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張老師:賺錢人生和理財人生的區別
理財就是理人生
② 理財課騙局曝光,1元學理財被騙近萬元,哪些套路要早知道
每個人賺錢都不容易,但是生活的壓力永遠是那麼大。辛辛苦苦賺來的一個月工資可能隨便花花就所剩無幾。正是這樣的原因,大家越來越想要通過學習理財,讓自己的錢生財有道。可正是因為這樣的心理,反而讓很多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
其實這些詐騙販子運用的套路就是:1、低成本,高回報。2、既然前面投資那麼大,那麼後面的投資肯定要跟上,不然就前功盡棄了。3、別人都能成功,為什麼我不能,一定是我投的錢不夠多。等等諸如此類的套路。說白了就是利用人人們對於金錢的慾望和不甘心。只有我們了解了這些套路之後,才能夠更好的對症下葯,躲避詐騙分子的圈套。
永遠要記得這個世上從來沒有白吃的午餐,有一位96歲的老人家說的好,掙不容易掙的錢,花起來才容易掙,容易掙的錢,花起來並不容易。只有靠自己勞動賺來的錢才會花的心安理得。天上掉的餡餅不一定是餡餅,可能是陷阱。
③ 封賀理財課靠譜嗎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如今負利率的時代,錢放著不動只會越來越少,所以人人都知道投資理財的重要性,理財,是技能,更代表的是一種成熟的生活態度。但沒有理財基礎不知道從何下手怎麼辦?今天小篇來帶你從零開始學理財,邁出財富人生第一步!
一、先賺錢
工作是一切財富的前提,努力工作,做好創造財富的積累。當薪水是唯一的收入來源時,努力做職業規劃。
1、好的職業規劃,能讓你的薪水翻番。
2、可以考慮英語、會計、設計、編程等培訓,讓自己更值錢。
3、努力工作,在工作中獲得更多的技能,未來會對你有用。
4、學習求知的學問,鍛煉欠缺的技能,見識陌生的世界,以及結交優秀的人。
六、常見的理財定律
1、4321定律——合理配置家庭資產
4321定律是指把家庭收入的40%用於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用於保險。
2、72定律——復利計演算法則
不拿回利息,利滾利存款,本金增值一倍所需要的時間等於72除以年收益率。比如,如果在銀行存10萬元,年利率是2%,每年利滾利,多少年能變20萬元?答案是36年。
3、80定律——預計你能承受多少投資風險
預計你能承受多少投資風險,高風險的投資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為80減去年齡的得數,添上一個百分號(%)。比如,30歲時股票可占總資產50%,50歲時則佔30%為宜。不過,究竟進行高風險的投資,還應根據個人和家庭的實際情況來判定,可以做適當的調整。
4、31定律—清楚計算房貸金額
每月房貸金額以不超過家庭當月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為好。否則你會覺得手頭很緊,一旦碰到意外支出,就會捉襟見肘。
人生需要規劃,錢財需要打理!30歲以前,所有的錢都是靠雙手辛苦勞動換來的,20至30歲之間是努力賺錢和存錢的時候,30歲以後,投資理財的重要性逐漸提高,到中年時如何賺錢已經不重要,這時候反而是如何管錢理財比較重要。
④ 理財是不是都是騙局
不一定是:但要注意這幾種騙局:(一)「公安防護」類
近日,家住錫山區的劉女士報警,稱其於5月21日接到一個自稱是通信局的電話,對方告知其曾在北京某移動營業廳辦理的電話卡涉案,並稱接到北京最高人民法院的通知要將其的銀行卡凍結。
隨後,電話又轉接到自稱是北京延慶公安局,對方讓其添加了一個QQ號,並發了一張警官證照片給劉女士,讓其點開對方提供的所謂「最高人民檢察院」網頁鏈接下載一個「公安防護」的APP。不知有詐的劉女士按對方要求先後從四張信用卡以及支付寶借唄套現等方式轉入該APP約22萬元。不久,劉女士發現被騙,於是報警。
(二)投資薦股類APP
今年4月,家住梁溪區的張女士使用手機上網時無意點開一個叫紅星杯賭王爭霸賽的頁面,內有老師講課,稱比賽結束後可購買強勢股票。隨後,一自稱「管理員」的網友加張女士微信並發了一個「紅賽牛」的股票APP投資軟體讓其注冊軟體賬戶。於是,張女士通過手機銀行先後向對方提供的賬號轉了27.5萬元購買所謂的「牛股」。然而,張女士不久後發現買的對方推薦的股票都虧錢,想把錢轉出來,對方則讓其等到6月10日再轉。6月10日,張女士發現該股票軟體打不開了,損失共計27.5萬元。
(三)投資虛擬貨幣類APP
今年5月底,家住梁溪區的周女士在一微信理財群里獲悉了投資比特幣的信息,並在群里「老師」指引下注冊了APP賬號然後開始投資,購買一手比特幣保證金是1000美元,以此類推,可買漲買跌,如果購買的比特幣行情與購買方向相同,就贏了,反之則輸了。至7月5日,周女士共「盈利」20餘萬元。7月6日,周女士發現無法登陸平台,經咨詢「客服」告知其本金和盈利都爆倉了,周女士損失共計73萬元。
