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溫州市總商會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浙江省注冊資本:100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王寅虹企業類型:私營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控股或私營性質企業控股)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溫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地址:溫州市鹿城區泰力路48號鹿城區金融廣場地上2層B區
法定代表人:余文敏
成立時間:2007-04-04
注冊資本:1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30000005384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新城大道140號1707室-2
B. 近年來,隨著民間借貸利率的抬高和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溫州市的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增加,利潤減少,一些
①我國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民營經濟應回該得到支持和發展。(4分) ②它答可以充分利用民間 資金,有利於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可以增加就業崗位,有利於增加個人收入和國家稅收,提高國家綜合經濟實力。(6分) ③依經法營;誠實守信,樹立良好的信譽與形象;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和市場規則,是公司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所以民間融資行為必須加以正確引導和嚴格規范。(6分)
C. 溫州中小企業融資途徑有哪些
針對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引起我國政府部門高度重視,相繼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包括銀行信貸、民間借貸、政府補貼等,您可以根據企業實際,向當地發改委或中小企業協會了解一下政策信息。
D. 民間貸款對現今溫州中小企業發展的意義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26年來,特別是近15年,中國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增長速度。同時,我國經濟結構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逐步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其間,中國民營企業挺立潮頭、異軍突起,民營經濟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民營企業在高速發展、崛起的同時也存在諸多發展負面影響和持續發展「障礙」,更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與挑戰:一方面,中國加入WTO以後,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如何更好地適應競爭,加強競爭力永葆活力;另一方面,世界范圍內的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知識經濟的浪潮開始涌動。與此相適應並隨之而來的,是世界范圍內大規模的結構重組,市場競爭愈演愈烈。那麼,中國的民營企業如何構築持續競爭優勢與核心競爭力,實現走持續發展的道路,十分值得思考並要求我們研究出與之相匹配的對策。 一、我國發展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的重要性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20多年的發展與實踐有力證明,我國創造、培育、發展、崛起的民營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與新的增長點,已經成為很多地區經濟和行業發展的龍頭和引擎。如國民經濟所佔比重,在稅收、財政、就業等方面的重要貢獻。發展民營經濟是適應我國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要求的必然選擇,實踐證明民營經濟有多種積極作用,是生產力當中最活躍的因素,是最有經濟效率的,體現了生產力內在的質量表現。國民經濟「民營化」是加快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國經濟市場化的最好選擇,因此發展我國民營經濟是非常重要的、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 (一)正確認識與理解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 從字面上來看,「民營」與「國營」、「官營」相對應,「民營」一詞的本質規定是「營」、執行主體是「民」,強調一種與資產經營有關的經濟形式,似乎不涉及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系。民營企業是與「國營企業」相對應的,是人民大眾以民間資本聯合、勞動聯合、知識智力聯合、資源聯合形成的社會化的、公眾化的創新經濟組織,它不需要國家撥款、不要國家行政編制,依靠自籌資金、自願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新型運作機制。它產生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時主要發源於國內民用消費品製造行業和流通行業,其主要生產方式以來料加工為主,不需要自主核心技術研發,進入門檻不高,國際市場容量龐大,國內市場細分和行業壟斷局勢不明顯。當國有和大規模資本逐漸退出後,開始湧向能源、交通、金融、房地產、高科技行業,民營企業於是得到迅猛發展,期間也滋養了眾多實力不凡的民營企業群體。 民營經濟是中國改革者的一個偉大創舉,是與「國營經濟」相對應的一種經濟制度,它把國有、國營以外的多種多元化經濟納入了一個高度概括的經濟模式——「民營經濟」。民營經濟不是「非公經濟」,也不是「私有經濟」,而是一個多元化、社會化、公眾化、法權化的混合經濟。 