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寺廟信託

寺廟信託

發布時間:2021-07-13 19:12:59

1. 中國金融機構體系中,外資成分是否會增加 為什麼

是要增加。
國務復院金融制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於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有關舉措》,按照「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遲」的原則,推出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

1.允許外資機構在華開展信用評級業務時,可以對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所有種類債券評級。
2.允許外資機構獲得銀行間債券市場A類主承銷牌照。
3.鼓勵境外金融機構參與設立、投資入股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
4.允許境外資產管理機構與中資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子公司合資設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財公司。

2. 如何理解信託的范圍能和人類的想像力媲美

這是一個信託業內的調侃、玩笑話題
指的是信託公司發行的產品的投資標的內非常搞笑比容如:寺廟標的、武器標的、空氣標的、甚至宇宙殖民計劃作為標的。
信託行業認為只要有未來盈利能力,都可以包裝成信託產品,確實是對人類想像力的考驗。
正面可以理解成信託行業創新能力強,反面可以理解成信託行業過於急功近利,什麼錢都要賺。

3. 誰能告訴我,《釵頭鳳》這首詞的意思啊

:《釵頭鳳》陸游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這首詞寫的陸游自己的愛情悲劇。 陸游的原配夫人是表妹唐婉。不料,作為婚姻包辦人之一的陸母卻對侄女產生了厭惡感 ,逼迫陸游休棄唐氏。 在陸游百般勸諫、哀求而無效的情況下,二人終於被迫分離,唐氏改嫁同郡皇室宗親趙士程,彼此之間也就音訊全無了。
幾年以後的一個春日,陸游在家鄉沈園與偕夫同游的唐婉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餚,聊表對陸游的撫慰之情。陸游見人感事,心中感觸很深,遂乘醉吟賦這首詞,信筆題於園壁之上。
全首詞記述了詞人與唐氏的這次相遇,表達了他們眷戀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發了詞人怨恨愁苦而又難以言狀的凄楚心情
薛之謙還寫過一首歌《釵頭鳳》

4. 兩個offer比較,請金融行業大神指點! 我是財大財務管理碩士畢業,本科計算機專業,目前工齡2年半

金融業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行業,它包括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證券業和租賃業。金融業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巴比倫寺廟和公元前6世紀希臘寺廟的貨幣保管和收取利息的放款業務。金融業具有指標性、壟斷性、高風險性、效益依賴性和高負債經營性的特點。

5. 沒有做過金融工作的人去做金融行業上班能做什麼工作

金融公司有很多抄專襲業性的工作是你沒有辦法勝任的,但每一行都需要銷售。金融公司包括貸款公司、擔保公司、信用卡中心,金融理財產品銷售都是很差人的。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人不屑於去做基層業務人員。如果你能吃苦,可以去這些公司 的基層崗位試試。當然保險也不錯。

6. 金融學有什麼原理嗎

一 金融業指的是銀行與相關資金合作社,還有保險業,除了工業性的經濟行為外,其他的與經濟相關的都是金融業

  1. 金融業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巴比倫寺廟和公元前 6世紀希臘寺廟的貨幣保管和收取利息的放款業務。公元前5~前3世紀在雅典和羅馬先後出現了銀錢商和類似銀行的商業機構。

  2. 在歐洲,從貨幣兌換業和金匠業中發展出現代銀行。最早出現的銀行是義大利威尼斯的銀行(1580)。1694年英國建立了第一家股份制銀行──英格蘭銀行,這為現代金融業的發展確立了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此後,各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業迅速發展,並對加速資本的積聚和生產的集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3. 現代金融業 金融業經過長時間的歷史演變,從古代社會比較單一的形式,逐步發展成多種門類的金融機構體系。在現代金融業中,各類銀行佔有主導地位。

二 融業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行業,它包括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證券業和租賃業。

  1. 金融學(Finance)是研究價值判斷和價值規律的學科。主要包括傳統金融學理論和演化金融學理論兩大領域

  2. 人類已經進入金融時代、金融社會,因此,金融無處不在並已形成一個龐大體系,金融學涉及的范疇、分支和內容非常廣,如貨幣、證券、銀行、保險、資本市場、衍生證券、投資理財、各種基金(私募、公募)、國際收支、財政管理、貿易金融、地產金融、外匯管理、風險管理等。

