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理財觀的概念是什麼
理財即對於財產(包含有形財產和無形財產=知識產權)的經營。多用於個人對於個人財產或家庭財產的經營,是指個人或機構根據個人或機構當前的實際經濟狀況,設定想要達成的經濟目標,在限定的時限內採用一類或多類金融投資工具,通過一種或多種途徑達成其經濟目標的計劃、規劃或解決方案。在具體實施該規劃方案的過程,也稱理財。
【理財的含義】
一、「理財」一詞,最早見諸於21世紀90年代初期的報端。隨著我國股票債券市場的擴容,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日趨豐富和市民總體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財」概念逐漸走俏。 個人理財品種大致可以分為個人資產品種和個人負債品種,共同基金、股票、債券、存款和人壽保險等屬於個人資產品種;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個人消費信貸則屬於個人負債品種。
二、什麼是理財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涵義:
① 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② 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現在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③ 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個人理財的范圍包括:】
■(一)賺錢--收入
一生的收入包含運用個人資源所產生的工作收入,及運用金錢資源所產生的理財收入;工作收入是以人賺錢,理財收入是以錢賺錢,由此可知理財的范圍比賺錢與投資都還要廣。包含:
① 工作收入:包括薪資、傭金、工作獎金、自營事業所得等。
② 理財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房租收入、股利、資本利得等。
■(二)用錢--支出
一生的支出包括個人及家庭由出生至終老的生活支出,及因投資與信貸運用所產生的理財支出。有人就有支出,有家就有負擔,賺錢的主要目的是要支應個人及家庭的開銷。包含: 生活支出:包括衣食住行育樂醫療等家庭開銷。 理財支出:包括貸款利息支出、保障型保險保費支出、投資手續費用支出等。
■(三)存錢--資產
當期的收入超過支出時會有儲蓄產生,而每期累積下來的儲蓄就是資產,也就是可以幫你錢滾錢,產生投資收益的本金。年老時當人的資源無法繼續工作產生收入時,就要靠錢的資源產生理財收入或變現資產來支應晚年所需。 包含:
① 緊急預備金:保有一筆現金以備失業或不時之需。
② 投資:可用來滋生理財收入的投資工具組合。
③ 置產:購置自用房屋,自用車等提供使用價值的資產。
■(四)借錢--負債
當現金收入無法支應現金支出時就要借錢。借錢的原因可能是暫時性的入不敷出、購置可長期使用的房地產或汽車家電,以及拿來擴充信用的投資。借錢沒有馬上償還會累積成負債要根據負債余額支付利息、因此在貸款還清前,每期的支出除了生活消費外,還有財務上的本金利息攤還支出。 包含:
①消費負債:如信用卡循環信用、現金卡余額、分期付款等。
②投資負債:如融資融券保證金、發揮財務杠桿的借錢投資。
③自用資產負債:如購置自用資產所需房屋貸款與汽車貸款。
■(五)省錢--節稅
在現代社會中,不是所有的收入都可用來支應支出,有所得要繳所得稅、出售財產要繳財產稅、財產移轉要繳贈與稅或遺產稅,因此在現金流量規劃中如何合法節省所得稅,在財產移轉規劃中如何合法節省贈與稅或遺產稅,也成為理財中重要的一環,對高收入的個人更成為理財首要考慮。 包括:
① 所得稅節稅規劃
② 財產稅節稅規劃
③ 財產移轉節稅規劃(該項目前境外較多採用)
■(六)護錢--保險與信託
護錢的重點在風險管理,在指預先做保險或信託安排,使人力資源或已有財產得到保護,或當發生損失時可以獲得理財來彌補損失。保險的功能為當發生事故使家庭現金收入無法支應當時或以後的支出時,仍能有一筆金錢或收益可彌補缺口,降低人生旅程中意料外收支失衡時產生的沖擊。為得到彌補人或物損失的壽險與產險保障,必須支付一定比率的保費,一旦保險事故發生時,理賠金所產生的理財收入可取代中斷的工作收入,來應付家庭或遺族的生活支出,或以理賠金償還負債來降低理財利息支出。此外,信託安排可以將信託財產獨立於其他私有財產之外,不受債權人的追索,有保護已有財產免於流失的功能。 包括:
① 人壽保險:壽險、醫療險、意外險、失能險。
② 產物保險:火險、責任險。
③ 信託。
【理財規劃步驟和核心: 】
