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汽車養護行業苦澀事實背後,是什麼新標準的崛起
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新公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5億輛,其中私家車達1.98億輛。龐大的汽車保有量背後,中國汽車後市場上萬億超級規模形成,而據預測,這個規模在未來幾年還將持續增長。
市場的未來將會非常樂觀嗎?
2019-2024年中國汽車後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行業陣痛:超8成用戶逃離4S店
這不是一段渲染焦慮的文字——據埃森哲發布的《汽車售後消費行為調研》顯示:車主們普遍認為4S店價格偏貴、定價不合理、地理位置不便、維修速度慢,67%的受訪者表示會考慮在4S店以外的獨立渠道接受保養,尤其是在三包期過後,這一比例更上升至83%;只有1%的受訪者選擇對4S店不離不棄,表示完全不考慮在4S店以外的渠道接受保養。
「與汽車銷量下滑相對應,近三年內汽車經銷商會有超過6000家經銷商出局。」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如果說上述事實代表著,傳統不透明、高定價、強壟斷的4S店模式將迎來終途,那麼汽車後市場的未來又在哪裡?
非標准之殤:常州賓士事故背後的痛心事實
7月17日,坊間開始流傳一組驚心動魄的照片和視頻,一時流言甚囂塵上,比如女司機駕豪車撞人。
但這場官方最後通報造成3人死亡、10餘人受傷的事故,還真不是女司機的鍋。
17日22點,「常州交警在線」在微博發布了第二條通報。根據新的通報,警方初步查明,肇事駕駛人徐某某系個體汽車補漆修理工。
《刑法》規定交通肇事導致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傷5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屬於《刑法》所規定的「其他特別惡劣情節」,可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人們質疑:從送修到還車,有沒有一個明確的維修標准,修理工開車是否違反規定?事故應該由誰來承擔。
值得注意的是,只是補個漆,利潤不過區區數百,但背後的風險卻是無可預計的。這無疑又加深了人們對路邊汽修店的不信任——不少車主對汽車養護的第一印象除了品牌4S店,大概就是路邊那些五花八門的汽配店、洗車行、維修鋪。整體感受無外乎是品牌性弱、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參差不齊,至於對產品和配件的質量,也持保留態度。
5G、新零售、標准化,哪一個能拯救汽車後市場?
去年9月,在美團點評港交所上市現場,CEO王興向很多人表達了感謝,其中特別提到「感謝喬布斯,如果沒有蘋果,如果沒有移動互聯網,就沒有美團的今天」。
4G成就了移動互聯網,也造就了一批,那麼5G呢?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以及移動端設備的進步,已經徹底改變了網民的消費習慣,新生活方式的誕生成為必然,汽車後市場也是一樣。
去年至今,資本頻頻重金押注汽車後市場——2018全年汽車後市場重大融資事件58起,涉及50家企業,主要包括維保、供應鏈、汽車綜合服務、SaaS、車險、停車等領域,沒有涉及汽車零售、二手車等領域。
金額上,過億元融資14起,最高融資金額為小桔車服於今年8月獲得的10億美元戰略投資;途虎獲騰訊、凱雷、紅衫等投資4.5億美元;數月後,2019年3月,新康眾獲華平投資、PAG太盟投資集團和雲峰基金投資3.8億美元。
大佬們押注的,顯然是在下一個5G時代的BAT,而新玩家們的玩法也逐漸多樣化。
2018年10月,天貓汽車、康眾汽配聯合成立「新康眾」,也正式推出天貓車站門店認證體系,並提出從供應鏈、消費者運營、技術支持、人才結養Saas系統、門店拓展計劃等方面支持後市場運營,試圖打造汽配新零售標桿。
2018年12月,騰訊攜手途虎養車發布了「2018 中國汽車後市場產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即「騰虎計劃1.0」);次年6月,殼牌宣布加入騰虎計劃,三家方聯合推出「一物一碼」,試圖解決困擾行業已久的產品渠道信任問題。
2019年5月,人民網發起的汽車後市場·誠信服務聯盟1周年暨服務標准開放平台啟動儀式在京舉行。人民網副總裁唐維紅在會上表示:汽車產業一直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之一,隨著互聯網和汽車後市場的深度融合,對促進整個國民消費升級和結構轉型意義重大。
值得注意的,以上的信息,都繞不開一次詞:標准。或許這是互聯網的又一個新風潮,近期這個詞也頻頻出現——
3月,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與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為智能物聯領域的標准化合作夥伴,共同推進萬物互聯智慧家庭生活的到來。同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共同組織制定《工業互聯網綜合標准化體系建設指南》。
