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用廢紙一樣的盧布還清蘇聯時期債怎麼回事
在蘇聯解體之前印度曾接受了蘇聯摺合百億美元的貸款和援助(都以蘇聯盧布為主)
蘇聯對印度提供經濟援助,是從一九五五年二月二日兩國簽訂比萊鋼廠貸款協定開蜻的.到一九七八年三月,蘇聯答應給印度的貸款達143 .1億盧比,贈款達1 .2億盧比,總計為144 .3億盧比,佔印度所接受全部外援2145.6億盧比的6.7腸(如果除去蘇聯於一九七三年提供、印度於一九七七年以實物償還的小麥貸款20 .2億盧比,那麼這一比例則為5.7帕)(見表一)。包括小麥貸款在內,實際使用蘇聯貸款100.0億盧比、贈款1.1億盧比。除贈款外,尚有已答應提供的貸款43 .1億盧比沒有使用,其中包括一九六六年以前答應提供的貸款22.2億盧比。據蘇聯官方統計,截至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為止,蘇聯援印項目為74項,其中投產項目53項(見表二)。目前蘇援工程項目提供了印度鋼錠產量的三分之一,電力的五分之一,原油的60%,石油產品的30腸,冶金設備的80%,水力發電的60腸①. 蘇聯援助主要是貸款,絕大部分是在一九六六年底以前答應提供的。截至一九六六年底共八筆貸款,總額為102.1億盧比。
1991年風雲突變,蘇聯解體了,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絕大部分的遺產,但是隨之而來的是盧布價值暴跌,幾乎成為廢紙,阿三這時候覺得有機可趁,趁火打劫,以1991年的蘇聯盧布償還給俄羅斯所有的欠款,當時可以說在俄羅斯內憂外患急等著錢救命的時候,印度無異於落井下石,老毛子焉能不恨?
Ⅱ 融資負債的償還順序
融資負債按以下自順序償還:
1、在資金類負債中,其他負債為單獨一筆合約,融資負債和費用負債合並為一筆合約。合約按負債到期日(即歸還截止日)進行排序歸還;
2、按負債到期時間,先到期的先歸還;同日到期的多筆合約按委託時間,先委託的先償還(即便委託時間在先,成交時間在後,也按委託時間順序償還);
3、同一筆融資合約內是先歸還融資負債,再償還費用負債;
4、在償還融資負債或費用負債時,對應的利息將隨本金等比例償還(費用負債利息和融資負債利息合並為融資負債利息)。
Ⅲ 在中印關系緊張之際亞投行還給印度貸款是怎麼回事
印度能從亞投行獲取最大的貸款份額,恰好證明了亞投行是標準的「多邊開發性國際金融機構」,貸款面向所有成員國,而非某些人認為的「中國的銀行」。亞投行的成立宗旨是為了促進亞洲區域的建設互聯互通化和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強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在運營機制上,亞投行關注的是推進國際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融資活動及項目落地推進。
在決策機制上,亞投行由其內部設立的理事會、董事會、管理層做出獨立決策,不受特定國家政府的控制。中國是亞投行的發起國和股東之一,但亞投行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其發展需87個成員國相互協作,實現互利共贏。
亞投行在印度的投資項目充分地體現了亞投行對基礎設施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一貫重視。自成立以來,亞投行一直關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致力於提高國家間連通性,並促進跨境貿易。正如亞投行理事、波蘭財長特雷莎在印度孟買舉行的亞投行第三屆理事會上表述的那樣,基礎設施發展不僅是一個國內問題,而是更需要廣泛的國際參與。
近日,印度的「國家投資和基礎設施基金(NIIF)」獲得亞投行1億美元注資,並計劃聚焦綠色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服務等項目。NIIF公布的第一個投資項目即面向可再生能源、綠色交通、水務、公共衛生和垃圾管理。這與亞投行所堅持的可持續發展是相符的。
Ⅳ 融資負債的償還方式為什麼
投資者可通過直接還款、賣券還款兩種方式償還融資負債,具體如下:
1、直接還內款,是指投資容者在信用資金賬戶內存入資金,通過融資融券交易系統中「直接還款」指令償還融資債務,結算時該資金直接劃轉至證券公司融資專用資金賬戶的一種還款方式。
2,、賣券還款,是指投資者通過其信用證券賬戶選擇「賣券還款」的交易指令進行證券賣出,結算時該資金直接劃轉至證券公司融資專用資金賬戶的一種還款方式。
(4)印度還款融資擴展閱讀:
進行融資交易時應注意的風險:
1、融資交易具有杠桿交易特性,證券價格的合理波動就能放大投資者的盈利和虧損,投資者需要有較強的風險控制能力和承受能力。
