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政府把地批給蘭大,其次碧桂園負責推山造地,再次蘭大融資搞基建,資金來源多元化,這就看校領導的能耐了。目前來看,青白石校區已經是板上釘釘。
B. 山西師范大學新校區什麼時候建設
2014年10月21日下午,臨汾市委副書記、市長岳普煜會見了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劉敬楨一行,雙方就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新校區建設項目進行了深入交流。會見結束後,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舉行了「新校區建設項目投融資招商簽約儀式」。
山西師范大學新校區選址在臨汾市河西新城(堯都區同蘆村西南部,東起濱河西路,西至規劃道路,南起規劃四路,北至農田。),緊鄰汾河,校區規模約2000餘畝,大約3年到5年建成。
山西師范大學新校區建設項目是確保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項目,也是山西省、臨汾市2014年重點項目工程之一。截至目前,新校區選址、項目建議書批復、總體規劃方案、建設用地等前期工作已經完成。預計今年2014年12月底開工建設,2016年12月完工並投入使用。
C. 江蘇科技大學的校區建設
江蘇科技大學新校區位於鎮江高校園區,園區地處丹徒新城十里長山南側,新校區建設周期三年,學校通過將現有西校區、南校區和東校區老東大門校內東西道路南側地塊土地與鎮江市置換新校區,鎮江市作為項目實施主體,負責融資、工程建設、校區置換和動遷等工作。新校區佔地面積2460畝(約164萬平方米)(包括398畝(約27萬平方米)水庫),另中科院蠶研所195畝,擁有獨立的專業性圖書館與實訓中心,建成完善的各類輔助設施。建成後,學校將從三個老校區一次性搬入新校區。
江蘇科技大學此次規劃建築面積59.79萬平方米(原定遠期規劃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其中一期政府負責建設52萬平方米,學校自建1.54萬平方米,二期學校自建6.25萬平方米,主要包括公共教學大樓、學院樓、圖文資訊中心、體育訓練中心、行政辦公大樓、研發中心、大學生活動中心、學生公寓、食堂、蠶研所科研辦公樓、國防大樓及若干後勤及附屬用房等。
D. 西北大學南校區的規模
新校區總體規劃用地1544畝,按照12000名本科生、3000名研究生規模進行規劃。總體規劃建築面積 64萬平方米,其中主要包括教學樓、圖書館、院系教學、實驗、辦公樓、學校辦公樓、體育館、學生 活動中心、藝術中心、交流中心、學生公寓、食堂、教職工住宅及其它附屬設施建設。同時為後續發展預留適當發展用地。 建設資金籌措採取政府撥款、社會化項目融資、學校自籌等多種方式。
新校區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郭杜鎮鎮南200米,距市中心16公里,距校本部13公里,西萬公路與長咸公路在此交匯通過。新校區四周均為城市大道 ,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根據西安市測繪院和長安區國土資源局實測成果,我校新校區總佔地面積1544畝,校區用地南北高差3米,地勢平坦,背靠秦嶺,面向市區,自然環境良好。
西北大學南校區所在院系有文學院 、新聞傳播學院、公共管理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數學學院 、應用社會科學系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軟體學院)、外國語學院、 城市與環境學院、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等。
西北大學南校區地址:西安市長安區郭杜鎮學府大道1號 郵編:710127
E. 咸陽市實驗中學的關於新校區
咸陽市實驗中學新校區建設項目簡介
一、項目概況:
咸陽市實驗中學新校區為普通高中,規劃於中華小區西邊,佔地200畝,設90個教學班,可供5000名學生就讀,總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總投資1.9億元人民幣。項目主管單位:咸陽市教育局。
二、項目建設的基本條件:
咸陽市實驗中學具有良好的建設新校區的基礎。目前,學校現有固定資產3600萬元,教職工123人,其中高級教師33人,一級教師57人,任課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其中研究生學歷4人,研究生在讀16人,本科學歷80人,省市級教學能手20人,省市級骨幹教師15人,國家省市級優秀教師25人。近年來,學校榮獲國家省市級榮譽80多項,連續十一年被市教育局評為提高教育質量先進單位,承擔的五項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均取得顯著成績,教師先後在省市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320篇,編寫教輔書籍8冊。綜合而言,實驗中學已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具有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具備了擴大辦學規模,提高學校品位,建設新校區的能力。