貝殼找房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閆覓認為,服務型平台的核心職責在於「縮小服務者的方差,提供可預期的服務品質」。以居住服務為例,從服務標準的建立到數字化的完成,路還只走了一半。接下來,服務型平台的突破將聚焦於如何用數字化手段還原線下服務的「物理世界」與「心理世界」。「貝殼找房採用的是一套從標准化到數字化再到智能化的方法論」,他坦言。
同月,華為公司戰略部門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華為標准化戰略對華為公司全球業務拓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華為在標准組織、產業聯盟、開源社區等各類產業組織中積極貢獻,加速產業發展,做大產業空間。
眾所周知的海底撈的成長之路,也是標准化的一個極好的案例。
這個詞,或許就是拯救汽車後市場的一條路徑——它使客戶接受服務的整個過程得到了提速,產品和服務的信息也能方便獲取進行比較和挑選,客服體系也較傳統渠道更為完善,消費者關心的價格因素,也因電商經營的特點而變得相對公開和透明。
不管是垂直電商的成長發展,還是其它行家的入局,可以看到的是,嗅覺靈敏的企業早已洞悉汽車後市場養護行業的無限潛力。目前除了以途虎養車為代表的自營型平台外,像天貓、京東這樣的綜合電商巨頭在汽車養護行業也有涉足。
一個有趣的事實是,標准化也逐漸成為生產商所看重的一環。
對眾多汽配以及後市場相關的品牌商來說,電商為他們開辟了更多的售貨渠道,方便接觸到目標客戶;對於消費者來說,線上養車相比傳統方式更省錢省力,針對價格虛高、不透明,時間成本過高等痛點大刀闊斧地改變;而對於整個行業來說,則注入了科技和智慧的因子,不管是養護電商與傳統養護渠道的競爭,還是養護電商內部的競爭,原本陳舊的機制和商業生態也勢必煥發全新的活力。
② 如何看待盈德氣體被太盟投資集團收購
目前,盈德氣體正是快速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的關鍵時刻,相信太盟投資集團的入主,必將為盈德氣體創造更多機遇。
③ 中國企業走出去,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世界形勢這樣,還要走出去投資嗎?安全嗎?新機遇在哪兒呢?」日前,中國貿促會舉辦了第十屆中國企業跨國投資研討會,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和官員就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環境、投資機遇與風險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德銘在會上的一席話,道出了許多企業家的心聲。
中國企業該不該「走出去」?
數據最能反映近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真實情況。
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創下了1456.7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實現連續13年快速增長,首次位列世界第二,並超過同期實際使用外資,實現資本凈輸出。其中,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投資占當年總額的13%,達189.3億美元。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王錦珍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注入了新的動力。三年多來,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中國同30多個沿線國家簽署了共建合作協議,同20多個國家開展了國際產能合作。
同時,中國的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也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今年9月,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建設了56家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179億美元,入區企業超過1000家,總產值近500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163萬個。
「投資能夠使經濟獲益,使經濟規模增加,也使我們的社會生活發生變化。」陳德銘表示。但是,在進行投資分類的時候,要想到跨國性的投資有哪些規則,風險在哪裡。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世界有3000多個有關多變雙邊的投資規則,完全是南轅北轍的,這樣多變的碎片化的規則,對全球投資不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條件。
