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會發生新一輪金融危機嗎
謝國忠:美國即將引領世界走向新一輪經濟危機
迄今為止,美國依然是不確定性最大的源頭,亦是量化寬松大戰的始作俑者。造成上一場經濟危機的那些人,將引領我們邁入下一場危機。另一輪全球性危機的爆發,只是時間問題
編者按:
近日,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在《福布斯》網站發表文章,就美國施壓各國提高匯率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為觀點摘錄。
謝國忠:
整個世界煙霧四起,一場貨幣大戰似乎一觸即發。量化寬松(QE)是這場戰爭所選擇的武器。如果你敢印1萬億,我就敢印1萬億。當然,他或她也會這么做。倘若印了1萬億鈔票之後,匯率還是沒有變化,怎麼辦?沒關系,讓我們實施第2輪量化寬松政策。在美國財長蓋特納等人看來,世界末日已經離我們非常近了。不僅僅是中國人,世界各地的富人都在爭相購買黃金,以求得心境的一絲安寧。實際上,他們正在把一噸一噸的黃金拉回家。當貨幣在量化寬松大戰的硝煙中變得一文不名時,富人至少還有黃金來維系自己的財富。
在美國的專家、政客和政府官員看來,這一切全是中國人惹的禍。中國絕非一身清白。其貨幣政策當然稱不上完美無瑕。但中國並不是世界經濟的病根。迄今為止,美國依然是不確定性最大的源頭,亦是量化寬松大戰的始作俑者。美國的精英創造了自1929年以來最大的金融泡沫,甚至去除了旨在預防這類泡沫的監管措施,泡沫破裂之後,美國經濟一片狼藉。現在,正是這些人想找一個快速療法,以維系其權勢。不幸的是,這種快速療法是不存在的。
美國已經將利率削減至零水平,其預算赤字已攀升至GDP的10%。這是凱恩斯主義政策的「震懾」(shock-and-awe)版本。但是,在經歷了幾個季度的強勁增長之後,美國經濟再次呈現下行勢頭,失業率依然接近10%(如果將未充分就業和已經不再尋找工作的人包括在內,失業率或許遠不止這個數,很可能跟西班牙差不多,接近20%)。經濟刺激計劃業已失敗。
那麼,應如何解釋這個結果呢?如果你是保羅•克魯格曼,你肯定會說刺激力度不夠。當然,如果政府將預算赤字提升至GDP的20%,並且實施另一輪量化寬松政策,依然起不到效果,他可能還會說力度不夠。你永遠也沒有辦法證明克魯格曼是錯的。好聰明的傢伙!
第二種解釋是,經濟的康復是需要時間的。沒有哪個經濟體在經歷了如此龐大的泡沫之後,依然能迅速復甦。當巨大的泡沫長期延續的時候,資源錯配異常嚴重,進而導致重新配置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完成。尤其是當勞動力市場嚴重錯配時,它根本就沒辦法迅速自我矯正。因此,當一個經濟體處於錯配狀態時,刺激措施可以通過自身的能量,啟動經濟增長,但無法實現維系經濟可持續增長所需的乘數效應。
第三種解釋是,這是中國的過錯。誠然,在美國刺激計劃帶動經濟增長期間,中國對美出口急劇攀升,也就是說,部分刺激效應流向了中國。但這又該怪誰呢?蘋果公司的iPhone都是在中國生產的,因為甚至在中國工人工資大幅上漲之後,每部iPhone的製造成本依然不到20美元。蘋果公司的毛利是流向中國的加工成本的30倍。蘋果的例子或許有些極端。但事實是,中國對美出口商品在美國的零售價是其出廠價的3到4倍。美國公司樂意在中國製造商品,以滿足刺激計劃帶動的需求。
蓋特納等人可能會說,中國應該提升人民幣匯率,迫使美國公司將生產線搬回美國。我猜想,這或許就是逼迫人民幣升值背後的全部邏輯。但人民幣匯率處於何種水平時,美國公司才會產生這個念頭?美國的工資10倍於中國。難道中國應該將人民幣匯率提升10倍?
當然,美國的專家是不會這樣說的。他們會提及中國經常帳戶的盈餘,以及不斷攀升的外匯儲備,並將其視為中國進行匯率操縱的表面證據。我並不想否定,不斷攀升的外匯儲備是中國必須要應對的一個問題。但這是另一項議題,跟美國經濟並無關聯。人民幣升值也並非解決之策。
在我看來,人民幣其實被高估了。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在過去10年呈爆炸式增長,從12萬億飆漲至70萬億。沒有哪一種貨幣在貨幣供應量海量增長之後沒有出現過貶值。中國產業的迅猛增長,只能解釋貨幣供應增長的部分原因。大批貨幣流向了估值過高的房地產市場。當房產市場實現正常化之後,資金流出,人民幣貶值壓力隨之顯現。估計2年內,我們就將目睹這一幕。
正確的措施現在並不重要。政治上的權宜之策才是重要的。美國人想快速擺脫經濟困境,並且試圖通過美元貶值的方式來實現這一願景。如果美國能逼迫中國提高人民幣匯率,那麼日元、歐元和其他主要貨幣也將同步升值。佔全球經濟總值四分之一的美國,就可以通過出口擺脫困境。
問題在於,其他國家並不會遵循美國人的如意算盤。中國不可能大幅度提升人民幣匯率。這樣做將導致熱錢湧出,房地產市場全面崩潰,進而導致銀行體系崩盤。中國現在進退維谷。中國正開始啟動緊縮措施,以期實現房地產市場的軟著陸,與此同時,人民幣升值預期也會阻止熱錢離開。這套組合拳或許將支持一個延續數年的調整期,從而為銀行業贏得籌募資本的時間。
日本現在也不能讓日元大幅升值。日本的產業在競爭力方面,已經輸給了德國,甚至美國。日本公司好多年都沒有推出一款全球熱賣的產品了。德國和美國的汽車業正在蠶食日本公司的領地。日元大幅升值這一幕是很難看到的。日本央行很容易受到政治壓力。它在這方面的履歷並不算好。如果日本央行放任日元摧毀豐田、本田等公司,其獨立性將難以保持。因此,它會採取量化寬松的政策,壓低日元幣值。
