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家長怎樣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思維
美國孩子都想成為巴菲特,中國孩子都想成為馬雲。”
這是我近期在互聯網上看到的一句話,當時就想吐槽豈止孩子會這么想,有同樣想法的家長只會更多。奈何世界始終是年輕人的,巴菲特從6歲開始學習投資理財,馬雲初中就展露與眾不同的高財商,我們現在想努力怕是晚了,只能寄託在孩子身上。
教會孩子合理規劃金錢
馬雲能賺錢吧?但人家更會花錢。無論是巴菲特還是馬雲,這些有錢人在成為資本以前,先學會的都是累積資本,沒有第一桶金打基礎,何來以後的天下呢?
所以,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消費習慣,不要被浮華虛榮迷了眼。
以我家樂樂為例,從他開始賺錢起,我就教他把錢按照比例支配,40%儲蓄,20%應急,剩下的則用於日常消費或投資,屬於“可失去部分”,這樣既能鼓勵孩子多多嘗試不同的賺錢方式,也讓孩子有了東山再起的底氣。
❷ 為什麼理財教育,從小做起
現代父母都是有知識有思想的年輕一代,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當然理財也是其中一個重大的工程,目前國外對兒童的理財教育起步更早,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小孩能早一步建立理財觀念,並奠下財富基礎。
在美國,多數3歲的孩子就能夠辨認硬幣和紙幣,而一個9歲的孩子就知道可以通過做額外的工作賺錢,知道把錢存在儲蓄賬戶中;10歲的孩子就已經能夠制定簡單的一周開銷計劃,購物時知道比較價格。而這些對大部分同齡的中國兒童來講,是難以想像的。
在孩子的兒童時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非常強,而對稍有難度的理財能力的培養應在5至15歲時進行為宜,相對於國外,國內兒童理財教育的起步,相對顯得落後很多,很多父母壓根沒想到訓練兒童理財能力這件事。出現這種隋況,與國人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因為中國人教育孩子普遍偏重智力教育,許多父母只要求孩子好好念書,寧願自己省吃儉用,而對孩子百依百順,讓小孩隨便吃喝玩樂,忽略了其綜合素質的培養,這其中就包括理財能力的培養。
有這樣一個案例:有一位母親,生前積累了巨額財富,死後留下近億元遺產,母親滿心希望提供給兒子最好的物質生活。結果從她過世後,她的兒子即買房、買跑車、出國旅遊,出入各種名流會所,恣意享受人生,結果不出三年,上億元的遺產揮霍一空。出現這樣的情況,和許多因素有關,但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他的孩子不會理財。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畢竟再多的錢,都有被花光的一天,可是懂得理財,就可以使有限的資產不斷增加,而正確的理財觀念必須從小養成,對於孩子來說,這才是給他們的最有價值的財產。我們的家長該如何教孩子正確地理財呢? (1)訓練孩子的數字敏感度
對五歲左右的孩子來說,即使會數數了,也未必懂得數錢,因為那隻是抽象的聲音或文字,在孩子的大腦里沒有概念,必須讓孩子具體感受數字和實物之間的關系,讓孩子明白多與少到底有什麼不同,才能建立金錢觀。
(2)讓孩子去付錢
去超市購物時把孩子帶上,在買東西時,教孩子看價錢,告訴孩子怎樣買比較劃算:清楚地讓他們知道,同一樣東西,只是包裝和品牌不一樣,價錢貴的你就不買,怎樣買比較劃算;貨比三家不吃虧;而有的東西是奢侈品所以你不買。
在付款的時候,可以把錢交給孩子讓他去支付,而對於較大的孩子,不妨在需要到便利超商買醬油、鹽的時候,讓孩子去買,偶爾把找回來的零錢給孩子當獎勵,並教孩子開始建立儲蓄的觀念,不過不要養成孩子只有在獎賞時才肯幫忙的習慣,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3)讓孩子記賬
