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摩拜單車此次融資,或許是劣勢開始出現的時候
近期,摩拜單車又進行了2億美元的融資,這也是繼其C+輪之後的又一次兇猛擴張。但融資並不意味著一定就是好事,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導致其出現劣勢,摩拜單車這一路的野蠻擴張之後,其隱患開始出現。
單車經濟的本質依然在於共享經濟
單車經濟的本質其實依然屬於共享經濟,無論當前如何兇猛融資,講出各種故事,其最終的價值還在於將每一輛單車資源進行最多的重復利用,實現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最終再從這一價值上賺取差價,尋求盈利。而無論摩拜單車還是ofo最終要想達到盈利,都必須做到這一點。
而此前階段,ofo就採取了輕單車、低成本、低維修的擴張路線,其一開始就從共享經濟出發,因此對於進軍單車出行領域時,同樣採取了低成本擴張的路線,因此更能夠做到資源的最大利用。
摩拜單車則恰恰相反,由一開始就採取重模式,將每輛車的成本抬高到了3000,這也意味著在獲取相同用戶的同時,摩拜單車需要花費更高的價格,一輛車看不出太大的區別,但是一旦達到某個規模,那麼同樣的融資情況下,摩拜單車燒錢的劣勢就出現了,而此次急於融資,除了一方面需要繼續佔領市場外,另一方面同樣反映了摩拜單車在資金上想必ofo有著巨大的壓力。
高維修成本之下,摩拜的劣勢正在出現
早期的點滴優勢或者劣勢,會在後期形成更強的馬太效應,此前說過摩拜單車最大的問題在於獲客成本遠高於ofo,這是其一,但是更重要的是,隨著規模的逐漸形成,摩拜單車的後期維護成本也在劇烈上升。
摩拜單車造價過高,其中涉及諸多硬體包括GPS、車鎖、車座、太陽能板等等均成本不菲,根據此前微信公眾號「互聯網思維」的爆料,平均維修一輛摩拜單車的成本接近四五百,簡直可以買一輛全新單車。
而此前摩拜公布過車損耗大概在10%左右,以北京地區投放1萬輛單車計算, ??也就是說僅在北京地區幾個月就有1000輛車需要維修,按單車400元的維修費用計算,需要花費40萬。??再加上摩拜公開的100多名運營人員,按照每人5000元工資,每月則需支出50萬。
而如果放到一個正常的商業環境下來看,維修成本必須要遠小於收入,才能夠達到盈利,而目前摩拜單車的各種維護成本依然是個天文數字,開工沒有回頭箭,最終這一切都需要投資人買單。
專車戰爭燒錢還有著正常邏輯,即燒錢可以培養市場,培養潛在用戶與車主,但是平台卻並不需要為車輛保養維修去買單,而摩拜單車的擴張卻相反,其不僅需要比對手更高成本的獲取用戶,其還需要為更高的維修成本買單。
摩拜方面顯然也意識到了問題,也開始推出了大量輕版單車,也在縮減成本透支,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已經投放市場的重型單車,不可能全部替換,只能夠維持更高成本的維修開支。
單車戰爭必將重回理性
還是回到之前說的,將資源的利用最大化,才是盈利的關鍵。
此前共享專車大戰之時,盡管資本在風口的補貼用戶與司機,但是當補貼消失,價格回歸價值,最終一切回歸理性時,市場被教育了出來,而閑置資源也開始被合理的二次利用,通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供需開始平衡,沒有一輛多餘的車輛。
但是單車大戰卻有個問題,當前的資本一味的砸錢造車,最後一定會導致大量的閑置車輛出現在城市中,關鍵是每一輛車的維護成本還非常之高,尤其是摩拜單車,如果其生產單車的量與ofo相當,那麼其必定要付出幾倍的生產成本,以及後期的維護成本。
但是增加成本並非意味著市場會買單,一切由市場供需決定,這是常識。在單車這個領域,由於租賃價格本身就低,用戶對價格並不敏感,而很多用戶更偏向於有一個更輕便的出行體驗,更快速的解決騎行問題為主,輕單車一直是國內用戶的主力。
因此未來很可能出現這么一種情況,當摩拜單車與OFO單車在城市的數量上達到相同時,這個市場將會出現高度的飽和狀態,而註定有一部分單車資源是要被浪費掉的,但是摩拜單車的高成本則意味著,其將會造成更大的資源浪費與損失,同時還並不一定會受到主流用戶的買單。
