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廣州恆大近兩年的運作成本如何,主要在哪些層面,收支能否平衡
收支平衡這事,對世界上幾乎所有俱樂部來說,基本都是妄言。中國足球更是如此。 單說俱樂部,在中國,所有的俱樂部都是投入大於產出。對於一個足球俱樂部而言,其主要收入基本上就這么幾項:買賣球員,各種冠名廣告(俱樂部名稱,球衣胸前背後等等),門票收入,電視轉播收入,博彩分成。這幾項中,廣州恆大第一項是負值這個全中國都知道,冠名廣告都是自家使用,中超這個很不職業的職業聯賽決定了門票和電視轉播收入少得可憐,博彩分成那就更不用說,政府根本不允許開中超博彩。所以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肯定是年年賠本的。此種計算方法也適用於所有中超俱樂部。 但是對於整個恆大集團而言,那是大大的賺了一把。每個企業都會有其廣告支出以及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行政公關支出」(這個你懂得!),許老闆曾經有言:「投資一個俱樂部一年比在央視投放一年廣告要劃算的多。」效果有目共睹------現在全中國有幾個不知道「廣州恆大」的?另外,投資足球對於政府而言一是惠民,而是打造城市名片。搞房地產說白了就是政府說哪塊地值錢哪塊地就值錢,說賣給你哪塊地就賣給你哪塊地。許老闆肯定不是傻子,這種利益交換他心裡門兒清門兒清的。所以你看,幾乎所有的中超球隊都有房地產背景,即使是中信,魯能,江蘇國信這種大型國企。所以,中超俱樂部基本上都可以更名為「廣州恆大集團廣告部及公關部」,「山東魯能集團廣告部及公關部」······唯一例外的一傢俱樂部是上海申花。朱俊雖然大嘴惹人煩,但其所作所為都是一直在努力著讓申花俱樂部自己養活自己。當然,與其經營FIFA Online也有一定關系。 再延展到世界范圍內,足球俱樂部能盈利的就那麼幾家,曼聯,阿森納等等。有人說巴薩皇馬,其實有志者可了解一下國外報道,看看巴薩欠歐洲的銀行們多少貸款,看其一年的盈利能不能還的上貸款。倒是阿賈克斯,埃因霍溫以及東歐和南美的幾個俱樂部通過培養和賣出世界級球星賺了不少錢。這也算是一種好的模式。另外幾個特立獨行的俱樂部,曼城,巴黎聖日耳曼,那都是西亞石油寡頭們的真人FIFA游戲。切爾西一開始也是阿布的游戲,這兩年阿布先生倒是真把俱樂部當成生意來做了。 從長遠來看,理想狀況下每個俱樂部都應該是一家有獨立法人的企業,但凡企業都會是以盈利為最終目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風光早已被西甲搶走的英超的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聯賽。這種理想狀況發展下去的話,最終的模式會是---------NBA的聯盟模式,而不是現在足球聯賽裡面的俱樂部主導模式。NBA的成功關鍵在於其比賽的水準高出世界上其他聯賽太多,說白了就是一個美國的聯賽賺著全世界的錢。如果單單只是美國國內關注NBA的話,估計也得賠錢。
『貳』 房地產信託融資成本:有個做信託的跟我說成本是36%,有這么高嗎
說不準,來這也是根據具源體項目來說的,一般性的房地產企業融資成本都在20%左右,好的企業如萬科之類的可能不到10%,而對於某些風險較高的項目可能會達到28%,當然有的會收取一些其他的費用什麼的,綜合起來第一年的成本達到36%也有可能。還是要看具體的項目來說的,有可能你遇到的不是房地產信託,而是有限合夥基金。如果想做房地產融資,可以私信我。
『叄』 「關於融資成本」達人們,比如某企業融資10000萬元,融資成本13%。融資成本由哪些構成計算公式是什麼
如果是債權融資,主要是指資金成本,比如利率,如果是股權融資是主要版指收益率。
以上為理論上的融資成權本。
現實操作中,有人常常將融資費用,如咨詢費、融資招待費、審計評估費、律師費、券商服務費等也說成融資成本。
『肆』 融資的成本包括哪些
您好,希望以下答案對您有所幫助!
