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平安理財事件

平安理財事件

發布時間:2021-07-11 17:05:19

A. 平安銀行理財都是騙局。本人去年朋友為干保險為了完成任務,推薦買了平安銀行,理財。當時理財經理和保險

平安銀來行溫馨提醒:在源購買理財產品前,您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審慎評估產品的資金投資方向、風險類型等基本情況,在慎重考慮後自行決定購買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資產管理需求匹配的產品。
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金融-理財,搜索您需要查詢的」產品名稱「,查看產品說明書詳細了解。應答時間:2020-06-2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B. 我也是,平安理財太坑人了,一天虧幾千

你好,遇到這樣的情況,建議您最好是選擇一個合適的理財產品,不要被推銷員所誤導。

C. 理財的理財事件

重倉茅台基金經理「裸奔」
創業板的牛市,成就了2013年超80%的股票型私募基金取得飄紅的業績,可是否極泰基金卻以超50%的跌幅成為2013年的虧損王。
據否極泰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其核心持倉的只有貴州茅台一隻股票。被譽為A股價值投資典範的貴州茅台,自去2013年上半年起便被機構投資者集體拋棄,全年股價跌幅達到37%。
錢景財富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師表示,真正讓其虧損嚴重的是,該基金是以高位融資買入的方式重倉貴州茅台,成本非常高,隨著貴州茅台股價下跌,否極泰的凈值會以更大幅度下跌,凈值僅有0.46元。媒體曾報道該基金經理董寶珍2013年9月與人打賭,若茅台市值跌破1500億元將裸奔30分鍾,2013年中秋節他也踐行了這個承諾。
白發股民展「遺書」
2013年12月19日上午,昌九生化的十多名投資者代表與贛州市國資委、贛州工投、昌九集團、昌九生化方面召開交流會,希望昌九生化股票能長期停牌,直至重組方案出台。小股東們因未被允許進入會場,在會場外口號不斷,一度引發肢體沖突。據南京的陳女士介紹,此次來贛州的170多位昌九生化投資者,持有昌九生化股票約3000萬股,以跌停一天計算,所持昌九生化股票市值縮水就超過4000萬元。一位滿頭白發、瀕臨絕望的昌九生化股東在現場向與會記者展示了其寫的「遺書」:「贛州做局讓我們昌九股民傾家盪產!我願以死喚醒中國證券市場的公平正義!」
「中國大媽」每克浮虧60元
2013年4月15日和16日,黃金出現斷崖式跳水,成為年度跌幅最大的兩天。市場有消息稱中國內地投資人狂購實物黃金300噸,約佔全球黃金年產量的10%。作為普通投資者的代表,「中國大媽」一詞登上黃金舞台,並使搶金潮從國內向國際蔓延,其抄底黃金的成本價每克大約為307.01元,此後金價持續下行,截至2013年12月31日,菜百投資金條回購價格為243.6元/克,每克至少浮虧60元。
高位入市三天虧6萬
網友「我是技術專家」慨嘆:「希望朋友們遠離比特幣,別想著一夜暴富!」據他介紹,其投資10萬元虧損了6萬多。當時他在6500元的高位買了20個比特幣,沒想到遇上暴跌,僅僅兩三天價格狂跌到3000多元一枚。「沒別的選擇,只有清倉了。太驚心動魄了,不敢玩了,」他說,「辛辛苦苦賺的錢煙消雲散,不怪任何人,只怪自己太貪心。」
分級債基月虧38.96%
2013年4月至5月份,海通證券[0.09% 資金研報]資管成立了多隻分級債基,均為限定性集合理財計劃。不過,截至12月2日,這些產品的虧損幅度均在40%至60%之間。虧損幅度最大的海通年年升風險級的凈值僅0.365元,海通年年鑫風險級、海通半年升風險級、海通半年鑫風險級、海通季季升風險級、海通月月升風險級、海通季季鑫風險級的凈值均在0.47~0.58元之間。而海通月月贏風險級和海通月月鑫風險級的凈值分別為0.6元和0.75元。從這些分級債基風險級凈值走勢來看,2013年11月以來的虧損幅度最大。數據顯示,這些風險級產品一個月的虧損幅度均在30%左右。其中,海通年年升風險級一個月的虧損幅度高達38.96%。
20萬元炒白銀只剩8毛8
年過古稀的李先生2012年經由天津全唐貴金屬經營有限公司業務員劉先生推薦而對貴金屬投資動心。在得知需上網操作後,不懂電腦的他打算作罷。「但當年小劉打保票說他幫我弄,當時行情也好能賺錢。」當年9月28日,李先生簽完《客戶協議書》便拿出20萬元積蓄投資白銀。
李先生幾個月後因用錢要求退資,但直到2013年8月仍未能拿到錢,此時他才發現賬戶余額成了8毛8分錢,「20萬元幾乎全賠了,小劉跟我承認是他做虧了。」隨即李先生向全唐提出賠償要求。
全唐方面表示,劉先生代客操盤確系違規,公司已和其解除勞動合同。對於李先生的索賠請求,全唐的答復內容是:「客戶損失主要因為沒有妥善保管賬戶密碼,公司正常履行合同義務,沒有過錯,所以不承擔賠償;其次,如果李先生要通過訴訟向劉先生追討損失,公司願提供交易明細等證據。」
200多萬元投資折損近半
浙江湖州投資者王先生2013年10月開始投資網貸,其投資的網貸平台有四家相繼宣布經營難以為繼,他投入的200多萬元難以追回,而其中有100多萬元是向身邊朋友借來的。王先生正在做最後的嘗試,跟受損投資者一起,一方面找平台協商回款,一方面找警方介入調查。平安銀行理財師對外界表示,從曝光的一系列案例來看,一些P2P平台不過是將此前的民間借貸換個P2P馬甲搬到了網上而已。民間借貸市場曾經出現的問題,在P2P上同樣會出現。投資者要想從已經關門的P2P平台上拿回自己的全部本金,恐怕機會不大。
信託產品抵押物被法院拍賣
2013年5月3日,「中信—舒斯貝爾特定資產收益權投資集合信託計劃」的抵押物——青島舒斯貝爾地產、青島乾正置業項下土地使用權在山東省法院司法拍賣廳進行第三次拍賣。原因很簡單,中信信託認為,舒斯貝爾對信託資金進行挪用,多處違規。於是在中信信託申請下,山東省高級法院對信託計劃中的上述兩個地塊進行查封,並作為中信信託產品抵押物進行首次拍賣。這一事件再次警醒信託的風險。

