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融資炒股是什麼和融資融券有區別嗎
你好,就是用戶自己賬戶內的金額不足,然後就將自己的自有資金或者是持有的證券作為抵押,然後向第三方去借錢進行炒股的一種方式,簡單說就是用借錢的辦法去買股票。
❷ 炒股融資好嗎
這個要看能力和結復果,還有制融資的比例。
場內融資一般不超50%,從證券公司的角度對於比較有經驗的投資者還是恰當的。
融資就要按期還款,股票下跌,未到期可能賬戶就歸零,需要自行平倉或被強制平倉還款。
所以,無論融資比例多大,都是加大操作難度,帶來心理壓力的,可能造成巨大虧損的。
但是,對於富有經驗的專業投資者,加杠桿能提高操作效率,盡快實現盈利目標。
關鍵是風險控制,和杠桿率,風控操作能夠經受檢驗,實際執行,就不見得不是利於投資效率的。
杠桿率適度也是重要的一環,比如因為債券歷史波動小,投資杠桿率過高,造成後期波動加大出現爆倉。
這個運用還要看行情走勢,何時可以加杠桿,何時減杠桿,需要充足的經驗和心理的調適,難度是很大的,能夠運用得當的人,是非常少的。
所以,融資要慎重。
❸ 融資炒股可靠嗎收益怎麼樣
看來最近配資公司挺火啊,到處問些問題,如果投資者投資不能平穩獲利,配資能長久嗎,還是找該風險適當的客戶吧。
❹ 網路股票融資哪個比較好
哪個都不好,當心血本無歸。
謝謝你的提問
❺ 炒股融資公司哪個靠譜
炒股融資,只要是正規的券商就可以去辦理,但是前提是他要有融資融券資格。
融資融券開回通需要20個交易日,日均答50萬元和半年的證券交易經驗,然後再去券商的櫃台臨櫃雙錄進行開通。
不看你的資金大小,利息5.6。全包萬一開戶。
❻ 炒股融資公司哪家好
合法的證券公司,請不要去哪些所謂的金融創新配資
❼ 炒股票,散戶融資打新股好不好有什麼風險嗎
基本沒有風險。
散戶增加打新股的成功率有五大訣竅:
雖然申購新股的中簽率普遍低於百分之一,能否"打"上全憑運氣,但掌握一些打新股的小竅門,可以相對地提高中簽的可能性。
訣竅一:迴避熱門追冷門。當出現多隻新股同時發行時,可以優先考慮較為冷門的新股。避開先發股,集中資金打後發股。假如有幾只新股幾乎同時出擊,那麼,選擇申購時間相對較晚的品種。因為大家一般都會把錢用在申購第一和第二天的新股,而第三天時,很多資金已經用完,此時申購第三天的新股,中簽率更高。
訣竅二:集中資金打大盤股。如果多隻新股同時發行,就選准一隻全倉出擊,以提高中簽率。資金較少的散戶應積極參與超級大盤股的新股申購,因為大盤新股的中簽率明顯高於小盤股。
訣竅三:資金量大保障高。當申購資金達到一定數量時,中簽率就會有保障,以工商銀行為例,搖出來的3個號末兩位數為85、35、16,也就是說,在100個連續的申購號碼中,至少有3個中簽號。因此,只要申購資金達31.2萬元(工行發行價格為3.12元),就可申購100個號,可獲取3個中簽號碼。
訣竅四:選擇時間再下單。根據歷史經驗,剛開盤或快收盤時下單申購的中簽概率小,而上午10:30至11:15和下午1:30至2:00之間下單的中簽概率相對較高。
訣竅五:藉助基金力量打新股。目前有不少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都直接掛鉤打新股,收益率一般在10%左右。
打新股可以說是"幾乎零風險、絕對高回報",股民一旦申購中簽,收益至少翻番。專家指出,雖然打新股是"運氣第一",但也有竅門可尋。
打新股申購流程 :
新股申購要在正常交易時間下委託,手續與買股票基本相同,但也有區別:首先,滬市規定每一申購單位為1000股,申購數量不少於1000股,超過1000股的須是1000股的整數倍;深市規定每一申購單位為500股,申購數量不少於500股,超過500股的須是500股的整數倍。且不能超過發行公告中所規定的申購數量上限,否則視為無效申購。
其次,單一證券賬戶只能申購一次,一經申報不能撤單;同一賬戶的多次申購委託,除第一次外均視為無效。
❽ 有誰做過融資炒股,1萬可以融資5萬的那種
我一直都是做這一塊的,這種中間平台公司是可以配5倍的,剛開始做的話建議多方面的考慮一下做的保守一下
❾ 股票融資是好是壞
你好,從直觀上來講,融資對股票是利好,因為看好該股的投資者向證券公司借錢,買入股票,專增加該公司的屬資金量,對市場價格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等到股票價格上到一定的高度時,賣出股票,賺取差價,是投資者對後市看好的一種表現。但是,在融資買入股票時,應該配合相對應的成交量和技術指標,有可能存在股價大幅拉升,量卻跟不上來,造成利好的假象,莊家在高位出貨,獲取利潤。因此,投資者在面對融資買入股票時,應當謹慎的面對,通過全面的分析在做出決策。
融券交易是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盈利方式和規避風險方式。融券是指投資者對股票後市行情不看好的一種表現,是通過當前向證券公司借入股票並賣掉,等股票下跌時再買入股票還給證券公司,但融券交易具有投資性,投資者借入的股票在賣掉後可能會出現大漲的情況。
綜上所述,不管是通過融資交易還是融券交易,對股票即存在利好因素也存在利空因素,需要投資者在實戰中積累經驗,謹慎應對。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