股權融資的成本包括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內
顯性成本是指在容融資初期確定或預計要支付以貨幣度量的費用;
隱性成本是指非貨幣度量費用或由於各種不確定性的存在可能發生的費用。
北京市道可特律師事務所
參考資料:《企業上市規劃師教程》
『伍』 融資成本包括哪些
企業融資成本包括兩部分:即融資費用和資金使用費。
融資費用是企業在資金籌資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
資金使用費是指企業支付給投資者的報酬,包括無風險報酬和風險報酬。
無風險報酬是指投資者將其資本投向無風險項目所獲得的報酬,如國庫券或銀行存款利息率加保值率計算所得的報酬。無風險報酬的高低一般受資本市場對「資本」這一特殊商品供求關系的影響。
風險報酬亦稱風險溢酬,是指投資者將資本投向風險項目所要求得到高於無風險報酬的補償。由於企業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諸如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等各種風險的客觀存在,使得企業未來收益帶有不確定性。因此,投資者要求風險越大,補償率越高。
(5)恆大的融資成本擴展閱讀
融資成本分析:
1、企業融資的機會成本
就企業內源融資來說,一般是「無償」使用的,它無需實際對外支付融資成本(這里主要指財務成本)。但是,如果從社會各種投資或資本所取得平均收益的角度看,內源融資的留存收益也應於使用後取得相應的報酬,這和其他融資方式應該是沒有區別的。
所不同的只是內源融資不需對外支付,而其他融資方式必須對外支付以留存收益為代表的企業內源融資的融資成本應該是普通股的盈利率,只不過它沒有融資費用而已。
2、風險成本
企業融資的風險成本主要指破產成本和財務困境成本。企業債務融資的破產風險是企業融資的主要風險,與企業破產相關的企業價值損失就是破產成本,也就是企業融資的風險成本。
財務困境成本包括法律、管理和咨詢費用。其間接成本包括因財務困境影響到企業經營能力,至少減少對企業產品需求,以及沒有債權人許可不能作決策,管理層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等。
3、支付代理成本
資金的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間會產生委託一代理關系,這就要求委託人為了約束代理人行為而必須進行監督和激勵,如此產生的監督成本和約束成本便是所謂的代理成本。另外,資金的使用者還可能進行偏離委託人利益最大化的投資行為,從而產生整體的效率損失。
『陸』 恆大為什麼融資成本高
房地產行業國家有規定,就是要高利率
『柒』 融資成本包括哪些
成本是指項目為了籌集和使用資金而付出的全部費用。融資成本包括資金籌集費用和資金佔有費用。資金籌集費用是在融資過程中所發生的一次性支付成本費用,如承諾費、手續費、擔保費和代理費等;資金佔用費是反映資金佔用和使用時期內應付的經常性費用,如利息。
『捌』 恆大在萬科投資上真的虧了70億嗎
恆大在萬科投資上確實虧了70.7億元 !這是根據其持股成本與出讓價格計算出來的。
恆大持有萬科股票 15.53億股,持股成本362.73億元,折 每股 23.4 元;如今以每股18.80 出讓予深鐵,總共是 292億元,所以虧損了70.7億元!
不過,雖然恆大70.7億元的賬面虧損遠遠超過恆大每年50億元的營業收入,然而恆大著眼的或許並不止於此。早在2016年9月12日,恆大便將公司注冊地遷往深圳,這也被外界紛紛解讀為恆大在為借殼回歸A股做准備。不僅是公司注冊地的改變,恆大背後的股權也有深圳投資的影子——深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深業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參與了恆大第二輪增資,占股2%。且就在轉讓萬科股權之前的6月1日,恆大以54.25億元獲得了深圳市國資委旗下深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掛牌出讓的4個項目,其中三水地產、三水投資及三水酒店現時共同擁有位於佛山市三水區的項目,項目地塊規劃為低密度居住用地及商服用地。
無論是甚囂塵上的恆大以退出萬科股權之爭換取「深深房A」的殼資源,還是恆大看中了深圳長期發展中的大量潛在地塊的前景,與深圳政府簽訂了桌底協議,亦或是單純地想拉近與地方政府的關系,以換取恆大在未來房地產開發中的政商合作,恆大此番壯士斷腕都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玖』 融資成本是多少
算上服務費綜合年化利率=1.5%/5+5.25%
(不考慮保證金佔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