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優序融資法

優序融資法

發布時間:2021-04-19 07:59:42

融資優序理論分析中國選擇普通股發行的原因

從優序融資理論看我國企業融資模式的選擇
根據企業融資理論,企業優序融資的順序首先是內部融資;其次是債務融資;再次為優先股融資;最後是普通股融資。通過對我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的研究,發現我國上市公司融資順序與優序融資的順序正好相反。表現出偏好外源融資和股權融資的特點。形成這一融資特徵的原因值得探究,其存在的弊端有待在市場體系完善中予以改進。

一、融資理論與優序融資理論
融資理論是企業制定融資政策的理論基礎。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解釋企業融資決策行為的動機及其所秉承的理論基礎時,主要存在著兩大理論,一是權衡融資理論;二是優序融資理論。
權衡融資理論認為,企業在構造長期資本來源的組合時,存在著一個最佳的資本結構,企業將按照事先測算的最佳資本結構來選擇資金來源及配置各種不同性質的資金。
優序融資理論最早是Modigoliani和Miller(1958)提出的。理論指出在完善的資本市場中,如果不存在稅收、破產成本以及代理成本的影響,那麼,企業市場價值將與其資本結構無關。Myers和Majluf(1984)在《企業知道投資人所不知道信息時的融資和投資決策》一文中,以信息不對稱理論為基礎,提出企業融資存在一種「啄食順序原則」。認為由於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而產生委託代理關系,因為利益不同,內部經營者和股東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原因,企業的融資順序上就形成了一個優序策略。即首先為內部融資,也就是企業的留存收益;其次是長期借款和長期債券;再次是發行優先股融資;最後是發行普通股融資。
此外,1989年Baskin以交易成本、個人所得稅和控制權的研究角度對優序融資理論作出了解釋,指出由於留存收益提供的內部資金不必承擔發行成本,也避免了個人所得稅,因此內部資金要優於外部資金。與權益性資金相比較,負債融資由於具有節稅效應,發行成本低,又不會稀釋公司的控制權,所以對外融資來說負債融資又優於權益性融資。
Claggett(1991)利用交叉分類法以驗證權衡融資理論和優序融資理論在實踐中是否存在。結果發現這兩種理論都成立,但優序理論的顯著性高於權衡融資理論。因此,Claggett認為無論是權衡理論還是優序理論都過於簡化,實際的操作是介於兩者之間,故應稱為混合理論。
在國內,也有一些學者在專題研究融資理論及其實踐效應。有的通過實證研究認為我國企業偏好於股權融資,有的認為我國企業融資秩序與優序融資理論的主張正好相反。

二、我國企業的融資模式選擇
(一)我國企業融資模式的概況
根據有關部門對上市公司進行統計分析顯示,我國企業的融資模式以外源融資為主。外源融資在企業融資模式中所佔的比重高達80%以上,內源融資的比重不到20%,而那些未分配利潤為負的上市公司幾乎完全依賴外源融資。在外源融資中,有50%來源於股權融資。所以,我國企業(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融資順序,首先是股權融資;然後是債券融資;最後才是內源融資。
(二)我國企業融資模式的特點
我國上市公司的內源融資與外源融資結構情況大體可以反映出我國企業融資模式選擇中的以下幾個特點:
1.偏好外源融資
數據顯示,我國上市公司的融資結構中,不管公司經營狀況如何,都偏好於外源融資。外源融資比例始終在80%以上。企業內源融資能力差,比例較低。而在發達國家,企業的重要資金來源一般是保留盈餘,內源融資在企業融資結構中占很高比例。如1990—1994年,美國內源融資比例高達82.8%,日本為49.3%,英國為68.3%,德國為65.5%。而同期,我國內源融資僅佔30%左右,相當於日本20世紀60年代水平。
2.偏好股權融資
在外源性融資結構中,股權融資的比例基本上大於債務融資。特別是在未分配利潤大於0的上市公司中,這一點更加明顯。股權融資佔比明顯高於債務融資。而在未分配利潤小於0的上市公司中,這一現象雖不明顯,但從上市公司主觀上考察,同樣是偏好於股權融資,只是受制於我國股權融資的法律法規限制,而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債券融資。
從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的比重看,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證券市場的建設初期,股票市場剛剛成立,股權融資還未步入正軌,此時的債券融資多於股權融資。但從1996年開始,股權融資就超過了債券融資,而且兩者之比高達3:1。
3.企業融資效率低下
所謂企業融資效率就是指能夠創造企業價值的融資能力。主要從企業的融資成本、所融資金是否被有效利用以及融資給企業所帶來的收益這三個方面進行考查。實證檢驗的結果是,我國企業最為偏好的股權融資中,由於股市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稀缺型市場狀態,融資方處於相對有利地位,加上信息披露制度、市場交易制度等不健全,融資方往往能較容易地籌集資金,而且可以獲取融資收益。因此,股權融資的效率很低,融資行為成為獲取融資收益的手段,大量資金被大股東無償佔用,或者在資金使用上不被重視,隨意使用,導致資金的回報率極低。
而外源性融資的另一重要模式——債務融資同樣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銀行不能很好地對融資人進行有效監督,加上銀行的市場化改革較慢,存在權責不清現象,在業務的拓展中偏好於規模效應、短期效應,降低了對融資人的篩選監督標准,致使融資效率也處於較低狀態。

