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紅芯瀏覽器致歉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8月17日,紅芯瀏覽器所屬公司官方微信號推送了《紅芯致歉信》。
致歉信稱,紅芯在近期的融資宣傳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誇大,給公眾帶來了誤導,「這一點我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確實做錯了,在此鄭重地向大家道歉。」
致歉信提到,紅芯瀏覽器內核Redcore是基於國際通用的開源Chromium內核架構進行的改造和創新,這一點紅芯前期宣傳中沒有明確提及,誤導部分讀者認為其從零開始研發了瀏覽器內核。
8月16日,有網友在對紅芯瀏覽器安裝包解壓後發現,最終得到一個版本號為49.1.2623.213的Chrome文件,這也是谷歌瀏覽器Chrome最後一個支持Windows XP系統的版本。而紅芯瀏覽器官網卻將該瀏覽器與微軟IE、谷歌Chrome、蘋果Safari和火狐並列比較。
這讓有的網友把紅芯瀏覽器形容為「只是谷歌瀏覽器換了層皮」。
8月16日晚間,紅芯時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紅芯瀏覽器內核是基於通用的瀏覽器內核架構(即Chromium開源項目,但不是Chrome瀏覽器)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的;區別於傳統的瀏覽器,紅芯瀏覽器是專門針對企業辦公場景設計的國際上瀏覽器內核技術是不斷迭代更新的,紅芯瀏覽器內核 Redcore是基於 Chromium/Bnk。
B. 紅芯瀏覽器為何致歉
不能抄襲別人的
8月17日,紅芯瀏覽器所屬公司官方微信號推送了《紅芯致歉信》。
致歉信稱,紅芯在近期的融資宣傳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誇大,給公眾帶來了誤導,「這一點我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確實做錯了,在此鄭重地向大家道歉。」
致歉信提到,紅芯瀏覽器內核Redcore是基於國際通用的開源Chromium內核架構進行的改造和創新,這一點紅芯前期宣傳中沒有明確提及,誤導部分讀者認為其從零開始研發了瀏覽器內核。
紅芯強調,其本質不只是一個瀏覽器,它是結合紅芯安全管控後台以及紅芯安全應用網關形成的一個跨設備安全辦公整體解決方案,解決中大型企業IT在往移動化、上雲攖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企業員工隨時隨地在不同終端設備上安全高效辦公。
「公司在宣傳過程中應該更強調具體功能和客戶價值,而不應特別強調國產自主。」紅芯的致歉信中,依然強調,該公司是服務於大中型企業市場的技術公司。
8月15日,紅芯宣布完成2.5億元C輪系列戰略融資。據稱,這輪融資投資方主要來源於紅芯的客戶——大型上市公司及政府客戶。同時,晨興資本、達晨創投、IDG資本繼續跟進投資。
8月16日,有網友在對紅芯瀏覽器安裝包解壓後發現,最終得到一個版本號為49.1.2623.213的Chrome文件,這也是谷歌瀏覽器Chrome最後一個支持Windows XP系統的版本。而紅芯瀏覽器官網卻將該瀏覽器與微軟IE、谷歌Chrome、蘋果Safari和火狐並列比較。
這讓有的網友把紅芯瀏覽器形容為「只是谷歌瀏覽器換了層皮」。
8月16日晚間,紅芯時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紅芯瀏覽器內核是基於通用的瀏覽器內核架構(即Chromium開源項目,但不是Chrome瀏覽器)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的;區別於傳統的瀏覽器,紅芯瀏覽器是專門針對企業辦公場景設計的國際上瀏覽器內核技術是不斷迭代更新的,紅芯瀏覽器內核 Redcore是基於 Chromium/Bnk。
