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0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172.21萬億元嗎
央行13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0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72.21萬億元,同比增長13%。
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余額為4.37萬億元,同比增長20.6%;企業債券余額為18.34萬億元,同比增長4.4%;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余額為6.49萬億元,同比增長15.9%。
Ⅱ 9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71.23萬億是真的嗎
據央行官網消息,2017年9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71.23萬億元,同比增長13%。
Ⅲ 存量融資性擔保公司是什麼
大多數為國企。是正規的擔保平台。
Ⅳ 社會融資總量(包括存量和增量)與m2和存款准備金的公式是多少
這個公式是比較麻煩的。央行披露出的,社會融資總量的具體計算方法為:
社會融內資總量 = 人民幣各項貸款容+外幣各項貸款+委託貸款+信託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股票+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投資性房地產+其他.
Ⅳ 請賜教關於股票融資融券交易,融券余額和融券餘量到底什麼意思有 什麼 關系
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融資融券。融資就是向證券公司借錢買股票,待股價上漲賣出股票賺取利潤。也叫做多。融券就是向證券公司借股票先賣了,待股價下跌時買入還券,以中間差價賺取利潤。也叫做空。融資有以下幾種情況。很多人看好股價要上漲,融資買入,股價直線下跌,很多人被深套,不得不被動融資買入,以降低成本。融券和融資剛好相反,是很多人看好股價要下跌,先融券賣出。融資融券的數據是否有利用價值,要反復推論一下。如果僅僅看買入賣出後,實際上這個數據與股價是平行的,也就是說如果融資買入量大幅上漲,股價肯定已經上漲了。相比而言,融資余額可能更有價值。一方面,余額越大,說明看好的人越多。因為融資融券都是需要成本的,有這么多的人看好才會花成本去買入。所以,如果你是抄短線的,可以關注下。如果以下幾個情況需要注意:1. 融資余額超過日成交金額20%。說明看好長線的人較多。2. 周融資買入額達到日成交金額10%。說明短期看好的人較多,並足以影響股價。3. 融資買入額與融資償還額之間的關系。舉例來說,某支股票上周的成交額分別是22,38,21,13,24億,融資余額6.6億,平均佔25%日均金額。融資買入額3.8億,佔14%,融資償還額4.1億,說明看好的人很多,但大部分人是短線炒作。所以,融資融券的數據對短線操作還是有點用處的,合理加以利用,讓高拋的時點更加合理。但要注意的是,所有的理論也不都適合所有的股票。希望可以幫到你。
Ⅵ 宏觀經濟學中的存量與流量應怎樣區別
"流量(flows)是指按每時期的時間單位來度量的經濟量值;而存量(stocks)是指在某一時間點上度量的經濟量值。一般情況下,存量的變化值等於流量。
(一)投資與資本存量
一國經濟中的資本存量是指存在於某一時點構成該國經濟生產能力的居民建築、機械、工廠和設備的累積存量。而投資支出是指在某一既定時期內用於維持或提高一國經濟的資本存量的產出流量。
因此,我們有以下等式:K=K-1+I 。該等式表明,當期結束時的資本存量等於前期結束時的資本存量加上在剛剛結束的時期內所作的投資。換句話說,存量的變化值等於流量(即 K-K-1=I)。
如果把折舊考慮進來,上式就要變為:K=K-1+I-DN 。其中(I-DN)是凈投資。
(二儲蓄與財富
財富與儲蓄也代表著一種存量-流量關系。儲蓄S是沒有消費掉的部分當前收入,而它被用來積累金融財富W。
用公式可以表示為:W-W-1=S。
(三)經常項目與凈國際投資頭寸
第三種重要的存量-流量關系是一國經常賬戶(CA,current account)與凈國際投資頭寸(NIIP,net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之間的關系。
一國經常賬戶是一個衡量一國居民向其他國家借貸的比率的流量,若為正值,則表明該國居民是在向其他國家借出資金;若為負值,則表明該國居民是在向其他國家借入資金。
凈國際投資頭寸衡量的是一國與世界上其他國家之間由過去借入或借出資金所引起的尚未清償貸款的凈存量,若為正值,則表明該國居民擁有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凈債權存量;若為負值,則表明該國居民對其他國家負有凈債務存量。
兩者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公式表示為:NIIP-NIIP-1=CA。
(四)赤字與公債存量
第四種重要的存量-流量關系是政府凈債務存量D與政府預算赤字DEF(deficit)之間的關系。
政府要為其預算赤字融資,它可以通過借款以支付其超過收入的開支。當有預算赤字時,政府債務存量就上升;當有預算盈餘時,政府債務存量就下降。兩者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公式表示為:D-D-1=DEF。"
Ⅶ 房不凡為什麼能做到怎樣解決開發商融資難,存量去化難的問題
縱觀當下房地產市場,在傳統的房地產經營模式中,大多老百姓買不起房的依然買不起,買得起房的已不再敢買,此時開發商蓋好了大量的房子卻賣不掉,資金回收難也導致了大量開發商頻頻拖欠銀行貸款,因此各大銀行也不約而同的抬高了放款的門檻,甚至也變得不敢向開發商放款。這樣的市場環境必然造就了當下國內眾多開發商所面臨的類似困境。
問題表現出來無非兩條:融資難、存量去化難。而這兩大難題通常又相輔相成,相互循環,融資越難去化越難、去化越難後續融資更難。
根據權威調查結果顯示,至2015年全國意向購房者普遍考慮影響做出購房決定的首要因素依然是價格。這是任何一種百姓生活必須商品價格在超出大部分老百姓承受范圍後所導致的必然結果,要考慮性價比與附加值,那是在大部分人都買得起的前提下進行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當前房市會出現「營銷無用」的局面。
首先從開發商傳統融資渠道角度來看,加快了存量去化的速度自然就代表了資金的回籠速度,對銀行而言也就形成了具備相應的償還能力的佐證;從門檻上來講開發商也就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融資難度,但房不凡能做的遠遠不止於此,房不凡將以全新的商業模式重新定義房地產產品的屬性,以房地產開發生態鏈結構重組的方式全線降低開發商的財務成本、融資成本與營銷成本。
Ⅷ 進行融資結構彈性調整時,判斷其屬存量調整還是流量調整的依據是()
A資產規模是否發生變化
Ⅸ 社會融資規模中,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存量余額有什麼區別
社會融資規模存量是所有活動的最初成果即基本成果。而社會融資規模存量余額是活動履行結束後的所剩下的余額[即收入後又履約再支出後的剩餘]。
Ⅹ 問下各位大佬,本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少於上月銀行業總資產,是什麼原因
銀行的資產可能不是全部用於社會融資,
用於銀行之間的拆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