三、建設規模和預期目標:
根據高中標准化建設要求,新校區規劃用地200畝,規劃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其中教學樓、實驗電教樓、階梯教室、行政辦公用房、圖書館、體育館、科技樓、游泳館和操場看台(塑膠跑道)等建築面積52500平方米。學生公寓樓、師生食堂、生活福利及附屬用房等建築面積27500平方米。
該項目建成後,初始可招30個班1650名學生,三年後學校可招90個班5000名學生,需教師357名。
四、實施進度:
新校區建設堅持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2005年6月以前完成立項、規劃、設計、征地等相關前期准備工作。目前,立項和土地控制指標手續已辦好。2005年6月開工,2006年7月完成一期工程,同時做好二期工程前期准備工作,二期工程到2007年6月完成。
五、投資估算和融資方案:
1、投資估算
該項目總投資1.9億元人民幣。其中:基本建設投資12000萬元、儀器設備及圖書投資4000萬元、師資建設經費400萬元、200畝用地2600萬元。
2、融資方案
(1)該項目由個人或企業全額投資,從招生年度起前30年收益全部歸投資者,後15年收益由投資方和市教育局按一定比例分成,45年後,學校整體移交市教育局。
(2)銀行貸款、自籌。
六、項目風險分析:
該項目的最大風險是政策和教師隊伍是否穩定,生源是否充足。為確保新校區的發展,學校用地由市政府按教育事業用地劃撥,教師按新編制標准(1:4)配備,招生以轄區為主,可在全市范圍擇優錄取,學生收費按每生每學期3800元上報市物價部門核定。
1、收入情況
按生均每學期3800元測算,5000學生每年的收入3800萬元。
2、支出情況
(1)人頭支出:按357名教職工人均每月2000元測算,年需約856.8萬元。(2)公用支出:按照現實驗中學2003年實際支出,5000名學生年約需公用經費400萬元。
3、投資回報
收入抵過支出,年投資回報為:3800—1256.8=2543.2萬元,由此測算,大約投資商可在7—8年收回成本。
從實驗中學目前的辦學效益來看,教育質量穩定,師資隊伍精良,社會影響較大,學生來源充足,辦學效益良好;從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看,普及高中教育,加快高中標准化建設勢在必行,建設新校區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從群眾對子女的期盼來看,人人都愈來愈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接受優質的教育,所以建設高標准示範性高中群眾一定很關注;從人口的年齡分布來看,我國今後十年內中學生年齡段仍處在高峰期,為高中招生提供了必要的生源。
總之,相對穩定的生源和優質的教育資源將極大地保證新校區教育教學工作良性、高效發展,預期的社會、經濟效益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F. 中南大學新校區的建設事記
2004年新校區建設大事記:
2004年3月12-14日,長沙市規劃管理局在湖南賓館3號樓組織中南大學新校區規劃方案評審會。會議邀請了國內知名專家王文友、高冀生、吳明偉、崔功豪、李和平、高東山,胡鐵輝等。會議推選教育部全國高校規劃評審委員會主任王文友教授擔任組長,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直屬基建處韓勁紅江副處長親臨會場,指導評審工作。專家組從6個競選方案中推薦3個方案作為入圍方案。
2004年4月5日,中南大學黨政領導在一辦公樓一會議室討論確定新校區實施方案,大家一致認為C方案即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設計院確定的方案為新校區建設方案。
2004年4月18日,長沙市規劃管理局邀請省建設廳、市規劃院及市規劃委員會專家在湖南賓館3號樓舉行中南大學新校區規劃問題咨詢會。會議同意我校規劃中取消黃鶴路、麻園路、靳西路通過中南大學路段,後湖路通過新校區路段可考慮立交。
2004年4月20日,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伯華召集省市有關廳局在我校主持現場辦公會議。會議聽取了黃伯雲校長關於學校建設與發展以及新校區征地建設情況,周省長充分肯定了中南大學組建以來所取得的成績,並對學校未來發展提出了「五個一流」的要求。
2004年9月16日,長沙市規劃管理局副局長吳學超在長沙市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二樓會議室召開「中南大學新校區規劃道路調整方案審查會」。會議認為,在城市規劃中應當適當考慮保證校園的相對完整性及廣大學生學習、生活所需的安寧環境,靳江路西段按規劃寬度實施規劃控制。
2004年10月26日,湖南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以湘發改[2004]779號文批復中南大學新校區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意我校新校區項目的建設。
