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理財就是要節約用錢嗎
一、 理財:什麼叫理財?理財就是對個人、家庭財富進行科學地、有計劃地、系統地管理和安排。簡單說是關於賺錢、花錢和省錢的學問。
1、 合理的支配錢,該花的錢才花,不該花的錢不花
2、 設法使錢生出更多的錢,通過投資獲得更多的收益。
二、 理不理財大不一樣。
比如:每月工資的節余在銀行里採取「零存整取」就比「活期」的利率高2.375倍。所以「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三、 理財規劃:
理財≠投資
投資只是理財的一個內容。理財包括對人生和財富的全面規劃。
理財規劃包括:
1、 子女教育規劃: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個人素質。
2、 保險規劃:各種狀況下的基本保障。
3、 稅務籌劃:合理的避稅。
4、 養老規劃:退休以後能夠保持原來的生活水平。
5、 遺產規劃:能夠將遺產順利移交。
6、 投資規劃:資產的保值增值。
①金融投資規劃:含債券、基金、股票、黃金、信託、期貨、權證、外匯以及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匯理財產品等等。
②不動產投資規劃:住房和商鋪的投資、出租、投機和避稅等等。
③嗜好類投資規劃:古玩、字畫、郵票、錢幣、門券、報刊等等收藏品。
四、 理財的前提:摸清你的財務狀況→統計出資產與負債→明確定期的收入與支出→確定未來中長期的規劃→確定要達到的目標
五、 理財的基本原則:
1、 量入為出,量力而行。
2、 風險和收益相匹配。
3、 做好功課,不亂投資。
4、 控制慾望,不能貪婪。
六、 理財的基本定律:
1、4321定律:40%用於供房及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用於保險。
2、72定律:不拿回利息利滾利存款,本金增值一倍所需的時間等於72除以年收益率。
3、80定律:金融資產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等於80減你的年齡乘100%。
4、家庭保險雙十定律:家庭保險設定的恰當額度應為家庭收入的十倍,保費支出為家庭年收入的10%最為適宜。
5、貸房三一定律:住房貸款多少合適?每月的房貸金額以不超過家庭當月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為宜。
七、 理財大忌和誤區:
1、 理財是有錢人的事:工薪族更應該理財,壓力大,需要理財來增加自己的財富。積沙成塔,集腋成裘。
2、 有了保險就不用理財:保障和資產的增值是不同的2個概念。
3、 投資操作的短平快那
4、 跟風,沖動購買:理性分析,獨立思考,貨比三家。
5、 過度集中或者過度分散投資
6、 敢輸不敢盈,一漲就賣,越跌越不買:學會設立止損點和盈利點。
八、 成功理財的指標:
1、 所有財富是否合理利用?
2、 生活質量是否改善?
3、 退休以後的生活是不是有充足的保障?
4、 資產有沒有真正的保值增值?
九、 理財產品的分類:
1、 金融產品的分類:儲蓄、股票、債券、基金、保險、期貨、黃金、信託、外匯及相關金融衍生品。
2、 非金融類:①不動產類:房地產、實業投資、拍賣、典當、股權投資。
②收藏類:古玩、字畫、郵票、錢幣、門券、報刊等。
3、 按照流動性分類:從強到弱:現金、活期儲蓄、貨幣市場基金、定期儲蓄、債券、人民幣集合理財產品、外匯、股票、黃金、期貨、保險、收藏、實業投資、房地產等等。
4、 按照收益分類:從底到高:儲蓄、國債、銀行理財產品、企業債券、基金、集合理財產品、銀行外匯理財、黃金、股票、期貨、股權投資、外匯及金融衍生品交易。
十、 投資理財的資產組合三大原則:安全性、收益率、流動性。(排序由個人資產、財務狀況、理財目標等因素構成,並且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重要性有不同的排序)
十一、 目前的熱門產品有:國債、貨幣市場基金、券商理財產品、股權投資、銀行理財產品。
特點是:1、全由金融機構代理,省心省力。2、流動性較好,買賣方便。3、收益率相對銀行儲蓄較高。
需注意的是:1、投資方向不同的比較,就是對產品本身的了解。2、收益水平的比較,對不確定的浮動收益要有心裡准備3、流動性比較,4、風險度的比較。
千萬不要盲從,要根據自己的特色來規劃,不然就找專業理財人員幫助。
十二、投資組合的選擇:
