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支持融資租賃的四大支柱
我國融資租賃業的四大支柱在1999年以後已陸續建立並不斷完善。現對我國支持融資租賃業的四大支柱作一些簡要說明。
(1)交易規則:融資租賃的交易規則體現在《合同法》中,《合同法》第十三章是「租賃合同」,第十四章是「融資租賃合同」。
(2)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准則—租賃》於2001年1月1日由財政部發布,並於2001年1月1日起實施。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對《企業會計准則—租賃》進行了修改,並發布了經修改的《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
(3)行業監管:作為外商投資的租賃公司的監管辦法,外經貿部於2001年8月13日發布了《外商投資租賃公司審批管理暫行辦法》,以後商務部(繼承外經貿部)於2005年2月17日發布了經試行和修改的《外商投資租賃業管理暫行辦法》。
與此同時,作為金融租賃公司的監管辦法,中國人民銀行於2000年6月30日發布了《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以後銀監會(繼承中國人民銀行)於2007年1月23日發布了經修改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
(4)稅收政策:有關融資租賃的稅收政策,國家稅務總局和財政部自1993年12月起,不斷地發布有關融資租賃的稅收政策。
❷ 融資租賃行業的四大支柱 1:監管 2:稅收 3:會計 4:法律 的相關文件有哪些
與融資租賃業有關的交易規則、會計准則、行業監管和稅收政策,業內習慣稱其為支持融資租賃的四大支柱。所謂四大支柱,實際上是指支持融資租賃交易的最低限度的法律
❸ 眾籌四大支柱是什麼
如何來眾籌呢?在今天眾籌,首先眾籌有四大支柱,你必須要去了解,要做到的四大支柱。
眾籌四大支柱:
第一大支柱,叫做信用支柱
你今天作為一個項目的領頭人,你要在這個項目,讓所有的准投資人,要有一定的信用,你看信用體系是最大的,是第一重要的。
同樣的一個項目,你來領頭和馬雲來領頭,效果是不一樣的,因為馬雲的信用比你的信用好,所以他領頭的成功率會比你高很多。
所以我們企業家,大家一定要注意,你的信用是至關重要的,沒有了信用什麼都沒有。
信用是怎麼來的?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永遠記住,我們講過的話,我們要算數,我們要一點點累積,還有我們的出發點。
第二個方面,我們不要亂講話,我們很多人亂講話,答應了別人,最後兌現不了,信用就沒了。
第二大支柱,叫做共同的目標
投我們這個項目的人,我們應該有共同的目標,比如說:開餐廳,共同的目標是我們一年開一百家,把目標設計好,那有人說不行,我們一年要開兩家,有人說我們一年開一百家,有人說我們要開一百平米的,要開一百家,有人說我們要開一千平米的開兩家,目標不統一,那你就不能做,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搞清楚。
第三大支柱,叫做共同的價值觀
一定有共同的價值觀,有一些人投了眾籌以後,在今天全民投資的年代,我們大家要清楚,今天如果是你的項目要眾籌,要領籌。
你要永遠記住,今天有很多的投資,全民投資中的90%的人是不專業的,永遠記住:不專業的人,最容易犯的一個最致命的錯誤,叫做短視。
他投了以後他立馬就想賺錢,有沒有這樣的人,兩個月不賺錢他就跳翻了。
第四大支柱,叫做利益關聯
利益要關聯,大家利益一定要交叉,要關聯,用別人公司的股權激勵你的員工,然後部門直接利益關聯,團隊之間、客戶之間、供應商之間,所有的全部利益關聯起來,要不然這個就不穩定了。
❹ 金融四大支柱的關系
中國所謂「金融四大支柱」,即:銀行、證券、保險、信託。
銀行即商業銀行,是間接融資渠道。由於銀行業前期的「半官半商」色彩和長期經營優勢,獲得了其他三類金融機構難以匹敵的品牌、資產和渠道優勢。目前銀行業開放速度加快,國有銀行改制行路大半,股份制商業銀行開始分別尋找自己的細分定位。與此同時,有實力的銀行發起了保險業投資的新攻勢,其公司金融部們也開始向投行功能過度,而帶有信託性質的理財業務也逐步開展。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大型銀行將成為兼具所有金融業務職能的「全能銀行」。在中國金融體系中占據無可匹敵的優勢地位。
證券業實際上是從商業銀行的證券部門分離出來的,也就是歐美所謂「投資銀行」。由於市場規則混亂,資本市場低迷,對外開放遲緩。目前的證券業正處在前所未有的低迷時刻。此時監管層有意放寬證券業開放,國際投行紛紛「逢低吸入」,可以想見,外資將在中國證券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不過,隨著高層推動直接融資發展,如果股市復甦,流失到海外的融資大單返回A股上市,證券業或有一線生機。
保險業是個相對封閉的系統。中國保險業正經歷過一波投資高潮,目前正處在盤整期。整體來看,雖然中國人口眾多,社保體系不完整,正是壽險業的天堂。但中國貧富差距嚴重,真正消費保險的群體遠未崛起。而在此前的「壽險業大爆炸」中,代理人的誠信廣受質疑。所以保險業必然經歷一個長期的慘淡經營的過程。
信託業是中國「特產」。在國際上,信託僅是一種金融協議模式,並不構成一個行業,中國的「信託公司」在國外大致相當於銀行的資產管理業務。身為「最有想像力的金融工具」,信託業在中國「興風作浪」,典型的「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目前監管層把銀行作為重點,對信託業以「嚴加管教」為主,已經連續進行了5次大規模整頓,中國信託業還在摸索自己的道路,短期之內都不可能進入金融業的主力地位。
❺ 金融體系的三大支柱是哪些
金融體系三大支柱以下:
1、銀行
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銀行按類型分為: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銀行的盈利渠道分別是貸款、銀行類保險、銷售理財基金類產品、金融機具的銷售、金融智能終端業務消費獲利、對沖業務、票據業務等。
2、保險
保險,本意是穩妥可靠保障;後延伸成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的支柱。
3、證券
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也指專門的種類產品,是用來證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種特定權益的法律憑證。主要包括資本證券、貨幣證券和商品證券等。在發達的市場經濟中,證券市場是完整的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反映和調節貨幣資金的運動,而且對整個經濟的運行具有重要影響。
(5)融資四大支柱擴展閱讀:
金融體系包括金融調控體系、金融企業體系(組織體系)、金融監管體系、金融市場體系、金融環境體系五個方面。
(1)金融調控體系既是國家宏觀調控體系的組成部分,包括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配合、保持幣值穩定和總量平衡、健全傳導機制、做好統計監測工作,提高調控水平等;也是金融宏觀調控機制,包括利率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匯率形成機制、資本項目可兌換、支付清算系統、金融市場的有機結合等。
(2)金融企業體系,既包括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等現代金融企業,也包括中央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上市、政策性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小金融機構的重組改革、發展各種所有制金融企業、農村信用社等。
(3)金融監管體系(金融監管體制)包括健全金融風險監控、預警和處置機制,實行市場退出制度,增強監管信息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處理好監管與支持金融創新的關系,建立監管協調機制(銀行、證券、保險及與央行、財政部門)等。
分業經營分業監管: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
混業經營統一監管
(4)金融市場體系(資本市場)包括擴大直接融資,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完善資本市場結構,豐富資本市場產品,推進風險投資和創業板市場建設,拓展債券市場、擴大公司債券發行規模,發展機構投資者,完善交易、登記和結算體系,穩步發展期貨市場。
(5)金融環境體系包括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全國統一市場、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轉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深化投資體制改革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證券
網路-銀行
網路-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