D. 中國平安出事了,60億不翼而飛是真的嗎

中國平安出事了,60億不翼而飛是真的。

2015年9月28日,位於北京金融街上的中國平安集團北京分公司樓下,聚集了近百名投資人向平安集團維權。

投資者對新聞記者表示,投資者購買了中國平安北京分公司兜售的理財產品,但很多理財產品都遭遇了兌付危機。其中投資者投入金額最大的650萬元,最小的12萬元。多數人投資額在60萬元左右。總額接近60億。

這些投資者匯總了向各自銷售產品並簽訂合同的平安保險業務員的名字及工號,據不完全統計有200多名平安保險的業務員參與其中,地區也分布廣泛,這些業務員分散在西單、通州、延慶、昌平、豐台等多個平安保險的區域營業部。

(4)平安理財事件擴展閱讀:

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金賽銀產品投資者表示,投資人們中有一部分人是在平安人壽的營銷活動上,從代理人手中購買的產品。

另外,一些投資者表示,平安銀行作為金賽銀相關產品的託管行,沒有盡到責任。平安方面則表示,根據託管法規和託管合同,銀行的責任主要在於為客戶提供賬戶開立、資金清算以及監督資金投資對象是否符合託管協議約定的投資范圍等服務。

託管行不承擔基金的投資風險,不對投資收益的收回承擔責任,對已劃出託管賬戶的資金投資狀況不承擔監督職責。對於該基金,銀行已經完整、合法、合規地履行了託管人的職責。

參考資料來源:中新網——60億難題待解 金賽銀事件多方見面取證

E. 平安理財出事了嗎 最好和最壞的都來自平安銀行

感謝您對我行的關注,如果您需要了解我行理財業務,可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理財界面詳細了解。
應答時間:2020-06-1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F. 金賽銀出事了,平安金賽銀事件是怎麼回事

