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教下短期理財怎麼操作
定存、買貨幣基金、5萬以上可以考慮銀行理財產品
關鍵要看所謂短期是多少,一個月都不到那就貨幣基金,3個月以上就可以考慮定存,這兩種收益有時可能比不上銀行理財產品,但比較穩定,尤其適合要保本的情況(比如這筆錢3個月確定要使用的)。
如果所謂短期是動態的,不要求T+0的話可以考慮貨幣基金和通知存款,要求T+0的話,要看所屬銀行是否有相關業務,比如有些賬戶掛鉤貨幣基金賬戶,ATM取款不足時會自動從貨幣基金賬戶中贖回。
2. 短期理財產品有風險嗎
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上註明是版保本產品,沒有註明權的都是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
3. 短期理財保險的優缺點
4. 銀行的短期理財真的像它說的那樣利息多少就有多少嗎
7天沒有定期,但有7天通知存款。利率1.71%1000000*7*1.71%/360=332.5如果是個人存款的話,還要交納5%的利息稅332.5*95%=315.87本幣外幣都只有7天通知存款,就是說提前7天通知銀行支取,就可以享受該利率,否則適用活期利率。
5. 銀行理財短期的好還是長期的好
影響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的三大因素分別是:起投金額、風險、收益率。短期也就是3個月以下的銀行理財產品中,產品收益率集中於1%-3%之間,對投資金額沒有什麼要求;一般來說銀行理財期限越長的收益越高。
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的弊端
第一是收益偏低,剛才也說了,大部分情況下理財產品期限越長收益越高,所以期限太短的理財產品收益就會偏低
第二是資金站崗,大家購買理財產品一般不是一次性的行為,產品到期後都會持續購買,如果你買的產品期限太短到期了又沒有及時續購,那麼資金就會站崗
第三是募集期的影響更大,理財產品的募集期平均是5-6天,而且不管是長期產品還是短期產品都差不多,如果是長期產品的話,募集期的影響對產品的實際收益影響微乎其微,但是如果產品期限太短,會拉低產品的實際收益
長期銀行理財產品的弊端
最大的影響就是流動性太差,這一點比較容易理解,銀行理財產品大部分都是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的,現在國內只有個別銀行允許產品提前轉讓,但實施效果一般,現在絕大部分理財產品都只能持有到期。
銀行理財的購買起點是最低5萬元,部分起點是10萬元、20萬元、50萬元甚至更高,如果你購買了一年期以上的理財產品,期間有急需使用資金的情況是無法提前贖回的,這種情況就會很麻煩。
6. 有短期的投資理財產品嗎是否靠譜呢
目前像P2P理財都有1-3月左右的短期理財產品,P2P理財收益高,年化率在8-16%左右,投資門檻低,收益還是相當可觀。
安全與否,在於你所選擇的平台,共贏社建議在選擇安全靠譜平台時可以參考以下因素:
1、查看P2P平台的注冊信息和網站備案信息。
這是P2P理財必做的功課。一個沒有注冊、沒有進行備案的P2P平台,顯然是不正常的,必然屬於非法經營一類。P2P平台網站備案信息,一般在網站下方都有體現。
2、考察P2P平台的背景。
現在好些平台有國資、上市公司、VC背景,最好通過各方渠道了解下真實性,最好可以去平台方實地走訪一番。
3、P2P平台是否有第三方託管。
在7月18日出台的《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網路借貸平台必須有第三方資金託管,而且進一步強調是與銀行進行資金託管合作。
4、看P2P平台的風控是否嚴謹。
風控,是P2P平台的核心競爭力。有些平台有自己的風控團隊,有些平台和小貸公司有合作,要了解平台標的真實情況,風控操作流程等,以此來判斷平台是否有自融嫌疑,風控水平到底怎樣等。
5、了解平台客戶服務水平,用戶滿意度如何。
體驗平台客服,微信公眾號、客服QQ群、客服電話等,各個渠道去了解一下,從客服人員的口中了解,如果客服人員對一些問題的回答模糊不清或顧左右而言他等,這種平台最好不要投。
7. 哪個銀行短期理財產品好
若您來有招行一卡通,可嘗試了解自招行個人理財產品,部分產品的理財天數較短【如循環發售類產品(人民幣),有7天(8901)、14天(8902)、21天(8903)等】。您可以根據自身的投資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資金流動性等綜合考慮。
招行網銀和手機銀行均可查看招行在售、預售、過往的本外幣理財產品。您可登錄手機銀行,通過「我的→理財→理財產品」,選擇「全部」再點擊漏斗按鈕,可以高級篩選在售產品;或者您在該頁面的頂部,可以按代碼、名稱搜索想要了解的產品。(溫馨提示:購買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