2、投資者在從事融資交易期間,如果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調高,證券公司將相應調高融資利率,投資者的融資成本將增加。
3、投資者在從事融資交易期間,如果發生融資標的證券范圍調整、標的證券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等情況,投資者可能被證券公司要求提前了結融資交易並可能因此帶來損失。
Ⅳ 印度打車應用融資了多少
據北京時間10月3日報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印度打車公司Ola獲得了新一輪融資20億美元,投資方其中包括軟銀集團和騰訊公司。這意味著Ola將獲得更為充裕資金,在印度市場上與最大的競爭對手Uber展開對決。
據匿名知情人士表示,參與這輪最新融資的還包括印度實業家拉坦·塔塔(Ratan Tata)和加州大學投資部門共同經營的風險投資基金,以及數家美國機構投資者。該公司融資後的估值目前尚不清楚。
Ola此前曾獲得來自其他投資機構的融資。但最新一輪現金流入,使之成為這家印度初創企業繼從印度最大電商Flipkart Online Services Pvt獲得最大數額融資之後獲得的第二筆最大融資。知情人士表示,軟銀願景基金和騰訊在今年同時也向Flipkart投資了約40億美元。
據悉,Ola即將完成的這輪融資由軟銀旗下投資機構SIMI Holdings Inc參與,目前尚不清楚擁有9300億美元的軟銀願景基金是否會參與其中。軟銀還在考慮對Uber進行數十億美元的投資。Ola之前的投資者包括老虎環球基金、DST全球、Accel和紅杉資本。
Ⅵ 印度的格萊珉銀行的經營模式是什麼
顛覆傳統的銀行業——格萊珉銀行模式
格萊珉模式顛覆了幾百年銀行業的法典:借貸給無抵押擔保的窮人,同時,能夠贏利,可持續發展。過去三十年中,格萊珉銀行用事實說明了他們的能力和正確性,那麼他們究竟用了怎樣的方法呢?
首先,尤努斯教授研究了傳統的銀行業務模式,發現其中有一些很大的問題,比如:傳統的銀行與信貸公司通常要求全額還款;在貸款到期時拿出一大筆現金,通常會使貸款人心理上很難受,他們就盡可能地拖延還款,於是,在拖延的過程中,貸款數額越滾越大。最終,他們決定根本不還這筆錢了。如此長期而全額償還的貸款,也使得借貸雙方對早期出現的一些問題不予理會;他們不是在問題出現時解決它們,而是希望隨著貸款到期,那些問題會自行消失。鑒於此,尤努斯教授在建立格萊珉銀行的還款模式時,與傳統銀行背道而馳:創立了每周還款模式,每周借貸人只需償還非常小數額的貸款,在日積月累中,就會不知不覺完成還款。這種還款模式現在看來比較平常,但在三十年前的孟加拉,這的確是一個創舉。筆者認為,也正是由於這種還款模式的制定,才保證了格萊珉銀行的高還貸率。
其次,在格萊珉銀行的發展過程中,為了保證赤貧人群的還貸信心,尤努斯教授和他的同事們還創制了一整套發放和收回貸款的機制:他們要求每個申請人都加入一個由相同經濟與社會背景、具有相似目的的人組成的小組,而格萊珉銀行則建立起一些激勵機制,鼓勵那些貸款者在各自的營生中互相幫助取得成功。「小組成員的身份不僅建立起相互的支持和保護,還舒緩了單個成員不穩定的行為方式,使每一個貸款人在這一過程中更為可靠。來自平等夥伴之間的微妙而更直接的壓力,使每一個組員時時與貸款項目的大目標保持一致;小組內與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也激勵著每一個成員都要有所作為。將初始監管的任務移交給小組,不僅減少了銀行的工作,還增強了每個貸款人的自立能力。由於每一組員的貸款請求都要由小組批准,小組就為每一筆貸款擔負起了道義上的責任。當小組的任何成員遇到麻煩時,小組其他成員通常都會來幫助。」舉例來說,一個人想要得到貸款,就必須整個小組先行通過,然後才能申請;如果小組中有一名組員的貸款不能按時地償還,那麼其他組員也就不能再次得到貸款。所以,小組中的每一個人都要在保證自己合理利用並努力償還貸款的同時,幫助和鼓勵或監督其他組員合理利用貸款並不斷努力償還,這樣他們才有共同的機會和希望。
事實上,要組建一個這樣的小組對普通孟加拉人,尤其是孟加拉婦女來說並不容易。他們必須自己找夥伴,做工作,並且只有全員通過格萊美銀行的面試後,才能得到貸款。一個小組要得到格萊珉銀行的認同或認證,可能花幾天時間,也可能要花上幾個月時間。為了得到認同,這個貸款小組的所有五個成員都必須到銀行去,至少要接受七天有關格萊珉銀行政策的培訓,並要通過由一名高級銀行主管主持的口試,表明他們理解了這些政策。而且,每個組員必須單獨接受考試。對此,尤努斯教授認為:「由小組與考試造成的壓力,有助於確保只有那些真正有需要,而且對此十分嚴肅的人,才能夠真的成為格萊珉的成員。那些日子還過得去的人們,通常會覺得那些麻煩不值得。即便認為值得去做,他們也通不過我們的測試,還是會被迫離開小組的。在我們的小額貸款規劃中,我們只需要有勇氣、有抱負的先行者。他們才是能夠成功的人。」