2004年11月19日,原校黨委書記胡冬煦同志主持,胡鐵輝副校長出席,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在一辦公樓二會議室與北京國金管理咨詢公司舉行的第一輪會議,雙方就合作的方式進行了探討,互相表示誠意,並希望加快下一步的合作。
2004年11月24日,基建處就新、老校區建設總體設想向學校黨政領導作匯報,校領導就基建處所做的工作表示滿意,並希望資產管理處進一步加強資產清查工作,摸清家底。新校區一期工程要滿足一、二年級教學需要外,還要適當考慮一些學院進去,以便騰出老校區資源。
2004年12月28日,嶽麓區政府黨政主要負責人和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在中南大學一辦公樓二會議室就新校區拆遷事宜舉行現場辦公會,學校領導李健書記,黃伯雲校長,胡鐵輝副校長出席了會議。李健書記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黃伯雲校長就新校區建設的重要意義和思路進行了介紹,並希望得到嶽麓區的大力支持。胡鐵輝副校長就今天開會要請政府解決的幾個問題進行介紹,嶽麓區書記陳澤琿表示,中南大學是科技興湘、科教興市的領頭羊,它的發展,嶽麓區兼有重要責任,要全力支持,要以一流的工作支持建一流的大學。在拆遷工作方面要一次鋪開,一鼓作氣,一步到位。
2005年新校區建設大事記:
2005年1月11日,中南大學新校區建設快速行動小組與北京國金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舉行「中南大學新校區建設項目委託管理合同」談判。
2005年1月14日,長沙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給學校黨政領導匯報了新校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情況。學校黨政領導進行了充分發言,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見,要求基建處匯總分析後責令長沙市規劃院修改。
2005年1月26日,中南大學與北京國金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簽訂了「中南大學新校區建設項目委託管理合同」。合同中,國金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承擔中南大學新校區建設項目全過程管理的責任,負責拆遷的組織和協調,負責籌融資等24個方面的工作。
2005年3月2日,長沙市建委盧俊國同志在中南大學主持召開清水路建設協調會。
2005年3月16日-31日,胡鐵輝副校長帶隊,新校區領導小組成員及國金公司深入到將進入新校區的11個學院開展調研工作。
2005年4月6日,嶽麓區區委書記陳澤琿和區長石長松在中南大學主持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加速推進中南大學新校區建設用地拆遷騰地和天馬學生公寓二區建設進程等問題。
2005年4月8日,國金公司向新校區建設領導小組匯報自簽訂協議以來開展工作的情況,特別是拆遷工作的進展情況。
2005年4月12日,長沙市徐湘平副市長在市政府主持召開會議,專題研究中南大學新校區建設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徐湘平副市長要求有關職能部門要依法依規、扎實工作,把中南大學這一省重點工程高效率辦好,並對中南大學提出的幾個具體問題做出了答復。
2005年4月21日,中南大學與嶽麓區政府簽訂《關於中南大學校區建設用地拆遷工作的協議》。
2006年新校區建設大事記:
2006年1月9日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副司長宋德民和公安部消防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總局協調司和教育部發展規劃司有關負責人組成的檢查組來校檢查安全工作。宋司長對中南大學新校區建設有關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2006年1月5日,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伯華在中南大學主持現場辦公會。會議要求把中南大學新校區納入長沙市河西城區的規劃,盡快做好新校區的征地拆遷工作,並給予優惠政策。
.2006年3月9日,徐湘平副市長在伍家嶺新河三角洲指揮部主持召開市長辦公會,中南大學新校區建設指揮部指揮長胡鐵輝副校長、副指揮長田乃松及相關部室人員參加了會議。會議專題研究解決影響我校新校區拆遷騰地及建設中的各類問題。
.2006年6月29日,長沙市嶽麓區區委書記趙建強、區長陳中率領區直各職能部門負責人來中南大學召開新校區建設現場辦公會,對加快中南大學新校區拆遷建設進行協調和部署。
.2006年6月30日,教育部專家組對中南大學新校區圖書館和綜合教學樓群建設項目進行可行性評估,專家組經過認真評審,認為中南大學新校區圖書館和綜合教學樓群建設項目是可行的。
.2006年7月,新校區入口處的62.65畝補增調整用地獲國務院批准。