第一步,回顧自己的資產狀況。包括存量資產和未來收入的預期,知道有多少財可以理,這是最基本的前提。
第二步,設定理財目標。需要從具體的時間、金額和對目標的描述等來定性和定量地理清理財目標。
第三步,弄清風險偏好是何種類型。不要做不考慮任何客觀情況的風險偏好的假設,比如說很多客戶把錢全部都放在股市里,沒有考慮到父母、子女,沒有考慮到家庭責任,這個時候他的風險偏好偏離了他能夠承受的范圍。
第四步,進行戰略性的資產分配。在所有的資產里做資產分配,然後是投資品種、投資時機的選擇。
理財規劃的核心就是資產和負債相匹配的過程。資產就是以前的存量資產和收入的能力,即未來的資產。負債就是家庭責任,要贍養父母、要撫養小孩,供他上學。第二是目標,目標也變成了我們的負債,要有高品質的生活,讓你的資產和負債進行動態的匹配,這就是個人理財最核心的理念。
【理財投資的熱點】
理財投資可謂熱點眾多,歸納起來主要在八個方面:
■炒金:
自從中國銀行在上海推出專門針對個人投資者的「黃金寶」業務之後,炒金一直是個人理財市場的熱點,備受投資者們的關注和青睞。特別是近兩年,國際黃金價格持續上漲。可以預見,隨著國內黃金投資領域的逐步開放,未來黃金需求的增長潛力是巨大的。特別是在2004年以後,國內黃金飾品的標價方式將逐漸由價費合一改為價費分離,黃金飾品5%的消費稅也有望取消,這些都將大大地推動黃金投資量的提升,炒金業務也必將成為個人理財領域的一大亮點,真正步入投資理財的黃金時期。
■基金:
自1997年首批封閉式基金成功發行至今,基金一直備受國內個人投資者的推崇,去年基金已經明顯超過存款,成為投資理財眾多看點中的重中之重。據有關資料,今年國內基金凈值已近2000億元,佔到A股股票流通水平的10%以上。許多投資者們依然十分看好基金的收益穩定、風險較小等優勢和特點,希望能夠通過基金的投資以獲得理想的收益。
■炒股:
國內股票市場資金供求形勢相對樂觀,這對於資金推動型的中國股市無疑是打了一劑強心針。再加上中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業績計算、融資額等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加強了對股市的調控,這將給投資者帶來贏利的機會。但不管怎麼樣,股市的最大特點就是不確定性,機會與風險是並存的。因此,投資者應繼續保持謹慎態度,看準時機再進行投資。
■國債:
2005年是國債市場的創新之年,不僅增加了國債品種,使廣大投資者能有更多的選擇。對國債發行方式也進行了新的嘗試和改革,進一步提高了國債發行的市場化水平,以盡量減少非市場化因素的干擾。另外,國債的二級市場也將成為明年的發展重點。由此可見,國債的這一系列創新之舉,必將為投資者們帶來更多的投資選擇和更大的獲利空間。
■儲蓄:
多年來,儲蓄作為一種傳統的理財方式,早已根深蒂固於人們的思想觀念之中。大多數居民目前仍然將儲蓄作為理財的首選。一方面因為外資流入中國勢頭仍較旺盛,我國基礎貨幣供應量增加;另一方面政府為了適度控制物價指數和通貨膨脹率的上升,採取提升利率手段,再加上利率的浮動區間進一步擴大。利率的上升,必將刺激儲蓄額的增加。
■債券:
近年來,債券市場的火爆令人始料不及。種種跡象表明,2005年企業債券發行仍有提速的可能,企業可轉換債券、浮息債券、銀行次級債券等都將可能成為人們很好的投資品種。再加上銀監會將次級定期債務計入附屬資本,以增補商業銀行的資本構成,使銀行發債呼之欲出,將為債券市場的再度火爆,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外匯:
近年來美元匯率的持續下降,使越來越多的人們通過個人外匯買賣,獲得了不菲的收益,也使匯市一度異常火爆。各種外匯理財品種也相繼推出,如商業銀行的匯市通、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的外匯寶、建設銀行的速匯通等,供投資者選擇。明年,我國政府將會繼續堅持人民幣穩定的原則,採取人民幣與外匯掛鉤以及加大企業的外匯自主權等措施,以促進匯市的健康發展。因此,有關專家分析,明年在匯市上投資獲利的空間將會更大,機會也會更多。
■保險:
與其他不溫不火的保險市場相比,收益類險種一經推出,便備受人們追捧。收益類險種一般品種較多,它不僅具備保險最基本的保障功能,而且能夠給投資者帶來不菲的收益,可謂保障與投資雙贏。因此,購買收益類險種有望成為個人的一個新的投資理財熱點。
❷ 你覺得何謂金錢觀
個人認為,金錢是我們維持生活的必需品,因此金錢觀就是我們把控金錢的理念,金錢收入,生活支出,你得明白你自己的收入能支持你過怎麼樣的生活,還要明白你的生活需要多少收入才能維持有盈,做到二者動態平衡即是金錢觀念。
❸ 各個年齡段的金錢觀理財觀有何不同
20多歲,有理財觀念就不錯了;30多歲,就要配置保險,重在理財收益;40多歲,保險更加重要,而理財趣向平穩;50多歲,重在穩健!融炎金服小編為您解答!