三、我國企業融資優序「異象」與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資本市場發展的不平衡因素
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末進行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經濟,到80年代,整個國家的經濟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而我國商業銀行建立與發展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股票市場的建立與發展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企業股份制改造同樣起步於20世紀80—90年代。在這樣一種市場背景下,整個信貸市場、股票市場在90年代都成為一種稀缺型市場。在整個市場的發展中,又呈現出一種不均衡現象。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不協調,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不協調。其中以銀行為主的貨幣市場在政策的直接支持下,有了一定的發展,資產迅速壯大,銀行成為我國資金市場的主要供應者。在資本市場中,債券市場起步略早於股票市場,發展緩慢,企業債券流通性差,發行受到嚴格的限制以及存在的利率風險等多方面因素,這些因素導致在債券市場進行大規模的融資很難為廣大投資者所接受。而廣大投資者對股票投資的偏好使得股權融資相對容易,從而促使大多數上市公司選擇股權融資。
(二)融資成本的客觀需要
企業融資首先考慮的就是融資成本。那麼債務融資的成本主要是利息,而股權融資的成本主要有兩部分組成。一是隱性成本,即上市以後被收購、管理層被解僱等風險成本;二是顯性成本,能確認並計量的成本,即發行費用、股息、信息披露費用等成本。從理論上講,應該是債務融資成本較低,股票融資成本最高,但在我國的實踐中,由於政府對上市公司的隱形保護以及市場發展需求,上市公司在股權融資過程中可將大量顯性成本予以轉嫁,同時,就我國新股發行市盈率測算,即使上市公司將其當年盈利的全部作為股利發放,融資成本仍低於銀行的債務融資利率。

Ⅱ 快速融資的方法

你這抄個問題還不錯襲,就目前來講.快速融資還是很多種方法的.以傳統的快速融資無疑是銀行.銀行相對來講融資利率比較低,但是時間久而且需要擔保或者抵押要求特別嚴格.
現在就講目前的兩種比較快速的方法:
1 典當行.在現行經濟體制下,典當行無疑是一種快速融資方法.很多能做到即時放款.

2 投資理財公司.這當然是數目比較大的了.現在很多投資公司.擔保公司都能做到無需抵押、無需擔保;貸款額高、當日放款;手續簡單、還款輕松。只需提供身份證明、收入證明、住址證明即可申請辦理。
但是利率肯定是比銀行稍微高一點了.

3如果你想利率低而且數目小.那當然還有一種方法.借用你朋友的信用卡.借上數10張.直接去提款機上提就是了.而且只要還款及時.還可以享受免息期.