就算是在同一家庭里長大的孩子,消費觀念也可能有很大不同,有些孩子生性慷慨、不拘小節,長大後往往容易成為入不敷出的人,但有些孩子從小過於小心謹慎,長大後成了一毛不拔的鐵公雞,這些都是不正確的理財行為,父母必須從旁指導。讓孩子記賬,由於孩子年紀小,不知如何記賬,剛開始時,父母可幫助孩子將下一周所需的花費記錄下來,然後逐日補上額外支出項目,慢慢幫孩子養成記賬的習慣。幾次記錄後,慢慢放手讓孩子自己記賬。該步驟的好處是,父母們可藉此檢視孩子的消費傾向,若發現有偏差,可適時糾正。
(4)從玩中學會理財
小孩子都貪玩,愛玩也是孩子的天性,家長不能扼殺孩子的天性,又不能讓孩子玩物喪志,而台灣的一款「大富翁」游戲算是入門的理財學習法,有買賣、投資行為,而機會、運氣的設置,更是讓參與游戲的人可以體會到,人生有許多不能預期的變數和風險,所以必須要有適度的規劃,否則有可能面臨負債累累甚至破產的情況。從游戲中能看到模擬的人生,在游戲結束時可以讓孩子說一些體會,加深孩子的理財印象。
(5)儲蓄也是一種投資
教孩子儲蓄,當儲蓄罐裝不下孩子的零花錢時,那就要帶孩子一起到銀行去開設一個屬於他的存款賬戶,最好讓孩子保管自己的存摺。有了這個賬戶後,不管存錢還是取錢,最好都讓孩子全程參與,讓孩子明白銀行的功能,存錢是有利息的,雖然不多卻也是一種投資。
❸ 如何培養孩子理財能力
要想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首先要從小進行灌輸,讓孩子知道錢的作用,和如何去理財?從小培養理財的概念,這樣慢慢的孩子才有理財的想法,知道怎樣去理財
❹ 從小培養理財習慣到底有多重要
小孩子的個性與習慣都是可以培養的,我們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式培養孩子的理財好習慣!
1.零花錢定時定量,培養存錢意識
如果要改掉孩子亂花零用錢的習慣,首先父母得改變給零花錢的方式。不管是一周給一次還是一月給一次,時間和金額數都要固定下來。
這樣,當孩子覺得錢不夠花時,就和他說,給他的零花錢是可以自由支配的,但如果平時花多了,等真碰上自己喜歡的東西卻買不了時,那就把零花錢存起來一樣可以買。要讓孩子體驗「積少成多」的樂趣,並培養他的存錢意識。
2.通過勞動獲得報酬
獲得零花錢對孩子來說是比較容易的,沒法讓他體會到掙錢的不容易,自然也易養成亂花錢的習慣。
所以,夫婦倆可以告訴孩子,如果想獲得更多的零花錢,可以擦一次地、洗一次碗或是倒一次垃圾等,通過勞動的方式來獲取報酬。但給的數額不宜過多,這樣才可能讓他體會到掙錢的不易,也會更珍惜這些錢。
3.給孩子一個銀行賬戶
可以帶孩子去銀行開個賬戶,一方面是帶他熟悉銀行的存取款業務,可以將每年的壓歲錢等存入其中,取出時帶著利息一起取,讓孩子感受到儲蓄的好處。
另一方面,帶孩子了解銀行不僅可以存款,還可以辦理投資理財業務,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隨著孩子的成長,還可以以游戲的方式讓孩子模擬投資。
除了這些相應的方式外,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此父母也可以通過自己做投資理財,比如配置穩利精選組合投資計劃等,對孩子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並逐步告訴他們這些產品和平台的特點,讓孩子對投資理財有個更全面的了解。
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可以讓他們擁有更好的金錢觀、財富觀,將來也能更有效地掌握自己的財富,不會亂花錢、不會「月光」,還能更快實現財務自由。
如果之前父母之前沒做過理財,那從現在開始做起,這就算早。要正確的教育小孩學理財投資,首先自己得有實踐,可以慢慢影響,同時多請教「過來人」,有些理財觀念真的得從孩童時代就培養起來。
❺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學習理財
孩子從小就讓他有金錢觀念,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他所想得到的東西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學校收餐費讓孩子自己去交,買書買玩具 買吃的是要付錢的 適當的給孩子一些有償勞動,比如洗完掃地
❻ 怎樣讓男孩從小就學會理財呢
一、壓歲錢理財方案
