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當年的)"基金黑幕"是怎麼回事
基金有沒有操縱股價?有沒有在高位給莊家接貨?其實這很簡單,查一查成交紀錄不就清楚了?看看哪只股票在莊家炒高後被基金買進了,大家也就心知肚明了,不用再爭論了。如果基金經理人用的是自己的錢,那誰也管不著,他在多高接貨都可以,但他用的是廣大中小投資者的錢,那可就要管一管了。當然,要說管,老百姓是沒有辦法管的,只有靠管理層來管了。
2000年10月初,《財經》的雜志發表了一篇題為《基金黑幕——關於基金行為的研究報告解析》的文章,這篇文章引發一場基金行業的短兵相接的戰爭,也讓中國的證券市場上吵得沸沸揚揚,輿論大嘩。
10月16日,國內的10家基金公司在幾家證券報上發表嚴正聲明,說《基金黑幕》頗多不實之辭。10月19日,《財經》雜志也同樣發表了嚴正聲明,稱自己的報道有正當來源和可靠依據。
《財經》的依據來自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監察部趙瑜綱的報告。報告分析了1999年8月9日至2000年4月28日期間國內1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22家證券投資基金在上海證券市場上大宗股票交易(成交量在1萬股以上,含1萬股)的記錄,得出的結論是「證券基金有大量違規操作、違法操作」。
一、《基金黑幕》認為「基金穩定市場」這一理論還只是一個美麗的假設,有時情況並不是如此。
當初成立基金的初衷就是認為隨著市場的擴容,資金供給不足,但老百姓手中有錢,只能存入銀行,成立基金就是要用專家為他們理財,讓他們通過購買基金來投資證券市場,來實現一定的利潤。所以說,基金是代客投資理財的工具。另一點就是現有的證券市場散戶追漲殺跌,齊漲齊跌,股價波動幅度大,而基金由專家理財,理性投資,在證券市場上可起到穩定的作用。
二、《基金黑幕》認為,基金在證券交易中違規對倒,製造虛假的成交量,欺騙廣大投資者和基金購買人。
一種商品要賣出去,必須要有人來買,但在沒有人來買的時候,即使賣家瘋狂大甩賣,也未必有人來買,此時,便只有「對倒」,自己買賣自己的股票,製造虛假的成交量欺騙人。因為股市中的一句格言:「只有成交量不會騙人。」意即操縱股價容易,成交量卻不會騙人,但現在有人對倒起來,自賣自買,成交量就上去了,這就使廣大散戶很難識別真假,被人所操縱了。
《基金黑幕》第一次研究發現,同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多家基金進行同一隻股票的同時增倉、減倉或有增有減所涉及的股票有76隻,自身對倒的7隻,基金間雙向倒倉的11隻。第二次研究又發現,基金共同減倉、增倉或有增有減涉及的股票增加至140隻。大部分基金都有過「對倒」行為。
《基金黑幕》認為,基金除了對倒外,還有更為嚴重的倒倉行為,倒倉,就是甲、乙雙方通過事先約定的價格、數量和時間,在市場上進行交易的行為。一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兩家基金相互倒倉,無疑既解決了先上市的基金的流動問題,又不影響甚至可以提高凈值。
《基金黑幕》認為,基金的獨立性很差,基金的老闆們如果只為大股東和發起人利益著想,那麼就會損害廣大購買了基金的投資者的利益。基金是以證券公司為母體的,基金的負責人主要來自券商的高層,那麼基金的負責人就會與券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他們會對廣大的基金購買人負責嗎?利用關聯交易或是內部人交易,為券商負責,損害廣大散戶的利益。這都是可能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情。
博時基金:首家被立案調查的基金
2002年3月24日晚,中國證監會宣布,依據《證券法》等法規的有關規定,決定對博時基金管理公司使用不正當交易手段進行股票買賣是否構成證券欺詐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B. 四川男子「投資理財」被騙484萬,他的如何一步步落入「陷阱」的