Ⅲ 融資最快的方法

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直接融資是指不經過任何金融中介機構,而由資金短缺的單位直接與資金盈餘的單位協商進行借貸,或通過有價證券及合資等方式進行的資金融通,如企業債券、股票、合資合作經營、企業內部融資等。間接融資是指通過金融機構為媒介進行的融資活動,如銀行信貸、非銀行金融機構信貸、委託貸款、融資租賃、項目融資貸款等。直接融資方式的優點是資金流動比較迅速,成本低,受法律限制少;缺點是對交易雙方籌資與投資技能要求高,而且有的要求雙方會面才能成交。相對於直接融資,間接融資則通過金融中介機構,可以充分利用規模經濟,降低成本,分散風險,實現多元化負債。但直接融資又是發展現代化大企業、籌措資金必不可少的手段,故兩種融資方式不能偏廢。
籌集資金的來源主要包括:企業外部的銀行信貸資金、非銀行金融機構資金、其他單位資金、社會個人資金、外國資金及企業內部資金籌集。企業投資主要有實物投資(含直接經營投資)和金融投資(如股票、債券投資)。
從狹義上講,融資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也就是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採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公司籌集資金的動機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通過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進行。我們通常講,企業籌集資金無非有三大目的:企業要擴張、企業要還債以及混合動機(擴張與還債混合在一起的動機)。從廣義上講,融資也叫金融,就是貨幣資金的融通,當事人通過各種方式到金融市場上籌措或貸放資金的行為。融資可以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直接融資是不經金融機構的媒介,由政府、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直接以最後借款人的身份向最後貸款人進行的融資活動,其融通的資金直接用於生產、投資和消費。間接融資是通過金融機構的媒介,由最後借款人向最後貸款人進行的融資活動,如企業向銀行、信託公司進行融資等等。

Ⅳ 企業融資理論有哪些

1、MM理論:MM 理論及後來的修正 MM 理論,是由莫迪格利安妮和米勒在《資本成本公司財務與投資理論》中提出的,也稱作資本結構無關論苛刻的假設條件基礎上提出來的,但是現實的經營運行過程中,這種假設不可能實現,有眾多的阻礙因素。

2、權衡理論:權衡理論是以MM理論為基礎,通過放寬MM理論的部分假設來探究結構對企業價值的影響,認為企業的最優資本結構是在負債產生的稅收收益和破產成本之間進行的權衡。

如果企業存在債務,當管理層的投資決策對股權價值和債務價值中造成不同影響時,就很容易爆發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沖突,並且如果企業徘徊在財務困境邊緣時,股權和債權人的利益沖突就更可能發生。

(4)優序融資法擴展閱讀:

企業融資注意事項:

1、特定減免稅進口的貨物(包括生產設備)超過海關監管期限的,根據海關總署令規定企業可自行與銀行簽定抵押貸款合同。

2、在海關監管年限內屬於海關監管的貨物(包括生產設備),企業如向銀行辦理抵押貨款,必須事先持有關證明文件向海關申請,經海關許可後方可抵押。

3、企業資信情況良好,能遵守海關規定,無走私違規情況的,海關才可准予辦理抵押手續。

4、銀行抵押貸款數額與該特定減免稅進口貨物應繳稅款之和,應小於該特定減免稅進口貨物的實際價值。

5、對保稅進口貨物,暫時進口貨物和特定減免稅貨物中實行配額許可證管理的商品(如汽車等),企業不得申請設立貸款抵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融資方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融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關總署令