歐元正在高歌猛進。歐洲央行(ECB)現在的口氣依然像德意志聯邦銀行。但倘若歐洲再次爆發主權債務危機,ECB的立場恐怕也延續不了多久。當歐元高企時,一些經濟體(不會是德國和法國)將墜入危機模式。ECB或許也將加入量化寬松大軍。
在採用量化寬松政策方面,英國是不需要外人勸說的。英國就像是一個大號的香港,完全依賴炒股票和炒房產度日。但泡沫破裂後,它就沒有太多的事情可做。貨幣貶值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韓國雖小,但總想步大國後塵。汽車、電子和化工產品在韓國經濟的地位舉足輕重。韓國政府會主動關注匯率變動。最近,它正在「調查」金融機構在貨幣市場的不合需要之舉。
溫和的巴西也被激發起來了。過去10年間,巴西任由市場將本幣匯率翻了一番。巴西人對由此而來的低通脹率心存感激。但經濟的增速相當緩慢,對一個發展中經濟體來說,這顯然不夠好,更何況它還自誇為「金磚四國」的一員呢。
似乎沒有哪個國家想讓其貨幣升值。大多數主要經濟體都願意採取措施,壓低本幣匯率。對於美國來說,這是一盤將死之棋。倘若貨幣貶值無法帶動出口增長,量化寬松政策就只會造成通貨膨脹,這將首先體現在不斷攀升的油價上。美國人正在承受房價下跌和高失業率的打擊。如果油價在現有水平上翻一番,這個國家或許就陷於動盪。它的精英將作何反應呢?或許會出台更多的類似措施吧。
世界正在步入一個高通脹率和政治不穩時期。另一輪全球性危機的爆發,只是時間問題。首要跡象將是國債市場的崩潰。美聯儲正在通過其量化寬松項目控制收益率曲線。但其他投資者不會陪它玩這個瘋狂的游戲。留在國債市場的唯一理由是,美聯儲不會讓市場下跌。但國債的潛在價值正在隨著不斷增長的貨幣供應量及其引發的通脹後果而逐步蒸發。當所有投資者意識到這一點時,他們都會倉皇出逃。美聯儲將無力阻止狂奔的人群。如果它引發的鈔票足以接管整個市場,那麼,拿著新鮮出爐的美元的人們勢必想將其轉化為其他資產。美元也將徹底完蛋。
世界似乎正徑直走向將於2012年爆發的另一場危機!
造成上一場危機的那些人現在依然掌握著權杖。他們將引領我們邁入下一場危機。冰島前首相因導致銀行危機,被送上特別法庭接受審判。比之更糟糕的命運,正等待著正在煽起下一場危機的精英們。
馬光遠:突然加息預示通脹已成經濟頭號大敵
在8月份CPI再次沖高至3.5%之後,9月份CPI創新高已成定局。這意味著,收縮流動性,控制通脹向惡性發展已經提升為央行首要的任務。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據此相應調整。
這是自2007年以來,時隔34個月央行第一次加息。這次加息特別令人意外,就在前不久央行行長周小川還表示,中國年內不會加息,而且,就時機而言,恰逢全球匯率戰爭一觸即發,歐美逼人民幣升值的敏感時期。在這種情況下,突然加息,不僅使得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加大,更會使得熱錢加速湧入,而央行在這個時刻依然加息,劍指何方,的確耐人尋味。
很顯然,在這種情況下,加息是一把無奈而又不得不拔出的利劍。所言無奈,是中國目前已經進入通脹時代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就貨幣政策的基本目的而言,管理通脹預期是其首當其沖之責,在8月份CPI再次沖高至3.5%之後,9月份CPI創新高已成定局。這意味著,收縮流動性,控制通脹向惡性發展已經提升為央行首要的任務。特別是,房地產調控歷經一年而收效甚微,在負利率的推波助瀾下,買房成了很多人保值的最好選擇,而各種商品的輪番漲價使得「價格翹尾」的種種說辭不攻自破。可以說,負利率和寬松的流動性已經成了當前價格高燒不退的主要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加息事實上成了央行不二的政策選擇,但在歐美等國經濟復甦前景不明,美國的寬松量化和零利率政策遙遙無期的情況下,中國一旦加息,基於人民幣升值和熱錢的壓力,對於依舊不確定的外貿前景將產生負面影響。這樣,央行一度陷入兩難:如果要治理通脹和房價泡沫,改變負利率,則必須加息;但一旦加息,人民幣將升值。
但是,一國的貨幣政策應該基於本國經濟的基本面,既然通脹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頭號大敵,而以房價為代表的資產價格泡沫也成了懸在中國宏觀經濟之上的堰塞湖。就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而言,是通脹,而不是熱錢和人民幣升值。
貨幣政策急需從寬松向適度從緊轉型,而這個質變,只有通過加息的信號才能真正傳遞;目前的負利率只能通過加息來改變,房價也只有在加息等政策利器之下才會回歸理性。因此,加息對於中國經濟而言,盡管屬於「兩難」的選擇,會帶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和熱錢,對中國的外貿形勢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考慮到中國經濟的長治久安,加息應該是一個必須的選擇。
從這次加息的力度來看,屬於非常溫和的加息,而且,加息之後負利率的情況依舊沒有改變。但通過加息,透露出貨幣政策對於未來通脹的擔憂和寬松貨幣政策的逐步退出,達到這個信號傳導的目的即可。而這種謹慎的做法主要還是擔心加息如果過猛,熱錢加速湧入,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難以承受。因此,就控制未來的資產價格泡沫和通脹,這次加息的「葯量」顯然還遠遠不夠,未來依舊不排除還有再次加息的可能。
孫立堅:央行突然加息意味著什麼?