1、 激進性組合:成長性資產80-100%,定息資產0-20%;具有很大的增值潛力,風險大,波動大;
2、 較激進性組合:成長性資產70-80%,定息資產20-30%;具有較大的增值潛力,風險較大,波動較大;
3、 穩健性組合:成長性資產50-70%,定息資產30-50%;具有一定增值潛力,存在一定的風險;
4、 較保守性組合:成長性資產30-50%,定息資產50-70%;具有較小的增值潛力,風險較小;
5、 保守性組合:成長性資產0-30%,定息資產70-100%;增值潛力很小,風險很小;
人生的不同階段應該選擇不同的組合:
1、 單身期:一般2-6年,參加工作至結婚的時期;收入低,花銷大,投資重點不在獲利,在積累經驗。可在預留10%的緊急准備金後,積極參與較激進性組合或激進性組合。
理財順序:節流計劃→資產增值計劃→緊急准備金→購置住房
2、 家庭形成期:一般1-5年,結婚至孩子出生,收入增加,生活穩定;理財重點是合理安排家庭建設的支出。首先安排繳費少的定期險、意外險和健康險,再預留15%的緊急准備金,剩下的參與穩健性以上組合。
理財順序:購置住房→購置硬體→節流計劃→緊急准備金
3、 子女教育期:20年,子女的教育費和生活費快速增加,因此要把理財重點放在這兩個部分。建議10%緊急准備金,10%的保險,40%可快速變現的基金或者債券股票等等,40%參與激進性組合。
理財順序:子女教育規劃→債務計劃→資產增值計劃→緊急准備金
4、 家庭成熟期:15年左右,子女參加工作到家長退休這段時間,工作能力、經驗、經濟狀況都到了高峰時期,此時最適合積累財富,擴大投資是理財重點。建議10%緊急准備金,10%-20%的以養老、健康和重大疾病為主的保險,70-80%參與穩健性組合。
理財順序:資產增值計劃→養老規劃→特殊目標規劃→緊急准備金
5、 養老期:退休後,投資和消費都比較保守,理財也以身體和精神第一,財富第二;主要以穩健、安全、保值為主要目標。建議10%緊急准備金,20%-30%的活期儲蓄或者通知存款,60-70%參與保守組合。資產較多的老年人可以用合法避稅的手段把財產有效的交到下一代手中。
❷ 怎麼理財好哪個好用
啥是理財?
很多人覺得,理財就是投資,就是錢生錢。
對不對?
也對也不對。
為了個人和家庭生活的安全穩定,購買保障性高的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這個過程是理財,在理財規劃的內容裡面稱為保險計劃。
社會養老保險只能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要想退休後生活得舒適、獨立,必須要有在有工作能力時積累的一筆退休基金作為補充,這個過程也是理財,在理財規劃的內容裡面稱為退休計劃。
所以說理財不是簡單的獲得投資回報,理財是為系統的解決某個問題而合理運用自身資源的過程。
那麼,到底如何理財?具體咋操作?
一、記賬
摸清自己的家底是理財的前提。要弄清自己的資產狀況,就要對自己的收入、存款、負債等存量資產和未來預期收入弄清楚,知道自己有多少財可以理。要摸清自己的家底,記賬的最好的方法,最好還是那種事無巨細的流水賬。
這樣,自己的收入是多少,花費是多少,都花在什麼地方,那些的必須的,那些的可有可無的等等,各項收支一目瞭然。弄清了自己的底細,便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理財規劃,調整自己的消費結構,幫助自己更好地適應規劃的生活。
二、理性消費
任何消費都應是理性的,有節制的、按照自己的自身財產狀況進行消費。
缺乏對金錢使用的控制,容易產生過渡消費、超前消費。攀比、虛榮、講排場、講面子。月收入3000元,卻消費了5000元;一百五十平米的房子就能滿足居住要求,硬要買三百多平米的房子;收入一般、剛夠保證溫飽,卻要去高消費場所吃喝玩樂。這種消費是一種不健康的、扭曲的,並且不可持續的消費方式。
三、投資
我的建議是,拿出30%左右放余額寶,吃2.6%的活期利息即可。因為這錢日常消費和緊急大額消費都夠用。
然後剩下的,可以投入穩健的理財產品去做定期理財。
至於定期理財的選擇,個人建議:
如果對於流動性沒有太大要求的投資者,可以選擇的范圍就比較大了,可以考慮短期理財(券商+銀行、P2P/P2B)、大額存單、銀行結構性存款、國債逆回購等理財。
短期理財產品,多數收益略高於貨幣基金,但是流動性稍遜色。
1,短期理財(券商+銀行、P2P/P2B)。
在固定期限如30天~365天等,無法主動賣出,也就是到期贖回。
券商理財,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66%,以20萬元本金測算,一年的預期收益約為9320元。