4月7日,四川男子下載了該微信群里投資理財劉經理發來的「50etf上證」APP,並在該平台投入了幾十萬元。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幾十萬元很快就變成了100餘萬元。四川男子激動不已,於是又分幾次投入了200餘萬元,通過「專業老師」的一頓操作,四川男子的賬戶金額竟達到了900餘萬元。
這里還是建議大家理財規劃要合理,風險投資比例一定要小,高息千萬不能做。保險性比較高的比如國債和信託產品,風險性投資比例不能超過總投資的10%。這樣即使損失了,其他保收益的產品還能彌補這方面的損失。
C. 今年3月份到郵政儲蓄被忽悠辦理成了理財存款一萬元整,現在退款還能取回本金嗎能取回多少款
如果是抄理財產品,就應該有協議書襲,上面對存入和取出有明確規定,你可以看看,有些理財產品不到期是不可以取出的,除非協議書中有明確規定或者是保險儲蓄理財,如果是保險理財允許中途退出但本金損失很多,若不是保險理財,好在一年期時間也不是很長,雖說理財產品有風險,但郵儲發行的這種應該風險等級不是很高,耐心等待吧。接受教訓,以後再遇這種情況不要輕信任何人的忽悠。
D. 外匯投資被騙40,費盡周折才拿回10幾個,不甘心又做,現在傾家盪產,死不足惜啊!!
苦盡甘來。重新振作熬過去吧!這社會誰沒有被騙一兩次的經歷。你這貪心的性格卻是要好好改改,不然不至於被騙到這么多。
E. 聽說外匯公司都是騙人的,是不是真的啊
不一定。
目前市場很亂,騙子太多把市場作亂了。所以和其他行業一樣,品牌內還是非常重要的,選擇品牌一些容的正規平台。
F. 別人打電話讓我投資電影是騙局嗎,電影投資都有什...
正規的電影投資項目是真實存在的!電影投資其實一直都存在,直到去年才開始大面積的傳播!電影版權投資早在2002年2月1日就可以參與了,國務院432號文件《電影管理條例》裡面明文規定,完全合法合規!2017年3月1日國家又出台了《電影產業促進法》做了更完善的補充說明,國家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以個人資助、投資的形式參與電影攝制.給我們國內的影視文化行業發展提供了很多政策便利。因為電影是文化傳播的最佳途徑,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精神文明建設
投資即是存在風險,所以需要我們多方面考量,但是風險是可控的,根據電影的製作團隊,題材熱度,演員歷史票房成績,成本是否合理比較好回本、後期宣發力度等可以來把控風險,願您生活幸福,投資愉快!!
G. 理財保險是不是騙人的
理財保險絕大多數不可信!
一般人去銀行做保本的理財,利率大概在4-5%,常常中途被人忽悠去做理財保險。你去找銀行業務員做理財,他們會「好心」地推薦你理財的保險,為什麼這么「好心」?
1、理財賺不了幾個錢,銀行發給他們的只是千分之幾的提成。比如銀行業務員幫你做理財,你存5萬存一年,利息5%,而銀行用你的5萬在其他地方投資,銀行收益10%,那麼50000*10%=5000,其中50000*5%=2500是分給你的利息,銀行賺2500,銀行發給業務員50000*0.2%=100元,業務員只能拿100元的提成
2、理財保險卻能賺很多錢,這個錢從哪裡來?就是從你一年交的保費里扣。現在保險公司都和銀行合作的,所以為什麼銀行裡面也有保險?銀行業務員也能賣保險產品,一般都和理財有關,所以主推理財保險(銀行業務員為什麼能賣保險?保險不都是保險代理人賣得嗎?因為現在賣保險都是0門檻,考試什麼都是背答案的,只要你能把保險賣出去保險公司就能賺錢,才不管招什麼人呢,誤導什麼都是代理人承擔,和保險公司沒關系。賣保險的代理人都沒有下限的,更不要說兼職賣保險的銀行業務員了,條款都講不清楚,重點是賺錢,能賣出去理財保險,自己賺錢,保險公司賺錢,和保險公司合作的銀行也能賺錢!)那麼銀行業務員推理財保險能賺多少錢呢?跟上面一樣舉例,如果客戶買理財保險,一年交5萬,連續交3年。保險公司的的萬能險和分紅險,提成大概是15-25%,保守點50000*20%=10000元。
——————————————————————————————
業務員是賺到很多錢了,但是這錢是從客戶交的保費裡面扣得!而客戶會受到什麼影響呢?
