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投融資金融

投融資金融

發布時間:2021-04-13 11:34:46

投資融資有什麼區別

投資和融資的區別:

一.從定義上看:

  1. 融資的定義是:為支付超過現金的購貨款而採取的貨幣交易手段,或為取得資產而集資所採取的貨幣手段。

  2. 投資的定義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的標的物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

二.從廣義和狹義看融資:

  1. 從狹義上講,融資(financing)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 也就是說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採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

  2. 從廣義上講,融資也叫金融,就是貨幣資金的融通,當事人通過各種方式到金融市場上籌措或貸放資金的行為。《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對融資的解釋是:融資是指為支付超過現金的購貨款而採取的貨幣交易手段,或為取得資產而集資所採取的貨幣手段。

三.從特點上看:

1、投資是以讓渡其他資產而換取的另一項資產;

2、投資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之外持有的資產;

3、投資是一種以權利為表現形式的資產;

4、投資是一種具有財務風險的資產。

5、投資周期很漫長一般為5-10年,不漫長的叫投機。

四.從形式上看融資形式:

五.從注意事項上看:

1、創始人股權分配平均,股權過於分散

2、關注錢而忽視了資金背後的投資人

3、兼職創業希望融到錢後再全職

4、團隊沒有磨合就融資

5、沒有測算自己成本就開始融資

6、在資金流快斷掉時才開始融資

7、同時向所有認識的投資人融資

8、外部股東控股

9、盲目樂觀估值過高

拓展資料:

投資指的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等。

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後者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投資是創新創業項目孵化的一種形式,是對項目產業化綜合體進行資本助推發展的經濟活動。

資料參照:投資--網路;如何區分投資和融資?----金融界

⑵ 投融資是什麼意思啊

投融資方式在我國主要是指在資源配置過程中,投融資的決策方式(誰來投資)、投資籌措方式(資金來源)和投資使用方式(怎樣投資)的總稱,它是投融資活動的具體體現。
企業投資是指企業以自有的資產投入,承擔相應的風險,以期合法地取得更多的資產或權益的一種經濟活動。
企業融資是指企業從自身生產經營現狀及資金運用情況出發,根據企業未來經營與發展策略的需要,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內部積累或向企業的投資者及債權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的一種經營活動。

⑶ 金融就是學投融資嗎!

金融不是學投融資,金融學包含金融投資與融資

⑷ 融資和投資的區別是什麼

1、融資:
融資,英文是financing,從狹義上講,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 [1] 從廣義上講,融資也叫金融,就是貨幣資金的融通,當事人通過各種方式到金融市場上籌措或貸放資金的行為。《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對融資的解釋是:融資是指為支付超過現金的購貨款而採取的貨幣交易手段,或為取得資產而集資所採取的貨幣手段。
融資詳細解釋:一指企業運用各種方式向金融機構或金融中介機構籌集資金的一種業務活動;二指礦業權經營的實質是礦業權融資和礦業開發;三指貨幣資金的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間,直接或間接地進行資金融通的活動;四指貨幣資金的調劑融通是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社會經濟實體之間進行餘缺調劑的有效途徑和手段;五廣義的融資是指資金在持有者之間流動以余補缺的一種經濟行為這是資金雙向互動的過程包括資金的融入(資金的來源)和融出(資金的運用)。狹義的融資只指資金的融入;六指指資金在供給者與需求者之間的流動,這種流動是雙向互動的過程,既包括資金的融入,也包括資金的融出。七指企業從有關渠道採用一定的方式取得經營所需的資金的活動。
2、投資:
投資,指國家或企業以及個人,為了特定目的,與對方簽訂協議,促進社會發展,實現互惠互利,輸送資金的過程。又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等。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後者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
投資是創新創業項目孵化的一種形式,是對項目產業化綜合體進行資本助推發展的經濟活動。
投資是貨幣收入或其他任何能以貨幣計量其價值的財富擁有者犧牲當前消費、購買或購置資本品以期在未來實現價值增值的謀利性經營性活動。

⑸ 什麼叫金融融資

金融資產是實物資產的對稱,是以價值形態存在的資產。企業的金融資產包括:交易型金融資產,貸款和應收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及持有到期投資。個人的金融資產包括:個人存款、股票、債券、基金、證券集合理財、銀行理財產品、第三方存款保證金、保險、黃金信託等。

⑹ 金融和融資有什麼區別呢

金融,指的是在證券業,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等領域內使資金流通,它是一個很大的概念,覆蓋一切資金流動。
融資,是證券公司向投資者借出資金,供其買入證券。它是一種投資的具體行為。