這相比該公司在官網上聲稱的「打破美國壟斷,中國首個自主創新智能瀏覽器內核」的調門,低了很多。
紅芯時代在聲明中稱,Redcore內核的技術創新體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紅芯隱盾該功能主要是讓企業的應用系統隱身,只對特定身份和設備可見,從而有效避免外部可能的攻擊。第二,紅芯雲適配,主要是將企業PC端系統適配至移動端,從而幫助企業快速實現移動辦公;第三,安全可控瀏覽器,通過私有DNS、加密緩存國密演算法支持等功能,幫助企業迸行數據保護和隱私保護這些功能都源自於企業客戶的需求。
那基於谷歌的瀏覽器內核能否做到自主可控?高婧回應稱:紅芯基於的是開源的Chrome架構,仍然自主可控。
對於這一解釋,業內專家普遍不買賬。
此前從事網路安全工作的專業人士岑義濤表示,「紅芯確實在Chrome基礎上豐富了很多功能,可以算作是自主瀏覽器,但是可不可控不能自說自話。紅芯是否自己復查過代碼,是否做過代碼級加固,對於介面許可權是否增強了控制機制等等,都會影響『可控』的程度。」
另一位專家表示,改沒改文件名不是主要問題,能否把對開源代碼技術的加固原理講清楚才是關鍵。
「黑化」紅芯是否蓄謀已久
「Youtube網站上有一條關於紅芯造假的視頻,發布於北京時間8月15日凌晨2點,但是細節顯示該視頻7月2日就已錄制完畢。」岑義濤透露,「只等上午一發布消息,下午就推出反撲文章。」
有截圖顯示,「黑化」的第一篇文章發布於15日下午15時11分,當時已經與「漢芯造假」關聯起來,但並未受到關注。轉折點出現在網友@touko轉發之後,但其此前的身份是知名動漫人士。
維基網路中文版在16日凌晨2點甚至已經出現了「紅芯造假」的相關詞條,相關新聞也在國外網站上得到傳播。
「中國民族企業的創新確實步履維艱,他們在早期肯定是做了大量艱苦的工作,才幫助那些既有安全需求、配置又落後的客戶走上移動端。」岑義濤表示,問題在於其宣傳的落腳點錯誤。
「事實是,沒有一個客戶因為我們是國產選擇我們,而是因為移動化、安全的功能選擇我們。」高婧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紅芯並不擔心該事情會影響客戶選擇。
C. 紅芯瀏覽器出了什麼問題
8月15日,國產瀏覽器公司紅芯宣布基於自主可控的瀏覽器核心技術完成2.5億元融資。當天下午有網友發布「解壓紅芯瀏覽器執行文件」的動圖,顯示多次解壓後的文件有「Chrome」(谷歌瀏覽器)字樣,認為紅芯只是一個「換膚版」瀏覽器,並非自主創新。
那基於谷歌的瀏覽器內核能否做到自主可控?高婧回應稱:紅芯基於的是開源的Chrome架構,仍然自主可控。
來源新浪網
D. 紅芯瀏覽器為何被曝為偽創新
8月16日,有媒體報道說,剛剛在昨天宣布完成2.5億C輪系列融資的「紅芯」公司,其拳頭產品——「自主研發」的基於自主可控瀏覽器核心技術的瀏覽器,被曝光是偽創新產品。媒體報道稱,紅芯瀏覽器文件多次解壓縮後,出現大量與谷歌瀏覽器Chrome一致的同名文件,甚至出現了Chrome的圖標文件、版本號(49.1),乃至紅芯瀏覽器安裝程序的文件屬性中也直接顯示其原始文件名為Chrome.exe……更有網友在昨天紅芯公司C輪融資的新聞下,言簡意賅地留言道:「Hello, Chrome!」
紅芯被曝偽創新事件,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在高科技領域進行自主創新,雖不是高不可攀、永難企及,但也必須擯棄動輒就想跨越式、抄近道的浮躁心理,更要對那些為了拿項目、「釣」融資而不惜偽造技術、剽竊產品的偽創新行為進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打擊。以往對科技領域的偽自主創新事件進行處理時,除了怕拔出蘿卜帶出泥的心理以外,也更有出於偽創新者所謂「爭光」動機而多行寬宥。事實已經再三證明,對那些打著什麼「爭光」幌子實際進行坑錢騙名的偽創新者及其機構,必須繩之以法,才能以儆效尤。