目前我國的民營企業大致有如下幾個部分構成:①私營經濟,包括私營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②股份制經濟企業;③城鄉集體經濟企業;④改制後的國有企業、鄉鎮企業;⑤非國有控股企業;⑥非國有控制的企業,如被租賃、託管出去的國有企業;⑦外資企業;⑧港、澳、台商企業等等,共同構築我國民營企業與民營經濟體系。而我們平時所講的和文中出現的民營企業,主要是指「狹義」的民營企業,即不包括外資企業和港、澳、台商企業的統稱。 (二)發展民營企業與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選擇 1980年改革前,運動不斷,目的是「把私變成公」。如民族資本工業化運動,農村搞公社,還有就是文化大革命,都是圍繞「把私變成公」這樣一個主題。結果是中國經濟很不景氣,問題很多,我們與一些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就企業本身來講,大量企業都是虧損的,維持不下去。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基本矛盾,生產力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的力量,生產關系要適合生產力發展水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總結歷史教訓後證明脫離生產力的水平搞單一的公有制、自然經濟、計劃經濟、封閉保守是行不通的。於是,參照國外發展經濟經驗,提出改革開放,就是「把公的變成私的」。首先是提倡個體戶的發展,後來慢慢允許私人辦工廠,中國的民營企業與民營經濟就這樣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80年代後半期,特別是90年代,公有制的存量慢慢開始改革,到現在民營經濟在全國已經佔了一大半,涌現了廣東、浙江、江蘇等民營企業、民營經濟大省,有的縣、有的地市已經佔到80%以上都是民營經濟,如浙江民營經濟已經佔到85%以上,將近90%。總體來看,民營經濟發展速度很快,特別這些年來新增加的投資、新增加的就業主要還是民營經濟。 改革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國民經濟「民營化」是加快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國經濟市場化的最好選擇,民營經濟是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發展的必然選擇,民營經濟的發展是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根本保證,民營企業是我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生力軍。 (三)民營企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 快速增長的民營企業在提供就業機會、增加財政收入、擴大出口、優化所有制結構、推動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技術創新以及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的驕人成績是有目共睹的。 1. 民營企業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量的主力軍 據中華全國工商聯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3年底,中國登記的民營企業達300.52萬戶,注冊資金為35305億元人民幣;個體工商戶達2353.19萬戶,注冊資金4186.99億元。同時,根據新華社披露的最新統計:中國的非公有制經濟目前正以平均每天增加1500多家民營企業、注冊資本每天增加30億元的速度飛躍發展,其產值已佔中國當前國內生產總值的半壁江山。 民營企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當前民營企業所創造的經濟總量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和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的統計,目前中國GDP的55.6%,工業新增產值74.7%,社會銷售額的58.9%,稅收的46.2%和出口的62.3%都是由民營企業創造的。民營經濟還成為許多地區經濟發展的主體,民營企業數佔全國比重近60%,民營企業數超過20萬戶的有江蘇、廣東、浙江、上海、北京、山東六省市。因此,民營企業不管是數量還是經濟增長的貢獻,都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量的主力軍,民營企業越發達的地區,這種狀況越明顯。
2. 民營企業的發展促進了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發展,國有經濟在GDP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民營經濟的比重快速上升。根據2002年的測算數字,國有及國有控股經濟佔中國GDP增長的35%左右,外商和外商控股佔16%左右,民營經濟則已佔到48.5%。2001年末,在全國企業法人中,國有企業僅佔12.2%,私營企業佔到43.7%。在2002年全部工業增加值中,國有企業只佔36.22%,非國有企業佔63.78%。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造,據全國工商聯2002年對全國私營企業的調查,分別有8%的私營企業已經參與國有企業的兼並收購,有13.9%的私營企業准備參與國有企業的兼並收購。民營經濟的發展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創造了一個多元競爭、充滿活力的環境,促進了國有、集體經濟的資產重組和機制轉換,投融資體制由單一投資主體向多元化主體轉化,從而使得中國企業所有制結構得到調整和優化。
3. 民營企業成為就業的主渠道,為社會穩定做貢獻。 2002年全社會就業總數為7.374億人,其中國有單位就業人員7163萬人,佔全社會的9.7%;民營企業(含農業勞動力)就業佔到全社會90.3%,如果不包括農業勞動力(3.66億),吸納的就業量為3.09億(其中鄉鎮企業就業人員為,1.33億),佔全社會就業總量的42%。民營經濟在二三產業的就業比重達到84%,在城鎮中的就業比重已經超過70%。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字,2002年底在農村個體私營企業就業的有3885萬人,在城鎮個體私營企業就業的有4268萬人。近10年來平均每年新增就業人員和下崗職工再就業人員1000多萬人,這些人員幾乎全部被民營企業所吸納。
