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全國p2B的平台有那些
有很多啊,不知道你想要什麼樣的,肯定要選大的,像什麼有多倫融資的,國資委入股的等等,這種一般不會跑路的。
如果單單從2015年的統計來看的話,像愛投資,PPmoney,華僑寶理財等都還可以,算比較安全的平台,具體你要多看看第三方平台,看看有沒有被曝光。
⑵ 如何寫融資計劃書
應當包含了投資決策所關心的全部內容,例如企業商業模式、產品和服務模式等內容。
融資計劃書包含了投資決策所關心的全部內容,例如企業商業模式、產品和服務模式、市場分析、融資需求、運作計劃、競爭分析、財務分析、風險分析等內容。
項目的可行性和項目的收益率,做為融資人,應該選擇成本低,融資快的融資方式;所融資金應該專款專用,以保證項目實施的連續性。項目的實施總有個期限的控制,一旦項目的實施開始回收本金,就應該開始把所融的資金進行合理的償還,融資利潤的分配。
(2)懶投資融資擴展閱讀:
融資計劃書的相關要求規定:
1、在企業經營業績沒有較大提升的前景下,進行新的股權融資會稀釋企業的經營業績,降低每股收益,損害投資者利益。
2、在我國資本市場制度建設趨向不斷完善的情況下,企業股權再融資的門檻會提高,再融資成本會增加。
3、我國多數上市公司的融資順序則是將發行股票放在最優先的位置,其次考慮債務融資,最後是內部融資。這種融資順序易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財務杠桿作用弱化,助推股權融資偏好的傾向。
⑶ 懶財寶投資靠譜嗎
懶財寶是活期投資,比一些理財平台上的定期投資要安全多了,隨時可以提現。前段時間還有新聞,說君聯資本給懶財融資千萬了么,應該還是比較有發展潛力的吧!
⑷ p2p現在還有哪3家
窮途末路P2P僅剩下3家,是哪3家?有沒有可能生存下來呢?
小強財藝
11月10日 · 國家中級會計師
關注
令人難以想像的急剎車,跳水式下跌,冰冷數字的背後,是參與其中的不少出借人和借款人血淋淋的教訓和無奈,先前的叫也叫不醒,罵也罵不醒,結果是這些人不是進監獄就是跑路,更嚴重的是讓部分陷入黑洞的人走向了不歸路。
誰也想不到,從高峰時期的5000家,到最新慘淡數字,大批P2P退出,從誕生到如今的窮途末路僅僅剩下目前的3家。
這是近日國家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吹風會上表示的,他說,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已經由高峰時期約5000家,亞降到目前的3家,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8個月下降。
看看最近一年的壓降力度和速度
2019年10月末,全國納入實時監測的在運營機構數量降至427家;
2020年7月末,銀保監會主席透露在運營P2P機構降至29家;
2020年8月底,有15家P2P機構在運營,比2019年初下降99%,借貸余額下降了84%,出借人下降了88%,借款人下降了73%。
2020年9月底,有6家P2P運營,到現在11月初的3家,速度之快,令人唏噓不已。
P2P真的是窮途末路了,從最鼎盛時期的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到現在,已是明日黃花,落得個一地雞毛。
剩下的3家是哪3家?
至於具體是哪三家,業內人士口徑不一。目前為止,並沒有透露是哪3家,據一些網民猜測,剩下的3家或許與阿里巴巴、騰訊和平安有關。
也有人猜測是翼龍貸、宜人貸和恆昌。
但這只是網民的猜測,並無具體的直接證據。
剩下的3家P2P網貸平台,有沒有可能生存下來呢?