P2P/P2B,固定收益產品,年化收益率在6%-14%之間。
P2B很多人說不會選。
說它風險低呢,若啥也不看地瞎投,等於蒙眼接飛刀啊!把命運交給老天,那就只能聽天由命。
說它風險高呢,上班族如我,以「邊投邊學」的姿態幾年來還算穩妥,它成為了我餐盤的主食之一。
所以要學會怎麼選適合的,了解得越多,風險越可控。
我從2014年開始投P2B到現在,沒耗費過多精力,每年多掙個幾萬,收益還比較有優勢的。
也比較喜歡穩健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所以選的是P2B類的頭部平台,簡單來說就是風險比較小,省事兒,但是收益頂多也就10%了,如果對收益沒有特別高的追求,倒是可以一試。
而且門檻低,當時我也是300入門的,哈哈,注冊投資還能拿500購物卡,推薦家人和朋友參加過,覺得不錯,你們感興趣也可以看:100紅包+500京東卡
ps:專屬活動,此頁面注冊才有獎勵
可以去看看他們的理財論壇,體驗一下優秀的客服服務和社區論壇,以後投資其他平台也有對比。
2,大額存單和銀行結構性存款。
綜合部分銀行公布的利率,近期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分別為2.28%、3.18%、4.15%、4.19%,要比普通的定期存款高一些。
此外,流動性更好的銀行結構性存款大多數是一年期以內,收益率在4%左右,不過現在不保本不保息,收益浮動等風險需要自己承擔。
3,國債逆回購。
個人通過國債回購市場把自己的資金借出去,獲得固定的利息收益。月底,季底、年底時候,收益高到10%也有,需要好好選擇分析。
以上幾種是目前比較穩健的理財方式,也可以說是我自己投過的理財產品,確實是比較不錯的。
說了這么多理財,最重要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產品其實沒有對錯,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找到適合的,就是對的。
不建議購買項:保險、股票、股票基金、各種幣。
說句實話,買這些東西能賺錢么?
能,但絕對不會是你,如果你相信自己買股票能賺錢,還不如買彩票實際點。14年有朋友建議我買比特幣,當時了解了一下,感覺噱頭很大、風險更大,堅決不買,至今我也不後悔。因為,他買了五千多,一個月不到就變兩千多了,然後為了止損就都賣了,沒有人能夠看到四年後今天漲成這鬼樣。
如果你手頭這兩萬不急用,就當不存在,你可以全買比特幣,十年後再見
四、提升個人素養
提升個人素養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要提升自己的素質修養,就要不斷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別人學習,向自己學習。
向書本學習就是要看書;向別人學習,就是多觀察自己周圍會處理事情的人,看他們碰到問題時會怎麼做。多和自己敬佩的人交流。向自己學習,就是要經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行為。古人說:「吾日三省吾自身。」
學會自我控制、自我約束,按理智判斷行事 ,無論什麼事情都三思而後行等等這些素質修養是理財所必備的。
❸ 現在的人為什麼說 手上有錢就趕緊花出去,存著也越來越不值錢,難道說理財就沒有用了嗎
錢要分散投資,就像說雞蛋不能放在一個框裡面一樣,手裡面有錢就完全花出去版的是那種沒有多權余錢儲蓄、投資的人,還是建議合理理財,這樣才能有效的、有益的循環,不然只會越來越緊張,可以將錢分成幾份,一份日常花銷、一份儲蓄、一份投資(基金、金條,現在不建議炒股)。
❹ 借記卡能不能買理財產品,就是說我的借記和理財就用一張借記卡行不行謝謝!!
開通網銀後,你就可以在網上用借記卡做一些理財了,一般的理財產品都是和借記卡綁定的,只要那張借記卡是你的名義辦理的
❺ 有100萬現金只靠理財,就可以不用上班了嗎
現在銀行理一般在4.5記息,一百萬元一年應是100x365X4.5÷365=49995元!
❻ 什麼是理財省吃儉用就是
當然不是,我理解的理財就是讓你的閑置資金流動起來幫你賺錢,簡單說就是錢生錢。純屬個人意見。
❼ 說說你們都用什麼理財產品
我一般用小米和支付寶的,聽說京東金融也不錯,但是我沒用過,別的不考慮,瞎折騰!任何高收益的理財都是伴隨著高風險的!
❽ 知不知道我們個人應該怎麼理財啊!幾天就用去了幾千塊啊
你可以投資的 可以聯系我啊 你適合做什麼樣的投資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