  3. 金融學領域的學科交叉與創新發展的趨勢非常明顯,涌現出許多引人注目的新興邊緣學科,如演化金融學(Evolutionary Finance)就是介於生物學和金融學的一門邊緣科學,演化證券學則是介於生物學和證券學之間的邊緣學科。

三 金融的特點

1. 金融業具有指標性、壟斷性、高風險性、效益依賴性和高負債經營性的特點。

7. 保險業是否屬於金融行業

保險屬於金融行業。

8. 金融市場與財務管理有著怎樣的關系答案

金融業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行業,它包括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證券業和租賃業。金融業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巴比倫寺廟和公元前6世紀希臘寺廟的貨幣保管和收取利息的放款業務。金融業具有指標性、壟斷性、高風險性、效益依賴性和高負債經營性的特點。
金融學(Finance)是研究價值判斷和價值規律的學科。主要包括傳統金融學理論和演化金融學理論兩大領域。
人類已經進入金融時代、金融社會,因此,金融無處不在並已形成一個龐大體系,金融學涉及的范疇、分支和內容非常廣,如貨幣、證券、銀行、保險、資本市場、衍生證券、投資理財、各種基金(私募、公募)、國際收支、財政管理、貿易金融、地產金融、外匯管理、風險管理等。
金融學領域的學科交叉與創新發展的趨勢非常明顯,涌現出許多引人注目的新興邊緣學科,如演化金融學(EvolutionaryFinance)就是介於生物學和金融學的一門邊緣科學,演化證券學則是介於生物學和證券學之間的邊緣學科。

9. 什麼是銀行業

什麼是銀行業
銀行業在我國是指中國人民銀行,監管機構,自律組織,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商業銀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眾存款的金融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政策性銀行。

[編輯]銀行業的起源
銀行是經營貨幣和信用業務的金融機構,通過發行信用貨幣、管理貨幣流通、調劑資金供求、辦理貨幣存貸與結算,充當信用的中介人。銀行是現代金融業的主體,是國民經濟運轉的樞紐。

銀行一詞最早始於義大利語Banko,英語轉化為Bank。歷史上的銀行是由貨幣經營業發展而來的。最早的銀行業發源於西歐古代社會的貨幣兌換業,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倫寺廟,公元前500 年的希臘寺廟,已從事保管金銀、發放貸款、收付利息的活動。公元前200年在羅馬帝國,先後出現了銀錢商和類似銀行的商業機構。

我國銀行業的產生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當時出現了一些兼營銀錢的機構,如邸店、質庫等;隨後,宋代有錢館、錢鋪,明代有錢庄、錢肆,清代有票號、匯票莊等。這些機構雖還稱不上是真正的銀行,但已具備了銀行的某些特徵。

[編輯]近代銀行業的發展史
近代銀行的出現是在中世紀的歐洲,在當時的世界中心義大利首先產生。義大利於1171年設立的威尼斯銀行是最早成立的近代銀行。1407年設立的熱亞那銀行是早期的存款銀行。此後相繼成立的一些銀行,主要從事存、放款業務,大多具有高利貸性質。

1694 年英國成立的英格蘭銀行是世界上第一個資本主義股份銀行。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廣泛確立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資本主義銀行得以普遍建立。資本主義銀行是特殊的資本主義企業,它的主要職能是經營貨幣資本,發行信用流通工具,充當資本家之間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

1845年由英國人在廣州設立的麗如銀行(又稱「東方銀行」),是中國最早出現的銀行;1897年成立的中國通商銀行,是我國自辦的第一家銀行。

進入帝國主義時期,銀行的壟斷組織隨著資本的不斷集中而形成。銀行壟斷資本和工業壟斷資本溶合為金融資本,銀行由原來的簡單的中介人演變為萬能的壟斷者,它既是控制國民經濟的神經中樞,又可通過資本輸出和跨國銀行的形式進行對外擴張。