(四)網路貸款類APP
6月13日,家住梁溪區的朱先生在家中接到一自稱「某氧氣貸」網路平台工作人員電話,問其是否有資金需求。隨後,朱先生添加對方微信,並按對方提供的網址下載了「某氧氣貸」APP操作申請貸款。期間,對方以需要交保證金、手續費等理由讓朱先生轉賬8.1萬余元到指定賬戶,但一直未放貸款。不久,朱先生發現上當遂立即報警,損失共計8.1萬余元。
(五)游戲博彩類APP
近日,江陰市民季先生來到華士派出所報警,稱一微信好友在4月初向其推薦了一個名為「恩佐娛樂」的網站,並號稱該平台是大平台,信譽好,回報效益高。隨後其又向季先生發送了一個網頁鏈接,並讓其下載該APP。截至5月中旬,季先生通過自己銀行卡向該平台共注入88萬元,雖期間提現17萬余元,但隨後發現平台無法登陸,損失共計70萬余元。
⑤ 上海財經大學張純老師
張純(怎麼覺得有點像人肉搜索,要加分哦)
教育經歷
1981.9-1985.7,上海財經大學財政金融系財政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1995.9-1999.1,上海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99.9-2003.9,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財政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2001.7-2002.1,澳大利亞迪肯大學訪問學者
學術職務
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
聯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研究興趣
公司價值評價;公司戰略、績效與薪酬;財務預測與監控;會計信息披露;公司治理;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
目前研究重點
公司價值評價;財務預測
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准備中)
所授課程
碩士生課程:
1.財務理論 2.公司理財 3. 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
本科生課程:
1.財務管理
2.Fundamentals of Corporate Finance
3. 企業價值評價(准備中)
近年主要論文
1.「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影響的分析 」,《財政研究》2004.4
2.「企業財務預測管理體系的構建——完善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會計機制的關鍵」,《會計研究》2004.3
3.「 公司業績價值驅動器與關鍵業績指數」——基於經濟增加值的員工激勵機制探討,《財經研究》2003.8
4.「論新經濟時代EVA的效用」,《會計研究》2003.4
5.「我國激勵機制的現狀及引進EVA激勵機制的對策」, 《商業研究》2003.9
6.「論公有產權與效率」,《上海經濟》2000.5/6
著作
1. 《財務管理學》主編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5.1
2. 《EVA是什麼——場基於企業價值的管理革命》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4.11
3. 《財務管理——公共、醫療衛生何非盈利機構組織》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4.5
4. 《財務管理》主編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4.4
5.《EVA業績評價體系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3.2.
6.《財務管理學》參編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2.12
7.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財經類《財務管理學》試題分析與解答 副主編 , 立信會計出版社 , 2002.7
8. 《管理會計》(第三版)副主編 立信會計出版社 2002.7
9. 《國際貿易案例集》參編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1.
