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法國金融資本

法國金融資本

發布時間:2021-07-11 19:27:59

❶ 大學去法國學金融有前途嗎

在你要求這樣那樣的待遇之前,先看看自己的水平。
真要是福利好,工資高的地方,你有什麼資本讓對方非你不要?

按先頭某位網友的說法;
我發現大家都很想找一份最賺錢的工作嘛!

不過說句實在話,如果你能在你現在這個領域好好發展,鑽研自己的業務,那麼你所在的領域就是最賺錢的工作,不然你哪怕就是換一百份工作最終的結果還都是一樣的。

比如,律師確實很賺,但那也要看你是什麼律師!民事律師還是刑事律師?專門打經濟案件還是打治安案件?你不深入鑽研法律的話,能吸引客人來找你打官司嗎?看看我們身邊那些律師事務所里的律師們能接官司的有幾個?

醫生倒是也蠻賺錢的,回扣好多哦!想不想當?那你去考個醫生執照吧,沒有醫生執照你做什麼醫生?

所有行業都一樣,你想往好的工作,能賺大錢的工作,OK,沒問題!請問你現在有什麼資本進入這個你嚮往的工作?你對這個工作有多少了解?這個工作可能面臨的難度你考慮過沒有?你連起碼的人生目標職業目標都沒有明確,你還談什麼找份最賺錢的工作?

如果有個人事考官,手裡有份年薪20萬的工作,通知你面試,首個問題就是你想通過什麼樣的履歷和計劃來證明我們公司支付你的20萬年薪是值得的?等你能給你自己一個滿意的答案後,你再去考慮哪個工作更賺錢吧!

❷ 18世紀的法國社會經濟狀況如何

18世紀法國社會經濟狀況和階級關系
18世紀的法國,仍然是一個封建專制的農業國家。全國絕大部分的土地集中在以國王為首的貴族以及僧侶手中。佔全國人口 95%以上的農民基本上是佃農,耕種地主的土地。雖然從18世紀初開始,法國東北部地區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農場,但總的說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不像英國那樣深入農村。
18世紀初,法國的資本主義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在一些工業較為發達的城市和地區,如里昂、奧爾良、阿爾薩斯—洛林等,出現了大量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其中僱傭千名以上工人的分散的手工工場和僱傭百人左右的集中手工工場也不為罕見。到18世紀中葉,一些工業部門如采礦、冶煉等行業,已經開始使用先進的機器。在貿易方面,盧昂、愛克斯、亞眠、波爾多等許多城市都是當時的對外貿易中心。法國對外主要出口酒類和各種奢侈品。進口貨物主要有棉花、香料、皮革、咖啡等。由於工商業發達,法國集中了歐洲一半以上的貨幣。
但是,法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受到封建生產關系的重重阻礙。在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金融資本始終處於領先地位。從16世紀開始實行的包稅制和國債制度是法國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手段,通過包收國家各種捐稅、向國家放債,法國的金融資本家獲得了巨額收入,成為法國社會最為富有的階層。但是,自路易十六即位後,為了緩和其財政危機,用各種手段從金融資本家手中獲取金錢,使路易十一以來王權與資產階級的合作關系遭到破壞,迫使金融資本家為代表的大資產階級也走上了反對封建專制的道路。在工業部門中,由於封建行會制度的存在,使大批手工業作坊無法過渡到手工工場。因為受到封建制度保護的行會制度,對於工匠和學徒的數目、生產規模以及技術等都有嚴格的限制。路易十四時代制訂的一系列工業法規,到18世紀不僅不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反而成為生產發展的桎梏。使法國工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舉步維艱,加之封建割據殘余的存在,使各省之間的法律、度量衡、幣制等都有不同,從而導致各地商業聯系的困難。在封建專制制度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下,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處於赤貧狀態,購買力水平極為低下,使國內市場日益縮小。18世紀以來,法國在對外戰爭中迭遭敗績,不僅使國庫空虛,民不聊生,而且丟失了許多海外市場。僅七年戰爭中,法國在北美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大片殖民地以及在印度的殖民地均被英國佔領。以法國王室為首的各級貴族,視法國工商業為斂財的重要來源,徵收極重的工商業稅,使工場主和商人所獲利潤大部分流入他們的手中,從而大大地限制了資本的積累。這一切,使法國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與舊的封建生產關系之間處於尖銳的矛盾之中。
革命前的法國,仍保持著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根據這一制度,所有的人被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天主教教士,第二等級是貴族,資產階級、農民、城市貧民以及手工工場的僱工等構成了第三等級。
天主教會是法國封建專制制度的主要精神支柱。為了維護封建專制制度,天主教會竭力向人民宣傳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制度存在的合理性,鼓吹人們守天知命,不做絲毫反抗。對於一切反天主教會和封建制度的「異端」,則實行殘酷的迫害。天主教會反對科學,扼殺知識,拚命地推行蒙昧主義。因此,要發展資本主義,解放人的思想,首先必須鏟除天主教會。天主教會也是法國最大的封建主。教會土地佔全國土地的1/10,僧侶也和其他的封建貴族一樣,剝削雇農,榨取封建地租。高級教士大多出身貴族,主要集中在城市裡,過著與貴族一樣奢華的生活。但第一等級中的低級僧侶則大都出身於貧苦之家,他們收入菲薄,生活拮據,對高級僧侶抱有敵視態度,同情第三等級。
作為第二等級的貴族,分為兩個階層,一為「佩劍貴族」,一為「穿袍貴族」。所謂佩劍貴族主要指的是世襲的封建貴族。他們中的大貴族大多遠離自己的領地,住在凡爾賽,靠領取年金過著極為奢侈的生活。由於特權,他們壟斷了軍隊、政府和教會中的要職。「佩劍貴族」中的中小貴族,則長年居住在鄉間,盡管不能享受大貴族那樣的奢侈生活,但由於直接剝削農民,成為農村中封建專制制度的主要代表。
「穿袍貴族」不是世襲貴族,他們的貴族頭銜主要是靠錢買來的。因此,大多出身於資產階級。「穿袍貴族」主要任各級法院中的法官,並可父子相傳。他們通過包攬訴訟榨取民財,同樣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但是「佩劍貴族」歧視他們,也不允許他們出入宮廷。因此,他們也對「佩劍貴族」心懷不滿。
第三等級的成分較為復雜。其中資產階級又有大中小之分。大資產階級主要是包稅商、軍火商人、專賣商、銀行家等。這些人與封建專制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有時他們還花錢購買爵位,成為「穿袍貴族」。因此,他們不願意推翻專制政府。但是,由於政治上他們沒有任何權力,財產也得不到封建政府的切實保證,經濟活動經常受到貴族或國王的干擾,因此他們反對革命而要求改良,只是希望通過在不觸及他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限制國王權力,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中產階級主要是手工工場主和一般的商人等。他們深受封建專制政府的欺壓和勒索,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的願望也受到極大的限制。因此,他們極力要求消滅封建制度,建立保護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資產階級共和國。這些人構成了資產階級中的共和派。
小資產階級主要是城市居民。這些人主要是小商販和小作坊主等。這些人既反對大資產階級對他們的壓迫,又痛恨封建專制制度對他們的無窮盤剝。但他們也反對無產者,害怕革命會使無產者擺脫舊日政治經濟地位,從而危害他們的利益。
第三等級中人數最多的是農民。他們遭受著殘酷的封建剝削,不僅要向地主繳納地租,而且還要向地主交納各種苛捐雜稅。此外,他們還必須向國王交納所得稅(收入 1/20的土地稅)、人頭稅、土地稅;向教會交納什一稅。經過層層盤剝之後,農民所剩無幾,很難維持溫飽。18世紀後期,法國進入了歷史上的「封建反動」時期。國王又恢復了農民修築道路和建造營房的徭役。地主則竭力提高封建地租,同時還強占農村公社的公有地,使廣大農民更加貧窮困苦。法國大革命爆發前夜,法國2300萬農民中,競有150萬人淪為乞丐。因此,在第三等級中,農民階級最痛恨封建專制制度,最富有革命精神。盡管第三等級內部各階層之間也存在著矛盾,但在反對封建制度這一問題上,則是一致的。因此,第三等級與國王為首的僧侶和貴族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只能通過暴力革命才能解決。

