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體育學院有哪些專業
學院下設
體育教育訓練學院
運動訓練 專業簡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掌握競技運動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以及專項運動理論和技能,具有專項運動訓練的基本能力,能從事專項運動訓練與教學以及運動訓練科研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運動心理學、體能訓練理論與方法、運動訓練學、訓練課組織與實施、 專項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專項體能、技戰術訓練;組織教學訓練方法;競賽組織與裁判)
師資力量:系現有專任教師76名,其中教授9名,國家級教練員1名;副教授30名,講師33名,助教4名。擁有博士生導師5名,碩士生導師22名;擁有國際級裁判11人,國家級裁判19人。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交費標准: 5000 元 / 年,住宿費 1200 元 / 年
武術學院、
一、武術套路專業方向
二、武術技擊專業方向
三、傳統養生與民間體育專業方向
體育人文學院、
上海體育學院體育人文學院成立於2007年,由原新聞系、體育社會學系合並而成。現設有新聞系、外語系、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所和實驗中心。新聞系設有新聞教研室,廣電教研室;外語系設有公共外語教研室、英語專業教研室;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所設有體育理論教研室、上海市體育人文重點學科、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體育文化研究基地;實驗中心包括大型體育活動現場主持模擬教學實驗室、視覺設計實驗室、電視節目編輯實驗室、演播室、攝影實驗室、英語情景教學實驗室、語音室等11個實驗室。
體育人文學院設新聞學(體育新聞方向)和英國語言文學(體育英語方向)兩個本科專業、體育人文社會學碩士研究生授予點、新聞學碩士研究生授予點、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研究生授予點。現有教職工6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7人,在校本科生近700人,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和碩士研究生近100人。
運動科學學院、
上海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學科由我國著名的運動解剖學家張匯蘭教授在五十年代初創立。經過半個世紀的建設,己發展成為學術梯隊合理,學歷層次較高,學科特色明顯,實驗條件先進,研究水平突出,成果顯著,在國內同領域中領先,在國際上相關領域有一定影響的優勢學科。運動人體科學學科1978年在體育界首批恢復招收研究生,1980年在體育界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同年又被評為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現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學科,1995年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點, 2005年又獲得應用心理學、運動醫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被上海市教委批准為上海市第二期重點學科,2009年被上海市教委批准為上海市第三期重點學科。
運動科學學院成立於2002年12月, 由原體育保健康復系和原基礎部下屬部分教研室和運動人體科學實驗中心組建而成。目前下設五個教研室:運動醫學教研室、運動解剖學與生物力學教研室、運動生理學教研室、運動生物化學與營養學教研室、應用心理學教研室;一個運動人體科學實驗中心包含:運動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運動心理學研究中心、運動技能研究中心和上海市民體質研究中心。學院現有教職工55人,教輔人員7人, 學科教師中有教授15名,副教授24名,講師6名。 2009年,「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獲得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榮譽稱號,科學研究對教學工作的促進得到充分體現並獲得了社會的承認。
運動科學學院現有三個本科專業: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學制四年, 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和應用心理學專業(學制四年, 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共有本科學生429人。 二個碩士專業:運動人體科學、應用心理學,現有碩士研究生102人,二個博士專業:運動人體科學、體育工程,現有博士研究生47人。設有一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前後有5名博士後科研人員在本院工作。
