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可供出
首先,這是准則規定。
其次,從會計和財務報表的質量上來說,這種方法是符合實際會計需要的。
1,交易性金融資產一般認為是短期持有的,目的是短期內進行交易獲利的。所以其性質是接近貨幣等價物的,那麼其公允價值變動就會認為是可以實現的。因為可以實現,所以這部分變動是計入損益表的。
投資性房地產一樣是這個到底,因為認為是短期內可以變現的,所以計入公允價值損益變動。
2,同樣,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因為持有期會相對較長,一般認為是不能在短期內變現的,但是又由於其不同於持有到期金融資產,因為持有到期資產是完全不會變現的,其公允價值是完全不可實現的。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因為並不打算持有到底,所以其公允價值變動雖然尚未實際實現(變現),但是有可能在將來變現,所以暫時不計入損益表,而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類。
題外話,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是企業管理層操縱財務報表的一個漏洞。
⑵ 那麼長期待攤費用屬於什麼資產呢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
這是我從網上摘的,是新的會計科目。向作者致敬!
1 1001 庫存現金 2 1002 銀行存款 3 1003 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銀行專用 4 1011 存放同業 銀行專用 5 1015 其他貨幣資金 6 1021 結算備付金 證券專用 7 1031 存出保證金 金融共用 8 1051 拆出資金 金融共用 9 1101 交易性金融資產 10 1111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 金融共用 11 1121 應收票據 12 1122 應收賬款 13 1123 預付賬款 14 1131 應收股利 15 1132 應收利息 16 1211 應收保戶儲金 保險專用 17 1201 應收代位追償款 保險專用 18 1211 應收分保賬款 保險專用 19 1223 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准備金 保險專用 20 1224 應收分保保險責任准備金 保險專用 21 1221 其他應收款 22 1231壞賬准備 23 1251 貼現資產 銀行專用 24 1301 貸款 銀行和保險共用 25 1302 貸款損失准備 銀行和保險共用 26 1311 代理兌付證券 銀行和證券共用 27 1321 代理業務資產 28 1401 材料采購 29 1402 在途物資 30 1403 原材料 31 1404 材料成本差異 32 1406 庫存商品 33 1407 發出商品 34 1410 商品進銷差價 35 1411 委託加工物資 36 1412 包裝物及低值易耗品 37 1421 消耗性生物資產 農業專用 38 1431 周轉材料 建造承包商專用 39 1441 貴金屬 銀行專用 40 1442 抵債資產 金融共用 41 1451 損余物資 保險專用 42 1461 存貨跌價准備 43 1501 待攤費用 44 1511 獨立賬戶資產 保險專用 45 1521 持有至到期投資 46 1522 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 47 1523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48 1524 長期股權投資 49 1525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50 1526 投資性房地產 51 1531 長期應收款 52 1541 未實現融資收益 53 1551 存出資本保證金 保險專用 54 1601 固定資產 55 1602 累計折舊 56 1603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57 1604 在建工程 58 1605 工程物資 59 1606 固定資產清理 60 1611 融資租賃資產 租賃專用 61 1612 未擔保余值 租賃專用 62 1621 生產性生物資產 農業專用 63 1622 生產性生物資產累計折舊 農業專用 64 1623 公益性生物資產 農業專用 65 1631 油氣資產 石油天然氣開采專用 66 1632 累計折耗 石油天然氣開采專用 67 1701 無形資產 68 1702 累計攤銷 69 1703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70 1711 商譽 71 1801 長期待攤費用 72 1811 遞延所得稅資產 73 1901 待處理財產損溢
⑶ 投資性房地產的賬務處理
(一)採用成本模式計量
1、企業外購、自行建造等取得的投資性房地產
借:投資性房地產
貸:銀行存款
在建工程等
2、將非投資性房地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
借:投資性房地產
貸:開發產品等
3、計提折舊或攤銷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
4、取得租金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5、處置投資性房地產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借:其他業務成本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
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
貸:投資性房地產
(二)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
1、企業外購、自行建造等取得的投資性房地產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貸:銀行存款
在建工程等
2、將非投資性房地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等(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借方差額)
貸:開發產品等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貸方差額)
3、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價值變動
借: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或相反分錄
4、取得租金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5、處置投資性房地產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
註:「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有可能在借方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其他業務成本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其他業務成本
或相反分錄
(3)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擴展閱讀:
根據《投資性房地產(2006)財會[2006]3號2006-2-15》第十三條:企業有確鑿證據表明其房地產用途發生改變,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應當將投資性房地產轉換成其他資產或者將其他資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
(一)投資性房地產開始自用。
(二)作為存貨的房地產,改為出租。
(三)自用土地使用權停止自用,用於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
(四)自用建築物停止自用,改為出租。
第十四條:在成本模式中,應當把房地產轉換前的賬面價值作為轉換後的入賬價值。如果是把自用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
那麼自用房地產已經計提的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及資產減值准備要分別轉入至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累計攤銷)、投資性房地產資產減值准備,該會計分錄為: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累計折舊(累計攤銷)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貸: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累計攤銷)
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
如果是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自用房地產,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第十五條: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投資性房地產轉換成自用房地產時,應當以該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作為自用房地產的賬面價值,公允價值和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第十六條: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轉換成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投資性房地產按照轉換The day的公允價值計價。
轉換The day的公允價值小於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換The day的公允價值大於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第十七條:當投資性房地產被處置時,或者永久退出使用且預計不能從其處置里取得經濟利益時,應當終止確認其項投資性房地產。
第十八條:企業出售和轉讓、報廢投資性房地產或者發生投資性房地產毀損時,應當把處置收入扣除其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⑷ 一項產權被列為投資性房地產或是資產,在報表中會有什麼差異
我來告訴你. 第一,投資性房地產與資產是不同的,如果是投資性房地產,那麼,在報表中是沒有顯示的,而資產在報表中是能夠表現出來的.在稅收中,投資性房地產如果公允價值變化,稅法是不認的,而會計是認的,那麼,就得少交稅啊,而資產呢,會計也認,稅法也認.所以,差異在這里.第二,投資性房地產只有三種,你要記住了,(1)己出租的建築物,(2)己出租的土地使用權 (3)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而資產可就多了,投資性房地產也屬於資產啊.所以,他們倆一點也不一樣啊.第三,交易性金融資產是你買入股票或者債券打算短期之內把他賣出去獲利.他屬於金融資產,與投資性房地產不同,投資性房地產是實物資產.資產分為很多類.所以,資產要分類啊.