關於壓歲錢,很多爸爸媽媽都會為孩子開設一個壓歲錢賬戶,並會親自教孩子怎樣把錢存入銀行內,這樣做不僅會讓孩子充滿了喜悅感,也會形成一種主人翁意識,讓孩子感覺到要對自己的錢負責,不能亂花。同時,父母也可以教孩子一些簡單的儲蓄知識,如本金、利息、利率等概念,視孩子的具體年齡和理解能力而定。
可以引導孩子壓歲錢留多少自用、存多少、存多久,為什麼要這樣存,一開始我們可以把存期縮短,比如三個月,或半年,讓孩子可以短期內看到存款的數目在增加,慢慢地孩子也一定會對與這筆錢相關的理財信息十分感興趣,自覺地學習一些理財方面的知識。以後有錢就會自覺地想到存在裡面,既安全又可以得到利息。
二、知道賺錢的樂趣
可以給他做一張考核表,根據每天的表現來打分,裡麵包括主動學習和預習,做家務進行打分,到了月底進行總結,達到多少分可以給予金錢的獎勵,或者是看電影,去游樂場,金錢控制在三十元左右。不僅鍛煉了他做家務的習慣,還磨練了學習興趣,更加讓他知道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賺錢。
三、讓孩子養成儲蓄的習慣
孩子的許多行為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理財習慣也是一樣的,孩子從小養成的那些金錢觀、理財觀將會伴隨他的一生,所以家長們應該從小為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制定一些基本原則,如:孩子每得到10元就存儲至少1元。找3個存錢罐,分別貼上存儲、支出、給予的標簽。每月把存錢罐里的錢倒出來看看,孩子們一定會因這種由等待積攢出的力量而感到十分驚訝。更加激起孩子理財的積極性。
四、讓孩子學會消費,懂得消費規范
要讓孩子學會消費,懂得必要的消費規范。讓孩子形成正確的花錢、算賬的觀念,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生活中孩子需要購買東西很多,家長可告訴孩子哪些該買,哪些不該買,哪些買了劃算,這樣使孩子從小學會正確用錢。
五、養成記賬的習慣,接觸工具
讓孩子自己學會記賬。記賬是理財的重要環節。為孩子提供一個記賬本,記下家中的收支項目,讓孩子培養財務分析的能力並體驗賺錢的方法與辛苦。
父母平時要多多接觸一些金融理財工具,同時也讓孩子接觸學習一些基礎的理財工具,讓孩子懂得既要合理合法地賺錢,又要有好的消費習慣,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體驗理財的樂趣,提升對財務合理安排的敏感度。
❼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
家長要以身作則,努力工作,生活上盡量做到節儉,並能經常地給孩子講大人怎麼掙錢,又如何來花這些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潛移默化中,孩子就學會了愛惜金錢。讓孩子學會理財,要從小做起。在孩子3歲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了解什麼是金錢,金錢可以用來干什麼,幫助他建立對錢的基本概念。以及讓孩子認識錢,了解錢的不同面額,物品價格的高低等。教孩子獨立掌管金錢的權力。等孩子到5、6歲的時候,有了數的概念以後,家長就可以把小額的錢交給孩子獨立掌管了。家長可以給孩子少量的錢,告訴他這些錢可以買什麼東西,然後讓他自己去買,這樣能讓孩子初步意識到錢的價值,及鍛煉孩子的交往能力。讓孩子明白掙錢的不易。兒子的幼兒園曾做過這樣一個活動:讓孩子推銷報紙,剛開始兒子躲在我的後面,怎麼說也不肯跟陌生人打招呼。 最後我一個很好的朋友主動和兒子打招呼,並買下了一張報紙,小傢伙高興極了,原來這么簡單啊!連著和好幾人打招呼,賣了好幾份報紙呢。這種活動對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是一種鍛煉,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了掙錢的不容易。教會孩子的儲蓄能力。從給他買個存錢罐開始吧!鼓勵孩子存錢,當到一定的數目時,帶孩子到銀行,開一個兒童帳戶。讓孩子了解如何存取,什麼是利息等,讓他親身感受到獲利的成果,孩子會很樂意這樣做,會想辦法節省每一分錢的。
❽ 讓孩子從小養成理財觀念究竟有多重要
1.從3歲開始實現的幸福人生計劃
美式理財教育:讓孩子從小養成理財觀念究竟有多重要!