影響是前5年基本上本金拿不回來,要等5年以上,有的甚至10年,才能拿回本金,產生收益。
還是根據上面的例子,一個客戶年交5萬,交3年理財保險
如果買的是萬能險(預期利率4.5%)
買了保險以後,客戶會有一個現金價值的賬戶(現金價值就是退保時候能拿回來多少錢),客戶每年交的保費會有一部分進入這個理財賬戶
第一年扣除初始費用50%,第二年扣25%,第三年扣15%,
也就是說第一年50000扣掉25000,25000進入萬能賬戶,第二年進37500,第三年進42500萬元,三年交完,賬戶里一共10.5萬元,客戶一共交了15萬,也就是說3年內,連本金都拿不回來!而利息是怎麼算的呢?
第一年:25000*4.5%=1125
第二年:(25000*1.45+37500)*4.5%=3318.75
第三年:((25000*1.45+37500)*1.45+42500)*4.5%=6724.7
也就是說,算利息的不是50000的本金算的,而是被扣掉以後的錢算的利息,本金打了折再算利息的。
這個利息,上面是簡化了按一年計算的,萬能險實際計算很復雜,是每日計算,先按保底利率1.75%/365算每天的保底利率,再把多出來的利率加進去計算,這個多出來的就是公司的收益情況決定的利率,最後在4.5%上限浮動,4.5%這個叫預期利率。
理財保險有保險的作用,就是能加一個保額,比如40萬保額,得了保險合同里約定的大病賠40萬,要麼被保險人死了,賠40萬,有不少人覺得這點不錯啊!請注意,這個保險不是白給的!它是額外收費的,這個費用叫做保障成本!保障成本根據被保險人的年齡,性別,風險保額計算的。假設一個男人30歲,它每一千塊錢的風險保額是2塊錢,那麼40萬/1000*2=800塊,保障成本分開算,大病歸大病,身價歸身價(其他還有意外,豁免,小醫療,都是分開算,再加起來的),假設大病和身價都是2塊,那麼他的保障成本就是800+800=1600塊。每一千塊錢的風險保額和年齡有關,呈現U字形,一般18歲最低,50歲後,就要是30歲的10-20倍,你的現金價值賬戶到時候不但不增長,反而會虧掉!萬能險一般要10年左右,賬戶里的錢才和你交的本金多一點,像這個一年交5萬3交3年的,可能7年左右可以回本,7年以後才會慢慢漲,但是30歲左右就差不多該把錢拿出來了,年齡再高,保障成本會大大增加,35歲開始就漲的很慢了,所以利息也就降下來了。保障成本是每個月結算一次的,所以月利息計算是 (上月賬戶現金*月利息-保障成本)*當月月利息,下個月第一天再扣掉保障成本再乘利息
因為有初始費用和保障成本的存在,也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說萬能險特別坑,這個要扣費那個要扣費,上面就是寫的其中的道理
2、如果買的是分紅險(4.5%預期利率)
一個人年交5萬交3年,他同樣有一個現金價值賬戶。那麼第一年大概只有5000元是進現金賬戶的,有人問為什麼比萬能險的錢還要少?因為分紅險沒有保障成本,每年或每月還有分紅。
也就是說分紅險一開始的利息只有5000*4.5%那麼少!當然利息的計算也是一樣復雜,每天按保底利率2.5%/365再加預期不穩定的一部分利息組成,這里就沒有保障成本,不扣錢了。而分紅險每年都有分紅,大概在一年保費的1%上下浮動(交的錢多拿的分紅也多)。分紅是不確定的,分紅的錢不是主要部分。如果分紅的錢不拿走,是自動存入現金價值賬戶的,然後現金價值會變多一點,利息就多一點。但是,分紅險就算不取出分紅,它的回本時間大多都比萬能險還要長,短的10年,長的15年,之後才開始產生收益。
在保險方面,分紅險的保額是很小的,不像萬能險那樣,不高的保費能做到20萬以上的保額,一般大病或身故(二選一)只能賠個一年期保費的2-3倍,然後合同結束,把現金價值退給你。比如我一年交1萬交10年的分紅險,第一年得了大病,只賠個3萬塊給你治病,然後身故了,退給你現金價值1000塊;或者第五年得大病,賠了3萬治病,再把現金價值3萬退給你,也就是花5萬,賠了你6萬。一般腦子正常的人知道這種結果都不會去買的。而理財的話,一般要10年左右才回本,別人理財要的是收益,這么晚回本不吐血!