❸ 法國與金融危機

一、金融危機對法國的影響
1. 金融危機對法國股市的打擊
起始於2007年夏季的美國次級房屋貸款危機,到2008年9月15日以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為引爆點,升級為「海嘯」的金融危機,在最近短短幾個月內開始向全球迅速蔓延,全球股市損失了近一半的市值,20萬億美元市值已被蒸發。
歐洲和法國的金融和銀行業首當其沖,多家大型金融機構陷入財務危機,具體表現為全球股市持續跌宕起伏。法國的股市指數CAC40也從高峰時的6000點,下降到目前的3000點左右,損失了近一半的市值,下降幅度甚至要明顯地高於全球第一大股市華爾街的股市下跌幅度。其中多家法國大型銀行的股價縮水了一半至90%不等,只得尋求來自外界公共市場甚至是政府渠道的巨額注資。法國國內的兩家汽車製造企業的股價平均縮水80%左右。這種股票價值的過渡蒸發表明金融危機依在發展,市場信心短期難以恢復。雖然巴哈克·奧巴馬當選下一屆美國總統,歐洲央行及世界其它國家央行紛紛降息,仍然不足以恢復市場信心,全球主要股市大跌的趨勢仍然未出現扭轉,而且似乎將繼續保持下去。
2. 危機已影響到法國的實體經濟
目前金融危機已不僅僅局限於金融領域,更發展到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兵法的新階段,因此法國國內的實體經濟也正逐步受到危機的影響。法國經濟各個主要行業面對萎靡不振的歐洲和本國零售市場和出於對消化堆積如山的商品庫存的考慮,紛紛推出各種減價促銷措施。這對於消費者而言當然並不見得是一個壞消息,但是對於生產者和銷售者而言則可能會冒極大的風險。
截至到目前為止,除了銀行業以外,法國經濟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程度最大的幾個行業分別為汽車製造業、鋼鐵業、化工行業、房地產和建築業、房屋出租業、旅遊和酒店業、玩具零售業、以及電訊、收費電視和報紙訂購業等。
汽車製造業:金融危機從美國蔓延至歐洲,對法國的汽車製造業產生了劇烈沖擊。金融危機導致銀行信貸緊縮,而法國汽車銷售中超過三分之二要依靠貸款,信貸緊縮直接導致了汽車市場的萎縮。2008年10月份,整個歐洲市場汽車銷售下降了14.5%,而法國家用新車銷量同比銳減7.3%。
無奈之下,法國兩大汽車製造商雷諾和標致-雪鐵龍不得不裁員和大幅減產,希望通過節約開支和減少庫存應對市場萎縮。雷諾集團宣布將在國內裁員4900人,2008年第4季度減產25%;標致雪鐵龍集團則宣布將在國內裁員3550人,第4季度的產量也將縮減30%。它還把2008年原定的利潤增長目標由3.5%調低到1.3%。而法國汽車輪胎製造巨頭米其林公司也對外宣布實行減產計劃。法國汽車零配件製造業所受到的沖擊更為嚴重,許多企業所獲得的訂單大幅下降,營業額則呈現銳減的局面。
鋼鐵業:汽車製造商的減產措施也迅速擴大和影響到上游產業。全球頭號鋼鐵巨頭阿什洛-米塔爾鋼鐵公司宣布將其2008年第4季度的全球產能削減30%,而該公司在法國國內的不銹鋼產能更將消減一半左右。
化工行業:法國化工巨頭羅地亞集團於2008年12月8日宣布,由於金融危機不斷擴散導致訂單大幅減少,該集團在全球的大部分工廠將縮減產能,預計有超過一半的員工會面臨技術性失業。近幾周以來,該集團訂單不斷被取消,就連那些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地區也不例外。由於宏觀經濟環境極為不利,集團不得不擴大減產的范圍和規模。羅地亞集團預計,2008年的營業利潤將比上一年減少10%左右。 由於汽車工業的需求下降,羅地亞曾在11月初宣布壓縮聚醯胺的產能,當時涉及到了13家工廠、4000多個工作崗位。本次減產計劃所涉及的對象將擴大到全球56家工廠、7800多個工作崗位。
房地產和建築業:此次金融危機對法國建築業的影響也相當明顯。法國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了自1997年開始,幾乎長達連續11年時間的上升周期之後,其2007年的交易總規模達到創紀錄的1767億歐元,房屋的交易價格也達到普通人根本無法負擔的水平,比如巴黎市區平均每平方米的房價已經達到接近1萬歐元的水平,其他大城市的平均每平方米的房價也已經普遍達到3千歐元左右的水平,與1997年相比幾乎上漲了兩到三倍,這樣局面當然無法持久地維持下去。
房地產市場終於在2008年年初開始顯露危機徵兆,第3季度加速萎縮。2008年第3季度法國國內新房銷量同比銳減幅度高達44%,法國政府頒發的建築許可證較上一年同期相比銳減23.3%,減至111342萬份。而房屋的新建數量減少了8.1%,減至110329套。自90年代初以來,如此大的下降幅度在法國還未曾出現過,這表明法國建築業所面臨危機已非常深重,除了對該行業的就業狀況產生負面影響,也令人擔憂新房建造數量不足將會影響法國內的住房需求。
據有關專家計算,為了滿足法國的住房需求,每年起碼需要50萬套住房。法國政府預計2008年房地產市場規模將下降1.5%,2009年將進一步下降3.6%。2007年法國新房開工總量達到43.5萬套,創近60年來的新高,而2009年新房開工量則可能會下降至33萬套左右。新房開工量的減少必然會導致法國內建築過行業就業崗位的喪失。2008年法國建築業尚能創造大約2萬個就業崗位,但法政府預計2009年建築業將削減大約4.5萬個就業崗位。
鑒於法國國內房地產市場交易市場處於低迷狀態,普通房屋的銷售周期已由一年前的9個月延長至18個月。自2008年夏季以來,法國許多小型房地產公司破產,一些大型房地產公司也進行了大幅度的縮編。令人擔憂的是,法國建築業不斷下滑而引發的連鎖反應可能會造成惡性循環。在法國經濟2009年將陷入衰退的情況下,人們不得不捂緊錢袋以迎接撲面而來的失業風險。屆時房地產市場的進一步萎縮似乎難以避免,而這又將造成新一輪的失業風潮。
事實上,危機已經嚴重影響了法國國內主要的私營房地產開發商,例如法國建築業頭號企業Nexity公司總裁迪寧2008年10月初宣布將裁減5000個工作崗位。而Kaufman & Broad法國分公司2008年的營業額料將下降10%,並在最近制定了拯救計劃,打算在總數811個崗位中減少166個。
房屋出租業:根據房屋出租中介業專業人士分析,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危機,法國國內房租的飛漲周期也已經正式結束,普通租房人早已經無力支付城市地區的住房出租價格。自2008年年初開始,法國房屋出租業的經營活動與往年相比已明顯下跌,在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期間,其營業額增長幅度僅為0.7%,相比上一個年度期間營業額的增長率為1.2%。至2008年8月底的數據顯示,法國內城市房屋出租業的營業額下跌了23.6%之多。
旅遊和酒店業:法國一家專業旅遊研究公司於2008年10月13日至23日對法國600家旅館企業所做的調查表明,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前10個月到法國旅遊的外國遊客數量較去年同期明顯減少,2008年6月至10月間,法國旅館入住率平均下降幅度超過3%,旅館業的收入下降了5%。
事實上,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盡管法國本土消費群入住率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但來自美國、日本和中國等國家的遊客大幅減少,導致法國旅館入住率出現下滑。然而,盡管法國旅館業受到金融危機影響不淺,但是相比西班牙等其他歐洲國家,法國旅遊業的運轉狀況還算良好。此外,據法國旅遊部門估計,目前旅遊購物的下跌幅度非常可觀,高達40%左右。由於過路遊客的減少,法國旅遊企業只能對遠途遊客的收費進行減價和促銷活動,如對來自安的列斯群島、墨西哥、古巴、多米尼加等地的遊客進行減價優惠。
玩具零售業:隨著聖誕節之前的銷售旺季到來,法國國內的玩具品牌零售商提出以購買玩具為條件返還客戶19.6%增值稅的建議。有的商店推出的打折率高達30%,甚至還有的商店選擇25種產品的定時銷售折扣率為50%。據NPD社會市場研究所數據,在2008年11月前三周,整個玩具市場都在減價,與上一年同期相比價格平均下跌4.5%。
電訊、收費電視和報紙訂購業:媒體和通訊企業通常都很重視訂購服務的現金流量,法國收費的第四頻道電視台很快將半年試用期的訂購費用下調為每月15歐元,而原先的平均價為30歐元,對於繼續再訂購的用戶則可將試用期延長一年。而各家電訊運營商之間的競爭也極為激烈,比如SFR公司和布依格電訊分公司分別為行動電話用戶提供為期長達一年的免費游戲服務,而相關服務原來每月的收費為30歐元。報紙定購業也是如此,如訂購法國《論壇報》兩年的客戶,只需補交99歐元便可以獲得一台Acer品牌的微型電腦。