[編輯]中國的銀行體系
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銀行結構和組織形式種類繁多。按其職能劃分有: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儲蓄銀行和各種專業信用機構。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央銀行為中心,股份商業銀行為主體,各類銀行並存的現代資本主義國家銀行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幾次改革,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央銀行、銀行業監管機構、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為主體的銀行體系。中國人民銀行是中國的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是銀行業監管機構,負責地銀行類金融機構進行監管;政策性銀行是由政府發起、出資成立,為貫徹和配合政府特定經濟政策和意圖而進行融資和信用活動的機構;商業銀行一般是指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和從事其他中間業務的盈利性機構,包括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以及住房儲蓄銀行、外資、合資銀行。共同組成我國銀行體系的其他金融機構還包括:信用合作機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租賃公司等。

[編輯]網上銀行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1]
產生於1995年、已風靡全球的網路銀行(我國稱「網上銀行」),正伴隨著我國網路業的迅速崛起而發展。1998年,招商銀行開國內銀行之先河,率先推出了網上銀行業務,之後中行、建行、工行出先後推出該項業務。這些不同於以往計算機應用的網上銀行,使客戶不必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享受每周7 天、每天24小時的不間斷的銀行服務。由於其間廣泛運用了現代電子、信息技術,與銀行傳統的和創新的業務深入交融,不可避免地深刻影響著我國銀行業的微觀經營和宏觀監管。

一、網上銀行對商業銀行將產生本質的影響

我國網上銀行雖然是商業銀行在自身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是傳統銀行業務的延伸和創新。但從現實和長遠的發展態勢看,它對商業銀行的經營與管理觀念、業務類型、經營方式、組織機構、管理體系、員工隊伍等都將產生全方位的影響。

1、對商業銀行有重要的戰略發展意義

網上銀行的技術基礎,使其具有靈活、強大的業務創新能力,不僅可以延伸、改良傳統的業務,還出現了諸如銀證合一、存摺炒股、在線支付等新業務。並且其創新的空間還很巨大。同時,網上銀行的出現,以其靈活、便捷的優勢,正被人們迅速接受,彌補了傳統銀行業無法或不便涉及的領域,信息容量驚人。可以預料,傳統銀行業支撐著網上銀行業務的快速成長,網上銀行也將拉動傳統銀行業務的持續發展。能否及時、有效地在網上銀行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不僅關繫到能否保持商業銀行現有的市場份額,也將決定其未來的市場結構。 從現實看,我國商業銀行與國外商業銀行的差距有目共睹,並且成為加入WTO後開放銀行市場的一塊心病。但在新興的網上銀行技術方面,我們與國外的差距不大,並且國內銀行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上。國外銀行進來後,也不可能一下於把網路建起來。因此,加快網上銀行的發展步伐,也是迎接WTO的挑戰、縮小與國際銀行業發展差距的捷徑和機會。

2、迫切要求商業銀行更新經營、管理觀念與管理方式

網上銀行具有覆蓋面廣、客戶操作靈活、依靠網路技術、操作的無紙化、虛擬化等特徵,使銀行原有的管理觀念和業務運轉方式發生著本質的變化。對此、顯然不能簡單地套用現有銀行的業務和管理體系。比如,應由網點的擴張轉向網路的擴展;需要更新銀行的服務理念,深化服務標准,調整機構建設、成本控制、管理信息資源的獲取與利用等思路,主動揚棄、升華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以開放、接納的心態對待這一新生事物。

3、安全與風險防範更為復雜

安全與風險防範是傳統銀行業經營「三性」之首位要素,在網上銀行時代這一要素並沒有淡化。這是因為它面對著開放、虛擬、管理鬆散和不設防的互聯網,時刻經受著黑客、網路技術的挑戰與考驗,具有風險傳輸快、影響面廣等特點,還有來自銀行內部人員的操作性風險。與傳統銀行安全問題集中、具體、風險防範環節多等相比,顯得更為復雜。1998年,巴塞爾銀行業監管委員會就將對電子銀行與電子貨幣活動的風險劃分為操作風險、信譽風險、法律風險、跨境風險,以及與傳統銀行相同的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和市場風險等。這些問題,是發展網上銀行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