中國在這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今年9月,G20杭州峰會通過了《二十國集團全球投資指導原則》,作為世界首份關於投資政策制訂的多邊綱領性文件,它確立了全球投資規則的總體框架,旨在全球層面營造更加開放、透明和一致的投資政策環境,推進國際、國內投資政策的協調,並促進包容的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談到當前世界形勢下投資的基本狀況,陳德銘指出,2007年世界總投資達到2.27萬億左右,經過8年還沒有恢復到2007年的水平,2015年世界總投資才1.8萬億,經濟和市場的疲軟都與此有關。但需要說明的是,目前,投資中蘊藏著機會,大量庫存已經減少,很多地方經濟結構調整正在慢慢恢復,經濟全球化還會繼續向前發展。
「美國大選的不穩定因素已經塵埃落定,未來中國企業走出去充滿更多機遇。」陳德銘強調,包括人民幣的穩定,國際市場的開拓,全球化的不可逆轉,還有企業自身經濟技術實力的提高,這些都是中國企業的機遇。
哪些國家歡迎中國企業投資?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白俄羅斯經濟部副部長兼中白工業園管委會主任亞歷山大?亞羅申科借中國的這句諺語,歡迎中國企業到白俄羅斯投資。
《瞭望東方周刊》2015年發布的一份調研顯示,在發展中國家集中的區域,如東南亞、南美、非洲等,擁有廣闊的基礎設施投資市場。調研中,70%的被調研對象贊同用「迫切」一詞來形容對中國基礎設施投資的需求,而他們大多來自上述區域。
有的國家認為可以利用區域優勢吸引中國投資,為中國資本進入其他國家提供「跳板」。
亞歷山大?亞羅申科介紹,白俄羅斯地理位置優越,連接起中國和歐洲兩個巨大的市場。中國企業可以中白工業園作為基地和窗口,對歐洲和俄羅斯進行出口。他表示,希望能吸引到更多高水平的高新技術企業,生產出有高附加值和競爭力的產品。
還有一些國家期望用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稅收優惠等吸引中國企業。
柬埔寨農林漁業部部長翁薩坤呼籲中國投資者到柬埔寨尋求投資機會,不斷增加與柬埔寨私營公司的合作。翁薩坤介紹,根據柬埔寨投資法,投資者將得到很多福利,包括稅務減免、投資擔保等。柬埔寨對投資者不歧視,不區別待遇,不需要當地股權的參與,對產品和服務不進行價格控制,對外匯和資本控制也沒有限制。
哈薩克國家出口與投資局執行董事DmitriyTkachenko表示,哈薩克礦物資源豐富,金屬製造、農業加工、食品生產等都是哈薩克的傳統優勢產業。哈薩克也為投資者提供了很多稅收優惠政策,比如企業稅在未來的十年都可以降低、國家在土地基礎設施等方面有各種優惠,補貼最高達到項目總投資額的30%等。
一些較為發達的地區,則希望通過幫助中國企業走向世界,更多吸收和利用中國的經驗和智慧。
「『一帶一路』政策給人員、技術、資本提供了交流渠道,特別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機遇,也為新加坡、為絲路帶的各個國家帶來了很好的機會。」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中國司司長何致軒表示,新加坡不管是在資本投資,產業合作方面都有著很好的經驗和案例,非常願意與中國企業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合作。
如何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
面對一些手握資金的企業,想要「走出去」,卻不知從何入手、擔心遭遇「滑鐵盧」的困惑,陳德銘建議,不要一下就百分之百的收購,可以先通過參股入股的方式進行合作。
陳德銘補充道,對於一些發達國家的知名民族品牌,企業在並購的時候,策略上要注意謹慎行事,充分考慮當地的意願、工會組織的意見,在可能的情況下,逐步合作,逐步回報社會,等到大家都比較了解和認可的時候,再實行更大的控股。
「對外投資不是簡單的買買買,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管理委員會主席陳箭深表示,這個過程應該使用專業的服務,如投行、律師、會計師事務所等。陳箭深分析,比如稅務框架的搭建可能使交易成本,包括未來利用的成本節約50%;利用境外境內不同的投融資渠道、不同的時間和資金安排可以節約財務成本等。除了這些看得見的成本之外,還有一些隱形成本、社會間接投資成本。專業的機構可以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助力,不僅會節約成本,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風險。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剛剛發布的《中國投資環境評價報告》顯示,當前投資環境下,在被投資方選中的影響因素中,公司實力普遍受到關註:高新技術企業認為技術研發能力最重要,服務企業認為品牌知名度最重要。報告表示,將充分發揮貿促會的工作網路優勢,幫助企業牽線搭橋,提供國內外投資對接服務。
中國貿促會信息中心總經理孫俊介紹,為充分發揮貿促會的公共服務職能,推動企業走出去,貿促會今年上線了中國貿易投資平台,聯合大量專業權威的合作夥伴來為企業提供服務:包括100多個國外商學會,幾十個外國駐華使領館,各類貿易投資服務商,還有遍布全國和世界的800多個地方和行業貿促會,20多個貿促會駐海外代表處。在這個平台上,企業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新鮮的求購、銷售、投資、融資信息,這些豐富的資訊將幫助企業全面及時掌握市場變化,站上發現商機的制高點。
抵禦投資風險,怎樣克服「水土不服」?