⑺ 投資和融資有什麼不同

投資(Investment)——投資、出口、消費被稱為發展經濟的「三駕馬車" 投資這個名詞在金融和經濟方面有數個相關的意義。它涉及財產的累積以求在未來得到收益。技術上來說,這個字意味著「將某物品放入其他地方的行動」(或許最初是與人的服裝或'禮服'相關)。從金融學角度來講,相較於投機而言,投資的時間段更長一些,更趨向是為了在未來一定時間段內獲得某種比較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收益,是未來收益的累積。 投資的含義 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投資通常是指為獲取利潤而投放資本於企業的行為,主要是通過購買國內外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來實現。所以,在西方,投資一般是指間接投資,主要介紹如何計算股票和債券的收益、怎樣評估風險和如何進行風險定價,幫助投資者選擇獲利最高的投資機會。 而在我國,投資概念既包括直接間接的股票、債券投資,也指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購買和儲備流動資產的經濟活動,有時也用來指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購買和儲備流動資產(包括有價證券)的經濟活動,必須運用資金,而運用上述資金的過程是一種經濟活動。因此,投資一詞具有雙重含義,既用來指特定的經濟活動,又用來指特種資金。 簡而言之,可以把投資定義為:經濟主體為獲得經濟效益而墊付貨幣或其他資源用於某項事業的經濟活動。 從定義中看出,一項投資活動中至少包括投資主體和貨幣或其他經濟資源等投資客體兩個方面。 投資的實質 投資只在運動(生產和經營)中才能具有生命力。通過人類有目的的活動,使投資資金遵循一定途徑不斷循環與周轉運動,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為個人提供更多的收益,為人類創造更多的財富,推動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資金循環周轉實現增值的過程,要依次經過三個階段,相應採取三種不同的職能形式,才能使其價值達到增值,並在最後又回到原來的出發點進行新一輪的運動,開始新的循環過程。資金只有在連續不斷的運動中才能實現價值的增值。 投資類型 1、在理論經濟學方面,投資是指購買(和因此生產) 資本貨物——不會被消耗掉而反倒是被使用在未來生產的物品。實例包括了修造鐵路或工廠、清潔土地或讓自己讀大學。嚴格地講,在公式GDP = C + I + G + N - X 里,投資也是國民生產總值(GDP)的一部分。在那方面來說,投資的功能被劃分成非居住性投資(譬如工廠、機械等)和居住性投資(新房)。從 I = (Y,i) 的關聯中可得知:投資是與收入和利率有密切關系的事。收入的增加將促進更高額的投資,但是更高的利率將阻礙投資,因為借錢的費用變得更加昂貴。既使企業選擇使用自己的資金來投資,利率代表著所投資的那些資金的機會成本,而不是將資金放貸出去的利息。 2、在財務方面,投資意味著買證券或其它金融資產。估價是估計一項潛在投資的價格的方法。投資的類型包括房地產、證券投資、黃金、外幣、債券或郵票。之後這些投資也許會提供未來的現金流,也許其價值會增加或減少。股市里的投資是由證卷投資者來執行。 3、集體投資計劃經由推銷投資的價值來鼓勵投資者購買證券。 4、投資俱樂部是以投資金錢為目的而經常聚會的團體,其投資標的通常是股票和其他公開交易的證券。近來出現了致力於這類型投資的各式網路群組,並且在美國促成了個人投資的景氣。 投資的作用 1、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非常緊密。在經濟理論界,西方和我國有一個類似的觀點,即認為經濟增長情況主要是由投資決定,投資是經濟增長的基本推動力,是經濟增長的必要前提。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可以從要素投入和資源配置來分析。 