單車大戰,最終一定會造成大量的單車閑置資源,這一點已經可以預見,但問題是,誰能夠在擴張的同時,一邊節省資源,一邊又能捕獲更多的用戶,這將決定了這場戰爭的最終結局。
摩拜單車此次急於輪融資,表面上是在擴張,但實際上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持續的燒錢正在難以為繼的困境。其高成本的擴張與維護,最終依然需要投資人買單。
這一輪的單車泡沫,開始越來越明顯。
B. 摩拜單車E輪融資多少錢
6月16日,摩拜單車宣布完成一筆超過6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創下共享單車行業單筆融資最專高屬紀錄。
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曉峰稱,新一輪融資將助力摩拜單車國際化進程,計劃年底服務全球200座城市;此外摩拜還將攜手全球領先物聯網合作夥伴,推動移動物聯網技術的進步和實景應用;另外還將在人工智慧、智能硬體等領域加速戰略布局和技術創新。
C. 摩拜單車E輪融資多少
摩拜單車2017年6月16日宣布完成一筆超過6億美元新一輪融資(E輪),創下共享單車行業單內筆融資最高紀錄。容本輪融資由騰訊領投,新引入的戰略和財務投資者包括工銀國際、交銀國際、Farallon Capital等重磅投資人;TPG、紅杉中國、高瓴資本等多家現有股東繼續增持跟投。
D. 摩拜單車是怎麼計費的,可以包天嗎,每天上限金額是多少
不可以包天的。如果是一代摩拜的話就是1元/半小時,如果是二代摩拜的話就是0.5元/半小時,然後根據你騎了多少個小時來計算費用。現在摩拜單車大多數的公共場所都會有的,不需要包天,你去到了一個地方把單車停在那,走的時候再解鎖就好了。
E. 摩拜什麼時候獲得6億美元融資
摩拜單車自從誕生開始就與眾不同,其創始人以高屋建瓴的視角,將摩拜單版車打造成為權物聯網時代智能出行工具,更在具備一定基礎之後果斷啟動了全球化策略,將自身推向海外市場、推向世界各地。
通過大量的技術提升、策略聯合,摩拜單車在世界范圍內聲名鵲起。不斷追逐技術創新,在現有基礎上納入更多科技元素,摩拜的技術流路線堅定不動搖。提前完成全球100城目標之後,摩拜還將繼續憑借技術流路線進擊200城,將全球化策略推進。
祝願摩拜能夠越辦越好,為大家帶來更多的便利。
F. 摩拜投資人首次表態摩拜ofo可以合並嗎
單車大戰進行到現在,合並之聲驟起,要不要合並、怎麼合並是目前最被關注的問題。此前主要是ofo投資人、金沙江朱嘯虎對ofo摩拜的合並公開表過態,說「兩家合並才是最好的選擇」,摩拜的投資人從未對此公開發表明確看法。直到這場戰爭消耗了越來越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也牽扯了更多的利益方進場時,終於有重要投資方再次表態。
摩拜的第二大股東、愉悅資本創始合夥人劉二海12月13日在參加36氪舉辦的Wise大會時,在接受36氪專訪時第一次表態說,他對兩家單車公司合並持」開放態度「。但他有個條件:「我不反對合並,但我反對合並的公司為一家大公司所控制,這是不可接受的。」劉二海說。
愉悅資本是摩拜的A輪投資方,後續曾多次參與跟投,是摩拜如今除騰訊以外的第二大股東。劉二海在摩拜董事會中擁有席位。除了摩拜,劉二海在出行領域還投資了蔚來、神州、優信等公司,是一位出行領域舉足輕重的投資人,進入了36氪今年「最受創業者歡迎VC投資人TOP20」之列。
36氪:單車市場的未來格局,就是兩家合並,或者一家把一家打死?
劉二海:我覺得也可能是共存,這里取決於很多因素。我也不反對合並,但我反對合並的公司為一家大公司所控制。為一個第三方,或是行業中一個大玩家控制,這是不可接受的。我作為財務投資人,我成什麼了。他們把公司控制了,我們在里邊成為一個股東,沒有道理。
36氪:如果這個大玩家,能給合並後的公司帶來價值呢?
劉二海:他控制了,就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了。它可以讓你這個公司,不斷干任何它想乾的事情。投資人能掙著錢嗎?你在里頭幹嘛呢,它不符合我們的利益。
36氪:摩拜願意合並嗎?
劉二海:那你得跟摩拜的團隊聊,我管不了它。
36氪:摩拜管不了?