第三,格萊珉銀行不僅提供小額貸款,而且也鼓勵小額存款,這些存款可以在窮人們遇到困難或是尋找其他創收項目時應急。格萊珉銀行要求貸款者將所貸款項的5%存入小組基金,這是小組成員們的共同存款,只要滿足兩個條件(1、其他組員對其申請的數額與用途表示贊同;2、那筆貸款不能超過小組基金總額的一半),任何小組成員都可以從這筆小組基金中得到一筆無息貸款。「在每年數以千計的案例中,小組基金為組員提供的貸款使人們免於季節性的營養不良,得以付醫葯費、學費,為受到自然災害影響的營生重新提供資本,使人們能夠節儉而體面地安葬親人。」
孟加拉國「鄉村銀行」模式,創造了資金回收率100%的奇跡。是國際上公認的、最成功的信貸扶貧模式之一。它以其扶貧面廣、扶貧效果顯著,且銀行自身按市場機制運作,持續發展,顯示出極強的生命力,目前全球有59國家正在復制,而且,既有發達國家,又有發展中國家:
非洲(22):布吉納法索、中非共和國、查德、埃及、衣索比亞、迦納、肯亞、賴索托、馬里、馬拉維、茅利塔尼亞、摩洛哥、奈及利亞、獅子山、索馬里、南非、蘇丹、坦尚尼亞、多哥、烏干達、桑給巴爾、辛巴威 亞洲(16):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斐濟、印度尼西亞、吉爾吉斯坦、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黎巴嫩、馬來西亞、斯里蘭卡、越南、印度 澳洲(1):巴布亞紐幾內亞 美洲(15):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多米尼加、厄瓜多、薩爾瓦多、瓜地馬拉、蓋亞那、牙買加、墨西哥、秘魯、美國 歐洲(5):阿爾巴尼亞、法國、荷蘭、挪威、波蘭. 摘自: http://ke..com/view/1263492.htm 網路:格萊珉銀行有更詳細的相關內容。
Ⅶ 融資融券交易的償還方式有哪些
你好,一、通常情況下償還融資債務的方式有下列兩種:
1.通過在證券交易所賣出證券的方式將賣出證券所得的價款用來償還融資款項和利息。
2.直接還款。也就是指投資者將與融資數量加應計利息相等的現金存入信用資金賬戶之後,通過證券公司交易系統申報融資還款指令,從而償還融資款項與利息。
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投資者將信用證券賬戶內證券賣出所得的資金,必須先用來償還融資欠款。
二、償還融券債務的方式有下列兩種:
1.買券還券
可以通過申報「買券還券」指令,買進和融券相同品種的證券,之後再在結算的時候償還融券證券。這種方式有一個條件,也就是投資者買券還券的申報數量必須小於融券餘量+100股(份)。
2.直接還券
這種方式是指投資者將與融券相同品種的證券從普通證券賬戶向信用證券賬戶轉入,或直接用信用證券賬戶買入與融券同品種的證券後,通過向證券公司交易系統申報直接還券指令。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會根據指令把有關證券從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劃轉到證券公司融券專用證券賬戶,並相應維護投資者信用證券賬戶的明細數據。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Ⅷ 投資者如何償還融資債務
你好,抄一、通常情況下償還襲融資債務的方式有下列兩種:
1.通過在證券交易所賣出證券的方式將賣出證券所得的價款用來償還融資款項和利息。
2.直接還款。也就是指投資者將與融資數量加應計利息相等的現金存入信用資金賬戶之後,通過證券公司交易系統申報融資還款指令,從而償還融資款項與利息。
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投資者將信用證券賬戶內證券賣出所得的資金,必須先用來償還融資欠款。
二、償還融券債務的方式有下列兩種:
1.買券還券
可以通過申報「買券還券」指令,買進和融券相同品種的證券,之後再在結算的時候償還融券證券。這種方式有一個條件,也就是投資者買券還券的申報數量必須小於融券餘量+100股(份)。
2.直接還券
這種方式是指投資者將與融券相同品種的證券從普通證券賬戶向信用證券賬戶轉入,或直接用信用證券賬戶買入與融券同品種的證券後,通過向證券公司交易系統申報直接還券指令。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會根據指令把有關證券從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劃轉到證券公司融券專用證券賬戶,並相應維護投資者信用證券賬戶的明細數據。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Ⅸ 印度的財政金融是什麼情況