央行突然加息了!在主要發達國家繼續採取超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時候我們逆勢而為意味著什麼?主要有三大方面的意義:1.通脹和樓市泡沫已經成為當前中國最主要的問題,而靠數量調整力度不夠。2.人民幣增值加快會帶來人民幣金融資產升值的預期,當年德國和日本都經歷過,所以加息防止泡沫膨脹。日本當年沒有加息,直到今天還在為那時的寬松貨幣政策所導致的資產泡沫而後悔。而德國當年加息卻避免了日本的悲劇!3.告別寬松貨幣政策的特殊環境。十二五規劃,政府提出了不求高增長而求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的目標,加息就是為今後健康的貨幣環境打下基礎,也就是中國率先釋放退市的信號!當然,今天只是打開了加息的通道,加息的力度是有限的。更多地是一種心理上的示範效應——不至於讓還處於寬松貨幣政策「慣性」中的中國經濟掉頭過猛!所以,今後央行還會根據上述所提到的三點政策目標實現的效果好與壞,再來決定是否採取繼續加息的策略。
不可否認此時加息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首先,在人民幣升值的過程中,在世界跟我們相反的貨幣政策環境下,會激發熱錢的流入,進一步增強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其次,雖然銀行息差不變,但銀行信貸業務正在面臨全面整頓,加息對銀行的利潤也是一個打壓;另外,加息增加企業融資成本,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內外市場消費能力有限,企業的盈利能力會受到影響;最後,因為消息突然,還可能對股市暫時帶來利空影響。但不管怎樣,既然政府在此時「選擇」加息,一定是做好了相應的「補救措施」!比如,加強對外資流入的管理,疏導銀行資金進入「十二五」規劃所扶持的產業領域等。至少我認為,物業稅和房產稅等會推遲一段時間。
從另一個角度看,今天中國政府主動採取人民幣升值和加息的政策組合拳,事實上意味著我們正在負起大國的責任,沒有加入到今天愈演愈烈的貶值競爭游戲中!目前由於美國、歐洲和日本繼續實行超寬松的貨幣政策,來解決他們所遭遇到的高失業等「大國的煩惱」問題,這使得全球的流動性迷失了價值方向,市場正在從美元資產、歐元資產等「軟通貨」轉向大宗商品和新興市場的「硬財富」上,導致這類「資源」所在國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貨幣升值、通脹加劇、泡沫膨脹的沖擊。所以,我們才看到今天反而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受不了外來游資的沖擊,率先加息,尤其是經濟還沒有復甦的國家,更加凸顯出它們「小國的痛苦」!
造成今天混亂動盪的世界經濟局勢,單靠中國一方面負責任的行動是遠遠不夠的,關鍵的問題是今天充當全球「貨幣錨」的國家和地區,即美元、歐元和日元等相對應的國家和地區,如果不繼續承擔「金本位」國際貨幣體系崩潰後所肩負起的信用本位體系下貨幣穩定的責任——即停止目前用超寬松貨幣政策救市的做法,而是一味地只考慮本國當前的利益,甚至伴隨著今天恐慌性的國際資本的流出傾向的加劇,為了遏制國內流動性的減少,而繼續變本加厲地向國內投放貨幣的話,那麼,這不僅會造成有責任心、並率先採取行動的中國蒙受單方面的利益損失,而且更嚴重的是讓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穩定目前國際貨幣體系的美好願望也付諸東流。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看到充當「貨幣錨」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復甦問題,應該放到國際合作和政策協調的框架下共同來加以解決。否則,金融危機所造成的「大國的煩惱」和「小國的痛苦」局面,靠「自力」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且在今天開放的經濟環境中,會給其他國家的努力造成更大的麻煩,惡劣的外部環境反過來也讓自己吞噬由此帶來的苦果。事實上,今天「貨幣大戰」的火種已經在向全球蔓延,而且越燒越旺,這樣自由放任下去,後果不堪設想!(本文摘編自孫立堅個人博客)
Ⅱ 人民日報四評網路建設,釋放出哪些信號
信號一,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落,中央有定力。
盡管一季度經濟增速下降,但經濟增長質量得到改善,即產業結構方面服務業加速增長,需求結構方面消費相對穩健,收入增長方面農村增長快於城市。這樣的變化可以看做是結構調整出現了正面成果,也可以說是另一面成績不佳的表現。不過從長周期角度看,這樣的變化是積極的,應該得到肯定。
信號二,調結構要主動,誰不主動誰吃虧。
經濟增長出現分化,地區之間有差異,產業之間有差別,企業之間有分化。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在於結構調整是否存在主動性。結構調整是新常態更本質的特徵,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來、熬不起。這種說法是在傳遞中央要求,即地方政府要主動調整結構,不能為了幾個點的經濟增速而糾纏於老產業老產品。誰能主動調整,中央就會支持誰。當然,政策如何支持調結構,仍然需要具體化。除了政績考核不應有GDP增速外,還要對地方結構調整予以財政和金融的實際支持。
信號三,投資仍是主力軍,消費要有新政策。
穩增長要「三結合」,一是近期和長期相結合,二是發展和改革相結合,三是國內和國際相結合。這種表達就是,判斷中國經濟走勢要放在國際經濟框架內,要看到中國經濟調整是全球再平衡的一個過程,因而宏觀決策既要考慮短期反周期,更要顧及長期調結構。而穩增長不能影響改革,改革應該為增長創造制度條件。由於經濟下行壓力不小,從宏觀調控看,政府投資仍是主要手段,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但中央認識到消費對增長具有基礎性作用,因而為刺激消費,就要增加居民收入,改善社保制度,讓居民敢消費。可以判斷,未來政府將通過國有資產變現來改變社保困境,並通過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來刺激居民消費。最好的辦法是提高居民社會服務均等化水平,包括減少醫療支出,改變中小學入學辦法等,讓居民減少儲蓄,增加即期消費。中央政府意識到居民到境外消費產生的負面效應,因而很可能近期在國內增加「免稅區」,增加進口商品供給,通過降低關稅或免稅,「形成巨大的增長動力,留住寶貴的消費資源」。這樣做的辦法實際可以起到經濟和政治一箭雙雕效果。經濟上,擴大居民在國內消費。