3. 法國失業者突破200萬人
根據法國勞工部於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受金融危機沖擊實體經濟的影響,2008年10月份法國新增失業者4.69萬人,比9月份的8000人上升了近6倍之多,創下自1993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月增幅,這也是法國失業人數連續第六個月增長。
截至2008年9月底,法國登記的失業人數為195.76萬人,因此法國失業人數已經再次突破了200萬人這一重要的心理關口,達200.45萬人。分析人士認為,法國國內汽車製造業和建築業因受金融危機沖擊下滑,企業大幅裁員是造成當月失業人數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法國政府負責就業事務的國務秘書沃克耶表示法國進入了一個十分困難的階段,大概會持續一年。
法國經濟部長拉嘉德認為這種變化並不讓人感到驚奇,當沒有生產活動時,企業首先裁減臨時工,接下來輪到固定期限合同工,而且無固定期限合同工也可能無法倖免。另外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預計,2009年法國的失業率將升至8.2%,而2010年時將升至8.7%。該組織的報告指出,法國目前上升的失業人群主要涉及年輕人和臨時工,但很快就會波及到其他就業者人群。
4. 法國經濟衰退正在成為現實
歐洲聯盟委員會於最近再次調低成員國2008年的經濟增長目標,預測歐元區國家2008年的經濟增長率是1.2%,2009年將只有0.1%。預測歐洲聯盟27個成員國2008年的經濟增長率是1.4%,2009年只有0.2%。歐洲聯盟委員會預測法國2008年經濟增長率是0.9%,2009年為零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2008年11月初發布的預測報告認為,2009年世界經濟增長只有2.2%,發達國家將遭遇自1945年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衰退至-0.3%,預測2009年美國經濟增長率為-0.7%,歐元區國家為-0.5%,法國為-0.5%。
5. 歐洲中央銀行大幅度調降利率應付經濟衰退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由於經濟前景暗淡,為了刺激經濟,世界各國將會步入降息周期。歐洲中央銀行於2008年12月4日在布魯塞爾舉行月度貨幣政策決策會議後宣布,將歐元區主導利率降低0.75個百分點,從3.25%降至2.5%。這是歐洲央行成立以來降息幅度最大的一次,也是歐洲央行自2008年10月份以來第三次降息,僅這三次降息的累計幅度已經高達1.75個百分點。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認為,歐洲央行大幅降息是基於對當前歐元區經濟和通貨膨脹形勢的分析。受金融危機沖擊,歐元區經濟形勢日趨惡化。而隨著能源和食品價格下降,歐元區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不斷減輕,這為歐洲央行降息提供了空間。多數經濟學家預測歐洲央行可能會在2009年期間逐步將其主導利率進一步調降至2%左右的水平。
二、法國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主要措施
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發展並逐步蔓延至實體經濟,法國政府在近幾個月間陸續分階段推出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和經濟重振計劃,主要包括以下幾項重點內容。
1. 法國政府宣布3600億歐元銀行業拯救方案
作為危機起源的銀行業一年來一直飽受市場的沖擊,各大銀行股價在市場上大起大落。在美國政府7000億美元的救市計劃之後,歐洲聯盟成員國政府也宣布了17000億歐元的大規模救市計劃,讓銀行業暫時躲過了連鎖倒閉的危險。但銀行業仍處於相當脆弱的狀態,一些銀行正在尋求合並與重組以鞏固自己的地位。2008年10月5日法國巴黎國民銀行宣布收購富通銀行在比利時和盧森堡的金融業務,從而成為歐元區最大的儲蓄銀行。法國儲蓄銀行與法國人民銀行正在商談合並事宜,預計2009年春季能夠實現合並。法國儲蓄銀行最近因交易員違規操作損失了7.516億歐元,也宣布將回歸傳統的儲蓄銀行業務。
為了幫助銀行擺脫融資難的困境,法國政府推出的3600億歐元救市計劃第一步措施已經開始實施。2008年9月底,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聯合向德克夏銀行注資64億歐元,其中法國政府向德克夏銀行提供了10億歐元,法國信託局則提供了20億歐元。接著法國政府於2008年10月15日推出了一項緊急財政修正案,批准成立「法國經濟財務公司」,該公司擁有國家提供的3200億歐元擔保金。法國政府將通過為銀行發行債券提供擔保和參與銀行資本重組等方式幫助銀行擺脫融資難的困境。法國政府將為銀行發行最長為5年期的中期債券提供擔保,並專門成立一個機構從市場籌措資金,用來保證銀行各項業務的正常開展。2008年10月20日,法國政府決定到2008年底前向法國農業信貸銀行、法國巴黎國民銀行、法國興業銀行、法國互助信貸銀行、法國儲蓄銀行、以及人法國民銀行等另外6家主要銀行注資105億歐元。這次注資將以發行附屬債權的方式進行,政府並不直接參與銀行股份。法國政府此舉是為了促進銀行向企業尤其是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為經濟部門提供財政服務,獲得資助的銀行都與政府簽署了履行銀行職責的承諾。
法國政府表示,如果市場緊張狀況一直持續,2009年還會採取同樣措施,為金融機構注入相同數額的資金。法國也與其他歐洲國家政府同時宣布對本國所有個人銀行賬戶提供擔保,以穩定存款人的信心。2008年10月7日,歐盟27國財長例會,決定在至少一年時間內,將歐洲聯盟各成員國最低儲蓄擔保額度提高到5萬歐元。而歐洲中央銀行和英國等各國中央銀行與美聯儲聯手,向銀行體系注入流動性。此外,法國總統薩科奇還特別任命了「貸款調解人」,為所有遭遇貸款困難的法國企業提供服務。
由於金融危機使中小企業和家庭獲得貸款更加困難。法國政府2008年10月21日與相關銀行簽署了支持中小企業獲得貸款的援助協議,具體將動用資金220億歐元,其中170億歐元來自法國國內現有儲蓄規模龐大的存款。此外,法國政府負責援助中小企業的機構OSEO銀行額外提供20億歐元。法國信託局向兩個基金提供1.1億歐元資金,用於對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擔保,擔保金額總數為20億歐元。與此同時,法國工商就業聯合會(L'UNEDIC)承諾,對雇員超過50人的企業給予1至2個月的失業保險金滯納期。
法國政府還宣布,從2008年10月23日開始一直到2010年1月1日為止,對從事新的投資業務的企業,減免投資企業的職業稅負擔。國家承擔地方政府因此而減少的稅收。預計2011年此項財政補貼金額約為10億歐元。
2008年11月25日,法國總統薩科齊宣布,把原來針對6個就業困難地區的就業財政補貼政策擴大到新增加的18個地區,並將根據情況考慮繼續擴大該項優惠政策的實施地區。同時他還宣布一項總額為4億歐元的援助汽車行業的措施,用於鼓勵研發新型節能汽車。此外,法國地方政府將獲得總計50億歐元的國家財政貸款,以便在銀行貸款無法到位的情況下保證地方財政預算的實施。這項資金的來源為法國信託局的儲蓄基金。
2008年11月20日,法國總統薩科齊宣布成立法國戰略投資基金,該基金總額為200億歐元,專門用於支持法國的戰略性企業。法國戰略投資基金相當於法國的國家主權財富基金,旨在對受當前金融危機沖擊而陷入困境,並且可能淪入外國企業集團控制的法國企業提供支持。新成立的戰略投資基金可能與歐洲聯盟其他成員國,甚至歐洲聯盟以外國家的主權財富基金開展合作。該基金將出於長期發展戰略考慮,通過對具有戰略意義的大型或小型企業參股的方式,而對一些工業項目進行投資。
2. 法國政府出台260億歐元的重振經濟計劃