2019年11月3日,銀保監會公布P2P下一步規整方向:以出清為目標,以退出為主要方向,爭取一段時間完成整頓。
根據P2P專項整治以「退」為主的政策導向,今年以來,網路借貸機構一直處在壓降過程之中。
中國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梁濤表示,從國際上看,經過一個時期的經濟下行,未來經濟領域的風險可能加速向金融風險的演變。從國內看經濟增速下行,也會帶來資產劣變的壓力,下一步將把風險控製得更全面,措施准備得更充分,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經過1年的整治,P2P機構壓降至3家 ,野蠻生長的P2P亂象已經得到根本遏制,專項整治工作行將收尾。
8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網貸平台監管經歷了很痛苦的階段,現在走到根本性的轉折,專項整治工作有望在年底基本結束,轉入常規監管。
據《財經》報道,國內已有多個省市宣布取締轄內網貸機構,行業清退大局已定。據統計,今年以來,包括內蒙古、陝西、吉林、黑龍江、江西等10餘省市相繼發布公告稱,取締轄內所有網貸機構。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哪3家P2P,最後的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退出。
P2P平台全面退出已經是不可避免的結局。
當前比較棘手的問題是,作為服務中介的P2P如何幫助投資人收回本金是「出清」任務的重中之重。
相信在僅剩的最後2個月時間里,最後3家平台也能得到有效整改,完成2019年11月定下的「出清」目標任務。
本文由【小強財藝】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如果喜歡,請關注、點贊、轉發、收藏。
⑸ 理財通上的懶投資靠譜嗎
首先要看資金安全性,是否有銀行三方存管,把自己的資金打入融資公司賬戶的,都沒有資金安全可言。其次是看年化收益是否滿意,一般來說,年均收益在18%以上的都要注意風險。從金融機構推出的理財類產品看,一年8%到12%應該是合乎規范的,一般資金安全也有保障。收益率太高太誘人的,不要輕易相信,因為世界級股神巴菲特的年均收益才只有28%,更不要說一般的投資者了。第三看品牌影響力,這代表著客戶的認可度。最關鍵的還是看資金安全啊。
⑹ 投資政信的錢如果回不來,有補償措施嗎
有沒有補償措施不太清楚,因為不管做哪類理財都會有一定的風險存在,我們能做的就是選擇一家比較可靠的政信類理財公司,可以看下政信投資集團的,它的投資較銀行理財類風險較小,而且因為集團融資相對於銀行來說手段更加靈活,可通過多種途徑的融資渠道及金融平台,採用全流程一體化的管理,大大降低了中間成本,並且公司擁有嚴格的74道風控體系,有能力為所投項目化解各類投資風險及金融風險,保證每一個環節都有風控把關,有效化解了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類金融風險。
⑺ 網貸利息多少才算合法 超過多少算是高利貸
現行法律規定將民間借貸利率的法律保護分為3個層次:
1、年利率不超過24%(月息2分),則完全合法,全部受法律保護;
2、在年利率超過24%(月息2分),但不超過36%(月息3分)的情況
(1)若債務人已經支付了24%-36%這部分的利息給債權人,卻在訴訟中要求債權人返還,法院不予支持債務人的請求,相當於法院認可已實際支付的該部分的利息;
(2)若債務人尚未支付24%-36%這部分的利息給債權人,債權人在訴訟中要求債務人支付的,法院不予支持債權人的請求,相當於不認可尚未支付的該部分的利息;
3、超過36%(月息3分)的利息部分屬於非法,法院一概認定無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十一條 沒有約定利息但借款人自願支付,或者超過約定的利率自願支付利息或違約金,且沒有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利益,借款人又以不當得利為由要求出借人返還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借款人要求返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除外。
(7)懶投資融資擴展閱讀:
案例:
最高法規范民間借貸:超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無效
人民網上海、北京8月7日電(魏倩李彤羅知之)「時移則法易」。最高人民法院於8月6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這是關於民間借貸的最新司法解釋,共三十三個條文,除了界定民間借貸、肯定企業間的借貸效力,亮點還在於明確互聯網借貸平台的責任。
《規定》分別對P2P(網路借貸)涉及居間和擔保兩個法律關系時,是否應當以及如何承擔民事責任作出了規定。同時,還對民間借貸利率和利息做出調整,明確民間借貸年利率超過36%為無效。
