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購入A公司股票: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00000(10×10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00
②購入時支付交易費用:
借:投資收益 2100
貸:銀行存款 2100
③出售A公司股票:
借:銀行存款 1200000(12×10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00000
投資收益 200000(差額1200000-1000000)
出售時支付交易費用:
借:投資收益 4900
貸:銀行存款 4900
【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公允價值,即市場價格,與面值無關)
應收股利/應收利息(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
投資收益(交易費用)
貸:銀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現金股利/債券利息】
①購入後宣告的現金股利及到期的利息
借:應收股利/應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
②收到購買時的現金股利及到期的利息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應收利息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期末計量】
①公允價值>賬面余額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②公允價值<賬面余額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結平「交易性金融資產」兩個明細賬,余額為0)
借:銀行存款 (或)借:銀行存款
投資收益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
——公允價值變動 投資收益
【轉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結平「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賬戶,余額為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或)借:投資收益
貸:投資收益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 求解答2013中級會計實務第9章金融資產例題
題目中預測未來現金流量的時候站的角度是10年的時候,2×13年12月31日將僅收到本金800 000元,僅僅收到了本金。 說明預計利息將不會收到,所以在計算的現值的時候不作考慮。
3. 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例子
A公司於2010年1月1日從證券市場上購入B公司於2009年1月1日發行的債權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改債權5年期、票面利率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為2014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歸還本金和最後一次利息。購入債權使的實際利率為4%.A公司購入債權的面值為1000萬元,實際支付價款為1076.30萬元,另支付相關費用10萬元。假定按年支付利息。2010年12月31日,該債權的公允價值為1020萬元。2011年12月31日,該債權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為1000萬元並將繼續下降。2012年1月20日,A公司將該債權全部出售,收到款項995萬元存入銀行。
要求:編制A公司從2010年1月1日起到2012年1月20日上述有關業務的會計分錄。
1)2007年1月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1000
應收利息50(1000×5%)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36.30
貸:銀行存款1086.30
(2)2007年1月5日
借:銀行存款50
貸:應收利息50
(3)2007年12月31日
應確認的投資收益=(1000+36.30)×4%=41.45(萬元),應收利息 =1000×5%=50(萬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50-41.45=8.55(萬元)。
借:應收利息50
貸:投資收益41.45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8.55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攤余成本=(1000+36.30)+41.45-50=1027.75(萬元),公允價值為1020萬元,應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1027.75- 1020 =7.75(萬元)。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7.75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7.75
(4)2008年1月5日
借:銀行存款50
貸:應收利息50
(5)2008年12月31日
應確認的投資收益=1027.75×4%=41.11(萬元),應收利息=1000×5%=50(萬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50-41.11=8.89(萬元)。 註:在計算2008年年初攤余成本時,不應考慮2007年12月31日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
借:應收利息50
貸:投資收益41.11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8.89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期末調整前的賬面價值=1020-8.89=1011.11(萬元),公允價值為1000萬元,應確認公允價值變動=1011.11-1000=11.11(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18.86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1.11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7.75
(7)2009年1月5日
借:銀行存款50
貸:應收利息50
(8)2009年1月20日
借:銀行存款995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8.86(7.75+11.11)
投資收益5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100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18.86(36.3-8.55-8.89)
4. 注會 金融資產例題求解釋!!
1、考慮到購入的費用,每股成本15.03,年末變成16元,每股公允價值增值0.97,100萬股,所以公允價值是增加97萬。
2、如果不轉出97萬的所有者權益中包含的公允價值,投資收益是-3030000。如上面的分錄顯示,正是因為沖銷了原轉入資本公積部分,所以投資收益才是-2060000,正是這樣將投資收益增加了97萬,所以說是「將原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公允變動對應的部分轉出,計入投資損益」。
5. 用金融投資的五個步驟說明投資案例的投資過程
1、篩選:風險投資企業根據企業家交來的投資建議書,對項目進專行初次審查,並挑選出屬少數感興 趣的做進一步考察。2、調查評估:風險資本家會花大約六至十周的時間對投資建議進行調查,以驗證企業家所提交材料的准確性,並發掘可能遺漏的重要信息。3、尋求共同投資者:風險資本家一般都會尋求其他的投資者共同投資。4、協商談判投資條件: 一旦投、中小企業融資雙方對項目的關鍵投資條件達成共識,作為牽頭投資者的風險資本家就會起草一份"投資條款清單",向企業家作出初步投資承諾。5、最終交易:只要事實清楚,一致同意交易條件和細節,雙方就可以簽定最終交易文件,投資生效
6.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例題
【例1】購入股票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甲公司有關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情況如下:
①2007年12月5日購入股票100萬元,發生相關手續費、稅金0.2萬元,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100
投資收益0.2
貸:銀行存款100.2
②2007年末,該股票收盤價為108萬元: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8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8
③2008年1月15日處置,收到110萬元
借:銀行存款11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8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100
——公允價值變動8
投資收益(110-100)10
【例2】購入債券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2007年1月1日,甲企業從二級市場支付價款1020000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20000元)購入某公司發行的債券,另發生交易費用20000元。該債券面值1000000元,剩餘期限為2年,票面年利率為4%,每半年付息一次,甲企業將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其他資料如下:
(1)2007年1月5日,收到該債券2006年下半年利息20000元;
(2)2007年6月30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150000元(不含利息);
(3)2007年7月5日,收到該債券半年利息;
(4)2007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100000元(不含利息);
(5)2008年1月5日,收到該債券2007年下半年利息;
(6)2008年3月31日,甲企業將該債券出售,取得價款1180000元(含1季度利息10000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
甲企業的賬務處理如下:
(1)2007年1月1日,購入債券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1000000
應收利息20000
投資收益20000
貸:銀行存款1040000
(2)2007年1月5日,收到該債券2006年下半年利息
借:銀行存款20000
貸:應收利息20000
(3)2007年6月30日,確認債券公允價值變動和投資收益(上半年利息收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5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15萬-100萬)150000
借:應收利息20000
貸:投資收益(100萬×4%÷2)20000
(4)2007年7月5日,收到該債券半年利息
借:銀行存款20000
貸:應收利息20000
(5)2007年12月31日,確認債券公允價值變動和投資收益(下半年利息收入)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10萬-115萬)5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50000
借:應收利息20000
貸:投資收益20000
(6)2008年1月5日,收到該債券2007年下半年利息
借:銀行存款20000
貸:應收利息20000
(7)2008年3月31日,將該債券予以出售
借:應收利息10000
貸:投資收益(100萬×4%÷4)10000
借:銀行存款(118萬-1萬)11700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0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1000000
——公允價值變動100000
投資收益170000
借:銀行存款10000
貸:應收利息10000
7. 交易性金融資產案例
你跑到這復里來問,= =!幸好遇到我了制,呵呵。例如, 2007年5月13日,A公司支付價款106000元從二級市場購入乙公司發行的股票100000股,每股價格10.6元(含以宣告但未發放的現金股利0.6元),另支付交易費用(傭金)1000元。A公司即可將持有的乙公司的股權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會計分錄為借: 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00000 應收股利 6000 投資收益 1000(交易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貸: 銀行存款 1061000 哈哈,我正在學這個。。。
8. 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一個小例子
很確定的告訴你,你做的是正確的.不過同一分錄下,只要寫一借一貸內就行了,不要寫兩個容借兩個貸.
