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紅媽媽有5萬元錢,有兩種理財方式:一種是買3年期國債年利率是4.6%,另一種是買銀行的1年期理財
當然是買國債收益多,因為同樣三年,一年期理財到期後2-3天資金到賬然後再買,因為理財產品有銷售期,從銷售期到起息日會相隔幾天拿到收益,這樣三年的理財實際是不到三年,收益也就比連續三年的國債少一些。
B. 小紅媽媽有五萬元錢,有兩種理財方式;一是買三年國債,年利率是4,6%;另一種是買銀行一
買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更大。根據題意可知,
3年後國債收益:50000*3*4.6%=6900元
1年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50000*1*4.5%=2250元
2年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50000+2250=52250元,則收益為:52250*1*4.5%=2351.25元
3年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52250+2351.25=54601.25元,54601.25*1*4.5%=2457.06元,
所以3年內買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為:2250+2351.25+2457.06=7058.31元
(2)小紅理財擴展閱讀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在有效的金融市場上,風險和收益永遠是對等的,只有承擔了相應的風險才有可能獲得相應的收益。在實際運行中,金融市場並不是總有效或者說不是時刻有效的。
由於有信息不對稱等因素的存在,市場上就可能存在低風險高收益、高風險低收益的可能。所以投資人應該詳細了解理財產品的風險結構狀況,從而對其做出判斷和評估,看其是否與所得的收益相匹配。
任何理財產品發行之時都會規定一個期限。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大部分期限都比較短,但是也有外資銀行推出了期限為5~6年的理財產品。所以投資人應該明確自己資金的充裕程度以及投資期內可能的流動性需求,以避免由此引起的不便。
當投資長期理財產品時,投資人還需要關注宏觀經濟趨勢,對利率等指標有一個大體的判斷,避免利率等波動造成損失或者資金流動性困難。
C. 小紅媽媽對家裡每月收入進行安排理財,她將總數的30%支付公用事業費,15%用於教育費,35%為食物開支
1)800/(1-30%-15%-35%)=4000元
2)公用事業4000*30%=1200元
教育4000*15%=600元
食物4000*35%=1400元
3)1400/4000=35% 也就是食品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
D. 小紅媽媽有五萬元錢有兩種理財方式一是哪三
問題是啥。。
E. 小紅媽媽對家裡每月收入進行安排理財,她將總數的30%支付公用事業費,15%用於教育費,35%為食物開支,其
(1)800÷(1-30%-15%-35%)
=800÷20%
=4000(元)
答:小紅家每月的收入4000元.
(2)4000×30%=1200(元)
4000×15%=600(元)
4000×35%=1400(元)
答:小紅家支付公用事業費1200元,支付教育費為600元,支付食物開支1400元.
(3)小紅家的教育支出為15%,所以小紅家生活水平屬於小康階段.
F. 小紅媽媽對家裡每月收入進行安排理財,她將總數的30%支付公用事業費,15%用於教育費35%為食物開
100%-30%-15%-35%=20%
800*5=4000(總收入)
4000*30%=1200
4000*15%=600
4000*35%=1400
一般水平
望採納
G. 小紅媽媽有5萬元,有兩種理財方式:一是買3年期國債,年利率是百分之4.6:另一種是買銀行一年期理
這兩都不怎麼樣吧! 五萬塊可以購買淘寶理財的招財寶呀, 年化收益率為6%起, 而且現在的淘寶理財可以購買保險, 一塊錢買份理財的保險,可以保一百元的損失!
H. 小紅有10000元壓歲錢,打算到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如果每年收益10%,請你按要求計算她三年後的本息
你好,單利計算,三年後本息是1萬*(1+10%*3)=1.3萬
復利計算,三年後本息是1萬*(1+10%)^3(3次方)=1.331萬
I. 理財和不理財的人生有什麼區別
理財和不理財的區別
我們假設小紅和小明兩個上班族,小紅愛理財,小明卻覺得理財沒什麼用回。
從20歲開始,小答紅每個月定投500元買基金,並假設平均年報酬率10%。投資了7年就不再定投,讓已有的本金和獲利一路成長。
大家可以算一下,7年之後小紅的本息加起來是6萬多塊錢。如果這6萬多塊錢繼續按照年化10%滾動增長,到了60歲退休的時候,本息金額已達到156萬元。
等到小紅定投了7年,小明發現小紅存了不少錢,這時候也開始學習小紅的理財方式,每月定投500元。
按照同樣10%的年化收益,你知道小明追上小紅需要多久嗎?
根據數據測算,小明需要持續定投33年,本息金額才能達到158萬。
達到同樣的目標,一個是定投7年,一個是定投33年。
這就是理財與不理財的差別。
J. 小紅媽媽有5萬元錢,有兩種理財方式:一種是買3年期國債,年利率是 4.6%,另一種是買銀行的1年的
單純從利率上看,國債有0.1%優勢。實際操作中,由於理財產品購買有申購等待期因素,收益上會略打折扣。重要點是國債購買後利率是不會隨著央行利率進行調整的,所以國債很穩定。理財產品按1年做周期復利計息是會受到市場利率因素及投資因素印象的,若能保證購買時參照收益率,3年復利計息如果銀行升息周期則可能會高於國債收益,反之就會一定低於國債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