定義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編輯本段]類型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次貸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特徵 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在對待這次震撼世界的亞洲金融危機的問題上,朱鎔基在很多重要場合都態度堅定地表示,「人民幣堅決不貶值,不增加亞洲其他國家、地區的危機和困難。」「我們是亞洲的一分子,同舟共濟,決不乘人之危。」朱鎔基所代表的中國政府的形象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贊許。海內外媒體都普遍認為朱鎔基是帶領中國人民在經濟改革大潮中走出困境。走向光明的最佳人選。(以上內容節選自《應用寫作》雜志1998年第10期《談朱鎔基講話的語言特色》)為何出現金融危機 當前的金融危機是由美國房產市場泡沫促成的。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一金融危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每隔4年至10年爆發的其它危機有相似之處。 然而,在金融危機之間,存在著本質的不同。當前的危機標志信貸擴張時代的終結,這個時代是建立在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基礎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機則是規模較大的繁榮-蕭條過程中的組成部分。當前的金融危機則是一輪超級繁榮周期的頂峰,此輪周期已持續了60多年。 繁榮-蕭條周期通常圍繞著信貸狀況循環出現,同時始終會涉極到一種偏見或誤解。這通常是未能認識到貸款意願和抵押品價值之間存在一種反身(reflexive)、循環的關系。如果容易獲得信貸,就帶來了需求,而這種需求推高了房地產價值;反過來,這種情況又增加了可獲得信貸的數量。當人們購買房產,並期待能夠從抵押貸款再融資中獲利,泡沫便由此產生。近年來,美國住宅市場繁榮就是一個佐證。而持續60年的超級繁榮,則是一個更為復雜的例子。 每當信貸擴張遇到麻煩時,金融當局都採取了干預措施,(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並尋找其它途徑,刺激經濟增長。這就造就了一個非對稱激勵體系,也被稱之為道德風險,它推動了信貸越來越強勁的擴張。這一體系是如此成功,以至於人們開始相信前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RonaldReagan)所說的「市場的魔術」——而我則稱之為「市場原教旨主義」(market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市場會趨於平衡,而允許市場參與者追尋自身利益,將最有利於共同的利益。這顯然是一種誤解,因為使金融市場免於崩盤的並非市場本身,而是當局的干預。不過,市場原教旨主義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成為占據主宰地位的思維方式,當時金融市場剛開始全球化,美國則開始出現經常賬戶赤字。 全球化使美國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區的儲蓄,並消費高出自身產出的物品。2006年,美國經常賬戶赤字達到了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2%。通過推出越來越復雜的產品和更為慷慨的條件,金融市場鼓勵消費者借貸。每當全球金融系統面臨危險之際,金融當局就出手干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80年以來,監管不斷放寬,甚至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次貸危機導致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風險、分配資產,未來兩年,發達國家資金將紛紛逆轉回涌,加強當地金融機構的穩定度。由此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證券市場價格大幅縮水、本幣貶值、投資規模下降、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其中最為脆弱的是波羅的海三國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機將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壓力,但中國資金也面臨「走出去」抄底整合並購相應企業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