信號四,牛市是長期需要。
「我國經濟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能不能把儲蓄轉化為有效投資是支撐穩增長的關鍵。目前居民儲蓄率很高,海量資金無處可去,人們難以獲得可持續的財產性收入;可另一方面,實體經濟和重大建設項目缺乏資金保障。所以,財稅、金融、投融資體制改革必須整體推進,特別是要打通投融資渠道,挖掘民間資金潛力,讓更多儲蓄轉化為投資」。
信號五,防風險是一盤棋,打破剛性兌付,殺雞給猴看。
可能避免出現局部支付危機,維持剛性兌付局面。這意味著政府可能有選擇的打破剛性兌付局面,在不產生系統性風險前提下,殺雞給猴看。一方面讓老債務人積極去庫存,積極去產能。另一方面讓市場樹立契約概念,抑制融資沖動。
信號六,房地產還是不好賣。
表明政府對房地產認識非常客觀,房地產應該盡快去庫存。政策方面會刺激住房需求,但開發商更應該降價銷售。降價銷售才可以盡快去庫存,才能既可以啟動消費,也可以避免支付危機。實際上,只有房地產調整到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才能減緩。只有房價調整到位,才能真正啟動住房需求,才能啟動新一輪住房投資。權威人士的說法進一步驗證了房地產長周期拐點出現的判斷。
信號七,宏觀調控要玩平衡。
「今年的宏觀政策主要注重兩點:一是用多大力度,二是採取什麼樣的有效措施」。這是在強調,宏觀調控要玩好平衡,要用巧勁。所謂巧勁就是一要力度合適,二要效果明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會更加積極,但積極的表現點不一樣。財政政策除了增加支出,更會積極減稅,特別是避免向企業徵收「過頭稅」。如果要做到兩頭平衡,也並不容易。政府一方面缺錢,另一方面還要減稅,左右為難。不過正如權威人士所言,中國有制度優勢,因此很可能通過政策性銀行來提供投資性貸款,變相實現財政貨幣化。貨幣政策仍然會繼續寬松。降息降准還是一個都不能少。由於美聯儲加息預期顯著,市場存在資金外流可能性,為避免外匯占款下降,央行一定會通過多次降准來對沖基礎貨幣供給不足。這樣做也是一箭雙雕,既可補充流動性,也可以穩定股市,從而對熱錢增加吸引力,避免大規模資金外流發生。
信號八,政策不會變,鼓勵發財致富。
當前社會心理預期處於敏感階段,穩定預期至關重要」。要穩定預期,就要有政策宣示,要保持政治穩定,社會和諧,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因此中央政策是「黨和政府推進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是明確的,對企業家的支持是一貫的。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中央堅持國有企業改革方向沒有變,保護民營企業產權方針沒有變,堅持對外開放和利用外資政策也沒有變」。這是對民營企業家喊話,也是對外資喊話,告訴他們,反腐不是反對私有產權,反壟斷不是打擊外資。
Ⅲ 股票高手進一下
MA5:5日均線,MA10:10日均線,MA20:20日均線,MA30:30日均線
MACD是根據兩條不同速度的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來計算兩者之間的離差狀況作為行情研判的基礎,實際是運用快速與慢速移動平均線聚合與分離的徵兆,來判斷買進與賣出的時機與信號,在實際操作中,MACD指標不但具備抄底(價格、MACD背離時)、捕捉強勢上漲點(MACD連續二次翻紅時買入)的功能,而且能夠捕捉最佳賣點,幫助投資者成功逃頂。其常見的逃頂方法有:
1)股價橫盤、MACD指標死叉賣出。指股價經過大幅拉升後橫盤整理,形成一個相對高點,MACD指標率先出現死叉,即使5日、10日均線尚未出現死叉,亦應及時減倉。
2)假如MACD指標死叉後股價並未出現大幅下跌,而是回調之後再度拉升,此時往往是主力為掩護出貨而再最後一次拉升,高度極為有限,此時形成的高點往往是一波行情的最高點,判斷頂部的標志是「價格、MACD」背離,即當股價創出新高,而MACD卻未能同步創出新高,兩者的走勢出現背離,這是股價見頂的可靠信號。
——————————————————————————
詳細解釋如下:
MACD指標又叫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是由查拉爾•阿佩爾(Gerald Apple)所創造的,是一種研判股票買賣時機、跟蹤股價運行趨勢的技術分析工具。
第一節 MACD指標的原理和計算方法
一、MACD指標的原理
MACD指標是根據均線的構造原理,對股票價格的收盤價進行平滑處理,求出算術平均值以後再進行計算,是一種趨向類指標。
MACD指標是運用快速(短期)和慢速(長期)移動平均線及其聚合與分離的徵兆,加以雙重平滑運算。而根據移動平均線原理發展出來的MACD,一則去除了移動平均線頻繁發出假信號的缺陷,二則保留了移動平均線的效果,因此,MACD指標具有均線趨勢性、穩重性、安定性等特點,是用來研判買賣股票的時機,預測股票價格漲跌的技術分析指標 。
MACD指標主要是通過EMA、DIF和DEA(或叫MACD、DEM)這三值之間關系的研判,DIF和DEA連接起來的移動平均線的研判以及DIF減去DEM值而繪製成的柱狀圖(BAR)的研判等來分析判斷行情,預測股價中短期趨勢的主要的股市技術分析指標。其中,DIF是核心,DEA是輔助。DIF是快速平滑移動平均線(EMA1)和慢速平滑移動平均線(EMA2)的差。BAR柱狀圖在股市技術軟體上是用紅柱和綠柱的收縮來研判行情。
二、MACD指標的計算方法
MACD在應用上,首先計算出快速移動平均線(即EMA1)和慢速移動平均線(即EMA2),以此兩個數值,來作為測量兩者(快慢速線)間的離差值(DIF)的依據,然後再求DIF的N周期的平滑移動平均線DEA(也叫MACD、DEM)線。
以EMA1的參數為12日,EMA2的參數為26日,DIF的參數為9日為例來看看MACD的計算過程