10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財經類《成本會計學》試題分析與解答 副主編 ,立信會計出版社 , 2000.12
科研項目
1. 寶鋼一體化上市後基於價值管理的研究
2. 出資者財務管理
3.無錫市發展計劃委員會《無錫市房地產發展戰略研究》
⑥ 北京張女士花1元加入了「理財小白營」被騙近萬元,生活中該如何識別騙局
隨著網路的不斷發展,依附於網路而生的行業也越來越多。因為網路面對的人群比較廣,傳統的一些經營模式已經受到了沖擊,而網上的各行各業正在興起。說到網路騙局,可能很多人不陌生,犯罪分子利用網路進行各種騙術,有些人直到被騙光才明白自己是被騙了。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個發財夢,希望自己能夠一夜暴富。張女士也有這樣的夢想,於是在網上看到有個理財培訓課只要一元時,毫不猶豫的報了名。但是這個課程並不是那麼簡單,一元只是購買了其中的十二節課,在十二節課即將結束時,老師不斷的催促張女士購買進階課。於是張女士又支付了7999元,但是她發現後面的課並不值這么多錢,感覺自己被騙要求退款卻發現公司人去樓空。這樣的騙局並不在少數,特別是在網上這個虛擬的世界,更要小心謹慎。
很多時候會被騙,是因為人們的貪心所致。所以在網上要求轉賬、付款時,一定要多個心眼,先想想是不是騙子,保持懷疑態度,總比事後後悔要好。
⑦ 張老師購買了50000元銀行理財產品,期限三年,准備到期後把利息 捐贈給貧困地區的學生。扣除管理費和手續費
張老師真好,問題是銀行理財,有3年的嗎?就我所知是沒有的哦
希望張老師不是買了銀保產品。
⑧ 個人理財案件分析:為張先生制定理財計劃(包括:一,家庭財務狀況分析 二,理財目標分析三,家庭理財建議
【目前狀況】
一家三口,有16周歲孩子讀高一。家庭月收入元,太太有保險,張先生沒有保險。現有存款35萬元,基金60000元,自有住房60平,現價72萬元。
【理財目標】
1.給孩子准備教育基金。
2.一人有社保,但沒有商業保險。
3.換套100平左右的房子。
【理財分析】
家庭正處在財產積累期,這一時期是家庭收入穩定期。從家庭資產負債上可看出,家庭月收入除去開支有不少結余。
從現在起,每月必須將收入的一定比例用於強制儲蓄,同時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合理運用結余資本則是第二步,將每個月的結余資金投資於貨幣型基金,貨幣型基金投資風險低,但是通常情況下,收益高於銀行零存整取的利息率收益。
拿出年收入10%買商業險
由於一人有社保,沒購買其它保險,保障程度低。應購買商業保險增加風險保障,可防範未來的家庭風險。運用保險「雙十原則」,即用年收入的10%購買10倍保額的保險。
根據這項原則,每年可追加18000元保費,即每月1500元保費,通過購買保險組合,如主險年金險,附加意外險、意外重大疾病險等,這樣保費相對劃算,同時也可以滿足家庭保障需求。
為孩子購買返還型教育險或基金定投
目前國內一般高中的教育金開支在每年3000元至5000元。大學教育是教育投資的大項。如果是公立大學本科,一般每年的學費大致在5000元至6000元,另外算上生活費等其他費用,教育金開銷至少在每年2萬元。
按照讀到碩士來算,保守預計3年後至讀完碩士每年開支需要30000元。(參照6%的通貨膨脹率,不考慮收入成長率)。根據目前家庭實際情況,現在如果每年能夠拿出20000元,來提前准備小孩教育金的話,可通過提前為孩子購買一份返還型教育險,或實行基金定投,即每月定投1700元進行合理安排。按照投資收益率6%(保守估計,跑贏通脹)計算,大概3年後可以提供的教育金為6萬元,孩子讀大學期間堅持定投准備以後的教育金。
10年後,換新房,費用控制在150萬元以內,按照投資收益率6%(保守估計,跑贏通脹及房價增長率),到時現有住房可折價稱房款60%,故到時需另有60萬左右的購房款,現在每月需投資3600元。假如到時不賣掉現有住房,另外買套100平的住房,那應每月投資10000元。
綜上所述,要實現所有理財規劃,每月堅持定存或定投6800元(如十年後另購房需投13200元),方能完成理財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