運動科學系除培養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外,還承擔全院體育生物科學課程教學任務。
運動科學學院在幾年的辦學實踐中,始終圍繞國家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結合上海經濟發展,逐步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辦學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確立以德育為核心,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滿足體育事業發展和社會需要的復合-應用型人才。
經濟管理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1992年開始在全院各專業中選拔學生試辦體育管理班,1995年面向全國招收體育管理專業本科生。2001年體育管理專業更名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體育經營管理方向),2003年增設市場營銷(體育市場營銷方向)本科專業,2005年開始招收《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體育信息管理方向)本科專業。多年來,在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中設立競技體育管理、體育產業經營管理2個專業方向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2005年在體育學一級學科中增列《體育賽事運作》碩士點。
經濟管理學院下設體育管理科學、體育經濟、計算機與統計、信息管理四個教研室,擁有專任教師34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2名;博士7名,碩士15名。目前經濟管理學院在校本科生440名,碩士生50餘名,博士生7名。近年來,我院教師在科研上取得一系列成果,主持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研究課題,如國家社科基金課題《職業體育俱樂部的運行機制與組織管理》、《健身娛樂業服務功能及標准化》、《長三角地區競技體育資源一體化開發》、《職業體育俱樂部利益群體的矛盾與調節機制》;國家體育總局課題《我國體育賽事融資現狀與對策》、《我國競技體育俱樂部公開發行股票的研究》、《長三角地區高水平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 「十一五」我國體育產業規劃》等;獲得7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出版了20多本專著,如《體育經濟學》、《體育管理學》、《體育博彩概論》、《體育產業經營理論與實務》、《體育公共關系》、《體育經紀人實務》、《體育廣告策略》、《公關語言藝術》、《企業策劃思路與個案》、《職業體育俱樂部運行機制》等。為了密切與社會的聯系,提高學科建設水平,與上海汽車摩托車運動協會、上海國際賽車場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上海國際賽車研究中心》;與上海市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共建了《上海體育彩票研究中心》,並成為《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產業分會》的掛靠單位,為我國體育管理與體育產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2008年北京奧運會申辦成功以及我國體育社會化、產業化的改革趨勢,為經濟管理學院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與外部環境。經濟管理學院正藉助上海體育學院的社會影響,以「體育賽事運作」為學科建設的突破口,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廣泛參與體育產業經營管理的實踐活動,與體育行政機構,體育企事業單位、體育社會團體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培養出高水平應用型專業人才,使經濟管理學院在師資隊伍、學科建設、教育教學等方面躍上新台階。
體育休閑系
體育休閑系簡介
體育休閑系成立於2007年7月,現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承擔社會體育專業、舞蹈編導專業(體育舞蹈方向)和休閑體育專業的專業建設和學科發展工作。2009年招收社會體育指導方向的體育專業碩士研究生15人,2010年起招收休閑體育專業碩士研究生。
體育休閑系以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將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選擇合適的體育項目積極參與和引領全民健身需要、創新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已經推廣了健身花樣跳繩等一批有特色的項目,並先後在國內外比賽中獲得佳績。2009年獲各級科研立項共24項,省部級以上課題3項,在國際國內發表論文19篇,完成學術著作與教材2部,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43次。