1、計算移動平均值(EMA)
12日EMA的算式為
EMA(12)=前一日EMA(12)×11/13+今日收盤價×2/13
26日EMA的算式為
EMA(26)=前一日EMA(26)×25/27+今日收盤價×2/27
2、計算離差值(DIF)
DIF=今日EMA(12)-今日EMA(26)
3、計算DIF的9日EMA
根據離差值計算其9日的EMA,即離差平均值,是所求的MACD值。為了不與指標原名相混淆,此值又名DEA或DEM。
今日DEA(MACD)=前一日DEA×8/10+今日DIF×2/10
計算出的DIF和DEA的數值均為正值或負值。
理論上,在持續的漲勢中,12日EMA線在26日 EMA線之上,其間的正離差值(+DIF)會越來越大;反之,在跌勢中離差值可能變為負數(—DIF),也會越來越大,而在行情開始好轉時,正負離差值將會縮小。指標MACD正是利用正負的離差值(±DIF)與離差值的N日平均線(N日EMA)的交叉信號作為買賣信號的依據,即再度以快慢速移動線的交叉原理來分析買賣信號。另外,MACD指標在股市軟體上還有個輔助指標——BAR柱狀線,其公式為:BAR=2×(DIF-DEA),我們還是可以利用BAR柱狀線的收縮來決定買賣時機。
離差值DIF和離差平均值DEA是研判MACD的主要工具。其計算方法比較煩瑣,由於目前這些計算值都會在股市分析軟體上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因此,投資者只要了解其運算過程即可,而更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研判功能。另外,和其他指標的計算一樣,由於選用的計算周期的不同,MACD指標也包括日MACD指標、周MACD指標、月MACD指標年MACD指標以及分鍾MACD指標等各種類型。經常被用於股市研判的是日MACD指標和周MACD指標。雖然它們的計算時的取值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計算方法一樣。
在實踐中,將各點的 DIF和DEA(MACD)連接起來就會形成在零軸上下移動的兩條快速(短期)和慢速(長期)線,此即為MACD圖。
第二節 MACD指標的一般研判標准
MACD指標是市場上絕大多數投資者熟知的分析工具,但在具體運用時,投資者可能會覺得MACD指標的運用的准確性、實效性、可操作性上有很多茫然的地方,有時會發現用從書上學來的MACD指標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去研判股票走勢,所得出的結論往往和實際走勢存在著特別大的差異,甚至會得出相反的結果。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市場上絕大多數論述股市技術分析的書中關於MACD的論述只局限在表面的層次,只介紹MACD的一般分析原理和方法,而對MACD分析指標的一些特定的內涵和分析技巧的介紹鮮有涉及。本節將在介紹MACD指標的一般研判技巧和分析方法基礎上,詳細闡述MACD的特殊研判原理和功能。
MACD指標的一般研判標准主要是圍繞快速和慢速兩條均線及紅、綠柱線狀況和它們的形態展開。一般分析方法主要包括DIF和MACD值及它們所處的位置、DIF和MACD的交叉情況、紅柱狀的收縮情況和MACD圖形的形態這四個大的方面分析。
一、DIF和MACD的值及線的位置
1、當DIF和MACD均大於0(即在圖形上表示為它們處於零線以上)並向上移動時,一般表示為股市處於多頭行情中,可以買入或持股;
2、當DIF和MACD均小於0(即在圖形上表示為它們處於零線以下)並向下移動時,一般表示為股市處於空頭行情中,可以賣出股票或觀望。
3、當DIF和MACD均大於0(即在圖形上表示為它們處於零線以上)但都向下移動時,一般表示為股票行情處於退潮階段,股票將下跌,可以賣出股票和觀望;
4、當DIF和MACD均小於0時(即在圖形上表示為它們處於零線以下)但向上移動時,一般表示為行情即將啟動,股票將上漲,可以買進股票或持股待漲。
二、DIF和MACD的交叉情況
1、當DIF與MACD都在零線以上,而DIF向上突破MACD時,表明股市處於一種強勢之中,股價將再次上漲,可以加碼買進股票或持股待漲,這就是MACD指標「黃金交叉」的一種形式。
2、當DIF和MACD都在零線以下,而DIF向上突破MACD時,表明股市即將轉強,股價跌勢已盡將止跌朝上,可以開始買進股票或持股,這是MACD指標「黃金交叉」的另一種形式。
3、當DIF與MACD都在零線以上,而DIF卻向下突破MACD時,表明股市即將由強勢轉為弱勢,股價將大跌,這時應賣出大部分股票而不能買股票,這就是MACD指標的「死亡交叉」的一種形式。
4、當DIF和MACD都在零線以上,而DIF向下突破MACD時,表明股市將再次進入極度弱市中,股價還將下跌,可以再賣出股票或觀望,這是MACD指標「死亡交叉」的另一種形式。
三、MACD指標中的柱狀圖分析
在股市電腦分析軟體中(如錢龍軟體)通常採用DIF值減DEA(即MACD、DEM)值而繪製成柱狀圖,用紅柱狀和綠柱狀表示,紅柱表示正值,綠柱表示負值。用紅綠柱狀來分析行情,既直觀明了又實用可靠。
1、當紅柱狀持續放大時,表明股市處於牛市行情中,股價將繼續上漲,這時應持股待漲或短線買入股票,直到紅柱無法再放大時才考慮賣出。
2、當綠柱狀持續放大時,表明股市處於熊市行情之中,股價將繼續下跌,這時應持幣觀望或賣出股票,直到綠柱開始縮小時才可以考慮少量買入股票。
3、當紅柱狀開始縮小時,表明股市牛市即將結束(或要進入調整期),股價將大幅下跌,這時應賣出大部分股票而不能買入股票。
4、當綠柱狀開始收縮時,表明股市的大跌行情即將結束,股價將止跌向上(或進入盤整),這時可以少量進行長期戰略建倉而不要輕易賣出股票。
5、當紅柱開始消失、綠柱開始放出時,這是股市轉市信號之一,表明股市的上漲行情(或高位盤整行情)即將結束,股價將開始加速下跌,這時應開始賣出大部分股票而不能買入股票。
6、當綠柱開始消失、紅柱開始放出時,這也是股市轉市信號之一,表明股市的下跌行情(或低位盤整)已經結束,股價將開始加速上升,這時應開始加碼買入股票或持股待漲。
第三節 MACD的特殊分析方法
一、形態法則
1、M頭W底等形態
MACD指標的研判還可以從MACD圖形的形態來幫助研判行情。
當MACD的紅柱或綠柱構成的圖形雙重頂底(即M頭和W底)、三重頂底等形態時,也可以按照形態理論的研判方法來加以分析研判。例如:
2、頂背離和底背離
MACD指標的背離就是指MACD指標的圖形的走勢正好和K線圖的走勢方向正好相反。MACD指標的背離有頂背離和底背離兩種。
(1)頂背離
當股價K線圖上的股票走勢一峰比一峰高,股價一直在向上漲,而MACD指標圖形上的由紅柱構成的圖形的走勢是一峰比一峰低,即當股價的高點比前一次的高點高、而MACD指標的高點比指標的前一次高點低,這叫頂背離現象。頂背離現象一般是股價在高位即將反轉轉勢的信號,表明股價短期內即將下跌,是賣出股票的信號。
(2)底背離
底背離一般出現在股價的低位區。當股價K線圖上的股票走勢,股價還在下跌,而MACD指標圖形上的由綠柱構成的圖形的走勢是一底比一底高,即當股價的低點比前一次低點底,而指標的低點卻比前一次的低點高,這叫底背離現象。底背離現象一般是預示股價在低位可能反轉向上的信號,表明股價短期內可能反彈向上,是短期買入股票的信號。
在實踐中,MACD指標的背離一般出現在強勢行情中比較可靠,股價在高價位時,通常只要出現一次背離的形態即可確認位股價即將反轉,而股價在低位時,一般要反復出現幾次背離後才能確認。因此,MACD指標的頂背離研判的准確性要高於底背離,這點投資者要加以留意。
3、趨勢線、壓力線
二、分析周期法則
綠柱狀間隔時間越長,未來上漲力度越大和時間越長
紅柱狀維持時間越長,未來下跌空間和力度越大,時間越長
三、分析參數的修改原則
四、均線為先法則
第四節 MACD指標的實戰技巧
MACD指標的實戰技巧主要集中在MACD指標的「金叉」、「死叉」以及MACD指標中的紅、綠柱狀線的情況等兩大方面。下面以分析家軟體上的日參數為(26,52,52)的MACD指標來揭示MACD指標的買賣和觀望功能。(註:MACD指標在錢龍軟體和分析家軟體上指標參數選取及使用方法一樣)。
一、 買入信號
(一)DIF線和MACD線的交叉情況分析
1、0值線以下區域的弱勢「黃金交叉」
當MACD指標中的DIF線和MACD線在遠離0值線以下區域同時向下運行很長一段時間後,當DIF線開始進行橫向運行或慢慢勾頭向上靠近MACD線時,如果DIF線接著向上突破MACD線,這是MACD指標的第一種「黃金交叉」。它表示股價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下跌,並在低位整理後,一輪比較大的跌勢後、股價將開始反彈向上,是短線買入信號。對於這一種「黃金交叉」,只是預示著反彈行情可能出現,並不表示該股的下跌趨勢已經結束,股價還有可能出現反彈行情很快結束、股價重新下跌的情況,因此,投資者應謹慎對待,在設置好止損價位的前提下,少量買入做短線反彈行情。如圖(7–1)所示。
2、0值線附近區域的強勢「黃金交叉」
當MACD指標中的DIF線和MACD線都運行在0值線附近區域時,如果DIF線在MACD線下方、由下向上突破MACD線,這是MACD指標的第二種「黃金交叉」。它表示股價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漲勢、並在高位或低位整理後,股價將開始一輪比較大的上漲行情,是中長線買入信號。它可能就預示著股價的一輪升幅可觀的上漲行情將很快開始,這是投資者買入股票的比較好的時機。對於這一種「黃金交叉」,投資者應區別對待。
[1]當股價是在底部小幅上升,並經過了一段短時間的橫盤整理,然後股價放量向上突破、同時MACD指標出現這種金叉時,是長線買入信號。此時,投資者可以長線逢低建倉。如圖(7–2–1)所示。
[2]當股價是從底部啟動、已經出現一輪漲幅比較大的上升行情,並經過上漲途中的比較長時間的中位回檔整理, 然後股價再次調頭向上揚升、同時MACD指標出現這種金叉時,是中線買入信號。如圖(7–2–2)所示。
3、0值線以上區域的一般「黃金交叉」
當MACD指標中的DIF線和MACD線都運行在0值線以上區域時,如果DIF線在MACD線下方調頭、由下向上突破MACD線,這是MACD指標的第二種「黃金交叉」。它表示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高位回檔整理後,新的一輪漲勢開始,是第二個買入信號。此時,激進型投資者可以短線加碼買入股票;穩健型投資者則可以繼續持股待漲。如圖(7–3)所示。
(二)柱狀線分析
1、紅色柱狀線
紅色柱狀線的放出,表明市場上的多頭力量開始強於空頭力量,股價將開始一輪新的漲升行情,是一種比較明顯的買入信號。對於這種買入信號,投資者也應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當DIF線和MACD線都在0值線以上區域運行,說明股市是處於多頭行情中,股價將繼續上漲。當MACD指標在0值線上方經過短暫的回調整理後,紅柱狀線再次放出時,投資者可繼續持股做多,空倉者可逢低買入。如圖(7–4–1)所示。
(2)當DIF線和MACD線都在0值線以下區域運行,說明股市處於空頭行情中,股價將繼續下跌探底。當MACD指標中的綠柱線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低位運行,然後慢慢收縮後,如果紅柱狀線出現時表明股價可能出現反彈但中長期下跌趨勢並沒有完全改變。此時,激進型投資者可以在設置好止損點的前提下短線少量買入股票;穩健型投資者則可以繼續持幣觀望。如圖(7–4–2)所示。
(3)當DIF線和MACD線都在0值線以下區域運行,但這兩條線在低位經過一次「黃金交叉」後,其運行方向開始同時向上並越來越向上靠近0值線時,如果此時紅柱狀線開始放出(特別是第二次放出),表明股價經過長時間的整理後,下跌趨勢已經結束,股價在大量買盤的推動下將開始一輪新的上升行情。這也是投資者中長線買入股票的一個較好時機。此時,投資者應及時買入股票或持股待漲。如圖(7–4–3)所示。
(三)MACD指標的雙底分析
當MACD指標中的DIF線和MACD線在0值線附近運行了很長一段時間後,綠色柱狀線構成一底比一底高的雙底形態時,表明股價的長期下跌趨勢可能結束,股價將在成交量的配合下,開始一輪新的中長期上升行情。此時,投資者可以開始逢低分批建倉。如圖(7–5)所示。
二、賣出信號
(一)DIF線和MACD線的交叉情況分析
1、 0值線以上區域的強勢「死亡交叉」
