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滴滴自動駕駛獨立後迎首輪融資!3億美元,軟銀領投
▲滴滴出行CTO兼新公司CEO張博
在去年8月,車東西曾向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詢問其自動駕駛業務的具體進展,據了解,滴滴目前已經擁有40+輛自動駕駛測試車。此前,其CTO張博在接受車東西采訪時也透露,滴滴自動駕駛業務由其親自帶隊,已經在中國與美國的四座城市開展了自動駕駛的路測,並已拿到了美國加州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在自動駕駛業務團隊方面,滴滴已全面構建高精地圖、感知、行為預測、規劃與控制、基礎設施與模擬、數據標注、問題診斷、車輛改裝、雲控與車聯網、車路協同、信息安全等多個專業團隊。目前團隊在中美多地開展研發、測試,規模超200人。
而在產業方面,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已經與北汽新能源、國能汽車、車和家等20餘家整車廠以及相關的上下游公司逐步深化合作關系。
據張博此前透露,滴滴的自動駕駛業務將開啟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車廠把車造出來,然後將車輛一鍵投入到滴滴的平台中,在每一單訂單中讓車廠分成。在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的未來業務模式中,這樣的商業模式很可能得到落實。
如此來看,滴滴在自動駕駛業務上的技術思路與商業化思路都已十分完善,也難怪軟銀會將滴滴選作自身自動駕駛布局的關鍵一環,選擇在此時向滴滴自動駕駛投入億美元級別的資金。
從大的產業層面來看,這也是自動駕駛領域資本逐漸朝頭部玩家集中,加速技術量產落地的表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怎樣寫商業策劃書知乎 滴滴打人
第一次改時間到2037年12月31日(日期最大值),然後醒酒以後時間無限,同樣體力也是無限,這樣玩家可以暢快的玩耍,
❸ 滴滴外賣正式宣戰美團高管怎麼說
美團搞打車,滴滴送外賣。兩個估值近5000億元的獨角獸正劍拔弩張向對方領域進攻。
前幾天,有網友爆出美團外賣渠道部2017年會照片,現場口號「滅餓除滴,商渠共贏」!
司機方面,有免抽成費,司機補貼等活動;
用戶方面,大家都能夠領取3張當地計程車起步價等值無門檻優惠券。同時還有「打車送外賣券等活動」,乘坐10小時美團打車就有600元保底的各類滿減券,之後每多乘坐一小時就能夠多50元,800元封頂。甚至還主打1分錢體驗。
據有關媒體接近美團的人士處了解,對於包括北京等城市即將上線的打車業務,美團准備了10億美元,而且上不封頂。「用王興的話說,打車,美團是一定要做成的。」
至於滴滴外賣,雖然目前的補貼形式還未出來,但業內人士表示,滴滴本次試圖用資產證券化(ABS)的方式進行融資,用其旗下所屬資產進行融資,不稀釋股權,有利於補充流動資金應對眼前的燒錢大戰和多元化布局。
❹ Waymo首輪22.5億美元融資背後的四大看點
[億歐導讀]?2020年3月3日,Waymo獲得首輪22.5億美金的融資,摺合約156億人民幣。這也是Waymo在自動駕駛領域投入10年來的首次融資。此次融資後,中國自動駕駛公司與Waymo的博弈將更加激烈。
2019年Waymo員工結構
TheInformation近日的一份報告顯示,Waymo的員工數量在2019年幾乎翻了一番,從950人增加到1500人。
而從Waymo官網當前的崗位需求來看,軟體工程的崗位需求遠遠超過其他崗位需求,這也說明Waymo在第五代自動駕駛系統上投入了更多的人力成本,Waymo依舊是一家完全以技術人才為主的「創業公司」。
2020年Waymo招聘需求
結語
目前看來,國內外自動駕駛已經開始下一輪熱潮,此時Waymo也與其他地區的自動駕駛企業拉開了全面競爭。
借業內一位人士的評價:「現在只有一個問題,中國自動駕駛公司還有無機會像當年的滴滴和Uber掰手腕,和Waymo大戰幾個回合?」
機遇很大,挑戰更大。在此之時,國內的自動駕駛企業應該不止於抱團取暖,而是應該變未共進退的合作夥伴,這才有可能在這場博弈中增添幾分勝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❺ 滴滴出行預計2022年目標訂單量達1億,日本軟銀成最大獲利者
近日,中國最大的乘車公司滴滴出行表示,在主要投資者日本軟銀的資助之下,公司的目標是到了2022年,每天擁有多達1億張訂單,並在全球擁有8億人的每月活躍用戶;而公司則在官方聲明中表示,將會繼續擴大乘車服務,像是乘車、搭便車、共享單車等等服務,同時,也會與車廠共同發展自駕及車隊管理等相關領域,至於未來的目標訂單,也就包括共乘服務及其他像是送餐等等方面的訂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