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月入低於1萬,該如何理財
hi,融粉們,晚上好。「因為窮,才沒錢理財;因為沒錢理財,所以就越來越窮。」「天哪,我陷入了一個死循環!」「哎呀,等有錢了再說吧??」
我們常常會說「等有錢了再說吧」,但你等錢,錢是不會等你的,唯有去拚命地追逐它們,才有可能去獲得更多,而追逐的第一步就是跳出人生的死循環,讓今天的你賺錢給未來的自己。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總以為理財都是有錢人才做的事,覺得自己沒錢,怎麼理財?
融兒最近在後台總是收到很多這樣的問題:
「月入4000,我該怎麼理財?」
「月入8000,我要買什麼理財產品?」
「月入10000,我該如何買股票?」
??
跟粉絲們聊天,融兒發現很多人並不是沒有理財意識,只是很多人熱衷於炒股、炒幣......希望藉此一夜暴富。
目前,各種股票圈、私募股權投資、數字貨幣等等特別火爆,相關的「老師」、「專家」鼓吹1年漲10倍,3年賺10000倍,此類「投資」有了廣泛的市場。實際上,這些都是空中樓閣、鏡中水月。
但其實在目前的市場上,能夠穩定的做到每年13%的收益已經算不錯了。融兒今天就梳理出適合月入不足1萬的工薪人士腳踏實地的理財方式。其實無論你月入多少,你都可以理財,哪怕起步只有100塊呢?
1、365天存錢法
融兒在抖音看了一個365天存錢法,說一年365天,每天存1~365中的一個數,並把數字劃掉,一年下來就能存66795元。
大概類似如下:
當然,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投資產品的偏好去決定每月固定資金的投入與投資時間。
雖然理財方式多種多樣,但根本的原則和技巧卻是共通的,雖然不同人群每月能拿出的理財成本會有差異,但實際上工薪階層選擇相差無幾。普通人理財的方式主要集中在銀行理財、基金、股票、P2P和黃金。
每一種具體配置多少要根據看每個人的抗風險能力來確定,風險排序如下:
股票>黃金>P2P>銀行理財,風險越高收益越高。
對於抗風險能力偏弱的保守型和穩健型投資者來說,可以選擇銀行理財、定投基金、P2P理財這三種。
其實,無論你月薪多少,越早清醒地對待理財問題,未來才可能越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