繼續教育學院
上海體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簡介)
上海體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成立於1960年,是我國第一家創辦體育類成人高等教育的院校,原稱成人教育部,2006年5月更名為繼續教育學院,至今已走過半個世紀的辦學歷程。繼續教育學院辦學思想端正,教學管理規范,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實際應用能力,體育院校成人教育評估歷來居全國前列。曾為各省市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本、專科畢業生。國家女排主教練陳忠和、奧運會女子十米氣步槍冠軍杜麗的教練員王躍舫、原國家女足優秀運動員水慶霞、國家足球隊教練高洪波、原上海男排主教練沈富麟、奧運舉重冠軍石智勇等都是我院函授畢業生。
繼續教育學院是上海體育學院下屬的二級學院,下設招生管理、教學管理、學籍管理、教育培訓等4個崗位。
目前,我院學歷教育設有體育教育專業和運動訓練專業,兩個專業均有高起專和專升本兩個層次,學習形式都採用函授的方式,學制均為3年。其中,體育教育專業屬於社會招生,考生須參加全國成人高等教育統一入學考試,報名時間一般在7、8月間,考試時間為每年的10月份;運動訓練專業屬於國家體育總局單獨招生考試,符合條件的考生須參加全國成人教育運動訓練專業單獨統一考試,報名時間一般亦為7、8月間,考試時間為每年的11月份。
繼續教育學院在非學歷教育培訓工作方面主要承擔崗位培訓和部分短期培訓任務。目前常設的主要培訓班有亞足聯/中國足協C級和B級教練員崗位培訓班、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羽毛球中高級教練員崗位培訓班、武術中高級教練員崗位培訓班以及部分省(市)體育管理幹部培訓班等。
同時,繼續教育學院依託上海體育學院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充足的現代化場館資源,不定期的開設各類體育技能培訓班,對廣大青少年和體育愛好者、社區全民健身骨幹進行非學歷體育專業技能培訓。
1所附屬競技體校
上海體育學院附屬競技體育學校創建於1980年,是一所全日制體育中等專業學校。是「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學校。目前,主要開設田徑、擊劍、摔跤、柔道、拳擊、跆拳道、武術、橄欖球等運動項目。
多年來,學校堅持「亦讀亦訓」辦學方針;堅持教學、訓練、科研「三結合」辦學模式,不僅在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運動員文化教育與管理、師資隊伍建設、醫科保障、硬體及組織機構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展。而且還培養出一批文化基礎強、理論素養好、競技水平高的競技體育人才。自1988年第24屆漢城奧運會起,上海體育學院附屬競技體育學校先後有7名運動員(9人次)參加奧運會比賽,其中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盛澤田在25屆、26屆、27屆奧運會上,連奪三屆奧運會銅牌,改寫了中國摔跤項目在奧運會上無獎牌的歷史;在2006年多哈亞運會上,焦華鋒勇奪古典式摔跤55公斤級金牌;女子撐竿跳高運動員高淑英在2000年到2007年間八破亞洲紀錄,2006年獲得世界盃田徑比賽銅牌、多哈亞運會冠軍,被譽為亞洲女子撐竿跳高第一人;舉重運動員李艷霞(82.5kg級)、周美紅(70kg級)、萬妮(83kg級)分別於1988年、1994年、1996年獲得世界舉重錦標賽金牌並打破世界紀錄;擊劍運動員譚麗於2003年和2004年兩次獲得世界青年擊劍錦標賽女子重劍冠軍;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拳擊運動員鄒市明獲得48kg級金牌、盛江獲得古典式摔跤60kg級第五名;女子拳擊運動員張琴、武術世界冠軍陳蓓、尤邦孟、石旭飛、劉澤東、趙光勇、段韓松、孫會、吳鈔來、韋劍等運動員,也在各類國際、國內比賽中屢創佳績。
在新形勢下,上海體育學院附屬競技體育學校,將繼續發揚「努力學習、刻苦訓練、頑強拼搏、勇攀高峰」的學校精神,加強科學訓練、科學管理,為我國的「奧運爭光計劃」作出了不懈努力。
『貳』 奧運明星爆火背後:我國體育經紀公司有哪些
盛力世家
盛力世家(SECA)創立於2010年,創始人&CEO李勝,是一家體育營銷公司,目前已經獲得近一億美金C輪融資,公司主要覆蓋經紀、賽事、咨詢和內容四大塊業務。
在體育經紀方面,盛力世家旗下簽約運動員超過100人,項目涉及田徑、拳擊、足球、擊劍、花樣滑冰、單板滑雪等,其中鄒市明、蘇炳添、於大寶、申雪/趙宏博等頂級運動員,已經成為各自領域的運動偶像和商業寵兒。
阿里體育
阿里體育成立於2015年9月8日,由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新浪和雲鋒基金共同出資成立,CEO為張大鍾。
里約奧運會期間,阿里體育與北京旭日五環體育經紀有限公司的簽約,啟動明星經紀平台。旭日五環是一家專業體育營銷顧問公司。杜麗、陶璐娜、焦劉洋、汪皓、張娟娟、仲滿、火亮、黃旭等奧運冠軍加盟經紀平台。阿里體育獲得明星在互聯網及線下商務開發的獨家權益,在電商、培訓、直播等領域為這些體育明星們開冠軍店、冠軍學校、冠軍頻道等,開發和推廣他們的商業形象,建立粉絲社區,讓這些冠軍的價值得到再次提升。
樂視體育