⑸ 交易性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長期股權投資 持有至到期投資 投資性房地產的區別.請簡單明了說明謝謝!
簡單交易性金融資產是隨時都可兌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知道內可以收回的,長期股權投資是取得股權利潤分紅,持在到到期投資是短期內持股的一種,投資性房地產為房產公司建房產。
⑹ 投資性房地產和交易性金融資產有什麼區別
交易性金融資產,屬於流動資產,採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
投資性房地產,屬於非流動資產,採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時,不計提折舊;採用成本計量模式時,要計提折舊。
⑺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投資性房地產為什麼會涉及資本公積科目
為了防止納稅人變相地操控本企業的利潤。
例如企業將自用房地產轉換為以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如果是設置損益類,公允價值大於賬面(現實中一般公允遠遠大於賬面),企業一轉,那裡相當於企業的利潤表瞬間了增加很多利潤利潤,可能這企業是虧損了,就因為這一套房子轉到投資性房地產,就變成盈利了,但是如果轉到資本公積,那你怎麼轉,利潤也不會虛增了。
⑻ 能不能歸納一下各類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產等涉及的快速計算。
快速計算公式如下:
(一)交易性金融資產
1.處置確認的投資收益=公允價值-初始投資成本
2.處置影響營業利潤=公允價值-賬面價值
【例題】2012年6月16日,甲公司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賬面價值150萬元(其中成本為10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為50萬元),出售價款為180萬元。
處置確認的投資收益=公允價值180-初始投資成本100=80(萬元)
處置影響營業利潤=公允價值180-賬面價值150=30(萬元)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沒有減值的情況下確認處置投資收益:公允價值-初始投資成本
2.沒有減值的情況下影響營業利潤=公允價值-賬面價值±其他綜合收益
【例題】2012年6月16日,甲公司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面價值150萬元(其中成本為10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為50萬元),出售價款為180萬元。
處置確認的投資收益=公允價值180-初始投資成本100=80(萬元)
處置影響營業利潤=公允價值180-賬面價值150+其他綜合收益50=80(萬元)
3.計提減值的情況下確認處置投資收益:公允價值-初始投資成本+資產減值損失
4.計提減值的情況下影響營業利潤=公允價值-賬面價值±其他綜合收益
【例題】2012年6月16日,甲公司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面價值550萬元(其中成本為500.8萬元,公允價值變動為49.2萬元),累計計入其他綜合收益160萬元, 原計提資產減值損失110.8萬元,出售價款為650萬元
處置確認的投資收益=公允價值650-成本500.8+資產減值損失110.8=260(萬元)
處置影響營業利潤=公允價值650-賬面550+其他綜合收益160=260(萬元)
(三)長期股權投資
確認處置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賬面價值±資本公積、其他綜合收益
影響處置營業利潤:公允價值-賬面價值±資本公積、其他綜合收益
【例題】2012年6月16日,甲公司處置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700萬元(其中成本為400萬元、損益調整為200萬元、其他權益變動為100萬元),出售價款為900萬元。
確認處置投資收益:公允價值900-賬面價值700+資本公積100=300(萬元)
影響處置營業利潤:公允價值900-賬面價值700+資本公積100=300(萬元)
對於持有至待其投資
持有至到期投資持有期間應確認的投資收益=期初的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期末的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面值×實際利率;
主要就是這兩個。
1.交易性金融資產
處置時影響投資收益的金額=公允凈售價-初始入賬成本
處置時影響損益的金額=公允凈售價-出售時賬面價值
2.投資性房地產(非金融資產)
處置時影響其他業務利潤的金額=售價-初始入賬成本+其他綜合收益沖減的其他業務成本的金額
處置時影響損益的金額=公允凈售價-處置時的賬面價值+其他綜合收益沖減的其他業務成本的金額
3.持有至到期投資
處置時影響投資收益的金額=處置時影響損益的金額=公允凈售價-處置時的賬面價值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對於股票類投資:
①未發生減值時,處置時影響投資收益的金額=處置時影響損益的金額=公允凈售價-初始入賬成本
②發生減值時,處置時的投資收益=處置時影響損益的金額=公允凈售價-計提減值後的賬面價值
(2)對於債券類投資:
①未發生減值時,處置時影響投資收益的金額=處置時影響損益的金額=公允凈售價-處置時的賬面價值+其他綜合收益轉入投資收益的金額
②發生減值時,處置時影響投資收益的金額=處置時影響損益的金額=公允凈售價-處置時的賬面價值+其他綜合收益轉入投資收益的金額
⑼ (關於會計)為什麼說投資性房地產屬於經營資產而不屬於投資資產呢
投資性房地產屬於經營資產,而不屬於投資資產就是法律規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