二、對我國銀行業的宏觀監管和調控方式提出的新問題和要求 監管和調控的目的是理順社會行為,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監管和調控也要自覺順應社會發展趨勢,及時調整工作方式。1998年3月,巴塞爾銀行業監管委員會就針對全球電子銀行和電子貨幣的發展變化,及時把它納入銀行監管的范疇,推出了《電子銀行與電子貨幣活動風險管理》的報告。很顯然,面對網上銀行的出現和電子貨幣時代到來,我國對銀行業的現有監管和調控方式亦要及時適當調整,發揮其規范和保障作用。否則,只會束縛這一新事物的發展。從目前情況看,網上銀行正在並將要對監管和調控銀行業的諸多方面產生影響,並呼喚著這些監管規則的轉變。

1、急需一套權威的網上銀行風險與安全標准

由於網上銀行縮小了銀行市場的地理距離,打破了地域界限,使銀行市場,金融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這在帶來效率的同時,也潛在著新的風險。防止銀行業市場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已提上議事日程。就目前而言,我國已有的四家網上銀行所採用的安全認證方式各不相同,國家對此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標准界定。對網上銀行的運轉行為,也沒有相配套的法律做約束和保障,對其中的許多行為和權益將難以公正裁定。網上銀行的一系列業務品種也需要確認。面對網上銀行的發展,誰是裁判?如何裁判?怎樣確保網上銀行技術安全的權威性?確定什麼樣的網上銀行市場准入標准和機制?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既對國家相關監管部門提出了新的任務,也困擾著網上銀行的持續健康發展。

2、社會貨幣流通速度將逐漸發生變化

在網路銀行時代,由於企業和個人資金劃轉的效率提高,大大縮短了社會資金的在途時間。毫無疑問,在同樣的貨幣總量條件下,貨幣的乘數作用被放大,其直接結果是擴大了一定時期的社會貨幣流量。對此,應引起央行的足夠重視,加強監測,增強制定貨幣政策的准確度。

3、呼喚調整對銀行業的監管方式和內容

央行對商業銀行現有的監管,主要是針對傳統銀行,重點是通過對銀行機構網點指標增減,業務憑證、報表的檢查稽核等方式實施。而在網上銀行時代,即使是傳統的業務也日益建立在電子化、網路化基礎上。機構網點的增加已不十分重要;賬務支付的無紙化、處理過程的抽象化,業務量的大幅度增加,均使現有的監管方式在效率、質量、輻射面等方面大打折扣。監管信息的真實性、全面性及權威性面臨考驗挑戰。

由於網路銀行是電子化、信息化的產物,使銀行業務創新加快。而新的業務品種多突破了現有銀行監管的政策法規,比如銀證合一的銀行卡、存摺炒股、網上支付結算等。這些業務又深受社會的喜愛。對此,就不能要求網上銀行新業務削足適履;套用現有的監管和調控標准。中央銀行必須主動研究新情況,調整現有的規則,防止」以不變應萬變」。否則只會束縛和妨礙網上銀行的發展。

[編輯]中國銀行業的海外擴張潮[2]
2007年11月12日,美聯儲批准了招商銀行在紐約設立分行的申請。這是15年來首家獲准在美設立分行的中資銀行。預計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開設紐約分行的申請也會很快獲准。2007年10月份以來,民生銀行和工商銀行相繼發布了在海外市場的並購消息,交通銀行法蘭克福、澳門分行、工商銀行莫斯科分行也相繼開業。

2006年,中國銀行業對外直接投資額為25.8億美元,而今年工商銀行並購南非標准銀行一筆交易金額就達54.6億美元。

中國銀行業的海外擴張大潮已經來臨。但是,快速的發展步伐並不意味著高風險。

中國銀行業海外擴張的動因

從內部環境來說,迅速改善的經營狀況為當前中國銀行業海外並購提供了資金保證。經過1998年以來的改革,中國銀行業的主要指標已經有了較大改善。截至2007年6月末,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的平均不良貸款率為3.3%,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平均不良貸款率為2.8%。在資本充足率方面,達到8%銀行的數目已從2003年的8家增長到135家。2007年上半年,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稅後利潤2544.3 億元,已經達到2006年全年利潤的84%。