2、投資是促進技術進步的主要因素 投資對技術進步有很大的影響。一方面,投資是技術進步的載體,任何技術成果應用都必須通過某種投資活動來體現,它是技術與經濟之間聯系的紐帶;另一方面,技術本身也是一種投資的結構,任何一項技術成果都是投入一定的人力資本和資源(如試驗設備等)等的產物。技術進步的產生和應用都離不開投資。 資金融通(融資) 金融市場是資金融通市場。資金融通是指在經濟運行過程中,資金供求雙方運用各種金融工具調節資金盈餘的活動,是所有金融交易活動的總稱。在金融市場上交易的是各種金融工具,如股票、債券、儲蓄存單等。資金融通簡稱為融資,一般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直接融資是資金供求雙方直接進行資金融通的活動,也就是資金需求者直接通過金融市場向社會上有資金盈餘的機構和個人籌資;與此對應,間接融資則是指通過銀行所進行的資金融通活動,也就是資金需求者採取向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申請貸款的方式籌資。 資金融通是通過金融產品來進行的。所謂金融產品,是指資金融通過程的各種載體,它包括貨幣、黃金、外匯、有價證券等。就是說,這些金融產品就是金融市場的買賣對象,供求雙方通過市場競爭原則形成金融產品價格,如利率或收益率,最終完成交易,達到融通資金的目的。 融資的成本 股權融資的成本包括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 顯性成本是指在融資初期確定或預計要支付以貨幣度量的費用; 隱性成本是指非貨幣度量費用或由於各種不確定性的存在可能發生的費用。 企業融資的條件[1] 企業融資的基本前提條件是建立信貸關系,遵守貸款的程序和信守信貸契約及借款合同並努力提高經濟效益三部分組成。 一、建立信貸關系. 它是取得貸款的前提條件.不論是國內還是國際的金融機構,向有信貸關系的企業發放貸款首先是建立信貸關系,這是必須遵守的原則.在我國,企業與銀行建立信貸關系,一是要求企業向金融機構,如向銀行提出書面申請,二是由銀行受理審查,三是由銀行做出信貸與否的決策.企業向銀行提交的書面申請中,應具備經營的合渚性,經營的獨立性.經營的效益狀況,資金使用的合理性等內容,並附有有關文件.資料.如果是新建與擴建的企業,還應附有批準的文件、資料等。一般工交企業應送交銀行工交信貸部門.商業企業應送交銀行商業信貸部門,農村企業應送交銀行有關農業信貸部門.申請建立外匯貸款的三資企業以及國內從事進出口業務的企業.申請書應交銀行國際信貸業務部門.如申請基本建設貸款,技術改造貸款,申請書應交銀行辦理固定資產貸款的業務部門.申請書經銀行調查了解同意後,即可同企業簽定《建立貸款關系契約》該契約中的各項條款銀行與企業雙方須共同遵守. 二、遵守信貸程序。 銀行與企業雙方建立信貸關系後,企業即可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的資金需要,向銀行申請所需的貸款。按照借款的種類分別填報申請書。申請書要按銀行規定,提前向開戶銀行提出.銀行根據信貸規模計劃和信貸資金的狀況,經審查後決定貸款與否,貸款時間、利息水平等。銀行信貸應嚴格遵循信貸政策和國家有關規定。當企業申請銀行承兌匯票時,企業應向銀行提交《銀行承兌申請審批書》,取得銀行的同意後,企業與銀行簽訂《承兌協議》,並開具銀行承兌匯票,連同購銷合同、發票、運輸單證一並交開戶銀行.持有銀行承兌匯票的企業作為收款人,在承兌期內需要資金時可持銀行承兌匯票向其開戶銀行申請貼現. 企業向銀行貸款時還應向銀行提供貸款的直接用途,企業資產負債的近期狀況。其目的是為了盡快取得銀行的貸款。銀行信貸部門收到企業的借款申請書後,應派信貸員深入企業進行調查,企業應積極配合信貸員的調查,以取得銀行貸款. 三、遵守信貸契約和合同, 提高經濟效益。 企業得到銀行的貸款後,應遵守信貸契約和借款合伺的各項規定,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合理使用資金,加快資金的周轉,特別是遵守財經紀律、金融信貸政策。 註:投資的風險較大

