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網銀不是來很好用,界面也不源是很友好,300元以下也要收取小額帳戶管理費,而且如果不是理財金卡的話。
中行:網銀支持的太少,而且500以下都要收取小額帳戶管理費。不做推薦。
農行:農行網銀支持也不多,而且代理基金不多,用來理財也不是很好。不過農行平時沒什麼人,辦個業務還是不用太久時間的,對於平時時間不多的人來說可以考慮
建行:建行的網銀還是很不錯的,網點多,而且人不是特別多,主要是網銀給與的支持很多,基本網上所有的支付都可以應對。
❷ 目前百度理財支持哪些銀行卡
您可以登錄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APP)->我的->銀行卡,點擊「度小滿理財支持的銀行卡及限額說明」,即可查看支持的銀行卡列表。
❸ 銀行 理財卡和儲蓄卡有什麼區別
你好,理財卡和儲蓄卡區別如下:
理財卡是借記卡的一種,借記卡是指先存款後消費,沒有透支功能的銀行卡。不同於面向普通用戶發行的儲蓄卡,理財卡是面對高端客戶發行的。
理財卡都會集中很多理財功能,比如外匯、基金、轉存等,根據星級享受一些VIP服務,如在櫃台優先辦理業務、無需排隊,轉賬匯款減免手續費等等,而儲蓄卡具有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功能。
投資者存錢利息有所不同,一把來說,存入儲蓄卡的活期、定期利息低於理財卡中理財產品的利息。
銀行除了向投資者發行理財卡和儲蓄卡之外,還有信用卡,持卡人有一定的信用度,可以透支,即先消費,後還錢。
❹ 請問理財卡是什麼銀行卡
簡單說就是
你存800W 銀行給配個 財富卡 享受什麼 全年10次免費高爾夫 過節給你送禮品呀 金融講座 等等
你存50W 給你弄個理財卡 享受 免排隊 全國同行免手續費 每年免費體檢 等等
你存1W 給老子老老實實每年交10元卡年費 乖乖排隊
理財卡 的實質是用來區分身份的 人分3 6 9 等 你懂的 不是說用來理財的 隨便什麼卡、存摺都能理財 理財是一種行為 卡只是介質
❺ 理財卡與銀行卡的區別
理財卡與銀行卡的區別:
理財卡只能先存款再消費,不能透支,屬於借內記卡。銀行卡分為信用卡和容借記卡,信用卡可以透支。
理財卡與信用卡的區別:
1、銀行給予持卡人授信額度不同:
銀行覺得持卡人有一定的信用度後,才會給予信用卡。持卡人沒有得到銀行的信用度標准,銀行只能選擇給予借記卡,如理財卡。
2、功能不同:
信用卡可以透支消費,而理財卡不能透支消費。
3、存在卡里的利息不同:
存在理財卡里的錢有利息,而存在信用卡里的錢沒有利息。
(5)理財有什麼銀行卡嗎擴展閱讀
理財卡屬於借記卡。借記卡是指向持卡人發行的發卡銀行。信用卡不設信用額度,持卡人先存款後使用。借記卡按功能分為轉帳卡、專用卡和儲值卡。借記卡不能透支。轉賬卡具有轉賬、存取款和消費等功能。
信用卡分為貸記卡和必須貸記卡,貸記卡是指持卡人具有一定的信用額度,在還款後可先消費信用卡的信用額度內;必須貸記卡是指持卡人按要求存入一定數額的零用現金,當零用現金賬戶的余額不足支付時,在規定的信用額度內可以透支的必須貸記卡。
上面提到的信用卡是指一張單獨的借記卡。
❻ 什麼是理財卡 和普通儲蓄卡什麼區別啊
以建行金融抄卡為例襲:建行金融卡是建行為個人貴賓客戶開發的多幣種、多功能、標准化、高檔化的金融管理工具。建行的金融卡和普通儲蓄卡在申請人、目的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1、申請人不同:
普通儲蓄卡可以在銀行的任何分支機構使用其有效身份證進行處理。建行理財卡由建行為個人貴賓客戶開發,非貴賓客戶不能申請辦理。
2、申請目的不同:
辦理儲蓄卡的目的是存錢、存錢和轉賬;辦理理財卡的目的是理財,為了賺錢、增值。
3、具備的功能不同:
儲蓄卡可以實現信用卡消費、ATM取現、轉賬和多種支付功能。建行理財卡具有多賬戶、綜合管理、合同財務管理、自動轉賬、境外交易、全球貨幣、收付、簡訊通知等功能,可享受優惠待遇和金融服務。建行提供咨詢。
❼ 銀行理財卡和儲蓄卡有什麼區別
理財卡和儲蓄卡的區別為:
一、面向對象不同。理財卡是銀行面向個人中高端客戶發專行的借記卡,而儲屬蓄卡是銀行面向社會大眾發行的借記卡。
二、申請條件不同。理財卡的申請條件:
1、年滿18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和償還能力且符合條件的自然人。
2、一年內在銀行的金融資產月均金額達到一定金額,一般情況下,白金卡為50萬元(含)以上,金卡為20萬元(含)以上。
3、一年內個人貸款月均余額達到一定金額,還款情況良好,無不良記錄。一般情況下,白金卡為100萬元(含)以上,金卡為50萬元(含)以上。
4、一年內銀行結算賬戶消費額(不含購房、購車等大額消費)累計達一定金額,一般情況下,白金卡為10萬元(含)以上,金卡為5萬元(含)以上。儲蓄卡的申請條件:持本人有效身份證至銀行營業網點辦理即可,未達到年齡不可辦理身份證的客戶,可以在監護人的幫助下辦理儲蓄卡。
三、享受的服務不同。理財卡持卡人可以享受銀行相應等級的VIP服務,如優先優惠、理財咨詢等多項服務,而儲蓄卡一般無法享受VIP服務。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新編金融法小全書(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