3、如果同樣5萬買4.5%預期的一年定期理財,交3年。
第一年:5*1.45,第二年:5*(1.45+1.45^2),第三年:5*(1.45%+1.45^2+1.45^3)
第n年以後:5*(1.45%+1.45^2+1.45^3)*1.45^(n-3)
這才是實打實的理財,而且這家銀行實際利率如果比預期利率降低了,你還可以換個理財買。你買理財保險,5-10年內錢在保險公司根本別想拿走,一旦利息降了,你只能認命!不要說什麼理財保險幾乎沒什麼風險,沒什麼風險的穩健理財多著呢。銀行可以倒閉,如果有人說國家規定保險公司不會倒閉,那肯定是在騙人!保險公司是可以被兼並、分裂和撤銷的!
——————————————————————————————————
總結:銀行業務員極力推薦理財保險因為提成很高,而客戶買了理財保險要等5-10年才能回本,所以收益很低,而現今一年貶值率大概在2%,未來還面臨貶值風險。
H. 電影投資騙局讓人猝不及防到底能不能投資
正規的電影版權認購是真實存在,有法可依的!但也不乏有些渾水摸魚,從中獲取利益的公司。其次我們自身也要知道一件事,只要是涉及到投資兩字,必定是伴隨著風險,而投資看中的是收益,所以投資者的心態一定要調整好!如何避免投資騙局,被套路?
下面會針對怎麼找靠譜的影視項目,查驗項目的真實性,確定影視公司真偽和影視項目的關系,認准對公賬戶,怎麼選好的影視項目,確保收益,會有詳細的解說,希望能幫到您!
怎麼找靠譜的影視項目?
對於我們電影投資人來說,在作出電影投資項目決定之前,保持理性評估平台的合法、合規以及實力都至關重要。新片上映之前,必須有廣電總局的公映許可證和發行許可證的電影才能公映。
投資即是存在風險,所以需要我們多方面考量,但是風險是可控的,根據電影的製作團隊,題材熱度,演員歷史票房成績,成本是否合理比較好回本、後期宣發力度等可以來把控風險,願您生活幸福,投資愉快!!
