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家庭理財五大定律
「4321法則」分配資金 「4321家庭理財法則」,即收入的40%用於房屋及其他方面的投資,30%用於家庭生內活開支,20%用於銀行容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購買保險。 目前在國內私募網站中私募排排網是比較好的|好買網比較傾向於公募基金|然後提供一站式高凈值服務又有私募等等訊息的目前就只有金杉財富網了|希望答案對你有用哦。
B. 什麼是理財72定律
聰明理財五大定律
4321定律:家庭資產合理配置比例是家庭收入的40%用於供房及回其他方面投資,30%用於家庭生答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用於保險。
72定律:不拿回利息利滾利存款,本金增值一倍所需要的時間等於72除以年收益率。比如,如果在銀行存10萬元,年利率是2%,每年利滾利,多少年能變20萬元?答案是36年。
80定律:股票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等於80減去年齡的得數添上一個百分號(%)。比如,30歲時股票可占總資產50%,50歲時則佔30%為宜。
家庭保險雙十定律:家庭保險設定的恰當額度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倍,保費支出的恰當比重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
C. 理財規劃有哪些基本原則
一、4321原則
所謂4321,就是說我們可以把家庭的收入分成4份,比例分別為40%、30%、20%和10%,把這些錢分別用於投資、基要生活開銷、機動備用金以及保險和儲蓄。
這種劃分理論比較像一個理財金字塔,其中,投資的部分由風險投資和穩妥投資合並而成。
二、80法則
80法則是理財投資中常常會提到的一個法則,意思就是放在高風險投資產品上的資產比例不要超過80減去你的年齡。
比如說你今年30歲,包括存款在內的現金資產有20萬,按照80法則,你放在高風險投資上的資產不可以超過50%,也就是10萬。
而到了50歲,你的現金資產有200萬,那麼也只能放30%,也就是最多可放60萬在高風險投資上。
80法則的目的很明顯,其實就是強調了年齡和風險投資之間的關系——年齡越大,就越要減少高風險項目的投資比例,從對收益的追求轉向對本金的保障。
三、雙十定律
雙十定律的規劃對象主要是保險。
所謂雙十,就是指保險額度應該為10年的家庭年收入,而保費的支出應該為家庭年收入的10%。
打個比方,你目前的家庭年收入是10萬,那麼購買的意外、醫療、財產等保險的總保額應該在100萬左右,而保費不能超過1萬。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用最少的錢去獲得足夠多的保障。
(3)80理財法則擴展閱讀
1、必要的資產流動性。老百姓持有現金主要是為了滿足日常開支,預防突發事件和投機性需要。
家庭生活中,應通過現金規劃,用手頭現金滿足短期需求,預期的現金支出則通過各種儲蓄、活短期投資工具來滿足。
2、合理的消費支出。個人理財的首要目的是使財務狀況穩健合理。實際生活中,學會省錢有時比尋求高投資收益更容易達到理財目標。通過消費支出規劃,使個人消費支出合理,使家庭收支結構大體平衡。家庭負債率不能超過25%—30%。
3、實現教育期望。隨著人們教育需求的逐漸增長,教育在家庭開支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家庭需要及早對教育費用進行規劃,確保將來有能力合理支付自身及子女的教育費用,充分達到個人(家庭)的教育期望。
4、完備的風險保障。人的一生中,風險無處不在,應通過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將意外事件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更好地規避風險,保障生活。專業人士建議大家關注消費型保險。
5、合理的納稅安排。納稅是每一個公民的法定義務,但納稅人往往希望將自己的稅負減到最小。為達到這一目標,通過對納稅主體的經營、投資、理財等經濟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充分利用稅法提供的優惠和差別待遇,適當減少或延緩稅費支出。
6、積累財富。個人財富的增加有可能通過「省錢」來實現,但財富的絕對增加則要通過收入的增加來實現。薪金類收入有限,投資則具有主動爭取更高收益的特質,個人財富的快速積累主要靠投資實現。
根據理財目標、個人可投資額以及風險承受能力,可以確定有效的投資方案,使投資帶給個人或家庭的收入越來越多,並逐步成為個人或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最終達到財務自由的層次。
7、安享晚年。人到老年,獲得收入的能力有所下降,所以有必要在青壯年時期進行財務規劃,以便到了晚年可以過上「老有所養,老有所終,老有所樂」的有尊嚴、能自立的老年生活。
8、合理的財產分配與傳承。
財產分配與傳承是個人理財規劃中不可迴避的部分,要盡量減少財產分配與傳承過程中發生的支出,對財產進行合理分配,以滿足家庭成員在家庭發展的不同階段產生的各種需要。
要選擇遺產管理工具和制定遺產分配方案,確保在去世或喪失行為能力時能夠實現家庭財產的世代相傳。
D. 理財定律有哪些
1.「4321定律」