❹ 分享正確的理財觀有哪些
正確的理財觀有:
觀念一:記錄財務 養好習慣
由於現在的年輕人疏於理財,隨意消費,以至於「月光族」、「啃老族」、「窮忙族」等一系列新名詞、新人類層出不同,因此,年輕應消費者要學會理財,養成良好的消費、記賬的習慣。
首要注重的是要理財的意識和觀念的培養,讓年輕人主動地了解各種理財方法,嘗試打開理財大門。其次,記賬是進行理財的第一步。如果不知道錢花在哪裡,哪些該花,哪些不該花,那還理什麼財。再次,堅持固定儲蓄,積累初步的理財資本。很多年輕人通常在月初的時候銀行卡里還有錢,但到月底,就所剩無幾了,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樹立正確的消費習慣,正確的消費習慣是收入-儲蓄=消費。
觀念二:強制儲蓄 鎖定資產
能進行強制儲蓄的工具很多,比如銀行零存整取、基金定投等等,但強制儲蓄功能最強的要屬保險產品,正好幫助年輕人克服存不住錢的缺點,鎖住一部分資產:1.計劃投入的時間是事先約定的,即保險的繳費期。繳費期內必須按時繳費,否則會有專人通過各種方式提醒。2.計劃投入的金額是事先約定的,就是保險的繳費金額,不得隨意改變。3.計劃領取的時間是事先約定的,提前領取會有費用損失,損失額度很大,迫使人們不得不強制儲蓄。
TIPS:年輕人也並不是真的無錢可存,有時候每月強制存現三四百對他們的生活質量毫無影響,只不過他們沒有意識,也不想行動而已。
觀念三:退休規劃 越早越輕松
「退休養老,我才剛剛賺錢,還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去做,買房、結婚、旅遊……太遙遠了吧!」在年輕人的眼裡,養老似乎是遙遠的事。他們也不知道,時光飛逝,幾十年如一瞬間;他們也不知道,未來的養老金收入將遠不能滿足我們的生活所需。退休後如果要維持目前的生活水平,在基本的社會保障之外,還需要自己籌備一大筆資金,而這需要他們從年輕時就要盡早進行個人的財務規劃。
TIPS:年輕人最大財富是時間,如果在年輕的時候沒有這種意識,沒有做好規劃,接近退休的時候再來著手行動,就難有理想的結果。老年,每個人都會面對。年輕人建立提早規劃的意識。
理財首先應該留出日常開銷的,然後有一部分現金存款以備不時之需,還有富餘可以考慮理財。
理財首要一點就是量力而為,不要把所有資產都投進來,做理財不是賭博。再就是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可以有一個規劃,低風險和高風險的相結合,低風險的收益低,高風險收益高。比如一部分買保險,一部分買銀行低風險理財,再拿出一部分做投資,投資可以考慮股票啊,期貨啊,外匯啊。都可以。
❺ 正確的金錢觀和理財觀是怎樣的
量入為出,適度消費。理財首先是要保本,在保本的前提下去理財
❻ 生活理財:個人理財應該持怎樣的金錢觀
對於個人而言,談到理財,首先你應該持有怎樣的金錢觀呢?你要主宰緊張,還是被金錢主宰,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當然,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低下的金錢觀主要有兩個特徵,意識金錢至上,他們從本階級和個人的私利出發,把金錢放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一切向錢看。只要能獲取金錢,可以不擇手段,甚至違法,出賣自己道德和良心的事都敢去做,正所謂為了錢而喪盡天良。例如毒奶粉等等這幾年網上的食品危機,就是哪些黑心,沒有良知的人為了所謂的利益(金錢)乾的事。希望大家不要做這種人,即使你賺了錢僥幸逃脫法律,也會受到良心和道德的譴責。二是金錢萬能,他們誇大金錢的作用,鼓吹有錢能使鬼推磨,金錢決定一切,金錢就是幸福。據雅典的泰門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深刻的反應了這種金錢觀。黃黃的,發光的,寶貴的金子。。。這種東西只那麼一點點,就足夠顛倒黑白,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等等,這黃色的奴才,可以使異教聯盟,國破,祝福罪人,麻瘋病人被當作情郎。 金錢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們應該知道它的領域,並把它限制在那裡;當它想進一步發展時,甚至要把它們踢回去。這是卡萊爾的一段話。