1.資產負債表日要按公允價值調整交易性金融資產,題里有給出6月20日的市價,一般就是按題目給出的這個日期調整.
2.3月19日宣告派發的是購入前的現金股利不屬於甲公司投資收益.應該確認為購買價款中已包含的應發股利.
9. 舉出金融資產的例子
金融資產的例子有:
1、購入股票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甲公司有關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情況。
①2007年12月5日購入股票100萬元,發生相關手續費、稅金0.2萬元,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100,投資收益0.2
貸:銀行存款100.2
②2007年末,該股票收盤價為108萬元: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8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8
③2008年1月15日處置,收到110萬元
借:銀行存款11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8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100 ,——公允價值變動8
投資收益(110-100)10
2、購入債券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2007年1月1日,甲企業從二級市場支付價款1020000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20000元)購入某公司發行的債券,另發生交易費用20000元。該債券面值1000000元,剩餘期限為2年,票面年利率為4%,每半年付息一次,甲企業將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3、2005年6月20日,乙公司股票收盤價為每股6.25元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6(171-6.25*2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6
4、2005年11月lO日,甲公司將乙公司股票全部對外出售,
借:銀行存款 183.06 (9.18*20-0.54)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6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71
貸:投資收益 58.06
以公(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可以進一步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資產, 指主要為從價格或交易商保證金的短期波動中獲利而購置的金融資產。為交易而持有」反映的是企業管理者對持有該金融資產的意圖。
如果取得一項金融資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近期內出售或回購,或者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那麼該項金融資產應當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
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如果企業管理層決定將某項金融資產持有到期,則在該金融資產未到期前不能隨意改變其「最初意圖」。
也就是說,投資者在其取得投資時意圖就應當是明確的,除非也到一些企業所不能控制、預期不會重復發生且難以合理與計的獨立事件,否則將持有至到期。
(三)貸款和應收款項
貸款和應收款項,是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的非衍生金融資產。貸款和應收款項泛指一類金融資產,主要是金融企業發放的貸款和其他債權,但不限於金融企業發放的貸款和其他債權。
非金融企業持有的現金和銀行存款、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形成的應收款項、企業持有的其他企業的債權等,只要符合貸款和應收款項的定義,就可以劃分為這一類。
(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指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沒有劃分為下列各類資產以外的金融資產:1、貸款和應收款項;2、持有至到期投資;3、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FinancialAssets) ,實物資產的對稱。單位或個人所擁有的以價值形態存在的資產。是一種索取實物資產的無形的權利。是一切可以在有組織的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具有現實價格和未來估價的金融工具的總稱。金融資產的最大特徵是能夠在市場交易中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遠期的貨幣收入流量。
盡管金融市場的存在並不是金融資產創造與交易的必要條件,但大多數國家經濟中金融資產還是在相應的金融市場上交易的。
金融資產是指一切代表未來收益或資產合法要求權的憑證,亦稱金融工具或證券。是指單位或個人擁有的以金融資產價值形態存在的資產,是一種索取實物資產的權利。
金融資產是一切可以在有組織的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具有現實價格和未來估價的金融工具的總稱。金融資產的最大特徵是能夠在市場交易中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遠期的貨幣收入流量。
金融資產包括一切提供到金融市場上的金融工具。但不論是實物資產還是金融資產,只有當它們是持有者的投資對象時方能稱作資產。
如孤立地考察中央銀行所發行的現金和企業所發行的股票、債券,就不能說它們是金融資產,因為對發行它們的中央銀行和企業來說,現金和股票、債券是一種負債。因此,不能將現金、存款、憑證、股票、債券等簡單地稱為金融資產,而應稱之為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對其持有者來說才是金融資產。例如,持有商業票據者,就表明他有索取與該商品價值相等的貨幣的權利;持有股票者,表示有索取與投入資本份額相應的紅利的權利;持有債券者,表示有一定額度的債款索取權。
金融工具分為所有權憑證和債權憑證。股票是所有權憑證,票據、債券、存款憑證均屬債權憑證。但在習慣上,這些金融工具有時也稱之為金融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