Ⅳ 啄食順序理論的融資分析

美、中企業資金來源結構對比(占融資總額的%)
國別 美國(1944-1990平均)中國(1995-2000平均)
內源資金 75 15
外源資金 25 85
股權 1 50
債權 24 35
外源資金合計 25 85
註:美國資料:載《中國證券報》1997.12,15
中國資料:國信證券課題組,《上市公司為何偏好股權融資》,2002。表顯示:美國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為內源融資,在其外源融資中主要是債權融資,印證了啄食理論,這與美國證券市場極為發達有著相關的原因。而我國上市公司恰恰相反,與不太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和資本市場的發展進程密切相關。Singh(1992)發現與西方的融資優序理論不同,發展中國家的上市公司具有」異常融資優序」現象— — 外部資本優於內部資金,外部資本中股權資本優於債權資本,偏好於股權融資。就我國的上市企業和資本市場而言,信息不對稱是造成異常的融資順序的重要原因。
(1)信息成本高昂。
信息不對稱會導致各種融資方式之間的信息成本差異。從信息成本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由於內部經理人和外部投資者之間信息的不對稱,進行任何的外部融資都會產生信息成本,引起公司價值的下降,而如果採用內部融資的方法則不會增加公司的信息成本。因此內部融資是比外部融資優先的融資方式Jensenand MeckIing(1976)的模型證明假設公司僅採取外部股權的融資方式,由於信息不對稱,存在道德風險問題。內部經理人有可能採取過度的在職消費行為,從而降低公司的價值。因此內部融資優於外部股權融資從企業的股權結構來看,美國經濟是以個人產權制度為基礎的企業幾乎是由個人股東持股。但近二十年來,美國機構持股得到快速發展,主要的機構投資者是共同基金,保險公司,養老基金和捐贈基金等。這些機構投資者克服了小額投資者的信息搜尋困難,理解專業信息的成本大為降低,避免了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為美國個人投資於企業開辟了交易成本更低,風險更小的中介機制。而我國也在積極發展機構投資者,相繼引進QFIl,保險資金,銀行資金入市。為什麼不見成效呢?這主要市場力量欠缺所致,美國監管嚴格,市場力量的作用包括股票市場、商品市場、經理人市場等多種形式。這些市場機制都能對企業經理人員施加影響,使其目標行為有利於所有者。這些市場力量中,數股票市場對經理人員的約束作用最強,也最直接。但在我國,本來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旨在改善信息的不對稱,因為市場不成熟,結果事與願違,進一步提高信息成本。
在我國,監督力量薄弱,小額投資者作為所有者(委託方)難以真正對企業經理人員(代理人)起到監督作用。這是因為,一方面,佔有股權微不足道的小股東有」措便車「的傾向,他們既不關心,也無力左右企業經理人員的工作;另一方面,由於機構投資者並不是真正的所有者,而只是機構性的代理人、代理基金的受益人運作基金,他們是」被動的投資者」,主要關心企業能付給他們多少的紅利而不是企業經營的好壞和投資項目的運營情況,當機構投資者發現所持股票收益率下降時就會立即拋出所持股票套現退出,而根本無意介入改組企業經理人員。還有我國小額投資者處於信息的弱勢方又缺乏理性,投機心理極強,未充分發育的市場更是助長此種心態,通過」用腳投票」機制來約束企業經營名存實亡,藉以改善企業治理結構的作用是很小的,對企業經理人員的約束主要來自於市場的力量和作用。
(2)信號傳遞效應。
債務融資向市場傳遞的是積極信號,有助於提高企業市場價值。信息不對稱時企業資本結構變動和財務決策披露具有信號效應,外部投資者依據這些變動和決策披霜所傳遞的信息理性地調整對企業價值的判斷,從而導致公司股票價格的波動,股票價格下跌意味著股東利益被稀釋,這種決策披露後形成的企業價值損失稱為決策的信息成本。
為了改變信息不對稱狀況,籌資方就會進行積極的信息顯示。羅斯(Ross)的信號一激勵模型中,經理使用公司的負債比例向外部投資者傳遞公司利潤分布的信息,投資者把較高的負債率看作是公司高質量的表現。為了使債務比例成為可靠的信息機制,羅斯對破產公司的管理者施加「懲罰「約束,從而使公司負債比例成為正確的信號。梅葉斯(Myers)和梅吉拉夫(Majluf)認為,資本結構的確定是為了緩和由於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公司投資決策的無效率由於投資者不了解公司的實際類型,只能按照對公司價值的期望來支付公司價值,因此如果公司採用外部融資的方式為公司的新項目融資時,會引起公司價值的下降,所以公司發行新股票是一個壞消息。如果公司具有內部盈餘的話,公司應當首先選擇內部融資的方式,當公司必須依靠外部資金時;如果可以發行與非對稱信息無關的債券,則公司的價值也不會降低,因此債券融資比股權融資具有較高的優先順序。
我們發現,在成熟的金融市場上符合上述結論,當公司需要進行外部融資時,往往是公司前期的生產經營狀況比較好,需要進一步擴大規模的時候。在這種條件下 ROSS(1 977)的模型表明 如果信息是不對稱的。那麼」優質公司」應當比」劣質公司」具有更高的負債率,以向市場傳遞自己公司類型的信息,使得市場能夠對本公司的價值正確估價,避免公司價值的市場低估。但我國市場制度執行不力,上市公司信託責任淡薄,籌集的資金用途隨意改變卻無後續處罰措施,這種情況下促使了股權籌資偏好。 我國上市公司的偏好股權融資是我國籌資和投資雙方嚴重信息不對稱的必然結果。這種情況摧毀股東財富,不利經濟的發展。隨著資本市場透明度提高及其逐漸發展成熟,相信我國融資偏好一定會符合啄食理論。