.2006年10月,省重點辦廖援村主任親臨我校考察新校區建設進展情況,著重解決新校區考古、建築物高度、施工用電等實際問題。
.2006年10月14日,長沙市政府徐湘平副市長要求市政府督查室督辦中南大學新校區相關政策的落實情況,並就新校區變配電站、黃鶴小學的遷移等問題作了批示;並要求市建委將新校區後湖路的建設列為2007年市政工程建設計劃。
.2006年10月28日,新校區舉行了隆重的開工奠基儀式,省委謝康生副書記、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梅克保、副省長許雲昭等領導出席了奠基儀式,標志著新校區建設由拆遷騰地階段轉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2007年新校區建設大事記:
2007年2 月13 日,中南大學新校區通信網路工程建設簽約儀式在長沙電信公司舉行。簽約儀式由我校通信服務中心主任何生發主持,副校長胡鐵輝、長沙電信公司總經理舒石出席儀式並在協議書上簽字。
.2007年3月2日,長沙市委陳潤兒書記在中南大學主持現場辦公會。責成嶽麓區必須在4月30日前完成拆遷騰地,並對市政設施、維護建設環境等作了明確指示。
.2007年4月6日,在湖南賓館召開新校區主色調咨詢會,確定以暖灰色作為新校區的主色調。
.2007年4月16日,長沙市電業局在中南大學召開現場辦公會,商討解決新校區用電問題。
.2007年4月20日,嶽麓區委趙建強書記在中南大學召開現場辦公會,著力解決左家壠村的拆遷問題。
.2007年6月21日,徐湘平副市長在市政府主持召開中南大學新校區建設協調會,著重解決新校區市政配套、強制拆遷、建築高度等實際問題。
.2007年6月22日,市建委程定夫副主任來中南大學主持召開現場辦公會,落實徐湘平副市長辦公會議精神。
.2007年7月17日,省建設廳副廳長王智光來學校現場辦公,解決新校區建築物標高等問題。
.2007年7月31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四連率領等省人大環資委委員、省建設廳及省重點辦有關領導等來到中南大學新校區建設指揮部,視察省重點建設項目中南大學新校區建設情況。王四連副主任在聽取匯報後,充分肯定了中南大學依法依規建設新校區的做法。
.2007年8月28日下午,中南大學與嶽麓區在一辦公樓第二會議室召開新校區建設聯席會。著力討論將天馬路、後湖路的建設列入2008年市政建設計劃及拆遷騰地的掃尾工作。
.2007年11月13日,市建委副主任程定夫來學校辦公,研究解決基礎設施、市政廣場和橫跨後湖路天橋的建設問題。
.2007年11月16日,12月29日,市公用事業管理局副局長談文昌來新校區辦公,解決新校區排水、排污管網的規劃設計和施工建設問題。
2008年新校區建設大事記:
2008年5月4日上午,中南大學黨委書記李健同志在副書記徐慧同志的陪同下來到新校區視察,對基建處所做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基建處全體員工繼續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科學規劃,精心施工,攻堅克難,早日建成新校區。
2008年5月4日下午,由校新校區建設指揮部、學生工作部和校團委主辦,校學生會承辦,在新校區五星村開展了主題為「夢想在這里起航,奧林匹克青年林」的植樹活動。
2008年5月9日,徐湘平副市長在伍家嶺星河三角洲指揮部主持召開市長辦公會,專題研究解決影響中南大學新校區拆遷騰地及建設中的各類問題。
2008年8月17日上午,中南大學校長黃伯雲、副校長黃健柏一行冒雨來到新校區建設工地視察指導工作。黃校長要求建設者們本著「安全第一,質量至上」的原則,如期完成新校區建設。
2008年8月29日-9月2日,中南大學喜迎萬名新生,在新校區體育場報到注冊。9月2日,在新校區體育場舉行隆重的新生閱兵儀式。
2008年11月5日,教育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袁貴仁同志視察新校區。
2008年12月26日,省重點建設項目考評組來新校區開展年度目標考核考評,考評組對新校區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對指揮部的工作表示「很滿意,很高興,非常不錯。」
2009年新校區建設大事記:
2009年2月6日,高文兵書記在新校區調研,高書記強調,學校的發展是永恆的話題,目前建設中存在的困難不能阻擾中南大學,也不能阻擾學校的發展,並就相關二級學院功能需求變更問題及缺少人手等問題做出了指示。
.2009年2月15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春賢在省委副書記梅克保及省直有關部門領導的陪同下專程來到學校就加快教育強省、教育強省為富民強省服務等開展調研,著力解決影響學校當前建設與發展中的難題,特別是對影響新校區建設進程的幾個主要難題和校前麓南廣場建設問題做了明確指示。
.2009年3月17日,長沙市常務副市長謝建輝在市政府二樓常務會議室主持召開中南大學新校區建設專題辦公會,會上謝建輝要求各部門要對中南大學加大服務力度,做好規劃,搞好建設。
.2009年3月19日,長沙市市長助理劉明理在新校區建設指揮部二樓會議室主持召開現場辦公會,專題研究新校區建設有關問題並落實有關工作情況。