法國總統薩科齊於12月4日在法國北部都安市雷諾汽車公司的一個生產基地發表演講,公布了法國政府260億歐元的重振經濟計劃,總金額大約佔法國國民總產值的1.3%。該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擴大公共投資以及對房地產和汽車行業提供援助等,具體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法國政府新增加105億歐元的公共投資。其中包括向基礎設施部門增加40億歐元的資金(新增14億歐元,其中5億歐元包括在Grenelle環保計劃之中),向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門增加近7億歐元的資金,向國防和安全裝備部門增加14億歐元的資金,向文化遺產保護部門增加7億歐元的資金等。
其次是法國政府向國有企業投資40億歐元。具體內容包括法國電力公司在2009年將多投資25億歐元用於生產,其中3億歐元專用於可再生能源領域;法國燃氣蘇伊士集團將追加2億歐元投資;巴黎地鐵公司投資4.5億歐元;法國鐵路公司投資3億歐元;法國郵政公司將多增加6億歐元的投資用於改善郵局接待顧客的環境,以及郵政辦公樓的能源更新。
第三項是地方政府投資25億歐元。法國國內各地方政府要追加投資,地方政府承擔72%的公共投資,通過增值稅返還基金的渠道,在兩年裡把15.482%的投資返還給每個地方政府。在2009年的預算中,增值稅返還基金預算為59億歐元,增長了近13%。另外將提前返還增值稅,返還金額為25億歐元。
第四項是為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募集160億歐元。當前的金融危機造成在建的大型基礎設施缺乏資金,尤其是新建項目的融資更加困難。預計中期投資規模將達到200億歐元。法國信託局將再次發揮重要作用,它將從儲蓄基金中為大項目投資80億歐元。與此同時,法國政府將出面逐一為每個大型項目提供部分貸款擔保,最高限額也是80億歐元。
第五項是優先發展鐵路和公路建設,其中圖爾市至波爾多市的高速鐵路線總金額高達70億歐元,還包括公共和私人合作投資項目如布列塔尼地區至盧瓦爾沿岸地區高速鐵路線,塞納河運河,大學校園改造計劃,微型水電站大壩翻建和設備更換等投資項目。薩科齊宣布在2010年至2014年間,同時開工建設4條高速鐵路線,這在法國歷史上尚屬首次。他指出,今後幾年公共和私人合作投資項目以及政府對開采、經營、土地使用等的特許權出讓金收入將超過150億歐元。
第六項是14億歐元的救助房地產業。主要涉及在未來的兩年內多增建10萬套住房,總金額6億歐元,其中包括在低租金住房需求量最大的地區購買3萬套住房,新建3萬套社會住宅,新建4萬套過渡房。投入2億歐元加快於2003年開始的郊區舊城改建計劃。2009年投入6億歐元用於購買新房時提供無息貸款,這項措施在2009年將有助於10萬套住房的購買和建設。提供政府特殊幫助,讓3萬戶低收入家庭成為房主。臨時放寬對城市化規定的限制,以加快住房建設。在不違反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條件下,從12月4日起,建築許可證有效期可以延長一年。投入2億歐元在2009年至2010年用於住宅的能源改造。另外1.6億歐元用於緊急住所和特殊接待場所的建設,以便增加1000張床位。
第七項是購買環保新車獎勵1000歐元。具體內容包括凡報廢車齡10年以上的舊車、同時購買每公里CO2排放量低於160克的環保型新車,將獲得1000歐元的獎勵,該措施將與已推出一年的購買環保汽車獎勵300歐元的政策合並執行。如果報廢車齡10年以上的舊車、同時購買每公里CO2排放量低於100克的環保型新車,則購車人將獲得2000歐元的獎勵。這項新措施將耗資2.2億歐元。此外,向汽車生產企業貸款的銀行將獲得10億歐元的注資,這不屬於政府補貼,而是綜合貸款利率為8%。
第八項是新增加40億歐元貸款扶持中小企業。法國政府於2008年10月4日已經出台的資助中小企業措施總額為220億歐元。這次的新措施則包括:專門為中小企業貸款的OSEO銀行將提供20億貸款(原來計劃為10億貸款)。自2009年開始,返還給企業的抵稅貸款為38億歐元,將惠及5000家企業,其中90%是中小企業。從2009年第1季度開始,返還給企業增值稅,將涉及8.2萬家企業,其中8.1萬家為中小企業。
第九項是扶持就業措施。新增5億歐元用於資助就業政策的實施。在2009年,凡是雇員低於10人的小型企業新招員工,僱主將享受到免除繳納相當於最低工資額60%的社會保險征攤金的優惠。
最後一項是資助最貧困家庭每戶200歐元的措施。從2009年3月底開始,向領取救助金的每個家庭發放200歐元,涉及380萬戶家庭,總金額達7.6億歐元。
為了更好地執行這項重振經濟計劃,法國總統薩科齊還特別委託總理費永任命德維江擔任特別新增的經濟振興部長一職,其主要職責是確保公共部門投資的有效實施,克服政府在通過刺激經濟增長計劃時所遇到的一切障礙,並且必要時有權調整政府的撥款計劃。
絕大多數的經濟分析師普遍都認為:薩科齊總統所推出的上述措施將有助於降低金融危機對法國經濟的影響,但總體上看來規模仍然十分有限,不能構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經濟重振計劃,頂多隻是一個支持計劃,是對金融風暴沖擊的一個反應,因此只能將其稱之為三個月的重振計劃。甚至還有人預計法國政府可能在不久前的將來再推出另一個新的經濟重振計劃。
歐洲聯盟委員會負責經濟與貨幣事務的委員阿爾穆尼亞表示:法國政府最近提出的經濟刺激計劃是積極的,現在應當確保歐洲聯盟各國之間的協調行動,同時也要確保它們之間的經濟刺激計劃能夠統一,法國的經濟刺激計劃符合歐洲聯盟確定的目標。法國國內的工會和協會表示:這項計劃中缺乏重振消費和購買力的措施,惠及窮人的措施也非常有限;在總統對危機發表的這演講中,唯一明確是僱主可以享受新的社會保險征攤金減稅措施。在政界方面,右派的人民運動聯盟當然普遍對於這項計劃表示稱贊。左派的社會黨人士則宣稱這只是一些小措施,不能解決問題,這項計劃最大的遺漏是忘記了購買力,他們還要求降低商業附加稅率,提高住房補助金和其他補助金,以便大幅度支持內需。
三、法國政府應對金融危機所需資金的主要來源
為了應對不斷加深的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法國政府先後在的時間內推出了總金額為3600億歐元的銀行業拯救計劃、以及總金額為260億歐元刺激經濟計劃兩項重要方案。盡管第一項銀行業拯救方案主要涉及由法國政府出面為相關金融機構提供財政擔保,為此法國政府並未因此真正支出太多的資金。
但是第二項總金額達到260億歐元、主要用於拯救汽車製造業和房地產業的刺激經濟計劃的推出,使得法國政府2009年的財政將多增加155億歐元的支出。為此法國政府將無法按原定計劃把公共赤字占國民生產總值比率維持在3.1%,實際的比率數字將達到3.9%,這將遠遠超過歐洲聯盟《穩定與增長公約》所規定3%的標准;而法國政府目前所累積的公共債務總值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0%,也同樣明顯超出歐洲聯盟《穩定與增長公約》所提出的60%的上限。
薩科齊總統宣布的一系列救援經濟的計劃,包括支持銀行、中小企業和成立主權基金等,需要大量財源,由於法國政府連續多年以來一直推行高赤字財政預算政策,國家財政根本無法解決資金來源,只能依靠發行公債、出售房地產和股票資產等其他途經進行多方集資。
2007年,法國政府的公債發行規模十分龐大,高達1540億歐元,過去從未達到這樣的水平。由於目前市場蕭條,特別是房地產市場和股市大幅度下跌,對於法國政府出售資產非常不利。法國政府原先指望2008年和2009年分別出售50億歐元的資產,現在看來這個目標基本上已經落空,2008年的資產出售最多可能僅獲得8億歐元的收入,預計2009年的期望將更加渺茫。其中,政府出售房地產的收入,2007年為8.2億歐元;2008年預計為6億歐元,但是也難實現。此外,法國政府還可利用法國信託局的資金,以及向法國電力公司、法國電信公司和法國燃氣蘇伊士公司這樣的國家參股企業索取紅利。
法國國家企業參股署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到2008年11月18日為止,法國政府參與國有企業的股份總額達1232億歐元。其中比較重要的參股項目包括:在法國電力公司參股731億歐元,占公司股份的84.7%;在法國燃氣蘇伊士公司參股281億歐元,佔35.7%;在法國電信公司參股135億歐元,佔26.7%;在巴黎機場公司參股29億歐元,佔68.4%;在賽峰集團參股12億歐元,佔30.2%。