金賽銀出事了!最近平安金賽銀事件掀起了不小的波瀾,9月底,位於北京金融街上的中國平安集團北京分公司樓下,聚集了近百名投資人向平安集團維權。國慶期間金融界非常火的三個詞:「中國平安」,「60億」,「金賽銀」。涉嫌200多名平安員工。
近百名投資人進行維權表示購買了中國平安北京分公司兜售的理財產品出現了兌付危機,投資的錢拿不回來!其原因是深圳金賽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陷入嚴重的兌付危機!同時他們稱有200多名平安保險的業務員參與其中。
但購買合同,合同內容及落款均未有任何中國平安的表述和公章。據投資者爆料,銷售、簽合同從沒見過金賽銀等公司的人,都是只通過平安保險的業務員,先給錢,再給合同,見到合同的時候落款已經簽好是金賽銀。
一位姓趙的女士說:「我買了該產品,記得當時是平安的業務員,戴著平安的工牌,在法定工作日內,向我介紹該產品,並說是平安公司回饋老客戶,只有VIP才能購買的產品,怎麼轉眼間性質就變了?這該怪誰?」
平安業務員:領導授意才敢銷售
據界面記者表述,多位業務員說他們是在領導授意下才銷售的上述產品,同時記者獲得的證據也顯示,在銷售產品階段,有平安保險營業部的負責人統一給業務員培訓講解上述產品。而且在7月,業務員向營業部的領導尋求解決辦法,領導還給與回復稱,「盡快約客戶去尚都(金賽銀北京公司所在地)談延期補償協議,由金賽銀的人接待,減少業務員的壓力。」
恐怖的金賽銀,千名員工只剩20人
深圳金賽銀是一家以產業基金、並購基金等發行與管理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基金管理機構,其官網宣稱,其主要投資優質的地產並投項目、礦業並購項目,年化回報率可保持在50%以上,管理基金規模高達150多億。據數據顯示,金賽銀在全國發行尚未兌付的基金產品共27隻。
今年4月,金賽銀就出現產品到期無法兌付的問題,緊接著上千名員工開始離職,目前僅剩不到20人,金賽銀法定代表人王維奇也在9月份失蹤。截至9月25日,根據金賽銀委託的律師事務所統計,金賽銀募集資金63億元,尚未兌付的約30億元。近期,深圳公安局羅湖分局已對金賽銀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立案偵查。
中國平安:官方未銷售金賽銀理財
事情被大量曝光後,平安官方正式回應,稱從未參與銷售,公司正在和投資人一起積極配合司法機關辦案,盡快查清案件事實。
1、平安員工私自銷售金賽銀理財產品?
平安:一直以來,平安人壽都明確規定禁止員工和業務人員違規代銷非平安的產品,經查實,平安人壽官方從未銷售過與金賽銀相關的理財產品。
2、金賽銀產品由平安保險投保?
平安:金賽銀確實為張家界項目在平安保險購買過投保金額為2億9千萬元的「建築工程一切險」險種。平安承保的是金賽銀公司相關工程項目的建築工程險、財產一切險等財產險險種,承保險種與理財產品毫無關系,也沒有對其理財產品做任何擔保。
3、平安銀行作為金賽銀的託管行?
平安:銀行的責任主要在於為客戶提供賬戶開立、資金清算以及監督資金投資對象是否符合託管協議約定的投資范圍等服務。託管行不承擔基金的投資風險,不對投資收益的收回承擔責任。
雖然這樣的事情,平安再三表示官方並未銷售該產品,但是這也暴露了其內控不力的問題,或難辭其咎!
掛羊頭賣狗肉在銀行里不足為奇
2015年二季度,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32910款,發行規模估計為19.75萬億元,然而產品信息披露數量嚴重匱乏,100餘家銀行在到期產品信息披露上得分均為零,這樣的條件為「掛羊頭賣狗肉的飛單」提供了溫床。7月份,廣發銀行曝出767萬「飛單」,後將其涉事員工開除。
警惕「理財顧問、業務經理」
據數據顯示,受害的一般為中老年人,以來自中小城鎮為主。據了解金賽銀事件最大年齡受害人已達70多歲!他們的理財渠道很少,他們容易受到高收益、保本保息加上一些「大背景」的誘惑而踏入「飛單」陷進。警惕這些所謂的理財顧問、業務經理,遇到他們推薦的高收益產品,一定要多方咨詢,如果信息不對稱、官網查不到、合同落款不對勁,千萬不要買,對自己和家人負責!

G. 平安金賽銀事件是怎麼回事

平安金賽銀事件:

2015年09月28日一些深圳金賽銀私募產品的投資者走上北京金融街來到平版安大廈門前進行「維權權」,此外,還有投資者設法尋找金賽銀公司相關負責人解決問題。據了解,這些投資者購買金賽銀私募產品之後無法兌付,而平安銀行為金賽銀相關產品的託管行。

根據監管部門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內容,金賽銀存在向不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等多項違規問題。

隨後,深圳公安局羅湖分局已對金賽銀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進行偵查。

(7)平安理財事件擴展閱讀:

金賽銀的主要違規事項

(1)金賽銀將自有財產或者他人財產混同於基金財產投資。平安銀行開立的託管賬戶顯示,法人與託管賬戶之間出現了頻繁的資金往來。

(2)單只基金的投資者超過了法定數量。該公司9隻有限合夥基金的實際投資人超過了50人。

(3)向不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

H. 平安理財出事了嗎

收益正常啊!它不像支付寶這樣可以穩定的收益,平安是有可能虧得!沒有那麼穩定!理財本來就沒有穩贏的時候

I. 平安保險真出事了嗎投資商60億血本無歸

目前,我公司正在配合有關部門對此事進行調查,如果個別業務人員確有違規銷售行為,平安人壽將嚴肅查處、絕不姑息。一直以來,平安人壽都有明確的規定禁止員工和業務人員違規代銷非平安的產品,經查實,平安人壽官方從未銷售過與「金賽銀」相關的理財產品。

閱讀全文

與平安理財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2b理財范 瀏覽:120
利豐集團融資 瀏覽:450
Abs雙信託 瀏覽:877
溫州融資經驗 瀏覽:242
金融資金助力企業 瀏覽:939
思路融資 瀏覽:857
武漢期貨女 瀏覽:948
理財知識篇 瀏覽:849
眾籌融資被騙 瀏覽:709
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問題 瀏覽:616
我國有哪些金融期貨產品 瀏覽:986
為什麼要研究過度融資 瀏覽:72
海銀財富理財可信嗎 瀏覽:828
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 瀏覽:157
融資余額1億 瀏覽:861
理財結存 瀏覽:374
什麼是期限匹配融資策略 瀏覽:331
a輪融資規模 瀏覽:643
外匯平台靠譜嗎 瀏覽:934
信託開單 瀏覽: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