家庭資產合理配置的比例是,家庭收入的40%用於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用於保險。
2.「3331」定律
第一個3:每月固定支出,包括衣食住行、娛樂、房車貸、贍養費等;第二個3:3-5年的短期儲蓄,包括結婚、購買房產、享樂賬戶等;第三個3:10年以上的長期投資,包括退休養老、子女教育基金、稅務規劃;最後一個1:風險轉移,保險規劃,現金規劃等。其實支出最少的也是最重要的。
3.「72定律」
不拿回利息利滾利式的進行投資理財,本金增值一倍所需要的時間等於72除以年收益率。如投資某金融工具10萬元,年利率是6%,那末經過多少年才能增值為20萬元?只要用72除以6得12,就可推算出投資12年就能翻番。
4.「80定律」
股票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等於80減去年齡的得數添上一個百分號(%)。比如,30歲時股票可占總資產的50%,就是說在30歲時可以50%的資產投資股票,其風險在這個年齡段是可以接受的,而在50歲時則投資股票佔30%為宜。
5.「雙10定律」
家庭保險設定的適宜額度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倍,保費支出的適當比重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
6.「三一定律」
每月歸還房貸的金額以不超過家庭當月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為宜。
E. 投資理財的四大定律有哪些
你好,常見的投資理財定律有4321定律,40%的家庭收入用於供房及其其他方回面的投資;30%用於家答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已備不時之需;剩餘的10%用於給自己和家人購買保險。
72定律,利滾利投資,本金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時間等於72除以年收益率。
80定律,即80減去年齡的得數+%,用此公式可以幫助算出股票占總資產的合理比例。
還有三一定律,每月還房貸的金額不可超過家庭當月總收入的1/3。
另外還有雙十定律等等,需要提醒的是,這些家庭理財定律只能作為參考,在進行家庭資產配置時一定要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資金分配。
F. 請給出具體的理財規劃
理財規劃的話,你可以把錢放到支付寶里邊呀,利息挺高的,還說沒有風險。
G. 家庭理財中的幾個數字定律
這位知友,家庭理財中的幾個數字定律
財富規劃其實是件很個性化的事情,每個家庭的收入情況不一樣,人的性格千差萬別,可以開發的資源不同,這些都決定了你的理財方式跟別的家庭不盡相同。
但是所有的家庭理財又有一些共性的東西,比如說理財的一些基本原則。掌握這些原則,即使沒有更多的理財動作,你也能讓家庭財富穩定,令抗風險能力較之其他家庭更高。
4321原則
所謂4321,就是說我們可以把家庭的收入分成4份,比例分別為40%、30%、20%和10%,把這些錢分別用於投資、基要生活開銷、機動備用金以及保險和儲蓄。
這種劃分理論比較像一個理財金字塔,其中,投資的部分由風險投資和穩妥投資合並而成。
80法則
80法則是理財投資中常常會提到的一個法則,意思就是放在高風險投資產品上的資產比例不要超過80減去你的年齡。
比如說你今年30歲,包括存款在內的現金資產有20萬,按照80法則,你放在高風險投資上的資產不可以超過50%,也就是10萬。而到了50歲,你的現金資產有200萬,那麼也只能放30%,也就是最多可放60萬在高風險投資上。
80法則的目的很明顯,其實就是強調了年齡和風險投資之間的關系——年齡越大,就越要減少高風險項目的投資比例,從對收益的追求轉向對本金的保障。
雙十定律
雙十定律的規劃對象主要是保險。所謂雙十,就是指保險額度應該為10年的家庭年收入,而保費的支出應該為家庭年收入的10%。
打個比方,你目前的家庭年收入是10萬,那麼購買的意外、醫療、財產等保險的總保額應該在100萬左右,而保費不能超過1萬。這樣做的好處在於你可以用最少的錢去獲得足夠多的保障。
「不過三」定律
所謂「不過三」定律,意思就是房貸的負擔不要超過家庭月收入的30%。比如你的家庭月收入是1.5萬,那麼房貸最好不要超過4500元。
其實無論哪種法則或者定律,都只是給我們設置了一個簡單的框架。在此基礎上進行理財,出問題的概率不會大,不過要想獲得收益的穩定保障,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分析家庭個性,制定自己專屬的收支和理財計劃。
H. 個人理財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個人理財三大基
沒明白後面一句。
基本原則就是擴大資產項,減少負債項。這是理財的根本要義!
其次要注意心態,理財不是一朝一夕,他是貫穿一生的一種行為。
不要盲目追求迅速獲取超額利潤,金融市場永遠不缺少暴富的傳說,但事實上更多的是白骨累累。給自己定一個收益目標,然後再去找方法。45歲使投資收益超過工作收入是一個不錯的目標,30歲就提前退休的,除了那20%的富人後代(可怕的是20%里的80%比80%里的20%還要努力,不信可以看看身邊的富二代,並不像通常給人的印象)。所以,目標很重要,但不要盲目,馬雲伯伯的爸爸也就生了他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