中國貿促會駐法國代表處
2008.12

❹ 法國18世紀的時代背景

路易十五時代 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其曾孫路易十五(1715—1774年)即位,年僅 5歲,由奧爾良公爵攝政。路易十五時期法國專制主義的危機公開暴露出來。路易十四去世時留下24億鋰國債,其中1/3已經到期,1715年國家財政純收入只有6900萬鋰,財政支出達到1.447億鋰,國家財政處於極大困難之中。1716年國家的財政赤字接近1億鋰。政府企圖以打擊投機與高利貸為名收取罰款,但只得到1000餘萬鋰。

為了解決財政困難,奧爾良公爵起用約翰·勞進行財政改革。約翰·勞是位蘇格蘭銀行家。在1716年他創辦一所私人銀行,發行銀行券,這種銀行券在繳納國家賦稅時同現金一樣有效。1718年,約翰·勞的銀行,被宣布為國家銀行,信譽大為提高。政府和貴族們都用這種銀行券來清還自己的債務。約翰·勞還發行西印度公司股票,該公司享有對美洲進行貿易、殖民和種植銷售煙草的權利。這在法國引起投機的狂潮,由此成為暴發戶者大有人在。約翰·勞從此官運亨通,1720年升任為財政大臣。但是,這一改革由於沒有堅實的經濟基礎,結果使法國的財政陷入了更大的混亂。1720年底,約翰·勞銀行發行的銀行券達30億鋰,而銀行的儲備僅有7億鋰。消息傳出後,引起了兌換金銀的狂潮,約翰·勞出逃它國,銀行倒閉。許多持有銀行券的貴族、富商紛紛破產。盡管政府利用銀行券償還了大部債務,但在這種情況下,只好又恢復了舊的財政制度,引起了社會各階層的不滿。

1723年,路易十五親政,但國家財政未見好轉。路易十五荒淫無度,每年的宮廷開支占國家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貴族集團效法宮廷生活奢侈。首相弗勒里曾一度改革財政,但終究無力挽救危機。下層群眾生活貧困,社會階級矛盾尖銳化。

路易十五繼承了路易十四的擴張政策,不斷發動對外戰爭。先後參加了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都以失敗告終,並退出所佔領的比利時、荷蘭等地。在七年戰爭(1756—1763年)中,法國遭到慘敗,失去了加拿大、俄亥俄河流域、路易斯安娜、塞內加爾的商站。它在印度也丟掉了大片殖民地,僅留下了5個商站。七年戰爭使英國確立了殖民霸權,而法國的強國地位受到嚴重損害。長期的對外戰爭大量消耗了法國的國力,使法國陷入了專制主義的危機。

18世紀法國社會經濟狀況和階級關系 18世紀的法國,仍然是一個封建專制的農業國家。全國絕大部分的土地集中在以國王為首的貴族以及僧侶手中。佔全國人口 95%以上的農民基本上是佃農,耕種地主的土地。雖然從18世紀初開始,法國東北部地區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農場,但總的說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不像英國那樣深入農村。

