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捷達車真空泵和剎車總泵都換了為什麼踩下去很硬
可能是空氣沒有排干凈的原因,油道里還有空氣,多排幾下吧
② 周雲帆的彩信大王
起起伏伏
「……網站就得拿錢砸,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啊……網站靠什麼?靠的就是點擊率啊!點擊率上去了,下家兒跟著就來了。你砸進去多少錢,加一零兒直接就賣給下家兒了……」這是著名演員李誠儒在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大腕》中的一段台詞,描述的是1999年至2000年中國互聯網瘋狂燒錢的泡沫經濟年代。周雲帆就是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1999-2000年,周雲帆創辦的ChinaRen網站是中國燒錢最快的網站,在大半年內燒掉了約1.2億人民幣(1500萬美元),最終無錢可燒的ChinaRen出售給搜狐。同樣是馮小剛導演的電影《手機》,簡訊的發達和手機定位的先進功能,讓葛優扮演的嚴守一驚恐不已。這回周雲帆發現了其中的商機,他創辦了空中網,卷土重來,一舉成為中國的「彩信大王」。
25歲一天花掉4000萬1999年7月,斯坦福大學碩士畢業的周雲帆,和同學楊寧、陳一舟一起,回國創辦了ChinaRen網站,在清華大學南門的一座名叫「三才堂」的寫字樓里,周雲帆推出了ChinaRen的拳頭產品「校友錄」。由於讓很多畢業已久的同窗校友得以團聚,ChinaRen迅速躥紅,注冊用戶突破10萬,「校友錄」也成為國內同類產品中規模最大、數據最全、用戶最多的網站。周雲帆是幸運的,他趕上了中國互聯網的好時候。2000年1月,國際知名投資銀行高盛找到了他,給ChinaRen投資1000萬美元,使他得以迅速把ChinaRen發展壯大。2000年年初,ChinaRen在中國十大網站中排名第八,號稱「第四大門戶」。但周雲帆也是倒霉的,當時中國互聯網的泡沫已經達到了頂峰,眾多網站正面臨著泡沫破滅後的滅頂之災,身在其中的「新經濟英雄」們尚且渾然不覺。「當時互聯網特別火,全世界包括中國對互聯網的看法都是,投資者不需要我們(經營者)賺錢,只要猛花錢賺足眼球,把名頭做大,就可以找風險投資融更多的錢然後上市,大家(投資方和經營者)就可以賺更多的錢。」周雲帆回憶說。實際上,周雲帆的ChinaRen不是燒錢最多的,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燒掉的錢要多得多,但ChinaRen創造了一項紀錄———燒錢最快,在大半年時間內燒掉了1500萬美元。「當時花錢沒有什麼感覺。」周雲帆說,為了搶奪眼球,ChinaRen的資金大多用在了廣告費上。隨後的一個月,25歲的周雲帆花錢花到手軟,為了搶奪全國的黃金路牌廣告位,一天晚上,董事長周雲帆奮戰到12點,簽了厚厚一沓廣告單,總價值超過4000萬人民幣!「如果現在的年輕人一天花掉這么大一筆錢,肯定是戰戰兢兢、非常興奮,但當時真的覺得很正常,覺得錢不是錢,是虛幻縹緲的東西,所以花的時候也沒有痛心的感覺。」周雲帆說。隨後,一家國際知名互聯網公司找到周,開價1億美元收購ChinaRen,被周雲帆和楊寧拒絕了。周雲帆告訴記者:「我們要他們出兩億美元,當時我們想迅速把1000萬美元花掉,而且和另一家投資機構一筆2000萬美元的投資也已經談得很接近了,1億美元的報價沒有吸引力。」不過,讓周雲帆沒有想到的是,他「花錢花到手軟」的幸福時光只持續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賣身搜狐學會妥協
2000年3月開始,全球互聯網泡沫開始退燒,投資者開始發現互聯網沒有明確盈利方向,對互聯網企業捂緊了錢袋。反映互聯網經濟晴雨表的美國納斯達克指數一路狂跌,從3月的超過5000點跌到6月的3000點,並在年底跌破了2000點!