慶幸的是,此次紅芯事件,還在其C輪融資的次日便被曝出。退而言之,即使紅芯的C輪融資已經提前到位且已有所花銷,這筆融資畢竟來自投資機構而非國家財政。這是與漢芯事件的重大不同之處。但是,「打破美國壟斷」「世界第五顆也是唯一一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等等光環將為紅芯帶來什麼樣的國家級榮譽及其實利,則不可度之。漢芯的偽創新者,不就是打著「民族自主創新」的旗號,拿到了數十個科研項目,騙取了高達上億元的科研基金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E. 紅芯瀏覽器為何會與谷歌瀏覽器文件一樣
8月16日消息,15日,宣稱為自主研發瀏覽器核心產品的「紅芯」公司宣布完成2.5億C輪系列融資。該公司稱,通過研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瀏覽器核心技術,推出了世界第五顆也是唯一一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紅芯Redcore。
而在該瀏覽器實際使用過程中,不僅操作界面與谷歌Chrome瀏覽器大致相同,諸如斷網界面也與其有著高度類似,均有一隻小恐龍畫面。
基本可以斷定,紅芯瀏覽器與眾多國產瀏覽器一樣,僅是一款chrome的套殼瀏覽器,與其宣傳中宣稱的自主內核相差甚遠。
對chrome的套殼本是國產瀏覽器界的常見現象。媒體了解到,谷歌chrome瀏覽器除了正式發布的chrome版本外,尚有一個chromium項目,供開發者開源使用。
對於該開源項目,谷歌的要求僅為標注來源即可,使用成本極低,國內多款瀏覽器,如UC、360、搜狗等均採用了該方案。只是,像紅芯瀏覽器這樣公開宣稱擁有自主內核,確實罕見。
根據紅芯瀏覽器官網,該產品的客戶主要是政府相關機構與國企。紅芯聯合創始人兼COO高婧甚至表示,在當下的全球競爭市場環境下,既有政治紅利又有技術紅利,一方面是核心技術國產化的趨勢,從政府最高層開始對核心技術+網路安全技術給予高度的重視和扶持,另一方面,紅芯跟市面上大家在用的瀏覽器最大的區別是定位不同。
其獨有定位,正是在To B,「目前中國瀏覽器活躍用戶超過3.5億,其中超過60%是在辦公場景中使用的,而企業級的安全瀏覽器就會成為一個企業應用的入口,成為一種效率工具,能夠與OA、ERP、CRM融合提供更高價值的產品和服務,」高婧宣稱。
媒體還發現,紅芯公司並非一開始就在做面向政企的瀏覽器,在今年6月25日,該公司才正式更名為紅芯時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此之前,該公司名為美通雲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為「雲適配」。
當時,雲適配定位是HTML5企業移動化解決方案供應商,推出的產品包括可將現有PC版網頁適配成HTML5的移動應用跨屏雲Xcloud、可快速構建HTML5網頁應用的Amaze UI。
其多輪融資均是在「雲適配」時期獲得。據了解,在2012年成立後,2013年科大訊飛對其進行了3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此後,晨興資本、達晨資本、IDG資本又對其多次投資。
不過,截至目前,對於紅芯瀏覽器造假一事,無論是紅芯公司還是對其投資的機構與企業,尚無一家對之進行回應。
F. 紅芯瀏覽器如何回應抄襲門的
15日,國內瀏覽器公司紅芯宣布完成2.5億元C輪戰略融資。紅芯在當日新聞稿中稱:「紅芯全力研發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瀏覽器核心技術,推出世界唯一一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紅芯Redcore,打破美國壟斷。」
另有網友測試稱,下載安裝後,紅芯瀏覽器的配置界面與Chrome相同,並且發現該產品之所以可以支持WindowXP是因為其使用的Chrome的版本恰好是支持這一系統的最後版本,甚至連Chrome的logo都沒有刪干凈。