I. 開工廠男朋友投資,現在虧了就講我騙,這樣定了罪嗎
得看具體情況。
J. 怎樣識破投資騙局融資騙局
融資詐騙的一般方式
一般的騙局都大致有下列五種形式:
1.考察費
融資騙子與企業聯系業務時,在不了解企業情況的前提下要求到企業考察,且要求支付考察費;
2.項目受理費
項目受理費,是指融資騙子在收到企業的有關資料後要求融資企業繳納的、對項目進行評估和項目預審發生的費用。尤其是號稱有外資背景的投資顧問機構往往把收取項目受理費,作為一種項目控製程序和費用轉嫁的方式。
3.撰寫商業計劃書費用
融資騙子一般都要求融資企業提供項目商業計劃書。一般企業已經製作了商業計劃書,但融資服務機構以各種理由不予認可,並作為項目往下進行的必要環節;要求必須提供所謂「國際標准格式」的商業計劃書。
4.評估費
在融資過程中,融資騙子會要求對資產或對項目進行評估。要求企業到指定的融資服務機構或評估機構進行評估;
5.保證金
融資騙子要求融資企業必須嚴格按照自己預先設定的程序操作,否則不往下進行;資金方設置了嚴格的違約條款。
6.律師費
這是最具有欺詐性的費用。現在騙子公司收取考察費、評估費、保證金比較困難。相對來說收取律師費比較容易。這律師費大部分要返給騙子公司的。
二、設置融資騙局的常用步驟
1.普遍撒網,海選「目標客戶」
融資騙子通過正當程序注冊國內代表處並提供融資的一套專業方案和步驟,專業設計一套目標真對中小企業的詐騙網路,在新聞媒體;網路上講出條條是道的融資理論,並藉助一些
國家政府機構或社會團體組織的為企業提供培訓、咨詢洽談會、論壇等活動中,繪生繪色地做融資「演講報告」,甚至能提供出融資成功案例,足以讓人深信不疑,可信度及高。
2.為「有價值的客戶」洗惱
通過第一階段的海選後,再篩選出一些「有價值的客戶」開始洗腦。誇耀你的企業很有發展前途,市場潛力非常的大,項目如何如何的好,企業通過他們的包裝,就能獲得所需要的融資,且一再申明前期咨詢不收取任何費用。最終達到讓融資人心花怒放,神經麻醉,減低判斷力,為他們實施下一步詐騙的步驟打開方便之門。
3.派「專家」進行「實地考察」
所謂派專家「實地考察」,是騙取考察費,大約在1-3萬元(目前,融資騙子們已經放長線釣大魚,一般不在此項上獲取太大收入),派去幾個人到項目地進行所謂的考察,為了表現他們是比較正規的公司,同時還會帶一個律師一起去。還要做一個《律師資信調查報告》就是律師裝模作樣的查看企業的《營業執照》、《銀行開戶許可證》等資料,這份報告費用要交10-15萬元。為了增加可信度,騙子們還會做一份《項目考察實地記錄綱要》他們會一起簽字畫押,表示大家一致同意,說這些文件要報送到所謂的總部批准等謊言,給融資企業負責人一顆定心丸,使你感覺這錢花的值得,此項目有希望,他們才好實施下一步詐騙。
4.初審通過後簽訂合資意向書
融資騙子大約在兩周後,電話告知企業:「貴企業的項目已經通過,總部決定投資,請你們來北京簽署有關法律文書」。在簽訂《合資意向書》或者《投資協議書》時,騙子們這時候才告訴你需要補充一些資料,裝腔作勢的對融資人說,現在總部要求做一份符合國際慣例的中英文版《商業計劃書》必須由總部認可的具有權威性的機構編寫,費用你們自己和北京XX投資咨詢管理有限公司商談,還會假裝「我們盡量幫你打招呼,優惠一些,你們現在是投資期間很多地方都需要花錢的」。
說得融資人感動不以,再加上已經簽訂了《投資協議書》,心存曉幸,騙子抓住融資人的心理展開攻勢,這個所謂符合國際慣例的中英文版《商業計劃書》15-20萬元,就這樣落入融資騙子同夥的帳號了。
5.進行資產評估
騙走了辦理《商業計劃書》15-20萬元之後,再開始騙《資產評估報告》費,融資騙子們的理由是「把你們企業的資產進行評估以後用項目本身作為抵押」。融資人聽了這樣「合情合理」的要求,似乎認為這是應該做的,不然投資人怎麼可以放心『投資呢』?就在這樣「合情合理」的情況下,《資產評估報告》費,高達20-30萬元,甚至更多又落入到融資騙子指定的資產評估機構的帳號里(當然資產評估機構也是他們的同夥)。企業如果付了這些的錢,就意味著陷入泥潭深淵,無法自拔。