當MACD指標中的DIF線和MACD線在遠離0值線以區域同時向上運行很長一段時間並向上遠離0值線後,當DIF線開始進行橫向運行或慢慢勾頭向下靠近MACD線時,如果DIF線接著向下突破MACD線,這是MACD指標的第一種「死亡交叉」。它表示股價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上漲行情,並在高位橫盤整理後,一輪比較大的跌勢將展開。對於這一種「死亡交叉」,預示著股價的中長期上升行情結束,該股的另一個下跌趨勢已可能開始,股價將可能展開一段時間較長的跌勢,因此,投資者對於MACD指標的這種「死亡交叉」應格外警惕,應及時逢高賣出全部或大部分股票,特別是對於那些前期漲幅過高的股票更要加倍小心。如圖(7–6)所示。
2、0值線以下區域的弱勢「死亡交叉」
當MACD指標中的DIF線和MACD線在遠離0值線以下區域運行很長一段時間後,由於DIF線的走勢領先於MACD線,因此,當DIF線再次開始慢慢調頭向下靠近MACD線時,如果DIF線接著向下突破MACD線,這是MACD指標的另一種「死亡交叉」。它表示股價在長期下跌途中的一段時間的反彈整理後,一輪比較大的跌勢又要展開,股價將再次下跌,是短線賣出信號。對於這種「死亡交叉」,它意味著下跌途中的短線反彈結束,股價的中長期趨勢依然看淡,投資者應以逢高賣出剩餘的股票或持幣觀望為主。如圖(7–7)所示。
(二)柱狀線分析
1、紅色柱狀線
紅色柱狀線的收縮,表明市場上的多頭力量開始強於空頭力量,股價將開始一輪新的下跌行情,是一種比較明顯的賣出信號。對於這種賣出信號,投資者也應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當DIF線和MACD線都在0值線以上區域運行時,一旦紅柱狀線開始無法放大並慢慢收縮時,說明股價的漲勢已接近尾聲,股價短期將面臨調整但仍處於強勢行情中。對於這種情況的出現,穩健型的投資者可先暫時短線獲利了解,待股價運行趨勢明朗後再做決策;而激進型的投資者可繼續持股觀望。如圖(7–8–1)所示。
(2)當DIF線和MACD線都在0值線附近區域運行時,一旦紅柱線消失,說明股價的上升行情已經結束,一輪中長線下跌行情即將展開。對於這種情況的出現,投資者應盡早中長線清倉離場,特別是DIF線和MACD線也同時向下運行時,更應果斷離場。如圖(7–8–2)所示。
(3)當DIF線和MACD線都在0值線以下區域運行時,如果MACD指標中的紅柱線再次短暫放出後又開始收縮,則表明股價長期下跌途中的短暫反彈將結束,空方力量依然強大,投資者還應看空、做空,搶反彈的投資者應盡快離場。如圖(7–8–3)所示。
(三)MACD指標的雙頂分析
當MACD指標中的DIF線和MACD線在0值線以上運行了很長一段時間後,紅色柱狀線構成一頂比一底頂低的雙頂形態時,表明股價的長期上升趨勢可能結束,股價將開始一輪新的中長期下跌行情。此時,投資者應及時逢高賣出股票。如圖(7–9)所示。
三、持股待漲信號
(一)DIF線和MACD線的運行方向分析
1、當DIF線和MACD線在0值線以上區域同時向上運行時,表明多方力量強於空方,股價處於一段上升行情之中,只要DIF線沒有向下突破MACD線,投資者就可一路持股待漲或逢低買入。如圖(7–10)所示。
2、當DIF線和MACD線在0值線以上區域運行,但由於DIF線領先於MACD線,如果DIF線開始向下運行並逐漸靠攏MACD線時,表明多空力量開始趨向平衡,股價面臨短線回檔整理的壓力。對於這種情況的出現,投資者應小心操作、區別對待。只要DIF線沒有有效向下突破MACD線,仍然可以持股待漲、直至DIF線向下有效突破MACD線、並同時向下運行後,便應及時賣出。如圖(7–11)所示。
3、當DIF線和MACD線在0值線以下區域但同時向上運行時,表明多方力量開始慢慢積聚,股價處於一段慢慢的反彈恢復行情之中。對於這種情況的出現,激進型投資者可以開始少量逢低吸納,短線持股待漲、做反彈行情。如圖(7–12)所示。
(二)柱狀線分析
1、當DIF線和MACD線在0值線以上區域運行時,如果MACD指標中的紅柱線依然增多拉長時,表明多方力量強於空方力量,股價處於一種強勢上升的行情之中,投資者應堅決持股待漲。如圖(7–13)所示。
2、當DIF線和MACD線在0值線以下區域時,如果MACD指標中的紅柱線開始放出並逐漸放大、並且MACD線和DIF線都同時向上運行時,表明多頭力量在緩慢增長,激進型的投資者可以中長線逢低建倉並持股待漲。如圖(7–14)所示。
3、當DIF線和MACD線在0值線以上區域運行時,如果MACD指標的綠柱線經過一段短時間的中位運行後再慢慢減少收縮時,表明多方的力量重新積聚,股價經過小幅高位整理後將再次企穩上攻。投資者也應短線持股待漲。如圖(7–15)所示。
四、持幣觀望信號
(一)DIF線和MACD線的運行方向分析
1、當DIF線和MACD線在0值線以上區域,但它們的運行方向都同時向下時,表明空方力量開始增大,股價上升行情可能結束,投資者應持幣觀望、不可盲目買入股票。特別是對於那些近期漲幅過高的股票。如圖(7–16)所示。
2、當DIF線和MACD線在0值線以下區域、而且它們的運行方向也是同時向下時,表明空方力量過於強大,股價的下跌行情依然繼續,此時,投資者更應堅決持幣觀望、盡量不做反彈行情。如圖(7–17)所示。
(二)柱狀線分析
1、當DIF線和MACD線在0值線以上區域運行時,如果MACD指標中的紅柱線開始收縮並逐漸消失時,表明多方力量可能衰竭,股價隨時反轉向下,此時,投資者應以持幣觀望為主。如圖(7–18)所示。
2、當DIF線和MACD線在0值線以上區域運行時,如果MACD指標中的綠柱線開始放出並逐漸增大拉長時,表明多方力量已經衰竭,空方力量逐漸強大,股價的下跌行情已經展開,此時,投資者應堅決持幣觀望。當DIF線和MACD線在0值線以上區域運行時,如果MACD指標中的綠柱線在依次向下拉大增強時,表明空方力量過於強大,股價將跌勢依舊,此時,投資者也應堅決持幣觀望。
3、當DIF線和MACD線在0值線以下區域運行時,如果股價經過一輪短時間小幅反彈行情後,MACD指標中的紅柱線再次收縮並消失時,表明空方力量依然強大,股價再次反轉向下,此時,投資者也應以持幣觀望為主。
Ⅳ 什麼叫激進型的投資者;什麼叫穩健型的投資者
1.激進投資型
激進型投資者或者因為財務狀況十分樂觀,或者因為投資期限較長,導致風險承受能力很強。為了追求最大回報,願意承受資產價格的短期大幅波動風險,甚至相對長時間的虧損。但承擔的較高風險水平,在大多數情況下,也往往能夠帶來較高的收益回報。
這種類型的投資者可以將絕大部分的資金投資於股票類資產或股票型基金,並且主動涉足一些創新領域。但為了保證投資的收益,需要保證資金的閑置時間,做到長期投資。普信建議配置一定比例的低風險投資品種,以保證資產的流動性,並降低整體風險水平。
2.穩健投資型
穩健型投資者對風險的關注要大於對收益的關注,希望在較低風險下獲取穩健的收益。盡管投資時間較短,但風險較低,投資者的資產可能保持一個穩步上升的態勢。