4. 民營企業的發展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進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主體多元化了,哪裡民營經濟發展快,哪裡經濟發展就快,社會問題也容易解決。當今的經濟大省也是民營企業大省,如浙江、廣東、江蘇、上海等地的企業數量遠遠高於中西部其他地區。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大量的非農的就業機會,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加快了我國城鎮化、工業化的進程,如廣東的東莞市、佛山市順德區,成為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展的先進典範。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同時建成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民營企業與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對於吸納新增就業人口,實現2020年國民經濟再翻兩番,進一步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可以這樣說:民營企業的飛速發展必將推動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迅速發展。
二、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現狀 中國民營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國內到國外,在理論上、法律上、政策上、實踐上都經歷了一個不平凡的歷程。據國家工商局的統計數據,截止到2003年底,民營企業總戶數已超過300多萬家,從業人數4088萬人,注冊資金達3.5萬億;共有個體工商戶2353萬戶,從業人員達4636萬人,民營經濟正處於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中國民營企業目前的發展狀況如下:
(一)民營企業主要集中在第二、三產業 從行業分布來看,我國民營企業主要集中分布在第二產業中的競爭性領域和第三產業的服務業,截止到2001年底民營企業中從事製造業的有33.76%,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為40.54%,社會服務業為11.26%,而在其他行業的總數之和僅為14.44%,因此「勞動密集型」行業依然是其主陣地
E. 看聰明的溫州人如何融資
溫州人天掉下來當箬笠。面對全球金融海嘯和企業資金飢荒,以改革創新和民間資本打天下的溫州人神閑氣定,從容應對。
民資殷實也遇融資困境
溫州曾是中國金融改革的試驗區。長期以來,溫州的貸款不良資產率為全國最低,其中主要原因是信用、互助、民資殷實。在這個市場經濟的先發地區,民間資本相當活躍。據溫州市銀監會匡算,溫州民間資本高達6000億元之巨。但是,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下,大批中小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融資困境。
溫州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日前發布了一份調研報告《關於溫州中小企業目前存在的狀況的初步報告》。這份報告的結論是,不少溫州中小企業正面臨融資困境。
據溫州市銀監會統計,去年第一季度各大商業銀行貸款額超過2.2萬億元,其中只有約3000億元貸款落實到中小企業,佔了全部商業貸款的15%,比前年同期減少300億元,中小企業融資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一位溫州企業家說,甚至有企業在接到大額訂單的情況下,向銀行申請貸款也未能如願,只得放棄訂單。
三年前,銀行經理為了把錢貸出去,經常請企業主吃飯。而這兩年的情況是,企業主到處請銀行信貸經理吃飯乃至求情,但最終也貸不出錢來。溫州一位熟知金融界的人士用一個形象的說法來說明貸款難問題。
據溫州市中小企業促進會負責人介紹,溫州確實有6000億元民間財力,但廣大中小企業卻仍為缺乏發展資金而苦惱。他估計,目前溫州民間金融的流動規模已經達到600億元。但是,由於溫州企業眾多,資金的需求量缺口依然龐大。
F. 溫州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現在他們都面臨著重新洗牌的命運
G. 在溫州金融改革的事件下,能給中小企業帶來哪些融資聚渠道
搞不清楚你具體要問什麼? 溫州事件出來以後,民間非法融資泡沫破滅。隨之內而來的是更加理性容和穩健的金融市場秩序。 1、實體經濟下行,迫切呼籲金融創新,施行利率市場化。 2、互聯網金融趨勢已成,供應鏈融資將促進電子商務企業進一步發展 3、隨著對價值的肯定,知識產權融資以及更多股權融資方式,將推進中國產業升級(由製造向品牌深化,提升中國企業核心競爭力)
未來我相信,對於更多中小企業甚至微型企業,將會有更為適合的融資渠道。 1、互聯網金融產品,比如阿里和京東,以及P2P的拍拍貸,給了人們更多的想像 2、隨著對知識產權(版權、著作權、專利)價值的肯定,以後的融資將不再局限於抵押物的債權融資,股權融資將更好的幫扶優質新銳企業 3、對於地方融資平台,目前我比較失望,他們現在關注的只是地方基建。未來如果有地方融資平台能以產業基金的形式,或者通過信用增進的方式對民營企業進行支持的話,我想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將會迎來更加廣闊的天空。
與中小企業融資溫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車子貸款網
發布:2025-08-03 08:09:58
瀏覽:448
亮亮視野融資
發布:2025-08-03 07:41:57
瀏覽:190
理財手機銀行
發布:2025-08-03 06:57:59
瀏覽:705
米庄理財大嗎
發布:2025-08-03 06:00:51
瀏覽:571
信託疫情建議
發布:2025-08-03 04:38:55
瀏覽:348
年年有魚理財
發布:2025-08-03 04:32:37
瀏覽:745
融資花沒了
發布:2025-08-03 01:03:41
瀏覽:159
期貨交易的指令
發布:2025-08-02 13:00:56
瀏覽:679
外匯cctv
發布:2025-08-02 03:44:03
瀏覽: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