6.進行項目投資安全和增值潛力分析等你付了《資產評估報告》費以後,騙子公司知道融資人此時的心理需要,所以會一直提醒你「第一批幾千萬元先打到你的帳戶上」的這句話,為穩定你的情緒,打消你的顧慮,緊接著就是安排「財務部」的人過來和你談有關財務的事情,需要進一步作一份《項目投資安全和增值潛力分析報告》和《符合美國會計准則的三年財務審計報告》理由說的很多,那麼,這2份報告需要付出多少錢呢?答案是:《項目投資安全和增值潛力分析報告》15萬以上,《符合美國會計准則的三年財務審計報告》10萬元,融資人付了這些錢,能得到什麼呢?答案是:幾張一文不值的紙。這幫騙子手法隱秘,理由「充分」,讓你感覺他們沒有直接拿錢,只是做這些報告的費用。當企業融資做到這種地步時,雖然有些顧慮,提出放棄覺得不甘心;但繼續進行又感覺這里有陰謀7.設計擔保騙局騙走了以上大量的錢財以後,融資騙子還要實施更大的詐騙,設計擔保陷阱,把你的融資項目移到了所謂的擔保公司(也是同夥),騙子的謊言是:「由於是第一次合作,首批的款為了降低我們投資風險,
需要擔保公司擔保」。如果你進入這個圈套,「擔保公司」會和融資人簽訂一份《融資擔保合同書》其擔保費按「融資」金額2.5-3%.騙子們早已讀透融資人的心理活動,此時受害人感覺到只有最後這一步了,如果放棄以上所花費的錢全部泡湯,繼續下去很有可能會成功的。但是,如果你交了擔保費以後,「擔保公司」叫你繼續玩以上的「考察」的游戲。你繼續嗎?最後,騙子公司還有一張騙人借口招數,融資方開戶銀行出具一張銀行保證函,才能拿到第一批投資款項,你能做到嗎?做不到就是融資人「違約」。
8.客戶違約自動退出在此階段,就是融資企業選擇的時候了,是繼續進行還是自動退出。如果往下進行,就必須做更多的投入,而且還看不到結果。如果往下進行,還有可能因為自身的原因導致違約,繳納違約金。
部分融資企業認為,既然前期已經投入了不少,放棄可惜,就會繼續往下走,結果往往是越陷越深。這時候最好的選擇當然是就此為止,自認倒霉了事,就當交了「學費」。
三、如何防範融資詐騙
1.區別真假融資服務機構的方法主要包括:
(1)是否站在企業的角度考慮問題;
(2)是否具有融資的經驗和專業度;
(3)收費與其提供的服務價值是否一致,質量價格比如何;
(4)提供的服務是否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
(5)簽訂合同是否存在合同條款陷阱;
(6)與資金方的關系是什麼,位置是否獨立;
(7)服務機構的背景及融資服務人員的品質如何;
(8)盈利模式不同,真正的服務機構以提供智力服務或者風險代理為目的。
2.區別真假投資公司方法
正規的資金方在服務工作流程上與上述設置騙局的機構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仍有很多區別,主要包括:
(1)自己承擔交通費;
(2)在融資過程中不要求企業進行資產或項目評估;
(3)在操作過程中需要中介機構介入時,自己不指定融資服務機構,如事物所、評估機構;
(4)自己承擔全部或一部分運作過程費用;
(5)對擬投資的項目或擬合作企業從一開始就非常細致;自己親自和企業及其融資服務機構一起進行項目論證;
(6)有嚴格的投資方向、投資原則;
(7)不具備條件的企業不往下進行;
(8)在成功以前不收過程費用;
(9)不急於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
(10)簽訂的合作協議非常公平,沒有設置合同條款陷阱。
3.企業應加強自我防範意識
(1)對投資公司或融資服務機構進行調查確認
(2)謹慎接受朋友的建議不論是企業團隊的關系人,還是其他人介紹資金方或融資機構,這都不是企業進入融資騙局的根本。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融資企業應該從工作流程和選擇標准上進行嚴格把關,提高防範意識和防範技術。
(3)不要有投機取巧的心理
(4)提高判斷力企業對資金方及融資服務機構缺少判斷力,是陷入融資騙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企業在融資實踐過程中不斷地積累經驗,主動地學習有關知識。
(5)請專業融資顧問全程跟蹤服務企業可以選擇具有職業操守、經驗豐富、能夠站在企業角度的融資服務機構作融資顧問,或者請律師參與,事先對機構的性質和真實性進行判斷,在簽署協議前謹慎抉擇,防患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