.2009年3月23日,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陳希率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長遲剛毅、直屬高校工作司副司長賈德永一行來中南大學視察工作並參觀了新校區,他強調要特別注意加強學校管理,越是快速發展,越要加強管理,要注意發展的速度快,還要注意不出大事,不能發生重大的人身安全事故。
.2009年3月31日,啟動湖南省14個地州市共建中南大學新校區生態綠化園區工程,並召開專題會議要求相關部門要統籌考慮,將新校區功能劃分、周邊環境治理等納入整體規劃,並結合各市州實際,盡快做好新校區生態綠化園區市州共建方案,迅速啟動有關共建工作。
.2009年4月7日,長沙市市長張劍飛在市政府二樓常務會議室主持召開校前廣場建設專題辦公會,張市長要求與會各方共同努力,將廣場建成一個富有文化內涵的21世紀的標志性廣場,讓師生員工滿意,讓學校滿意,讓社會滿意。
.2009年6月8日,嶽麓區區委、區政府組織公安、防暴警察、城管、街村幹部等1200餘人開展維護性施工,修築圍牆1200米,對土地進行了清表處理,促成了左家壠村325畝土地正式交給學校。
.2009年6月26日,新校區綜合實驗樓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2009年7月22日,高文兵書記在胡鐵輝副校長的陪同下視察新校區建設工程進展情況,並慰問工地一線幹部職工。
.2009年8月6日,外語網路樓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2009年8月15日,國務委員劉延東視察新校區。
.2009年8月22日,機電樓竣工驗收。
.2009年8月27日,教學樓南、北樓通過竣工驗收。
.2009年9月31日,教學樓南、北樓,外語網路樓,綜合實驗樓啟用。
.2009年9月24日,新校區大門及廣場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2009年9月26日,新校區啟用,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出席新校區啟用典禮。
.2009年9月29日,湘西自治州捐建新校區生態綠化園區「湘西紅」揭幕,正式移交學校管理。
.2009年10月23日,1橋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2010年新校區建設大事記:
2010年1月6日,新校區藝術樓竣工驗收。
.2010年1月19日,湘潭市捐建的景觀生態園區蓮城放歌交給學校管理。
.2010年4月16日,新校區圖書館竣工驗收。
.2010年6月24日,教育部項目評估專家組在學校召開中南大學新校區數理樓項目評估會。
2011年大事記:
5月26日,國家高性能鋁材工程化研究與創新能力建設試驗室工程竣工驗收。
9月9日,三一研究院大樓工程竣工驗收。
G. 江蘇科技大學西校區多大
2460畝(約164萬平方米)
江蘇科技大學新校區位於鎮江高校園區,園區地處丹徒新城十里長山南側,新校區建設周期三年,學校通過將現有西校區、南校區和東校區老東大門校內東西道路南側地塊土地與鎮江市置換新校區,鎮江市作為項目實施主體,負責融資、工程建設、校區置換和動遷等工作。
另中科院蠶研所195畝,擁有獨立的專業性圖書館與實訓中心,建成完善的各類輔助設施。建成後,學校將從三個老校區一次性搬入新校區。
江蘇科技大學此次規劃建築面積59.79萬平方米(原定遠期規劃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其中一期政府負責建設52萬平方米,學校自建1.54萬平方米,二期學校自建6.25萬平方米。
主要包括公共教學大樓、學院樓、圖文資訊中心、體育訓練中心、行政辦公大樓、研發中心、大學生活動中心、學生公寓、食堂、蠶研所科研辦公樓、國防大樓及若干後勤及附屬用房等。
H. 西北大學長安校區公寓區面積多少
新校區總體規劃用地1544畝,按照12000名本科生、3000名研究生規模進行規劃。總體規劃建築面積 64萬平方米,其中主要包括教學樓、圖書館、院系教學、實驗、辦公樓、學校辦公樓、體育館、學生 活動中心、藝術中心、交流中心、學生公寓、食堂、教職工住宅及其它附屬設施建設。同時為後續發展預留適當發展用地。 建設資金籌措採取政府撥款、社會化項目融資、學校自籌等多種方式。
新校區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郭杜鎮鎮南200米,距市中心16公里,距校本部13公里,西萬公路與長咸公路在此交匯通過。新校區四周均為城市大道 ,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根據西安市測繪院和長安區國土資源局實測成果,我校新校區總佔地面積1544畝,校區用地南北高差3米,地勢平坦,背靠秦嶺,面向市區,自然環境良好。
西北大學南校區所在院系有文學院 、新聞傳播學院、公共管理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數學學院 、應用社會科學系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軟體學院)、外國語學院、 城市與環境學院、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