對於穩健型投資者,其投資組合可以均衡配置於股票類資產和債券類資產(或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以及混合型基金,普信認為為了應付緊急的資金使用,還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貨幣市場基金
總結:簡單來講,用全部本金去搏取最大利潤的是激進型的投資者,先保證本金安排再伺機獲取收益的是穩健型的投資者
3.激進型投資者和穩健型投資者的區別
以高風險資產的配置比例來講,比如一個人只有100元,他100元都買股票,易被理解為賭徒;
如果100元里80元買股票,20元存定期,可簡單劃分為激進型投資者;
如果100元里70元存定期,30元買股票,可簡單劃分為穩健型投資者;
(備註:這里的股票可指一切高風險投資品種;這里的定期存款可以指一切安全系數很高投資品種,這種表述只是為了便於舉例說明)
備註:不會K線是不能的,但K線不是萬能的
Ⅳ 央行回應關注傳統製造業投資低迷,這樣的關注釋放出什麼信號
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國家如果沒有扎實的製造業作為支撐,國家的經濟也是空中樓閣不穩固。從央行回應傳統製造業低迷這件事來看,我們國家對於製造業還是很關注的。同時,由於現在製造業還處在轉型的階段,表現低迷也是可以理解。具體來說傳統製造業現在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我們國內由於利用自己的優勢已經把疫情很好的控制住了,然而國際上的情況其實並不樂觀。現在我們的經濟,同樣會受到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在世界經濟低迷的時候,我們國內的製造業也是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現在雖然情況在慢慢好轉,但是製造業信心的恢復,還是需要不少時間的。
各位,對於央行回應關注傳統製造業投資低迷這件事,你有什麼不同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Ⅵ 騰訊第一大股東宣布減持,這是一個什麼信號
騰訊第一大股東宣布減持,個人覺得這並不是什麼信號,甚至可以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大家不要拿著放大鏡去看待這件事情,那就會好很多,如果一直拿著放大鏡看這件事情,那麼就會感覺有問題。我們大家可以這么想,一家投資公司,每天都會有減持這種事情發生的啊,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啊,本來就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啊,沒有什麼可好奇的啊,只是單純的因為這家公司是騰訊所以我們的關注度就上去了。其實這一點也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對於大局來說並沒有任何的影響,為什麼我這么說呢,就是因為整體是變化不大的,不能因為一個地方或者是一些人的行為而影響我們對整個事情的判斷。綜上所述,騰旭第一大股東宣布減持,這是一件特別正常的事情,屬於正常,只是大家拿放大鏡看事情了而已。
Ⅶ 國慶復甦代表什麼——是否是新一輪的經濟增長,經濟形勢,是否會以此為信號,開始重新提振信心
國慶長假旅遊旺季會拉動經濟增長。復甦講的就是這個意思。這種增長是內需的增長。疫情使得外需經濟增長仍舊是未知數。
Ⅷ 三部委再次釋放「皮卡解禁」信號 市場能否迎來新一輪發展
受需求放緩、經濟下行以及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三重影響,2020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汽車產銷重回2005年的水平,乘用車市場迎來近二十年的最大跌幅……一樁樁一件件都在預示著這終將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此背景下,業內紛紛呼籲出台刺激汽車消費政策。如今,隨著各地方政府以及國家層面的刺激汽車消費政策接連出台,車市也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值得關注的是,在利好政策中,既有新能源、二手車等已身處紅海的市場,也有皮卡等蘊藏潛力的藍海市場。
中汽協方面也表示:「伴隨消費需求的多元化發展,具備某種特殊功能型的汽車產品將越發受到青睞。聚焦皮卡消費發展趨勢,培育汽車特色消費,將為我國新車市場培育新興的增長點。」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國家不斷呼籲皮卡解禁及市場需求的釋放,國內各大主流汽車品牌開始加大對皮卡投入。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超過20款皮卡新車上市、2018年這個數字激增到33款、2019年上半年就已有近20款全新皮卡推出。
2020年前兩個月,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皮卡市場出現了48%的下滑。但目前來看,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得到釋放,市場也逐漸恢復。長城汽車方面表示,進入3月以來,長城皮卡的銷量迎來強勁增長。日均銷量達500輛,單日最高突破620輛,在部分地區甚至實現了同比50%以上的增長。上汽大通方面也表明,從3月初開始批售和零售均已逐步回升。
在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從破除不利於擴大消費的障礙、推動消費結構升級,帶動城鄉皮卡消費的角度來看,皮卡政策松綁的試點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接下來,隨著新消費的啟動,皮卡作為乘商結合產品的產品,一定會成為消費的新增長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