需要強調的是,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特別需要注意風險的迴避和抵禦,及時化解「水土不服」現象。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秘書長王承傑指出,隨著企業大踏步「走出去」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機會多機遇多,同時挑戰多風險多。風險處處在,表現在文化語言、經營理念,政治環境、自然環境等的不同;風險時時有,可以發生在投資階段,也可以體現在經營階段。對此,王承傑提出三個建議:一是企業自己要有對策;二是政府要有所作為、要創造好的環境;三是商會組織要發揮作用。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起步時間還比較短。「太盟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邱中偉表示,中國的人才結構要實現國際化,向歐美靠攏,尚需一個過程。此外,有的中國投資者對投資國家的法律經濟體系不太了解。以上這些風險都需要迴避。
絲路基金副總經理王英傑建議,在投資中要特別注重風險的識別和緩釋機制。一是盡量爭取與投資所在國的經濟發展戰略對接,比如俄羅斯有歐亞聯盟,哈薩克有光明大道計劃,蒙古有草原之路計劃。盡力尋求投資能夠和所在國有一個較高的契合度。二是全面審慎評估項目的風險。一方面要考察項目本身的風險。另一方面,需要分析項目所在國的監管,政策趨勢和變化。
④ 李兆剛和馬西紅你什麼時候開店嗎
尚未實現盈利的奈雪,此番是要「流血上市」。
盡管持續虧損,資本卻對奈雪頗為看好。今年1月初,奈雪完成1億美元C輪融資,投資方為雲鋒基金、PAG太盟投資集團。多輪融資下來,奈雪估值已接近20億美元,近130億元人民幣。
IPO前,80後創始人夫妻彭心和趙林通過林心持有奈雪67.04%股權。
新式茶飲賽道劍拔弩張,奈雪上市募資爭取糧草後勢必加緊發展。其透露,今明兩年將再開650家門店,數量將翻一倍多。
而從奈雪的茶各項財務數據中,我們也可窺見目前火熱的新式茶飲究竟發展得如何。
客單價43元,三年卻虧了1億多
奈雪的茶客單價較高,保持在43元左右,而行業平均每單客單價約為35元。作為高端茶飲,奈雪的茶價格不低,鮮果茶多在30多元,鮮奶茶和其他飲品也多在20多元,搭配其特製的軟歐包,價格輕易就上了40元。
由於單價高,奈雪甚至被不少網友調侃為「奶茅」,即奶茶中的茅台。
看似熱鬧,但奈雪尚未實現盈利。
招股書顯示,奈雪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的收入為10.87億、25.02億元、21.15億元;凈虧損分別為6973萬、3968萬、2751萬元。算下來,不到三年虧損已超1億。
究其原因,與其快速擴張後單店收入下降有關,也與其門店運營成本太高有關,其中又以材料成本和員工成本為最,租金和固定資產攤銷為次。
相較於糖精香料兌成的奶茶,奈雪用新鮮水果製作奶茶,因此原料成本較高。招股書顯示,奈雪原料成本佔比從2018年的35.3%升至2020年前三季度的38.4%。
由於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奈雪依賴人力現場制茶,員工成本居第二,2020年前三季度佔比28.6%。
而在核心區域、高人流地區布局大店,奈雪的租金也節節攀高。使用權資產即承租人享有的權利,使用權折舊及其他租金在2020年前三季度占總營收的15%。
⑤ 肖遂寧為什麼要加入太盟投資集團
資料顯示,太盟投資集團(PAG)成立於2002年,現已成為亞洲排名前五的多專元化投資管理集團,旗下管屬理的基金資產總額逾160億美元,累計投資金額超過300億美元,涵蓋私人股權投資、房地產及絕對回報策略。作為在銀行從業超過22年的銀行家,肖遂寧的加入正好彌補了太盟投資集團當時在中國內地私募股權市場的不足,也為太盟投資集團全面進軍國內資本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於肖遂寧本人而言,這也是一次從銀行家到投資家的完美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