18世紀初,法國的資本主義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在一些工業較為發達的城市和地區,如里昂、奧爾良、阿爾薩斯—洛林等,出現了大量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其中僱傭千名以上工人的分散的手工工場和僱傭百人左右的集中手工工場也不為罕見。到18世紀中葉,一些工業部門如采礦、冶煉等行業,已經開始使用先進的機器。在貿易方面,盧昂、愛克斯、亞眠、波爾多等許多城市都是當時的對外貿易中心。法國對外主要出口酒類和各種奢侈品。進口貨物主要有棉花、香料、皮革、咖啡等。由於工商業發達,法國集中了歐洲一半以上的貨幣。

但是,法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受到封建生產關系的重重阻礙。在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金融資本始終處於領先地位。從16世紀開始實行的包稅制和國債制度是法國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手段,通過包收國家各種捐稅、向國家放債,法國的金融資本家獲得了巨額收入,成為法國社會最為富有的階層。但是,自路易十六即位後,為了緩和其財政危機,用各種手段從金融資本家手中獲取金錢,使路易十一以來王權與資產階級的合作關系遭到破壞,迫使金融資本家為代表的大資產階級也走上了反對封建專制的道路。在工業部門中,由於封建行會制度的存在,使大批手工業作坊無法過渡到手工工場。因為受到封建制度保護的行會制度,對於工匠和學徒的數目、生產規模以及技術等都有嚴格的限制。路易十四時代制訂的一系列工業法規,到18世紀不僅不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反而成為生產發展的桎梏。使法國工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舉步維艱,加之封建割據殘余的存在,使各省之間的法律、度量衡、幣制等都有不同,從而導致各地商業聯系的困難。在封建專制制度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下,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處於赤貧狀態,購買力水平極為低下,使國內市場日益縮小。18世紀以來,法國在對外戰爭中迭遭敗績,不僅使國庫空虛,民不聊生,而且丟失了許多海外市場。僅七年戰爭中,法國在北美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大片殖民地以及在印度的殖民地均被英國佔領。以法國王室為首的各級貴族,視法國工商業為斂財的重要來源,徵收極重的工商業稅,使工場主和商人所獲利潤大部分流入他們的手中,從而大大地限制了資本的積累。這一切,使法國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與舊的封建生產關系之間處於尖銳的矛盾之中。

革命前的法國,仍保持著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根據這一制度,所有的人被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天主教教士,第二等級是貴族,資產階級、農民、城市貧民以及手工工場的僱工等構成了第三等級。

天主教會是法國封建專制制度的主要精神支柱。為了維護封建專制制度,天主教會竭力向人民宣傳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制度存在的合理性,鼓吹人們守天知命,不做絲毫反抗。對於一切反天主教會和封建制度的「異端」,則實行殘酷的迫害。天主教會反對科學,扼殺知識,拚命地推行蒙昧主義。因此,要發展資本主義,解放人的思想,首先必須鏟除天主教會。天主教會也是法國最大的封建主。教會土地佔全國土地的1/10,僧侶也和其他的封建貴族一樣,剝削雇農,榨取封建地租。高級教士大多出身貴族,主要集中在城市裡,過著與貴族一樣奢華的生活。但第一等級中的低級僧侶則大都出身於貧苦之家,他們收入菲薄,生活拮據,對高級僧侶抱有敵視態度,同情第三等級。

作為第二等級的貴族,分為兩個階層,一為「佩劍貴族」,一為「穿袍貴族」。所謂佩劍貴族主要指的是世襲的封建貴族。他們中的大貴族大多遠離自己的領地,住在凡爾賽,靠領取年金過著極為奢侈的生活。由於特權,他們壟斷了軍隊、政府和教會中的要職。「佩劍貴族」中的中小貴族,則長年居住在鄉間,盡管不能享受大貴族那樣的奢侈生活,但由於直接剝削農民,成為農村中封建專制制度的主要代表。

「穿袍貴族」不是世襲貴族,他們的貴族頭銜主要是靠錢買來的。因此,大多出身於資產階級。「穿袍貴族」主要任各級法院中的法官,並可父子相傳。他們通過包攬訴訟榨取民財,同樣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但是「佩劍貴族」歧視他們,也不允許他們出入宮廷。因此,他們也對「佩劍貴族」心懷不滿。

第三等級的成分較為復雜。其中資產階級又有大中小之分。大資產階級主要是包稅商、軍火商人、專賣商、銀行家等。這些人與封建專制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有時他們還花錢購買爵位,成為「穿袍貴族」。因此,他們不願意推翻專制政府。但是,由於政治上他們沒有任何權力,財產也得不到封建政府的切實保證,經濟活動經常受到貴族或國王的干擾,因此他們反對革命而要求改良,只是希望通過在不觸及他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限制國王權力,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中產階級主要是手工工場主和一般的商人等。他們深受封建專制政府的欺壓和勒索,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的願望也受到極大的限制。因此,他們極力要求消滅封建制度,建立保護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資產階級共和國。這些人構成了資產階級中的共和派。

小資產階級主要是城市居民。這些人主要是小商販和小作坊主等。這些人既反對大資產階級對他們的壓迫,又痛恨封建專制制度對他們的無窮盤剝。但他們也反對無產者,害怕革命會使無產者擺脫舊日政治經濟地位,從而危害他們的利益。

第三等級中人數最多的是農民。他們遭受著殘酷的封建剝削,不僅要向地主繳納地租,而且還要向地主交納各種苛捐雜稅。此外,他們還必須向國王交納所得稅(收入 1/20的土地稅)、人頭稅、土地稅;向教會交納什一稅。經過層層盤剝之後,農民所剩無幾,很難維持溫飽。18世紀後期,法國進入了歷史上的「封建反動」時期。國王又恢復了農民修築道路和建造營房的徭役。地主則竭力提高封建地租,同時還強占農村公社的公有地,使廣大農民更加貧窮困苦。法國大革命爆發前夜,法國2300萬農民中,競有150萬人淪為乞丐。因此,在第三等級中,農民階級最痛恨封建專制制度,最富有革命精神。盡管第三等級內部各階層之間也存在著矛盾,但在反對封建制度這一問題上,則是一致的。因此,第三等級與國王為首的僧侶和貴族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只能通過暴力革命才能解決。

啟蒙運動 18世紀的法國啟蒙運動,是適應資產階級和廣大下層勞動人民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需要而開展起來的。這是一些資產階級的思想家,為使人們從封建專制的禁錮和宗教神學中解放出來而發動的一場思想解放運動。他們激烈地抨擊封建專制制度以及教會的腐朽和反動性,指責國王為首的封建貴族佔有了社會的全部財富,而別人卻呻吟在極端的貧困之中。他們反對宗教迷信,指出上帝是不存在的,《聖經》是編造出來的,顯聖奇跡則是教士隨意編造出來的謊言。他們宣揚個性解放,要求人所應有的全部自由。同時,啟蒙思想家論證了摧毀封建制度的必要性,主張社會改革,並勾畫出未來社會的美好圖景。

啟蒙運動是在17世紀唯理主義思潮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唯理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是笛卡,盡管他的哲學思想是唯心主義的,但他所提出的用人的理性,代替神的啟示,用人的分析論證來代替對神的盲目崇拜的思想,對於打破天主教會的精神和文化壟斷,有著重大的進步意義。思想家提出以理性原則代替權威和傳統的原則,提出對過去的一切,包括舊的傳統宗教和國家政體都要用理智加以研究和批判。這種理智和批判的精神,就是啟蒙運動最突出的特點。此外,啟蒙運動的發生,還受到18世紀在歐洲發展起來的自然權力說、社會契約說以及分權理論的影響。啟蒙運動在推動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和吸引廣大人民群眾參加革命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也使法國革命不同於英國革命,完全拋掉了宗教的外衣,採取了公開的政治斗爭的形式。