Ⅵ 資本結構影響資本成本的三種基本理論

1、凈收益理論:

凈收入理論認為,負債可以降低企業的資本成本,負債程度越高,企業的價值越大。這是因為債務利息和權益資本的成本均不受財務杠桿影響,無論負債程度多高,企業的債務資本成本和權益資本成本都不會變化。

因此,只要債務成本低於權益成本,那麼負債越多,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就越低,企業價值就越大。當負債比率為100%時,企業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企業價值將達到最大值。

2、凈經營收益理論:

該理論認為,不論財務杠桿如何變化,公司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都是固定的,因而公司的總價值也是固定不變的。這是因為公司利用財務杠桿增加負債比例時,雖然負債資本成本較之於股本成本低,但由於負債加大了權益資本的風險,使得權益成本上升,於是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不會因負債比率的提高而降低,而是維持不變。

因此,公司無法利用財務杠桿改變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也無法通過改變資本結構提高公司價值;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無關;決定公司價值的應是其營業收益。

3、優序融資理論:

優序融資理論放寬MM理論完全信息的假定,以不對稱信息理論為基礎,並考慮交易成本的存在,認為權益融資會傳遞企業經營的負面信息,而且外部融資要多支付各種成本,因而企業融資一般會遵循內源融資、債務融資、權益融資這樣的先後順序。

(6)優序融資法擴展閱讀

優序融資理論的特點

1、優序融資理論於1984年,美國金融學家邁爾斯與智利學者邁勒夫提出。以信息不對稱理論為基礎,並考慮交易成本的存在。

2、該理論以信息不對稱理論為基礎,並考慮交易成本的存在。認為當公司發行債券融資時,投資者往往認為債券被高估,因此不會選擇購買債券,從而造成債券價格下降,融資成本上升。類似問題也會出現在公司發行股票時。

3、因此公司為新項目融資時,將優先考慮使用內部的盈餘,其次採用穩健的債券融資,最後才考慮股權融資。即遵循內部融資、外部債權融資、外部股權融資的順序。

Ⅶ 融資優序理論表明,企業通常的融資順序為

融資優序理論表明,企業通常的融資順序為
A留存收益、債務、發行新股

Ⅷ 融資該怎樣做

一、企業融資方式

融資方式從來源上可以分為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內部融資是依靠企業內部產生的現金流量來滿足企業生產經營、投資活動的新增資金需求。內部融資以企業留存的稅後利潤和計提折舊形成的資金作為資金來源。外部融資是指從企業外部獲得資金,具體包括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類方式。直接融資是指企業不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而是通過證券市場直接向投資者發行股票、公司債、信託產品等方式獲得資金的一種融資方式。間接融資是指企業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資金的一種融資方式。因而,銀行貸款就成為企業間接融資的一種重要方式。融資方式按照融資中產權關系的不同,可分為權益融資(或股權融資)和債務融資。權益資金無須還本付息,被視為企業的永久性資本。而債務資金必須定期還本付息,它是企業財務風險的主要根源。

二、影響企業融資方式選擇的因素

資金是企業從事投資和經營活動的血液,如何籌集企業所需資金是現代財務管理的首要內容。每個企業在進行籌資方式選擇時,必須清楚影響企業融資方式選擇的有關因素。

1.外部因素

影響企業融資方式選擇的外部因素是指對企業融資方式選擇產生影響作用的各種外部客觀環境。主要是指法律環境、金融環境和經濟環境。外部客觀環境的寬松與否會直接影響到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企業進行融資方式選擇時,必須遵循稅收法規,同時考慮稅率變動對融資的影響。金融政策的變化必然會影響企業融資、投資、資金營運和利潤分配活動。此時,融資方式的風險、成本等也會發生變化。經濟環境是指企業進行理財活動的宏觀經濟狀況,在經濟增長較快時期,企業需要通過負債或增發股票方式籌集大量資金,以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而當政府的經濟政策隨著經濟發展狀況的變化做出調整時,企業的融資方式也應隨著政策的變化而有所調整。

2.內部因素

影響企業融資方式選擇的內部因素主要包括企業的發展前景、盈利能力、經營和財務狀況、行業競爭力、資本結構、控制權、企業規模、信譽等方面的因素。在市場機製作用下,這些內部因素是在不斷變化的,企業融資方式也應該隨著這些內部因素的變化而作出靈活的調整,以適應企業在不同時期的融資需求變化。

