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審計報告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以及現金流量表,報表附註中有關借款,投融資的披露以及補助類收入的披露~
資產負債表主要看負債和損益部分,負債部分:看借款(長短借)、金融負債、以及避險金融負債的信息;損益部分看股本增加狀況(兩期比較得出)~
損益表:看收入類中其他收入的金額,結合報表附註中的披露,看有多少財政資金或者其他類似收入的狀況~
『貳』 融資可行性報告的內容撰寫
撰寫融資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如下:
一、基本概況:
1、合營期限、合營各方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攤比例;
2、合營企業名稱、法定地址、融資方式、宗旨、經營范圍和規模;
3、合營各方名稱、注冊國家、法定地址和法定代表姓名、職務、國籍(中方要說明主管部門);
4、合營企業總投資、注冊資本、股本額(自有資金額、合營各方出資比例出資方式、股本繳付期限);
5、項目建議書的審批文件;
二、產品生產安排及其依據;
要說明國內外市場需求情況和市場預測的方法,以及國內外目前已有和再建的生產裝置能力;
三、物料供應安排(包括能源和交通等)及其依據;
四、項目地址選擇及其依據;
五、技術設備和工藝過程的選擇及其依據;
六、生產組織安排(包括職工總數、構成、來源、經營管理)及其依據;
七、環境污染治理和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及其依據;
八、建設方式、建設進度安排及其依據;
九、資金籌措及其依據(包括原廠房、設備入股計算的依據);
十、外匯收支安排及其依據;
十一、綜合分析(包括經濟、技術、財務和法律等方面的分析);要採用動態法和風險法(或敏感度分析)等方法分析項目效益和外匯收支等情況;
十二、主要附件:
1、合營各方所在國(或地區)政府主管部門發給的營業執照副本;
2、合營各方法定代表證明書;
3、有關主管部門對地址安排的意見;
4、有關主管部門對環境保護、消防、勞動安全、衛生設施的意見;
5、有關主管部門對外匯收支安排的意見;
6、有關主管部門對項目的預審或評估報告;
7、合營各方資產負債表、損益表;
8、國內外市場需求情況調研和預測報告,以及產品外銷比例。
『叄』 怎麼寫企業融資報告
一、中小企業融資的總思路
現代財務管理理論認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實現企專業價值最大化,而屬經過證明,企業資金成本達到最低的時候,企業價值就達到最大,其基本公式是:企業總價值=預期息稅前盈餘÷加權平均資金成本。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在此以前,公司的財務管理者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企業的投資決策上,他們認為只有投資項目能夠賺取利潤時,企業總體價值才能增加。現在,融資活動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發生了直接的聯系——只要實現籌資成本最小化,就可以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這直接導致了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融資決策與投資決策在思維上的分離。
在中小企業理財中,融資活動與投資活動的關系如何處理更為恰當?筆者認為中小企業融資的總體思路應是:投資與融資相結合,以投資帶動融資。融資決策在中小企業財務決策中並不具備像大企業(尤其是股份公司)那樣的獨立性,它應該是企業投資決策的一部分,融資必須直接為投資服務。這也就是說,中小企業的融資決策必須通過投資決策這一環節才能通向財務管理目標,而不是像股份公司那樣,融資決策與財務目標之間可以建立直接的函數關系。這是因為......
『肆』 可疑交易識別與涉恐融資模型使用情況報告
單項選擇題 ()對金融機構報告涉嫌恐怖融資的可疑交易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A.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
B.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
C.公安機關
D.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伍』 融資都要做數據分析報告嗎
融資是一個社會主體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融資者需要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內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容未來經營發展,從第三方投資者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經營。要向潛在的投資者展示融資主體的這些經營情況,就必須進行詳細的,歷史各項運營數據、財務數據的分析,以及未來的運營情況的預測,財務預測。展現融資者的業績透明程度,這樣才能夠為潛在投資者提供一個比較有參考價值的過往業績評估和未來業績預期,能夠使他們產生更大的投資信心,對融資成功更加有利。
『陸』 融資報告的重要性
融資報告對企業順利獲得資金的重要性
多年經驗告訴我們中小企業融資一般需要在前期需要准備以下針對性報告,1、商業計劃書;2、項目融資報告書;3、投資價值分析報告;4、項目數據分析報告;5、項目個案分析報告等。根據項目的不同,建議您結合自身企業情況撰寫相應報告。
商業計劃書是全部融資企業向潛在投資商遞交項目情況最全面的一份資料,我們認為撰寫一份優質的商業計劃,對獲得融資成功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
中小企業如何創造條件,吸引投資商呢?
一般來說, 企業首先要熟悉融資過程。在進入融資程序之前,首先要了解投資商對一個投資項目的詳細評審過程。要學會從他們的角度來客觀地分析本企業。很多創業家出身於技術人員,很看重自己的技術,對自己一手創立的企業有很深的感情。
然而投資者看重的不是技術,而是由技術、市場、管理團隊等資源配置起來而產生的贏利模式。他們要的是回報,不是技術或企業;其次,企業需通過對技術資料的收集,詳細的市場調查和管理團隊的組合,認真分析從產品到市場、從人員到管理、從現金流到財務狀況、從無形資產到有形資產等方面的優勢、劣勢。把優勢的部分充分地體現出來,對劣勢的部分看怎樣創造條件加以彌補。
要注意增加公司的無形資產,實事求是地把企業的價值挖掘出來。然後,向投資商提供商業計劃書。
西方國家有關統計表明:在經過常規程序的評估後, 100 個商業創意中只有 3% 左右被認為有商業投資價值,條件合適時可能付諸商業投資行為;而這 3% 的商業投資項目、企業在創辦後頭三年內有 80% 多會失敗、倒閉、破產或因經營不善而轉手。歷史的統計數據告訴我們任何商業創意在付諸實踐之前都應經過嚴格的評審程序,製作商業計劃書就是完成這一評審過程。
美國一位著名投資家曾說過,企業邀人投資或加盟,就象向離過婚的女人求婚,而不象和女孩子初戀。雙方各有打算,僅靠空口許諾是無濟於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