通過中國政府的注資和上市融資,中國商業銀行募集了大量資金。2003年以來,中央匯金公司代表中國政府分別向中行、建行、工行注資225億美元、225億美元和150億美元。

2006年11月,工行在上海和香港證券市場同時上市,募集220億美元,為其海外擴張提供了資本。此前,建行、中行、交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均已上市。

當前國際金融市場的形勢有利於中國銀行業大舉海外擴張。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對大量外資銀行造成沖擊,貝爾斯登(Bear Stears)、北岩(North Rock)等紛紛開始與中信證券、工行、中行接觸,尋求對方收購。美元對人民幣的持續貶值也使中國銀行業收購外國銀行較為有利。美國存款量最大的25家銀行中,8家已經被外資收購,是5年前的2倍。

中國政府近來也在大力促進中國銀行業的「走出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鼓勵有條件的商業銀行設立和發展境外機構,包括探索採取並購方式參股境外金融機構,為『走出去』的企業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 中國銀監會對於中資商業銀行海外擴張設立了很低的門檻:資本充足率不低於8%;權益性投資余額原則上不超過其凈資產的50%;最近三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申請前一年末資產余額達到人民幣1000億元以上;有合法足額的外匯資金來源;公司治理良好,內部控制健全有效。

目前中國國內的金融環境也使海外擴張成為中資銀行的戰略重點。廣義貨幣供應量M2已經由2005年初的25.8萬億元增加至2007年9月的 39.3萬億元,流動性過剩使中國金融系統迫切需要尋找投資渠道。中國政府為了抑制流動性過剩造成國內經濟過熱,多次採取加息、提高准備金率等緊縮政策,這促使國內金融部門把視野轉向國外市場。

中國商業銀行的外國戰略投資者對中國銀行業走出去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高盛作為工行的戰略投資者,擔任工行入股非洲標准銀行的財務顧問,在並購對象選擇及具體交易安排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美銀)作為建行的戰略投資者,為了整合雙方的亞洲業務,促成了建行成功收購美銀亞洲。正是在戰略投資方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的建議下,中行才會考慮進入飛機租賃行業。

低風險擴張策略

中國銀行業海外擴張的基礎是高漲的海外需求。中國對外投資企業的融資需求,使中資銀行有了海外發展的客戶基礎,不會與外資銀行發生正面競爭。2005年,據國際金融公司(IFC)調查,中國對外投資企業中58%的企業表示他們在獲得融資方面存在困難,77%的企業希望獲得長期和中期融資。據統計,過去4年,中國離岸銀行和國際融資業務保持了每年兩位數的增長。

中國商業銀行的海外發展戰略在地域選擇上也體現了其在配合中國客戶海外業務需求。商務部《2006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顯示,中國對外投資中90%的非金融類投資分布在拉丁美洲和亞洲,中國香港、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佔了81.5%。

由於香港在中國對外投資和貿易中的重要地位,中行、工行、建行等都把香港作為其海外擴張的始發地,工行、建行、交行在其海外戰略規劃中都把亞洲作為了其擴張的戰略重點。

中國企業對能源、礦產等資源的巨大需求推動了其對非洲等資源富裕地區的投資,中國銀行的進入可以為中國企業提供支持。據咨詢公司Wood Mackenzie 估計,中國公司只持有非洲已探明石油和天然氣儲備不足2%的份額。

針對於此,工行與南非標准銀行將成立價值10億美元的全球資源基金,把握南非能源市場的快速發展。低成本的融資將有助於中國企業在爭奪自然資源過程中取得成功。

中國銀行業極為注重自身能力與海外擴張方式相適應,在擴張上根據不同市場環境,採取並購和新設相結合的方式。

閱讀全文

與寺廟信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投資界大健康投資峰會 瀏覽:683
恆指期貨一個交易日是幾點到幾點 瀏覽:606
個人質押貸款期限一般為 瀏覽:862
歐元匯率人民幣即期 瀏覽:328
25日人民幣兌換澳元匯率 瀏覽:497
紫金銀行理財 瀏覽:55
中澤股票 瀏覽:921
躍嶺股票 瀏覽:326
2015年97號汽油價格 瀏覽:964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
股票賬號注銷後資金賬戶還在 瀏覽:45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