三、融資方式的選擇策略

1.遵循先「內部融資」後「外部融資」的優序理論

按照現代資本結構理論中的「優序理論」,企業融資的首選是企業的內部資金,主要是指企業留存的稅後利潤,在內部融資不足時,再進行外部融資。而在外部融資時,先選擇低風險類型的債務融資,後選擇發行新的股票。採用這種順序選擇融資方式的原因有以下三點:(1)內部融資成本相對較低、風險最小、使用靈活自主。以內部融資為主要融資方式的企業可以有效控制財務風險,保持穩健的財務狀況。(2)負債比率尤其是高風險債務比率的提高會加大企業的財務風險和破產風險。(3)企業的股權融資偏好易導致資金使用效率降低,一些公司將籌集的股權資金投向自身並不熟悉且投資收益率並不高的項目,有的上市公司甚至隨意改變其招股說明書上的資金用途,並且並不能保證改變用途後的資金使用的獲利能力。在企業經營業績沒有較大提升的前景下,進行新的股權融資會稀釋企業的經營業績,降低每股收益,損害投資者利益。此外,在我國資本市場制度建設趨向不斷完善的情況下,企業股權再融資的門檻會提高,再融資成本會增加。比如,2008年8月22日,證監會就再融資公司的分紅出台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申請再融資時的分紅比例,要求《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中確定的再融資公司最近3年以現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3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同時,隨著投資者的不斷成熟,對企業股票的選擇也會趨向理性,可能導致股權融資方式沒有以前那樣暢通了。

目前,我國多數上市公司的融資順序則是將發行股票放在最優先的位置,其次考慮債務融資,最後是內部融資。這種融資順序易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財務杠桿作用弱化,助推股權融資偏好的傾向。

2.考慮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

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經營及財務狀況,並考慮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等情況,選擇較為合適的融資方式。

(1)考慮經濟環境的影響。經濟環境是指企業進行財務活動的宏觀經濟狀況,在經濟增速較快時期,企業為了跟上經濟增長的速度,需要籌集資金用於增加固定資產、存貨、人員等,企業一般可通過增發股票、發行債券或向銀行借款等融資方式獲得所需資金,在經濟增速開始出現放緩時,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降低,一般應逐漸收縮債務融資規模,盡量少用債務融資方式。

(2)考慮融資方式的資金成本。資金成本是指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金而發生的代價。融資成本越低,融資收益越好。由於不同融資方式具有不同的資金成本,為了以較低的融資成本取得所需資金,企業自然應分析和比較各種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的高低,盡量選擇資金成本低的融資方式及融資組合。

(3)考慮融資方式的風險。不同融資方式的風險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債務融資方式因其必須定期還本付息,因此,可能產生不能償付的風險,融資風險較大。而股權融資方式由於不存在還本付息的風險,因而融資風險小。企業若採用了債務籌資方式,由於財務杠桿的作用,一旦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下降時,稅後利潤及每股收益下降得更快,從而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甚至可能導致企業破產的風險。美國幾大投資銀行的相繼破產,就是與濫用財務杠桿、無視融資方式的風險控制有關。因此,企業務必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融資方式的風險程度選擇適合的融資方式。

(4)考慮企業的盈利能力及發展前景。總的來說,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財務狀況越好,變現能力越強,發展前景良好,就越有能力承擔財務風險。當企業的投資利潤率大於債務資金利息率的情況下,負債越多,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就越高,對企業發展及權益資本所有者就越有利。因此,當企業正處盈利能力不斷上升,發展前景良好時期,債務籌資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而當企業盈利能力不斷下降,財務狀況每況愈下,發展前景欠佳時期,企業應盡量少用債務融資方式,以規避財務風險。當然,盈利能力較強且具有股本擴張能力的企業,若有條件通過新發或增發股票方式籌集資金,則可用股權融資或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兩者兼而有之的融資方式籌集資金。

(5)考慮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程度。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激烈,進出行業也比較容易,且整個行業的獲利能力呈下降趨勢時,則應考慮用股權融資,慎用債務融資。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程度較低,進出行業也較困難,且企業的銷售利潤在未來幾年能快速增長時,則可考慮增加負債比例,獲得財務杠桿利益。