資料顯示,「紅芯」此前名為「雲適配」,2018年更名。紅芯曾對外稱該公司是一家「專業的技術型公司」,產品也是「唯一一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在通用的瀏覽器內核架構的基礎上,結合紅芯自主創新的專利技術改造而成」。
公司官網更是強調,其紅心內核「打破美國壟斷」,並與Chrome等瀏覽器對比,強調引入智能身份驗證引擎等安全功能。
來源:鳳凰網科技
G. 紅芯獲多少億元C輪融資
8月抄15日消息,安全辦公襲瀏覽器研發商紅芯宣布完成2.5億元C輪系列融資。本輪融資主要來源於紅芯目標行業市場的戰略投資,投資方除上市公司及政府客戶外,晨興資本、達晨創投、IDG資本繼續跟進投資。
同時伴隨著移動化、雲化的普及,企業的網路邊界被打破,傳統圍繞固定邊界的網路安全已不再適用,紅芯基於SDP(軟體定義邊界)模型推出新一代安全訪問解決方案——紅芯隱盾,圍繞著移動的人和設備,為企業構建新的安全邊界。
有別於傳統安全產品的「防彈衣」式的被動安全防禦策略,紅芯隱盾顛覆了傳統攻防理念,給企業穿上「隱身衣」,能夠讓企業遠離攻防,減少安全隱患,節省安全開支。
H. 紅芯瀏覽器涉嫌抄襲谷歌引外媒如何關注
紅芯瀏覽器涉嫌抄襲谷歌事件曝光後,也引發了海外媒體的關注。
8月16日,美國媒體以《中國公司兜售創新軟體以打敗美國競爭者,被發現使用了部分谷歌的代碼》為題,報道了紅芯時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瀏覽器產品紅芯瀏覽器,號稱「打破美國壟斷,中國首個自主創新智能瀏覽器內核」,卻被發現其實使用的是谷歌Chrome的內核架構。
8月16日,有網友在對紅芯瀏覽器安裝包解壓後發現,最終得到一個版本號為49.1.2623.213的Chrome文件,這也是谷歌瀏覽器Chrome最後一個支持Windows XP系統的版本。
這被有的網友形容為「只是谷歌瀏覽器換了層皮」。
報道稱,中國的創業公司紅芯稱旗下瀏覽器產品,研發出了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技術,但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被用戶發現紅心瀏覽器文件經過解壓後可看到「Chrome.exe」以及谷歌瀏覽器的圖片文件。
來源:澎湃新聞網
I. 紅芯C輪融資預計融資多少
據報道,自主研發瀏覽器核心產品的「紅芯」公司宣布完成2.5億C輪系列融資內。本輪投資方是上容市公司及政府客戶投資,以及晨興資本、達晨創投、IDG資本等機構繼續跟投。紅芯創始人兼CEO陳本峰提到,本輪融資主要來源於紅芯目標行業市場客戶的戰略投資,並即將開啟新一輪融資。
然而有網友發現該瀏覽器的安裝文件在多次解壓壓縮後出現了大量與谷歌Chrome瀏覽器中一致的同名文件。不但安裝目錄高度一致,甚至還含有谷歌瀏覽器的圖標文件,以及Chrome的版本號(49.1)。紅芯瀏覽器安裝程序的文件屬性中也顯示著:原始文件名為Chrome.exe。
J. 紅芯創始人瀏覽器與谷歌有什麼繼承關系
8月15號,名不見經傳的紅芯時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了各家科技媒體報道的焦點。公司宣稱自家的「紅芯瀏覽器」成為中國首個自主創新智能瀏覽器,打破了全球四大主流瀏覽器內核都被國外壟斷的歷史,並且憑借這一突破獲得各大風投公司2.5億元的投資。
紅芯科技創始人陳本峰接受采訪,T恤上有英文:JUST DO IT
號稱「比肩四大瀏覽器」,有網友稱紅芯只不過是「谷歌瀏覽器換了層皮」。對於網友的質疑,紅芯創始人陳本峰在接受央廣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是用谷歌開源項目Chromium製作的,並且強調,谷歌瀏覽器當年的發明,也是站在蘋果的基礎上的進一步創新,他們沒必要「重新發明輪子」,紅芯的瀏覽器內核,與谷歌、蘋果瀏覽器,有「繼承關系」,這在行業比較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