啟蒙運動的先驅和創始者是伏爾泰(1694—1778年)和孟德斯鳩(1689—1775年)。他們的學說反映了大資產階級的要求,屬於資產階級的溫和派,成為大革命時期大資產階級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的指導思想。

伏爾泰原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他的著作浩豐,涉及政治、哲學、文學、歷史以及自然科學等多方面。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哲學辭典》、《路易十四時代》、《論各民族的風俗與精神》等。伏爾泰無情地批判了作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的天主教會,提出了「消滅醜行」的口號,公開反對教會所造成的宗教迷信、宗教迫害和人們的愚昧無知,以及社會上的種種弊病,指出這一切弊病的根源就在於天主教會的欺騙。他痛斥天主教會是「九頭鳥」,羅馬教皇是「騙子」。天主教教士是「文明的惡棍」。他在政治上主張仿效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主張將天賦人權交與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取消特權,限制王權。但是,由於他站在大資產階級的立場上,思想上又經常處於矛盾之中。他一方面批判天主教會,但又認為社會不平等是不可改變的現象,一方面主張將「天賦人權」歸還人民,但又認為人民是「群氓」,沒有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需要「聰明人」的監護。伏爾泰的社會政治觀點的兩重性,反映出大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專制制度斗爭中的曖昧和妥協的態度。

孟德斯鳩出身貴族,曾擔任過地方高等法院的法官。他的主要著作有《論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羅馬盛衰原因論》等。孟德斯鳩與伏爾泰一樣,在反對天主教會的思想專制方面極為堅決。在其著作中,無情地批判和嘲諷了天主教會和教會的殘忍和無能。同時,他也強烈反對特權階層的專制和殘暴。但是,他並不主張廢除王權,認為法國應該效仿英國,建立起君主立憲政體。他的全部政治主張都體現在其著作《論法的精神》中。在這部著作中,孟德斯鳩認為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便可限制王權,因此,沒有必要進行一場革命來達到這一目的。這一思想,後來被大革命中的君主立憲派所利用,並體現在《人權宣言》和1791年的憲法中。

在啟蒙運動中,代表中產階級的思想家是網路全書派和重農學派中的經濟學家魁奈。網路全書派的主要代表有狄德羅(1713—1784年)、霍爾巴赫(1723—1789年)、愛爾維修(1715—1771年)等人。由狄德羅主編的《科學、藝術與工藝網路全書》反映了他們的全部政治思想觀點,因此他們被人稱為「網路全書派」。網路全書派是16世紀法國革命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唯物論和無神論的代表。但是,他們的唯物論是機械的、形而上學的。他們認為自然世界是物質的,沒有超自然的上帝存在。他們通過出版網路全書,向人們傳授自然科學文化知識,以揭露宗教封建迷信的荒謬,抨擊天主教會和教士的愚昧和殘暴,並指出宗教是用來抬高國王身價壓迫人民的。在論述社會現象時,他們運用機械唯物論的觀點,認為封建制度是不合人性的,而資本主義制度才是人類合理的政治制度。從這一觀點出發,他們提出應該將王許可權制到最小的限度,換言之,也就是實行君主立憲,但不必要採取革命的手段。魁奈(1694—1774年)是經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經濟表》等。他是第一個系統的理解和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剩餘價值問題的經濟學家。他極力推崇資產階級的經濟自由的思想,並創造性地論述了再生產的理論。

啟蒙運動中代表小資產階級利益的思想家是盧梭(1712—1778年)。盧梭出生於日內瓦的一個鍾表匠的家中,早年由於家境貧寒,過著到處流浪的生活,深刻體驗了下層人民的疾苦和心情。因此,他的思想較為激進和革命。其代表作主要有《愛彌爾》、《社會契約論》、《論人類不平等的根源和基礎》、《懺悔錄》等。盧梭認為,私有財產是人類不平等及一切罪惡和不幸的根源。因此,在其著作中,他激烈地抨擊了社會上存在的貧富不均的現象。但是盧梭又不主張鏟除私有制,而希望通過保留小私有制達到經濟上人人平等的目的。在政治思想上,他提出了「社會契約論」和「主權在民」的理論。他認為,為了維護人類社會的自由平等,應按社會契約的原則建立國家。他針對路易十六提出的「朕即國家」的謬論,提出國王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僕人,對不稱職的僕人,人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撤換他。「主權在民」的理論是盧梭政治思想中的基本原則。盧梭與伏爾泰和孟德斯鳩不同,他極力主張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一個民主共和國。盧梭的思想對於後來大革命中的雅各賓派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在啟蒙運動中,還出現了一批反映下層人民群眾革命要求的思想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梅里葉( 1664—1729年)、瑪布里(1700—1785年)和摩萊里(生卒年不詳)等人。這批思想家的思想中都帶有明顯的機械唯物主義和空想共產主義色彩。梅葉里在其代表作《遺書》中,痛斥了私有制,指出私有制和社會上的不平等現象是萬惡之源,並將教士、投機商人、官吏統統稱為「富足的懶蟲」,稱封建地主是「魔鬼」。他主張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應做有益社會的事,社會財富應由大眾共同享受。號召人民起來革命,推翻封建專制制度。摩萊里在其著作《自然法典》中,提出應該消滅私有制,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的共產主義社會。但是他並不主張通過革命來達到這一目的,而是認為只要消滅社會上的偏見和謬誤,就可以實現他的主張。瑪布里的觀點與梅里葉的觀點大致相同。他認為只有消除社會不平等才能消除暴政和罪惡。在其著作《論法制或法的原則》和《論公民的權力和義務》中,瑪布里描繪了他的理想共和國的圖景:在這個共和國里「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一切人皆為兄弟,禁止佔有財產是這個共和國的第一法律」。但是,他又不切實際地提出,這一理想的國家,不能建立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只能建立在荒無人煙的海島上。這種空想共產主義思想,正是當時社會上廣大勞動人民群眾對現實絕望心情的一個側面反映。

由於啟蒙運動,18世紀被稱為「啟蒙時代」。啟蒙運動是繼文藝復興運動以來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而且是在更高的理性主義的基礎上進行的。在理性主義的旗幟下,啟蒙思想家們將封建專制制度的神聖外衣—天主教和天主教會,以及在這一神聖外衣掩蓋之下,封建統治階級所進行的一切活動,統統放在理性主義的天平上讓人們自己去思考和評斷,從而暴露出它的虛偽和欺騙性。啟蒙運動的哲學前提是社會應建立在自然法則之上。啟蒙思想家們提出既然根本不存在神授的特權,那麼人就是生而平等和自由的,追求幸福、生存是每一個人的權利,是任何人不可剝奪的。這種以人的自然權利來對抗和否定封建特權的思想,是啟蒙主義運動對人類最重要的貢獻。啟蒙運動在提倡科學,反對蒙昧主義方面,也起了重大的作用。伏爾泰、狄德羅等人在反對封建專制主義制度的同時,也是自然科學的狂熱的倡導者和宣傳者。啟蒙主義思想家對於第三等級的勝利滿懷信心,為未來的新的社會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藍圖,從而為法國大革命的到來,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備。動員人民投身於革命,推動法國革命的發展,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盡管他們的思想反映了不同的政治和階級派別的要求,但就整個法國革命的過程來說,每一個階段都可以找到啟蒙思想家影響的痕跡。同時,法國的啟蒙運動,對歐美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也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❺ 請問德國和法國誰的金融實力更強