(6)考慮企業的資產結構和資本結構。一般情況下,企業固定資產在總資產中所佔比重較高,總資產周轉速度慢,要求有較多的權益資金等長期資金作後盾;而流動資產占總資產比重較大的企業,其資金周轉速度快,可以較多地依賴流動負債籌集資金。

為保持較佳的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率高企的企業應降低負債比例,改用股權籌資;負債率較低、財務較保守的企業,在遇合適投資機會時,可適度加大負債,分享財務杠桿利益,完善資本結構。

(7)考慮企業的控制權。發行普通股會稀釋企業的控制權,可能使控制權旁落他人,而債務籌資一般不影響或很少影響控制權問題。因此,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慎重選擇融資方式。

(8)考慮利率、稅率的變動。如果目前利率較低,但預測以後可能上升,那麼企業可通過發行長期債券籌集資金,從而在若干年內將利率固定在較低的水平上。反之,若目前利率較高,企業可通過流動負債或股權融資方式籌集資金,以規避財務風險。就稅率來說,由於企業利用債務資金可以獲得減稅利益,因此,所得稅稅率越高,債務籌資的減稅利益就越多。此時,企業可優先考慮債務融資;反之,債務籌資的減稅利益就越少。此時,企業可考慮股權融資。

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是每個企業都會面臨的問題,企業應綜合考慮影響融資方式選擇的多種因素,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資金成本低、企業價值最大的融資方式。

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Ⅸ 什麼是資本結構決策的靜態權衡理論和優序融資理論

靜態權衡理論就是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下,企業的價值與其所採取的融資方式,即資本結構無關。然而,由於MM 定理的假設條件與現實相差太遠,使得其結論無法解釋現實中企業資本結構的選擇行為。

優序融資理論就是在公司為新項目融資時,將優先考慮使用內部的盈餘,其次採用債券融資,最後才考慮股權融資。即遵循內部融資、外部債權融資、外部股權融資的順序。



(9)優序融資法擴展閱讀:

優序融資理論的主要結論是:

(1)公司偏好於內部融資(假設信息不對稱只是在AE部融資中有關);

(2)股息具有「粘性」,所以公司會避免股息的突然變化,一般不用減少股息來為資本支出融資。換句話說,公司凈現金流的變化一般體現了外部融資的變化。

資本結構決策的方法:

1、資本成本比較法

資本成本比較法是指在不考慮各種融資方式在數量與比例上的約束以及財務風險差異時,通過計算各種基於市場價值的長期融資組合方案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並根據計算結果選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小的方案,確定為相對最優的資本結構。

資本成本比較法僅以資本成本最低為選擇標准,因測算過程簡單,是一種比較便捷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只是比較了各種融資組合方案的資本成本,難以區別不同的融資方案之間的財務風險因素差異,在實際計算中有時也難以確定各種融資方式的資本成本。

2、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

資本結構是否合理,可以通過分析每股收益的變化來衡量,即:能提高每股收益的資本結構是合理的,反之則不夠合理。但每股收益的高低不僅受資本結構的影響,還受到銷售水平的影響。處理以上三者的關系,可以運用籌資的每股收益分析的方法。

每股收益分析是利用每股收益的無差別點進行的。所謂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是指每股收益不受籌資方式影響的銷售水平。根據每股收益無差別點,可以分析判斷在什麼樣的銷售水平下適於採用何種資本結構。

閱讀全文

與優序融資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鋼鐵產能置換投資 瀏覽:93
現代眾車理財是真是假 瀏覽:817
看懂股票k線 瀏覽:649
操縱股票罪 瀏覽:759
000372基金 瀏覽:142
603839股票 瀏覽:804
近期退市股票 瀏覽:979
股票數據線 瀏覽:647
力哥說理財第一季 瀏覽:645
蘇州鑫元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21
黃金價格近幾年變化 瀏覽:828
2019個人消費貸款怎麼貸 瀏覽:261
車子貸款網 瀏覽:448
個人如何開立期貨期權賬戶嗎 瀏覽:251
亮亮視野融資 瀏覽:190
理財手機銀行 瀏覽:705
米庄理財大嗎 瀏覽:571
信託疫情建議 瀏覽:348
年年有魚理財 瀏覽:745
股指期貨當月IC 瀏覽: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