⑻ 投融資中的金融工具

一、利用可轉換債券融資
可轉換債券是附有「轉換條件」的公司債券,其持有人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按事先確定的條件,將債券轉換為發行人的普通股。
1.可轉換債券融資優點。主要有三個:其中,溢價發行,減少對每股收益的稀釋程度。可轉換債券的轉換價格通常高於新股發行價的10%—30%,對於少數
發展較快的公司,轉換溢價比率可能高於30%,而配售新股通常需折價發行,因而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而不是配股,發行公司的每股收益稀釋程度下降了,或在相
同稀釋程度下,發行可轉換債券可以比配股籌集更多的資金。其二,通常情況下,可轉換債券的利息率低於直接債券利息率20%—30%,我國發行的可轉換債券
利息率更低,如1999年7月發行的五年期「茂名轉債」首年票面利率僅為1.3%。可轉換債券的投資者既可獲得本金和利息的安全承諾,又可以在發債公司股
價上升時將債券轉換為股票,獲取股票價差收益。這種可轉換特點對投資者的價值越高,公司為發行可轉換債券所付的利息率就越低。對處於成長階段的公司來說,
低利息的支付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利息支付越少,公司用於發展的現金越多,並且,新公司或者那些信用等級稍低的公司出售直接債券較為困難,利率較高,但市場
歡迎這些公司發行可轉換債券,不是因為其可轉換債券質量高,而是因為潛在的普通股質量。其三,相對於發行直接債券,發行可轉換債券可降低代理成本。直接債
券持有人關注公司為了股東利益轉移公司財富而損害自身利益,而可轉換債券意味著潛在的股票,減少債權人擔心的程度,從而降低相關的代理成本。
2.可轉換債券融資適用范圍
(1)高風險的企業宜發行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債券通常被認為是直接債權與普通股期權的結合物。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公司現金流入越不穩定,或者說風
險越高,那麼債券的價值越低,換個角度說,風險越高,為了吸引投資者就必須支付越高的利息率,另一方面,現金流入越不穩定或者說波動越大,股票收益率標准
差越大。根據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股票收益率標准差越大,期權的價值越大。由此可見,對於經營風險較大的公司,發行債券就必須對新增負債支付較
高的利息率,然而,由於公司經營風險較大,可轉換債券持有者手中的期權價值也較大。這表明,盡管高風險的公司不能以較合理條件出售直接債券,但期權特性使
可轉換債券在市場上很有吸引力。因此,可轉換債券是未來收益很不穩定公司一種較好的融資方式。
(2)股市低迷時宜發行可轉換債券。股
市低迷時往往也是經濟周期的相對蕭條期,社會資金緊缺,銀行利率高,股市交投清淡。此時若想進行增資配股,由於公司股價較低,配股價也較低,一定的配股額
所能籌集的資金較少,而且市場交投不活,投資者比較看淡後市,股東配股熱情不高,使得公司即便是低價也未必能籌到足夠的資金。而此時如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
進行融資,則往往容易被市場認同並接受,公司籌資計劃一般容易實現。因為可轉換債券一般被認為是一種「防守—進攻型」的投資工具,它既有在股市下跌時獲取
本金和利息收入的安全性,又有在股價上漲時轉股獲取資本利得的可能性,常常被喻為「有保證本金的股票」。加之投資者對股市的周轉性變化認識普遍會形成未來
股市會盤出低谷和股價走高的心理預期,因此這時發行可轉換債券,投資者易於接受,甚至成為熱銷品種。同時,由於股價較低,轉換價格設定也較低,一旦大勢回
暖,股價上揚,轉換的機會增多,債券轉換成功的概率較高。
(3)風險較小、業績增長迅速與業績增長穩定的公司都不宜通過可轉換債券融
資。風險較小、業績增長迅速的公司,未來股價的上升空間較大,甚至可能出現猛漲,這類公司可以先通過發行普通債券融資,然後待未來業績上升股價上漲後再增
發新股,用增發新股籌集的資金贖回已發行的普通債券,這樣在同樣的股本稀釋程度下,可以籌集更多的資金。而通過可轉換債券融資,由於未來股價猛漲,投資者
因此獲取了超額利潤,從另一個角度看,企業股東就損失股票增值的好處;對於業績增長穩定的公司,其現金流入比較穩定或者說波動不大,因而期權的價值較小,
沒有充分利用可轉換債券融資的特點和優勢。
(4)股價高漲時,企業不宜通過可轉換債券籌資。在很多情況下,可轉換債券是作為一種「延
期」的普通股來融資的,發行可轉換債券的公司希望這些證券未來被轉換為普通股。但可轉換債券畢竟不是股票,其可轉換特性既可能偏向股權方面,也可能轉向債
權方面,未來的股價水平是決定這種偏向的關鍵因素。當股價處於高位時,未來一段時期內股價下跌的可能性很大,債券轉股成功的可能性下降。如果轉股不成功,
企業就無法擺脫負債。因而對於負債率較高企業來說,如果真想通過權益籌資,在股價高漲時,不宜通過可轉換債券籌資。深圳寶安公司可轉換債券的最終轉換率僅
為發行總額的2.7%,其主要原因正在於此。
二、通過可交換債券融資
可交換債券也是附有「轉換條件」的公司債
