答案是36年。
80定律:股票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等於80減去年齡的得數添上一個百分號(%)。比如,30歲時股票可占總資產50%,50歲時則佔30%為宜。
家庭保險雙十定律:家庭保險設定的恰當額度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倍,保費支出的恰當比重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
房貸三一定律:每月房貸金額以不超過家庭當月總收入三分之一為宜。
(五)走出這些理財誤區
誤區一,理財是有錢人的事。錯。工薪家庭更需要理財,與有錢人相比,他們面臨更大的教育、養老、醫療、購房等現實壓力,更需要理財增長財富。
誤區二,有了理財就不用保險。錯。 保險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對於家庭而言,沒有保險的理財規劃是無本之木。
誤區三,投資操作「短、平、快」。錯。 不要以為短線頻繁操作一定掙錢多。
誤區四,盲目跟風,沖動購買。錯。在最熱門的時候進入,往往是最高價的投資,要理性投資,獨立思考,貨比三家。
誤區五,過度集中投資和過度分散投資。錯。前者無法分散風險,後者使投資追蹤困難,無法提高投資效率。
誤區六,敢輸不敢贏。一漲就賣,越跌越不賣。錯。 用於理財的可投資品種主要包括兩類,金融類的投資品種主要有:儲蓄、證券、基金、保險、期貨、黃金、信託。非金融類的投資品種主要有:房地產、實業投資、拍賣、典當、收藏等。
(六)不同階段理財要點
1、單身期 2—5年,參加工作至結婚,收入較低花銷大,這時期的理財重點不在獲利而在積累經驗。理財建議:60%風險大、長期回報較高的股票、股票型基金或外匯、期貨等金融品種,30%定期儲蓄、債券或債券型基金等較安全的投資工具,10%活期儲蓄以備不時之需。有人問:理財什麼時候開始好?專家稱:從自立開始。大四的學生就應該開始打工攢房租。成年人再向父母要錢是很丟人的事情。
2、家庭形成期 1—5年,結婚生子,經濟收入增加生活穩定,重點合理安排家庭建設支出。理財建議:50%股票或成長型基金,35%債券、保險,15%活期儲蓄,保險可選繳費少的定期險、意外險、健康險;
3、子女教育期 20年,孩子教育、生活費用猛增。理財建議:40%股票或成長型基金,但需更多規避風險,40%存款或國債用於教育費用,10%保險,10%家庭緊急備用金;
4、家庭成熟期 15年,子女工作至本人退休,人生、收入高峰期,適合積累,重點可擴大投資。理財建議:50%股票或股票類基金,40%定期儲蓄、債券及保險,10%家庭緊急備用金。接近退休時用於風險投資的比例應減少,保險偏重養老、健康、重大疾病險,制訂合適的養老計劃;
5、退休期投資和消費都較保守,理財原則身體健康第一、財富第二,主要以穩健、安全、保值為目的。理財建議:10%股票或股票類基金,50%定期儲蓄、債券,40%活期儲蓄,資產較多者可合法避稅將資產轉移至下一代。
(七)理財的習慣
1、節儉:少打一次車,少做一次美容,吃飯少點一個菜,省下來的錢積攢起來去投資,讓錢生錢。
富人錢生錢,窮人債養債。節省錢、尊重錢是很多富人的習慣。李嘉誠生活的節儉是盡人皆知的。有一天李嘉誠先生從酒店出來,掏車鑰匙時從兜里蹦出一元的硬幣掉到地上,李嘉誠彎腰去撿,一個印度保安把錢撿起來遞給他,他接過這一元錢,從兜內掏出一百元港幣給了保安,又把這一元錢也送給保安。別人很不解,問李嘉誠先生為何這么做,他說"這一百元港元是他給我服務,我給的報酬。如果一元的硬幣不撿起來,可能會被車碾到地里,可能會掉到溝里,就會浪費掉,錢是用來花的,但是不可以浪費。"我們常常說富人越有錢越摳,因為他們知道錢來之不易。而沒有錢的人往往"窮大方"。
2、記賬:每天記帳,不行的話三天記一次也可以啊。
(八)理財誤區 、介面
1、理財是有錢人的事:窮人、有錢人都能理財,養成良好的習慣,去投資,讓錢自己去辦些事。
2、忙,沒有時間理:有時間打麻將沒時間理財?當年(毛)澤東都每天記帳,不要說你沒時間,再忙也忙不過國家領導人吧。
3、理財就是買股票買保險:所有錢都拿去買股票那是賭博不是理財。保險公司都說自己的產品既有保障又能儲蓄又能投資,那還要基金公司干嗎?
4、錢少,理財沒什麼效果:理財的秘密是"愛惜錢,節省錢,錢生錢,堅持不懈。"
5、我不懂理財:不懂可以學,理財並不難,任何時候開始學都不晚。
6、理財就是發財:理財和發財沒有關系。理財是未雨綢繆,幫助你的財富安全、穩健的增長,達到生活目標。
7、理財要從眾:理財不能隨大流,一定是個性化的。
8、男人和女人理財不一樣:理財是人人一樣的,女人更容易沖動,女人在理財方面盡量克制一些沖動消費就可以了,如果完全不沖動,就不再可愛了。男人"分析",女人"感覺"。
(九)理財的五個一工程:
1、一生恪守量入為出
拳王泰森從20歲開始打拳,到40歲時掙了將近4億美元,但他花錢無度,別墅有100多個房間,幾十輛跑車,養老虎當寵物,結果到2004年底,他破產的時候還欠了國家稅務局1000萬美元。如果你不是含著金鑰匙出生,享受應該是40歲以後的事,年輕時必須付出、拼搏,老來窮才是最苦的事情。
2、不要夢想一夜暴富
天上沒有餡餅,天上有什麼?雨、雪、沙塵暴,偶爾會掉下來一個花盆什麼的,一定不會有餡餅掉下來的,中國有句俗話"財不進急門"。一年40%-50%的機會不可信,要想想別人的動機,聽起來過於完美的東西往往不是真的。很多中了彩票頭獎的人十年後還是貧困,因為買大房子,買車,鑽出來幾十個窮親戚。精神上也受不了,像范進中舉,一下子厥過去。
3、不要讓債務纏住一生
房奴、車奴、卡奴。中國的負翁大多28-35歲。例如買100平的房子,平均250萬左右,首付20%50萬,契稅等5萬左右,20萬裝修,5萬家電,沒有8、9十萬沒法住進去。月還款應該在收入的30%以下,50%會非常難受。想好你是否具備財務能力再買房,努著買房就是房奴。車奴更甚,車子是持續消費。日本的富翁每天拎著飯盒坐公交。
年輕人不要對未來生活抱著虛無的幻想。改變生活要從小錢開始還,還卡–還車–還房–攢錢–投資。你永遠算不過銀行,擺脫財務要還本而不是還息。
4、一夫一妻一個孩
結婚不是最大的財就是最大的債。尤其結了婚的不要輕易離婚。
5、專心一項投資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一招鮮,吃遍天,一生做好一件投資你就會過上美滿和幸福的生活,不是去賭。不熟不做,不懂不投,不要從眾。有些錢不是你的。
1、開戶三天的新股民:心裡沒底。
沒有好的機會就把錢放銀行,等機會來了再投。
2、准備生孩子的女士:
生孩子要做好財務准備。生孩子會使支出增多,收入減少,動用水庫的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