股市的低迷無疑堵死了互聯網企業的上市之路,而融資隨後變成了「不可完成的使命」。周雲帆的2000萬美元風險投資談判則開始推遲,最後完全取消了。與之對應,當時的三大門戶新浪、網易、搜狐已經搶先一步上市,募集了度過互聯網嚴冬的資金,但計劃在第二年上市的ChinaRen則面臨「斷糧」的局面。
作為ChinaRen的大股東,高盛給了周雲帆兩條路,一條是出售,一條是關門。周無奈之下,選擇了將自己和一手創辦的公司、品牌、員工全部賣給了搜狐。2000年9月,周雲帆和搜狐簽訂收購協議,ChinaRen全部品牌、業務、員工加入搜狐,以換取搜狐12.5%共計440萬股股份,以每股7美元折算,折價3000萬美元。周雲帆和楊寧兩個創始人則賣身搜狐,分別擔任總經理、CTO,位於CEO張朝陽和六七位副總裁之下。
在周雲帆的搭檔楊寧看來,在搜狐的歲月是「蟄伏」,作為被收購的公司,ChinaRen的企業文化和搜狐的文化發生了沖突,這也為二人最終從搜狐辭職埋下了伏筆。後來,周雲帆在回憶中一直稱,在搜狐獲得了很多鍛煉,這給他從搜狐辭職創辦空中網,並把空中網從小做到大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二次創業從頭來過
盡管首次創業的嘗試最終失敗了,但自己創業的念頭始終盤桓在周雲帆的腦海中,揮之不去。2000年年初,中移動、中聯通在全國推出簡訊業務,2001年簡訊發送量就達到189億條,新浪、搜狐、網易的簡訊業務收入都大幅上升,互聯網看到了盈利的曙光。簡訊的發展給了正在尋找創業機會的周雲帆一個天賜良機,2002年3月,周雲帆和楊寧雙雙遞交辭職報告,離開搜狐二次創業。
不過,擺在周雲帆面前的是,三大門戶開展簡訊業務早,已經領先很大,如果現在做簡訊,只能跟在他們後面。用周雲帆的話說:「最多就是一個快樂的小公司。」最終,周雲帆決定做簡訊的「圖像版」———彩信,雖然有風險,但有機會成為行業的領先者。他在北京後海租了一間平房作為辦公室,在只有10多個人的空中網員工大會上,在黑板上寫下了「新浪、搜狐、網易、騰訊」四個互聯網大鱷的名字,然後在後面加上「空中」,激勵自己的員工說:「我們以後是要和他們齊名的公司!」要實現這個目標,資金又成了問題。從搜狐辭職時,他和楊寧都賣掉了各自在搜狐的44萬股股票,並放棄了全部期權。但此時搜狐的股價已從一年多前的7美元/股暴跌至1美元/股,在交納了注冊空中網的50萬美元後,兩人幾乎已經山窮水盡。
周雲帆
關鍵時刻,周雲帆想起了自己首度創業時的老朋友——投資銀行。但此時,高盛在亞洲的分支機構已經關閉,而其他原先投資ChinaRen的投資方,也由於信心不足拒絕再次投資。無奈之下,2002年的夏天,周雲帆和楊寧再赴香港,試圖說服投行進行投資。周雲帆說:「記得那年香港的夏天特別熱,投資銀行集中在中環一個非常小的地區,沒辦法打車,我們就一人拿一個電腦包,一個樓一個樓地掃樓。」在香港的一個星期內,周雲帆和楊寧拜訪了20多家投資機構,最終,包括德豐傑全球創業投資基金在內的3家投資機構,終於同意向他們注入300萬美元資金。有意思的是,由於中移動的彩信要到2003年4月才能收費,實際上,周雲帆還是用的簡訊概念向投資人游說,這和他後來的主業「彩信」並不完全一致。就這樣,周雲帆用「騙」來的300萬美元,再次開始了創業之旅。
上市成功得償所願
2002年10月,獲得資金注入的周雲帆把公司搬到了月壇的一座寫字樓,但當時公司的簡訊收入每月只有10萬元左右,仍舊處於虧損的狀態。不過,周雲帆的運氣似乎格外好。當年5月,空中網和新浪等網站一起,成為中移動首批16家WAP(手機直接登錄的無線網站)合作夥伴之一,獲得了進入無線市場的「游戲資格」;2002年年底,空中網獲得了電影《英雄》的無線版權,到2003年1月,《英雄》給空中網帶來了130多萬信息費收入,首次實現全面盈利。
從那以後,空中網就牢牢占據了中國彩信市場的霸主地位,2004年,空中網在中移動的WAP、手機游戲下載、彩信三項業務的SP收入排名中均排名第一,並通過陸續和《功夫》、《神話》、《無極》等大片合作,在隨後的時間中鞏固了這一位置。2004年7月9日,在主承銷商瑞士銀行的努力下,空中網繼TOM、騰訊、攜程、掌上靈通之後,成為互聯網復甦後第五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而空中網和掌上靈通是其中僅有的兩家純SP。至此,周雲帆終於實現了自己在ChinaRen未完成的目標。
在經歷了大起大落的5年後,周雲帆開始嘗試穩健的擴張策略,並籌劃未來的盈利來源,以避免重蹈ChinaRen的覆轍。2005年5月,空中網宣布收購天津手機游戲開發商天津猛獁,以擴大其在手機游戲方面的領先優勢。「2006年,空中網一方面將做大SP,另一方面同時發展無線互聯網、空中網品牌和手機游戲。」打造一個無線內容帝國,已經成為周雲帆的新目標。
③ 成都有什麼市集還是夜市嗎
青石橋海鮮燒烤等出攤佔道夜市
錦江區蘭桂坊、青羊區文殊坊、金牛區華僑城、武侯區耍都、成華區建設路26號、高新區鐵像寺水街、新南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