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近期理財規劃

近期理財規劃

發布時間:2021-04-14 16:13:55

理財規劃的意義

在人生的坐標里,如何尋找財富的元素?世界富豪沃倫·巴菲特幾乎從零出發,開創了他最富傳奇色彩的理財人生。隨著「後理財時代」的到來,「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成為了常掛在人們嘴邊的一句口頭彈。理財規劃的重要性日益凸現。
首先,理財規劃是收支平衡的
「調節器」。人們通常要面臨收支不平衡問題:或者是收入大於支出的最理想的狀況,但更多時候是收入等於支出,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或者是收入小於支出,生活拮據艱苦。其實,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著大筆的支出,如用於支付教育、購房、培育下一代、醫療養老等。這客觀上要求人們提早進行理財規劃,以免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從這個角度上講,理財規劃是調節收支平衡的一個利器,不僅僅是打理所掙到的錢財,更是用心經營我們未來的生活。
其次,理財規劃是經濟生活的
「解壓器」。面對各種生活成本的不斷攀升,你若善用理財工具,進行人生階段的理財規劃,可有效地緩解生活壓力,提高生活質量。筆者認為,對於「月光族」而言,應增強理財規劃意識,養成理財習慣,壓縮消費開支,學會從「透支」到「投資」的轉變。對於打工一族,不要以為錢少不必理財或「沒財理」。其實每天付賬、繳保費、到銀行存取款等等,都是理財活動。因此你無時無刻不在理財,只是理得好不好而已,有規劃的理財方式,可以幫助自己順利地累積財富,逐步實現夢想。
再次,理財規劃是財富增長的「助推器」。在現代生活中,能否進行科學的理財規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財富收益率的高與低,不同的理財規劃,往往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收益。舉個例子:小李和小林同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時候都只有24歲,兩人收入水平差不多每年都只有2萬元積蓄,假如小李把自己的錢拿去存銀行,稅後的收益率大約只有2‰左右,而小林把自己的錢拿去買理財產品,收益率大約能達到10‰,當他們都到60歲時,小李的總資產為108萬元,而小林的總資產為660萬元,後者的余額為前者的6倍多。可見,從貨幣的時間價值上看,理財規劃日益成為了財富增長的「助推器」。
第四,理財規劃是規避經濟風險的
「防火牆」。有的人則認為只要會賺錢就夠了,但會賺錢的人不一定會理財。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財務風險,為了降低風險和實現人生各個階段目標,應該有一個完善的理財規劃。在現實生活中,好些人看中了房產的升值速度與潛力,將積攢不多的現金投入首付支出上,不但用錢「告急」,而且有的還背上了債務,成為了「房奴」,從而影響了家庭的正常生活支出,導致了無能力支付意外開支的無奈。有些人聽說現在股票來錢快,便盲目跟進,幾乎把所有的積蓄都投到股市,但連續遇上幾個跌停板,一下子被「套牢」了。究其原因,是缺乏較好的理財規劃,沒有為規避經濟風險設置一道「防火牆」。

② 個人理財規劃包含哪些內容

個人理財規劃包含:了解當前財務狀況、設置好一筆備用金、先做風險能力測試、配置有必要的保險、不要忘記投資自己等幾塊內容。具體如下:

一、了解當前財務狀況

所以,個人制定理財規劃的第一步,就是對自己的財產狀況進行清算,最好是將自己的資產和負債記錄下來,清晰的了解資金的流動狀況,然後再根據自己的投資方式和頻率,按月或季度來更新資產詳情,只有清楚了自己的底細,才能更好的往下一步進行發展。

二、設置好一筆備用金

一般來說,個人在沒有特殊情況之下,備用1萬元的資金就行,可以存在銀行活期賬戶,或是放在余額寶等靈活的理財產品當中,這樣既可以保障必要的資金流動性,有可以額外的賺取一點收益。

三、先做風險能力測試

一般來說,按照風險承受能力可以將投資者分為兩類,第一類為穩健型投資者,通常會選擇定期儲蓄、貨幣基金等無風險或風險較少的理財產品;第二類則為激進型投資者,通常會選擇股票、基金等高風險、高收益型理財方式。投資者可以先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測試,然後對號入座來施行相應的理財操作。

四、配置有必要的保險

保險的本質就是減少意外造成的損失,而未來是不可預估的,買一份保險也是為自己提供一份保障,所以,一定要學會分散風險,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五、不要忘記投資自己

果努力的提升自我能力,對自己的未來進行投資,就可以有效的解決「開源難」的問題。沒事的時候多讀讀書、聽一聽講課,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業務水平,那麼就可以早日實現財務自由,為自己的生活質量添磚加瓦。