第三方機構網貸之家CEO石鵬峰6日告訴記者,《規定》對P2P行業爭論已久的擔保問題從法律上給予明確定位,即認同了P2P平台作為信息中介的本質定位,接受了當前行業普遍承諾墊付的現狀。36%的劃定可能會對民間借貸造成較大影響。
首次明確P2P平台擔保責任
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曾頒布過《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但因經濟社會的變化,許多規定已不能適應發展需要。關於民間借貸的這份最新司法解釋是回應金融市場化改革對形勢發展和司法工作的要求。
比如網路借貸。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及其相關技術的發展,互聯網金融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發展。自2013年以來,P2P出現井噴式發展,不僅實現數量上的增長,借貸種類和方式也得到擴張,但是問題也層出不窮。
「我國已經形成了有別與國外P2P網貸模式的新特點,同時也產生了平台角色復雜、監管主體缺位、信用系統缺乏等新問題。」最高法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杜萬華8月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
按照《規定》中的條款內容,借貸雙方通過P2P網貸平台形成借貸關系,網路貸款平台的提供者僅提供媒介服務,則不承擔擔保責任;如果P2P網貸平台的提供者通過網頁、廣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證據證明其為借貸提供擔保,根據出借人的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判決P2P網貸平台的提供者承擔擔保責任。
後者是多出來的條款,石鵬峰解釋,對於P2P平台以各種形式宣稱承諾墊付的,法律均對出借人要求平台履行擔保責任的請求給予支持。
民間借貸年利率超過36%為無效
利率是民間借貸的核心問題,也是本司法解釋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多年以來民間所謂「高利貸」做出了更多解釋,劃了「兩線三區」,明確民間借貸年利率超過36%為無效,這是對1991年的《司法解釋》重大的修改。
最高法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杜萬華8月6日介紹,隨著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的推進,以基準貸款利率的四倍作為利率保護上限的司法政策的變革勢在必行。民間借貸利率上限究竟如何進行調整,採納何種模式,固定利率上限標准如何予以確定,這一系列審判實踐中的問題亟待回答。
根據《規定》條款內容,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有權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則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應當被認定無效,借款人有權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
對於24%和36%兩道線,杜萬華解釋說,我們劃了「兩線三區」,首先劃了第一條線是民事法律應予保護的固定利率為年利率的24%。
這是一條線;第二條線是年利率的36%以上的利息約定為無效,這就是兩線。劃分了三個區域,一個是無效區,一個是司法保護區,一個是自然債務區,就是24%-36%期間這三個區域。
「24%-36%之間的爭議由出借人和借款人自行協調,並尊重既定發生的事實」,石鵬峰告訴記者。也就是說,法院不保護,但當事人願意自動履行,法院也不反對。
他補充說,36%的劃定可能會對民間借貸造成較大的影響,現實中的確存在不少綜合利率超過36%的情況。
另有互聯網金融平台懶投資總裁陳裕殷告訴記者,對於利率過高的平台,應該予以警惕,因為過高的利率可不被保護,這能有效限制那些用高利貸吸引投資者的平台發展。
據最高法介紹,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民間借貸規模不斷擴大。伴隨著借貸主體的廣泛性和多元化,民間借貸的發展直接導致大量糾紛成訟。
2014年全國法院審結民間借貸糾紛案件102.4萬件,同比增長19.89%;2015年上半年已經審結52.6萬件,同比增長26.1%。目前,民間借貸糾紛已經成為繼婚姻家庭之後第二位民事訴訟類型,訴訟標的額逐年上升,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⑻ 懶才網理財可靠嗎安全性怎麼樣
是真的坑 我投了1500 , 很長一段時間沒去看,近期想贖回,結果根本沒法贖回,建議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