我們可以慢慢慢去體會這句話。但是單身族要做自己的主人,主宰自己的一切,特別是金錢,金錢作為物質財富,是人類創造的,並應該為人類服務,人類應該是金錢的主人,而不是讓金錢成為自己的主人。當然作為一個真正的人就不能做以上提到的,大家要抵制那兩種低下的金錢觀。 人們依靠自己的勞動創造財富,獲取財產,金錢是光榮的。而那些用剝削,掠奪欺詐的手段獲得財富是可恥的,會遭到良知的譴責。金錢在社會生活的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對我們任何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但金錢並非萬能,世界上有比金錢更重要,更寶貴的東西,比如親情,友情,情感,自己的親朋好友,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理想等等。例如發現放射鐳的世界科學家居里夫人,放棄了鐳專利的巨額金錢,而把該技術公布於世,並把價值百萬法郎的世界第一克鐳捐獻給了研究所。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拒絕了國外重金的聘請而回國投身於祖國的建設事業,還有袁隆平等等事跡就是很好的證明,很多東西並不是金錢能解決的問題。這就是高尚的金錢觀,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應該繼承這種高尚精神,為社會傳遞正能量。 注意,金錢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條件,沒有錢哪來的生活,但金錢不等於幸福。因此,可以這么說,有時我們常常不懂得錢,只知道自己每天都在掙錢花錢,周而復始,確忽視了金錢的本質,因為不懂得,所以,也沒有好好的來學怎麼去使用它,如果你沒有好好的來學怎樣使用它,最後就不是你來使用錢,而是錢在使用你;是錢決定你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不是你決定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錢是最壞的主人,也是最好的僕人。因此,我們應該持有積極向上,對社會有正能量的金錢觀,而不是貪婪,失去良知的金錢觀。
❼ 財富觀與金錢觀的聯系與不同,盡量詳細點,謝謝
要想知道這兩個的區別,首先得弄清楚,財富和金錢的區別,財富可以是很多,不一定是金錢,比如,我有很多真心朋友,沒有錢,但是我仍然覺得自己有一筆人生財富。因此財富觀,告訴我們的是且行且珍惜的人生觀,金錢觀就不一樣了,他可以是金錢的理財,運作等等。當然也可以說,君子有才取之有道,不同的人金錢關不一樣,有的人認為夠吃夠喝就可以,有的人則必須大富大貴。其實,在往下探討就是長篇大論的哲理了,這些純屬個人理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❽ 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和理財觀
要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和理財觀,那我覺得你可以從小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的能力,做家務活,下地幹活等等。堅持做完一周的話,可以給一些金錢獎勵,讓孩子早早地就明白付出才有回報。理財的話,等孩子大一點之後給孩子買一些書籍看。這樣應該就可以了。
❾ 有錢人的理財觀念是什麼
理財的訣竅是開源節流。開源,即增加資金收入;節流,即計劃回消費資金。成功答地理財就是有效地實現資金保值增值,有計劃地改善家庭或個人生活,並擁有寬裕的經濟能力,可以儲備美好的明天。
順利的學業、美滿的家庭、成功的事業、悠閑的晚年,這一個個生活的驛站構築著完美的人生旅程。然而,當你走過這一個個生活驛站的時候,金錢往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合理地利用手中的錢,如何及時地把握每一個投資機會,便是個人理財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理財應永遠伴隨著你的一生,為你的人生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