③ 請給出具體的理財規劃

理財規劃的話,你可以把錢放到支付寶里邊呀,利息挺高的,還說沒有風險。

④ 大學生未來十年理財規劃

理財規劃
1.准備一個私人賬本,把每天的花銷全部記錄上去
2.辦一張銀行卡,定期存取款項
3.制定一個每月消費計劃,如果不嫌麻煩的話,將錢分別存在兩張卡上,這樣你的一個月就被分成15天一次如果你分成三張卡,可以嘗試一下,一個月只用兩張卡的錢,然後就可以節省出一張卡的錢
4.把自己每個月的生活費分成3份,一份用做伙食費(350元),一份用做課余活動經費(100元),還有一份可以用做應急經費(200元),剩下的可以適時分配或存入銀行。
5.減少逛街的次數,減少對商品的接觸.
6.實現理財計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懂得如何開源節流,盡量減少下飯店,吃快餐的次數,此類吃飯費用就會占我們生活費的很大一部分,理財計劃恐怕也難以實現。其次,還要隨時對自己的資金了如指掌,確立理財目標。
7.每月做一個理財計劃,列出哪些是應該買的,哪些是不必要花費的,哪些是可買可不買的,以及哪些是一定要買的但是目前暫時可以不要的,然後記錄每一次的開銷,使你的支出有清楚的了解,知道在何處刪減,為什麼要刪減,以及刪減那些,月未看看哪些是必不可少的開支,哪些是可有可無的開支,哪些是不該有的開支,是否和計劃相符,如超出計劃,下月就要對不該有的開支和其他的要適當調整自己的消費行為。
8.在做到以上幾點以後,如果本月有餘額可以自動流入下個月的生活費,相應的你就可以多存一點錢轉入下個月,行成一個良性循環的話,你畢業時會發現自己多了一筆小小的創業資金並提高了自己對財富的控制與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今後的生活中你可以更加有效地擁有、使用和保護財富資源,可以更加自由地安排未來的開支,實現個人經濟目標。
理財觀念
1.開源節流,拒絕各種誘惑及不良理財習慣
要懂得珍惜父母給的生活費。很多大學生追品牌講檔次,虛榮,好攀比,不考慮所購買物品是否符合自己及家庭的承受能力,這都是應該杜絕的。
2.理財非生財,投資要謹慎
也有大學生認為,理財就是要投資生財。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如今,大學生炒股不是新鮮事兒,但還是要正確看待。作為尚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大學生,在面對投資股市等風險類理財產品的時候,別單純把它看作是「生財之道」,而應該更注重此行為對未來了解投資市場,積累投資經驗的作用。大學生投資切莫無顧忌的投入,可用一小部分資金投石問路。同時還要注意金融知識的學習,多為自己武裝一些知識,認識更多的理財工具,從基礎入手,並要做好思想准備,考慮好自己的經濟和心理承受能力,長期的刻苦鑽研。更需要強調的是別過度沉迷於投資,而耽誤了正常的學習。
3.能力來自與學習和實踐經驗的積累
常聽人以「沒有數字概念」、「天生不擅理財」等借口規避與每個人生活休戚相關的理財問題。事實上,任何一項能力都非天生俱有,耐心學習與實際經驗才是重點。理財能力也是一樣,也許具有數字觀念或本身學習商學、經濟等學科者較能觸類旁通,也較有「理財意識」,但基於金錢問題乃是人生如影隨形的事,尤其現代經濟日益發達,每個人都無法自免於個人理財責任之外
理財規劃結論
正確的理財觀念不僅會讓你對金錢的支配有度,而且還可以鍛煉理財能力。大學階段是理財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習理財的黃金期,有正確的理財觀念做指導,掌握必需的理財嘗試,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將受益終生。

⑤ 理財規劃有哪些基本原則

一、4321原則

所謂4321,就是說我們可以把家庭的收入分成4份,比例分別為40%、30%、20%和10%,把這些錢分別用於投資、基要生活開銷、機動備用金以及保險和儲蓄。

這種劃分理論比較像一個理財金字塔,其中,投資的部分由風險投資和穩妥投資合並而成。

二、80法則

80法則是理財投資中常常會提到的一個法則,意思就是放在高風險投資產品上的資產比例不要超過80減去你的年齡。

比如說你今年30歲,包括存款在內的現金資產有20萬,按照80法則,你放在高風險投資上的資產不可以超過50%,也就是10萬。

而到了50歲,你的現金資產有200萬,那麼也只能放30%,也就是最多可放60萬在高風險投資上。

80法則的目的很明顯,其實就是強調了年齡和風險投資之間的關系——年齡越大,就越要減少高風險項目的投資比例,從對收益的追求轉向對本金的保障。

三、雙十定律

雙十定律的規劃對象主要是保險。

所謂雙十,就是指保險額度應該為10年的家庭年收入,而保費的支出應該為家庭年收入的10%。

打個比方,你目前的家庭年收入是10萬,那麼購買的意外、醫療、財產等保險的總保額應該在100萬左右,而保費不能超過1萬。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用最少的錢去獲得足夠多的保障。

(5)近期理財規劃擴展閱讀

1、必要的資產流動性。老百姓持有現金主要是為了滿足日常開支,預防突發事件和投機性需要。

家庭生活中,應通過現金規劃,用手頭現金滿足短期需求,預期的現金支出則通過各種儲蓄、活短期投資工具來滿足。

2、合理的消費支出。個人理財的首要目的是使財務狀況穩健合理。實際生活中,學會省錢有時比尋求高投資收益更容易達到理財目標。通過消費支出規劃,使個人消費支出合理,使家庭收支結構大體平衡。家庭負債率不能超過25%—30%。