樂視體育經紀公司,成立於2016年3月,CEO為盧山,前央視的體育主播劉語熙擔任樂視體育經紀公司的合夥人。2016年7月,樂視體育經紀公司宣布與中國90後天才籃球運動員郭艾倫簽約,成為旗下第一位官宣的簽約運動員。樂視體育經紀公司將為郭艾倫注入「互聯網基因」,由此開啟籃球經紀業務。據悉,樂視體育經紀公司將和國外體育營銷品牌展開合作,挖掘體育明星的商業價值。
盈方體育傳媒(中國)有限公司
盈方體育傳媒集團總部位於瑞士祖格,是一家專業體育營銷公司,同時也是全球五大體育營銷公司之一,全球最大的體育電視內容製作及轉播公司。
2003年,盈方體育傳媒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盈方體育傳媒(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2016年7月,萬達成功並購瑞士盈方體育傳媒集團。盈方中國主要業務包括:體育咨詢服務、轉播服務、體育營銷、運動員經紀等諸多方面。在運動員經紀方面,盈方代理眾多優秀運動員和體育明星的商業開發權益。
香蕉體育
香蕉體育成立於2015年12月,CEO是前中央電視台主持人段暄,負責香蕉體育的運營和管理。香蕉在影視、娛樂、電競方面均有布局,未來打造泛娛樂多棲發展的產業閉環。
2016年8月,香蕉體育宣布與運動員武磊簽約,正式布局體育經紀領域。除了武磊之外,里約奧運中國代表團旗手雷聲、鄒凱及其妻子周捷、女足姑娘古雅沙、跳遠名將李金哲、以及撐桿跳選手薛長銳,都已經被香蕉體育招致麾下。
雙刃劍體育
雙刃劍體育(Desports)成立於2004年,是一家體育營銷公司,公司以體育營銷平台為核心,延伸到體育經紀、體育版權、體育科技、體育大數據等業務,創始人是蔣立章。
雙刃劍體育與運動員、教練、俱樂部都有緊密的合作關系,2016年7月,雙刃劍體育宣告與歐洲頂級體育經紀公司MEDIA-BASESPORTS(MBS)的獨家戰略合作。MBS旗下擁有瓜迪奧拉、伊涅斯塔、蘇亞雷斯等享譽世界足壇的巨星,並與拜仁、巴薩、皇馬、曼城等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
雷曼股份
雷曼股份成立於2004年,公司全稱為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LED光電產業界的企業,目前公司以高科技LED產業及體育產業的雙主業進行布局發展。
2016年,雷曼股份宣布與葡萄牙職業聯盟一系列戰略合作,獨家冠名葡萄牙職業足球甲級聯賽,通過與葡甲聯賽的深度合作,開啟「雷曼留洋計劃」,主要是將有潛力的足球運動員輸送至葡甲等歐洲聯賽,通過寶貴的海外留洋經歷提升球員實力,為中國足球培養人才,同時創造可觀的球員經紀業務收入。
眾輝體育
眾輝體育,成立於2004年8月,全稱為北京眾輝國際體育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國際體育營銷管理公司,主要從事國內外運動員經紀、體育賽事及活動管理、體育公關咨詢、體育營銷咨詢等業務。
在運動員和運動隊經紀領域,眾輝體育先後成為姚明、納什、丁俊暉、易建聯、張琳、侯逸凡、林丹、中國國際象棋隊球隊、上海東方籃球隊等國內外運動員和運動隊的經紀代理機構。
領先體育
領先體育成立於2003年4月,全稱為上海領先體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體育產業投資、體育經紀、場館經營和俱樂部經營於一體的綜合性體育公司。
公司主要從事體育產業的開發及管理,經營包括體育與健身領域的培訓、咨詢、研發、投資、經營及運作體育場館等業務。公司法定代表為張輝。
澳洲虎體育
澳洲虎體育成立於2010年8月,全稱為澳洲虎體育傳媒(深圳)有限公司,法定代表為劉冰。
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體育賽事策劃、推廣和運營承辦、體育經濟信息咨詢、體育經紀中介服務、體育用品、定型包裝食品、飲料的批發、進出口及相關配套業務。
風雲體育
風雲體育成立於2013年7月,公司全稱為杭州風雲體育經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職業體育經紀運營的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核心業務包括運動經紀、賽事經紀、海外體育游。公司法定代表為朱紹共。
北京星際體育
北京星際體育成立於2000年8月,公司全稱為北京星際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公司主要業務包括組織文化體育活動(體育比賽除外),組織展覽展示,技術咨詢,培訓,從事體育經紀業務,企業形象策劃,影視策劃等。公司法定代表為夏松。
迅智體育
迅智體育成立於2006年1月,全稱為上海迅智體育經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是朱麗娜。公司主要經營的業務包括體育經紀,市場營銷策劃,企業形象策劃,商品信息咨詢、投資咨詢(除經紀),展覽展示會務禮儀服務,體育用品,體育器材,工藝禮品銷售。
悅勝體育
悅勝體育,成立於2009年12月,全稱為杭州悅勝體育經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為金明。公司主營業務為體育活動策劃,體育經紀,體育信息咨詢,體育賽事,戶外活動策劃等。
體育經紀市場在體育產業中,發展空間巨大,但發展較為薄弱,因為體育經紀發展不可避免要與體制之間相博弈,國家體育總局規定運動員不能簽署個人合同,導致目前大多數經紀公司只能用中介模式進行經營。目前這種情況導致體育經紀公司開發空間小,很難獲得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