劉二海:它是一個獨立的公司,有完善治理結構的公司,正常運轉的公司,不是哪個公司的子公司。
36氪:合並之後,兩家的車不一樣怎麼辦呢?
劉二海:那些事情不用管,兩個品牌運作也不是第一天開始做的事,有什麼難的。
36氪:我們感覺摩拜是一家很驕傲的公司。
劉二海:否則這個公司沒有價值,你就得按別人的意志去做事情。
36氪:驕傲的公司可能,我寧願把你打死,我也不要你不符合我標準的車?
劉二海:對,我表達的意思是,我是開放的,對這事,第一個是開放的心態。第二,我雖然開放,但我也有一些條件,如果一家公司為一個大機構所控制,這個大機構還有其自身的目的,和我們的利益相沖突,你說我怎麼支持它。
36氪:這家大公司,和我們的哪部分利益相沖突?
劉二海:你控制了公司,你可以做各種各樣有利於你的事情,不是一件,你可以干10件。而我作為一個財務投資人,你們家利益和我利益不一致。這就是我的態度。
36氪:還有一個聲音是,摩拜要合到美團那邊去?
劉二海:也一樣的態度。我也是開放的,王興我都服氣,也都支持。
36氪:和美團的利益一致嗎?
劉二海:一樣的問題。如果我們的公司為他所控制,我們的股份在摩拜里頭,能有多大價值,沒有意義。
36氪:美團可以投資,但不能控制?
劉二海:你投我們當然歡迎啊。控制,那有幾種情況。如果其他股東願意賣給他也行啊,這就不叫控制了。控制是,你拿少量的股權,掌控了一家公司,同時我還陪你玩,這做不到。
36氪:摩拜、ofo合並是更好的結果,還是摩拜、美團合更好?
劉二海:取決於條件。
36氪:如果他們都想買呢?
劉二海:對於投資人來講,取決於誰給的價格高。
36氪:美團在布局出行,如果摩拜與ofo合並,未來打車市場可能還是滴滴的天下。
劉二海:所以它(滴滴)得付出昂貴的代價,你出的價格是個白菜價,你還想拿走這么個寶貝,那怎麼可能呢?
36氪:摩拜的董事會里,騰訊是什麼態度?
劉二海:騰訊在里頭扮演重要的角色。騰訊現在心態比較好,騰訊在美團也有(股份),在滴滴也有(股份)。
36氪:如果不賣也不合,就這么打下去,會是什麼結果?
劉二海:也沒關系,找到新的商業模式賺錢。
36氪:現在找到了嗎?
劉二海:探索中。如果真的找到了還很賺錢,誰有功夫跟他談合並。如果今天是今日頭條,已經非常賺錢了,無所謂。需要任何人投資嗎?對吧。但是你怎麼知道明天沒找到呢?是這么個邏輯。
G. 為啥摩拜單車才騎了34分鍾收了2塊錢。都沒一小時啊,
摩拜單車是按每半小時1元計費,不足半小時按半小時算,超過半小時不足一小時按一小時算,所以是兩元,只有OFO小黃車才是每一小時1元。
H. 摩拜是什麼意思
摩拜單車(MOCAR),是由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互聯網短途出行解決方案,是無樁借還車模式的智能硬體。
人們通過智能手機就能快速租用和歸還一輛摩拜單車,用可負擔的價格來完成一次幾公里的市內騎行。2016年4月22日,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召開發布會,正式宣布摩拜單車服務登陸申城。以倡導綠色出行的方式給世界地球日「一份禮物」。
2017年1月4日,智能共享單車平台摩拜單車宣布完成新一輪(D輪)2.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的股權融資。6月16日,摩拜單車宣布完成一筆超過6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創下共享單車行業單筆融資最高紀錄。7月,登陸日本,年內擴大至10個城市。6月29日,摩拜單車宣布免費送出1000萬張月卡,用戶領取後即可享受30天的免費騎行福利,騎行次數和騎行城市不限。11月6日,摩拜單車進軍共享車領域,為其命名MOCAR。
2017年11月,摩拜和嘀嗒拼車、首汽達成合作,依靠自身巨大的流量強勢入場,准備搶食網約車蛋糕。
I. 摩拜單車是如何融資的
據統計,今年以來摩拜單車累計融資超 10 億美元,相當於ofo三倍以上,超行業其餘玩家總和,折射出摩拜不僅坐穩行業領軍地位,其在資本市場認可度也穩居行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