美國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奮與金錢的關系,把理財教育稱之為「從3歲開始實現的幸福人生計劃」。
家長們會針對孩子不同的階段因材施教,對於兒童理財不同階段的要求分別是:
3歲能夠辨識硬幣和紙幣;
4歲能認識每枚硬幣是多少美分;
5歲時知道錢是怎麼來的;
6歲能夠數大量的錢;
7歲能看懂物品價格標簽;
8歲能比較物品價格和購物;
9歲能制定一周開銷計劃並懂得節約;
10歲時做簡單的勞動賺錢,錢存到銀行里;
11歲制定從電視廣告和互聯網中購物;
12歲能夠制定並執行兩周開支計劃;
13歲以後能購買一些股票和基金。
❾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
理財應該從家庭教育抓起
在現代生活中,理財能力是孩子將來在生活和事業上必須具備的重要素養之一。理財需要從娃娃的家庭教育抓起,作為父母可以趁早培養他們的理財習慣:
第一,培養孩子儲蓄習慣。
家長們可以為孩子准備一個存錢罐,每天往存錢罐中投入一定的錢,慢慢養成習慣。隨著孩子對金錢認識的深入,他們會逐漸明白儲蓄的意義。
第二,啟發孩子理性消費。
家長帶孩子去商店購物需給他設定一個標准,比如只能花多少錢或者只能買一樣東西。在花錢方面不約束是不可取的,適當拒絕孩子是必要的。
第三,引導孩子懂得花錢。
孩子入小學以後,家長應該給其一些零花錢,至於錢的用途,要讓他自己做主,家長不要輕易干涉。對於用錢得當的行為,家長給與贊揚或獎勵,否則就要提醒或懲罰。當孩子得不到太多錢,他才能學會慎重製定自己的購買計劃,培養自身的理財意識。有時,家長可以讓孩子去買菜、購置日用品等,讓他們購物時考慮差價,差價歸孩子所有。這樣,他們學會理性花錢和購物,並且也能了解家裡的日常生活消費是怎樣支出的。
第四,讓孩子在管理零花錢中學會理財。
在西方家庭中,父母會有償地向孩子提供零花錢,不會一味無條件滿足子女的花錢要求,過分的消費慾望會助長孩子的惡習。作為父母,應該把給孩子的零花錢看做家庭財富的一小份額,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另外,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做些家務,並適當付給孩子一筆額外的「報酬」。讓孩子在管理自己零花錢中,懂得收入與消費、勞動與報酬的關系。
第五,建議孩子學會投資、創造財富。
現在的孩子有自己的「小金庫」,父母可以告訴他們一些理財知識和理財平台,並徵求其意見。若他們願意,可以將錢交給爸爸或者媽媽投資。父母通過多種投資渠道,例如合夥人金融這類互聯網理財平台,或者銀行/基金等理財方式,給予孩子一定的投資回報,潛移默化地促進孩子懂得利用自己手中的錢創造更多的價值。
❿ 從小培養孩子記賬的理財觀念,有什麼好處
今天很高興為大家解答從小培養孩子記賬的理財觀念,有什麼好處:讓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學習會計,對他的學習計劃、調整、數學邏輯和數學計算有很大幫助。經常帶3歲的孩子去超市買賣,結算過程很好。這樣對孩子的數學、理財的培養是有效的。
第一,畫畫簿記法不要求孩子必須畫的形象。購物回來後可以和實物對照修改。當然可以用他自己的方式做。其次,為了計劃清單,鍛煉孩子的記憶,你可以把它們放在家裡,然後孩子們根據記憶購買,再和清單比較,購買更多遺漏的東西,長時間內,對閱讀和繪畫都有幫助。第三,數字記賬方法,我們畫和寫,孩子的記憶數量,可以用虛線代替數字。第四,軟體會計法適用於二、三年級以上的兒童。最後,總結記賬方法,例如幫助孩子總結一個學期的支出比例,最終目的是讓孩子賺錢,學習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