法國金融業比德國發達很多,法國的金融學術方面非常強,特別是quant方面,法國的巴黎高科畢業的quant人才在倫敦金融城占絕對優勢。法國BNP(巴黎銀行), SG(興業銀行),Calyon(農業信貸銀行)在衍生品市場上都是非常強的。

德國的傳統優勢在製造業上,特別是重工業,金融業這種服務業在德國並不發達。

這是有深層原因的,德國的企業是以中小型企業為主,他們的融資渠道主要通過銀行的傳統信貸業務,和固定的某家銀行保持長期合作關系,銀行對企業狀況非常了解,信任程度高,通過銀行貸款獲得的資金成本低,而且比較穩定,有利於中小企業。而股票債券這些金融工具對他們來說成本就太高了。
而法國的工業以大規模的企業集團為主,類似美國,所以金融資本發揮的空間大,大企業對金融產品的規模和復雜度都有更高的要求,這樣金融業也就有了很高的發展空間。

❻ 法國有什麼出名的財團

家樂福 PPG集團 雅高集團 LVMH集團 雪鐵龍汽車公司 MAAF(法國三大財團之一)

法國興業銀行財團

❼ 法國為什麼高利貸資本發達

法國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時,雖然經濟發展速度比較緩慢,但是它的工業生產業出現集中的趨勢。相比之下,在法國經濟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工作,而是銀行信貸。法國銀行資本比工業資本發展和集中的速度更為迅速。法國壟斷資本家把大量資本輸往國外。與英國主要把資本投到它的殖民地工業中相比,不同的是法國主要採取高利貸形式,把資本借給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赫殖民地,首先是俄國等歐洲國家。法國因此成了歐洲的高利貸者,每年收取巨額利息,所以被稱為「高利貸帝國主義」。 法國的高利貸帝國主義形成於十九世紀初期,法國的金融業發達素有借貸國的傳統地位,至1890年,法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近代金融體系的高利貸國家。 現行高中歷史教科書《世界近代現代史上冊》(試驗修訂本·必修)中,兩次提到法國小農經濟長期大量存在,並對法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但是,對造成法國小農經濟長期大量存在的原因卻沒有分析或提供相關的材料。這對師生的教與學或多或少帶來了某些不便。故,本文就此問題試作分析。 第一,大革命時期頒布的法令和拿破崙頒布的《民法典》,為法國小農經濟的長期大量存在提供了政治、法律保障。在 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專政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使農村中的經濟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國民公會頒布的法令宣布,把「逃亡貴族的土地分成小塊出售」、並「按當地人口分配農村公有土地」,使法國廣大農民獲得了一定數量的土地。這樣,在全國范圍內大量廣泛地建立起小土地所有制,造成了小農經濟的普遍存在。拿破崙上台後,又頒布《民法典》,《民法典》的第544條中明確寫道:「私有財產的意思,就是有使用與處置事物之最無限制的權利。」這就使在大革命中「新建立的小農土地所有製得到法律上的保障」。也就是說,法國小農經濟的長期大量存在具有法律依據。 第二,農村中異常猖獗的高利貸活動,為法國小農經濟的長期大量存在提供了的經濟庇護。 大革命後,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法國小農並不能擺脫貧困、破產的命運。在19世紀中期以前,幾乎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小農戶淪為無產者,更多的小農則瀕於破產,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盡管破產的現象非常嚴重,法國的小農經濟並沒有被摧毀,而是長期大量的存在著。這主要是因為「法國農村中猖獗異常的高利貸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延緩了小農與土地分離的過程」。貧困的農民以土地作抵押向高利貸者借款,本來就是竭力保存自己的小塊土地。而當小農不能清償債務時,高利貸者寧願把已經破產而不能清償債務的農民仍然保留在土地上,讓破產的農民繼續租種,以便繼續吮吸他們的膏血。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雅各賓派雖然比較徹底地鏟除了封建制度的基礎,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為小農土地所有制,但是,雅各賓派卻保留了革命前半封建的「對分制」地租。這種高額地租使土地分散出租比集中經營資本主義大農場更為有利可圖。同時,法國原始資本積累不足,銀行利息和工業利潤都很高。高利貸者往往把從地租收入中積累起來的資本投放到銀行和工商業中去,變成坐收地租和坐食利息的雙料寄生蟲,而不願去經營資本主義大農業。這就使得法國的小農土地所有製得以長期大量保存下來。 第三,中小企業的長期大量存在,為法國小農經濟的長期大量存在提供了勞動力保證。 19世紀60年代,法國工業生產雖然居於世界第二位,工業中雖然也出現了不少千人以上的大企業,但中小企業仍占很大比重。全法國有75%的企業是只有10名以下工人的小企業,將近60%的工人都是在這些小企業里幹活的。而且還存在著相當數量的手工工場,這些手工工場平均只有工人1.7名。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由於資本大量輸出和對德巨額賠款,影響了工業中採用新技術和更新新設備所需的資金,中小企業大量存在的狀況得不到改變。到19世紀末,法國工業的大多數還屬於工人不足100名的小型和中型一類。紡織工業是法國最主要的工業部門,而紡織部門又多半使用女工和童工。因之,喪失土地的農民不能被工業充分吸收。加之拿破崙曾訂立的所謂「工人手冊制度」繼續有效(這種手冊由僱主保管,工人沒有這種手冊到哪裡都找不到工作)。這就為資本家任意迫害和刁難工人提供了一種合法依據。有的資本家不給被解僱的工人或是主動辭職的工人簽發手冊。從而,在工業和農業領域形成了大量潛伏的過剩人口,他們也不得不忍受高額地租的剝削,租種一小塊土地來養家糊口。 此外,由於人口不斷增長,農民的土地也日益分成更小塊,而出現新的小農戶和細小農戶。 所以,直到19世紀後半期,法國的小農經營不僅在農業中占絕對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有所增加。1862年,法國佔有土地1—10公頃的小農戶有244萬個,1882年增為266萬個,另外還有佔地不到1公頃的細小農戶有220萬個。到1893年,佔地不足5公頃的小農戶有400萬個,占農戶總數的71%。 總之,法國的小農經濟長期大量存在,是多方因素合力的結果。

閱讀全文

與法國金融資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理財降息 瀏覽:419
聯東投資理財是真的嗎 瀏覽:217
白拿理財 瀏覽:332
男性理財管理 瀏覽:385
有情緒零食融資 瀏覽:19
債務融資余額是什麼 瀏覽:802
早餐項目融資 瀏覽:355
活期型理財 瀏覽:118
融資成功什麼時候到賬 瀏覽:624
美的假理財 瀏覽:123
河北農信理財 瀏覽:195
百家互聯融資 瀏覽:60
p2b理財范 瀏覽:120
利豐集團融資 瀏覽:450
Abs雙信託 瀏覽:877
溫州融資經驗 瀏覽:242
金融資金助力企業 瀏覽:939
思路融資 瀏覽:857
武漢期貨女 瀏覽:948
理財知識篇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