3、實現教育期望。隨著人們教育需求的逐漸增長,教育在家庭開支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家庭需要及早對教育費用進行規劃,確保將來有能力合理支付自身及子女的教育費用,充分達到個人(家庭)的教育期望。

4、完備的風險保障。人的一生中,風險無處不在,應通過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將意外事件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更好地規避風險,保障生活。專業人士建議大家關注消費型保險。

5、合理的納稅安排。納稅是每一個公民的法定義務,但納稅人往往希望將自己的稅負減到最小。為達到這一目標,通過對納稅主體的經營、投資、理財等經濟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充分利用稅法提供的優惠和差別待遇,適當減少或延緩稅費支出。

6、積累財富。個人財富的增加有可能通過「省錢」來實現,但財富的絕對增加則要通過收入的增加來實現。薪金類收入有限,投資則具有主動爭取更高收益的特質,個人財富的快速積累主要靠投資實現。

根據理財目標、個人可投資額以及風險承受能力,可以確定有效的投資方案,使投資帶給個人或家庭的收入越來越多,並逐步成為個人或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最終達到財務自由的層次。

7、安享晚年。人到老年,獲得收入的能力有所下降,所以有必要在青壯年時期進行財務規劃,以便到了晚年可以過上「老有所養,老有所終,老有所樂」的有尊嚴、能自立的老年生活。

8、合理的財產分配與傳承。

財產分配與傳承是個人理財規劃中不可迴避的部分,要盡量減少財產分配與傳承過程中發生的支出,對財產進行合理分配,以滿足家庭成員在家庭發展的不同階段產生的各種需要。

要選擇遺產管理工具和制定遺產分配方案,確保在去世或喪失行為能力時能夠實現家庭財產的世代相傳。

⑥ 金融理財規劃

理財首先應該留出日常開銷的,然後有一部分現金存款以備不時之需,還有富餘可以考慮理財。

理財首要一點就是量力而為,不要把所有資產都投進來,做理財不是賭博。再就是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可以有一個規劃,低風險和高風險的相結合,低風險的收益低,高風險收益高。比如一部分買保險,一部分買銀行低風險理財,再拿出一部分做投資,投資可以考慮股票啊,期貨啊,外匯啊。都可以。

⑦ 理財規劃的八大內容包括哪些

理財規劃的八大內容包括現金規劃、消費支出規劃、教育規劃、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稅收籌劃、投資規劃、退休養老規劃和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

1、現金規劃。

個人持有現金主要是為了滿足日常開支需要、預防突發事件需要、投機性需要。個人要保證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計劃中和計劃外的費用。

3、教育規劃。

教育為人生之本,時代變遷,人們對受教育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教育費用持續上升,教育開支的比重變得越來越大。

4、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

在人的一生中,風險無處不在,理財規劃師通過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做到適當的財務安排,將意外事件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使客戶更好地規避風險,保障生活。

5、稅收籌劃。

納稅是每一個人的法定義務,但納稅人往往希望將自己的稅負減到最小。為達到這一目標,理財規劃師通過對納稅主體的經營、投資、理財等經濟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充分利用稅法提供的優惠和差別待遇,適當減少或延緩稅負支出。

6、投資規劃。

個人財富的增加可以通過減少支出相對實現,但個人財富的絕對增加最終要通過增加收入來實現。薪金類收入有限,投資則完全具有主動爭取更高收益的特質,個人財富的快速積累更主要靠投資實現。

7、退休養老規劃。

人到老年,其獲得收入的能力必然有所下降,所以有必要在青壯年時期進行財務規劃,達到晚年有一個「老有所養,老有所終,老有所樂」的尊嚴、自立的老年生活的目標。

8、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

財產分配規劃是指為了家庭財產在家庭成員之間進行合理分配而制訂的財務規劃。理財規劃師要協助客戶對財產進行合理分配,以滿足家庭成員在家庭發展的不同階段產生的各種需要。

閱讀全文

與近期理財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春生科技基金 瀏覽:819
沈陽新松股票代碼 瀏覽:29
天能鋰電投資理財是騙局嗎 瀏覽:96
渤海信託電話 瀏覽:210
工資貸款包裝犯罪嗎 瀏覽:95
人民幣的兌換哪個幣最高 瀏覽:304
再生銅投資 瀏覽:70
傳統外匯海星 瀏覽:897
期貨外匯公司 瀏覽:388
掌眾金額小額貸款 瀏覽:502
華天科技股票分析 瀏覽:746
海星股票 瀏覽: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714
幫貸寶貸款靠譜嗎 瀏覽:92
ADx融資 瀏覽:380
p2p理財圖片 瀏覽:939
國元證券基金託管 瀏覽:578
今日菜百黃金價格多少錢一克 瀏覽:29
速賣通外匯申報 瀏覽:89
人造肉概念股票基金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