券,與可轉換債券相比,其持有人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按事先確定的條件,將債券轉換為發行人持有的某種既定的普通股。可交換債券在大多數方面與可轉換債券
是相似的,如它們均有期權的特性,債券票面利率較低,然而,兩者也有一些區別。可交換債券的債券和股票不再是屬於同一家公司,而是債券為一家公司發行,股
票為另一家公司發行。可交換債券的吸引力是低利息支出和可能在高出市場價的情況處置普通股投資。例如,A公司希望轉讓所持B公司5%的普通股以換取現金,
但目前股市較低迷,股價較低,此時,A公司就可以考慮發行可交換債券,一方面可以以較低的利率籌集所需資金,另一方面可以以一定的溢價比率賣出B公司普通
股期權。與可轉換債券相比,可交換債券融資方式的一個優點是風險分散化,直接債券價值和股票價值無直接關系,一家公司收益低、財務狀況惡化並不會同時導致
直接債券價值或普通股價格的下跌,如果這兩個公司分散於不同的行業,那麼投資者風險就更分散了。由於市場不完善,信息不對稱,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風
險分散使可交換債券的價值大大高於可轉換債券價值。可交換債券在稅收上也有不利之處,交換時,債券成本與普通股的市場之間差價被當作資本利得,計入納稅所
得額計繳所得稅,而對於可轉換債券來說,只有普通股被出售後才會有這個問題。總之,可交換債券作為可轉換債券的一種變化形式,盡管我國目前仍沒有公司發行
這種債券,但在融資工具不斷創新的今天,它獨特的作用會使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股價比較低的情況下轉讓其它公司的普通股,可交換債券是一種較
好的金融工具。國內已有專家建議通過發行可交換債券來變現國有股。值得注意的是,發行可交換債券的決策會導致所持有別的公司的股份額下降或消失,因而這種
融資決策必須經過慎密的考慮。
三、利用附認股權證的債券融資
認股權證是在指定的時期內以約定的執行價格(通常高
於認股權證發行時的市價)購買普通股的期權。對於處於風險邊緣或資信稍差的公司來說,認股權證通常被認為是公開發行債券的甜點心,投資者可以在發債公司股
價攀升時行使認股權,獲取股票價差收益的好處,因而,採用認股權證方式可使投資者放棄苛刻的契約條款,並能降低債券利率,致使公司支付較少的利息。有時,
公司也直接出售認股權證,用以換取現金。附認股權證的債券價值在多數方面也與可轉換債券有相似之處,如債券票面利率低、具有期權特性等,但兩者也有一些明
顯區別:
第一,可轉換債券的轉換權與債券不能分離,而附認股權的債券發行成功後,債券與認股權證可分離並單獨流通。
第二,對於可轉換債券來說,隨著債券轉換為股票,企業負債減少,同時,股本增加,但並沒有增量資金流入,企業不能繼續使用低利率債券,而採用附認股權證
債券籌資,隨著認股權證被執行,認股新資金流入,企業股本增加,但負債不減少,企業可以繼續使用低利率債券。因而,如果企業資產負債率較低,想以負債籌
資,但由於金融市場利率水平較高,或者企業資信較差,債券籌資成本較高時,可以考慮採用附認股權證債券籌資。
第三,應用附認股權證債
券融資,債券到期需要還本付息,而隨著可轉換債券被轉換為普通股,企業已無負債,因而可轉換債券常被稱為「不用還本的貸款」。此外,認股權證還有助於達成
只有當公司需要資金時,才將資金帶給公司這一理想的理財目標。因為當公司成長時,一般都需要籌措新的資金,而與此同時,公司的成長勢必導致普通股股價上
漲,促使認股權證持有者用現金換購普通股,使公司獲得額外的權益資金,相反,如果公司經營不善,發展緩慢,則所需的資金自然就會減少,這樣,公司的股價就
不會漲到足以誘使認股權證持有者行使換購普通股的權利的地步。
總之,各種融資方式的利弊很難劃一而論,企業管理者需根據投資項目的特點、融資規模、目標資本結構以及公司的財務狀況,結合對籌資環境的分析,把握籌資最佳時機,選用籌資工具時應充分考慮其融資優勢,這樣方能優化資本結構、降低籌資成本,從而提升企業價值。

閱讀全文

與投融資金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人民銀行5月15日人民幣 瀏覽:340
傻人買什麼股票強 瀏覽:817
2016年1月1日外匯牌價 瀏覽:724
外賣小哥理財月入五萬 瀏覽:65
模模搭融資 瀏覽:813
天原管道價格表 瀏覽:783
適合女生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640
基金募集期會提前結束嗎 瀏覽:557
益盟操盤手分時圖資金線指標公式 瀏覽:556
謝克對人民幣匯率多少 瀏覽:354
看看貨幣基金 瀏覽:424
安泰豐貴金屬投資公司58同城 瀏覽:162
股票價格還有負的嗎 瀏覽:825
丹麥對人民幣匯率計算器 瀏覽:867
中國農業銀行外匯轉帳 瀏覽:214
今天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匯率是多少錢 瀏覽:50
南京商廈古今內衣價格多少錢 瀏覽:1000
黑角現貨交易 瀏覽:730
樂投天下投資 瀏覽:638
社保基金怎麼進了鹽湖股份 瀏覽: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