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銀行理財經理有什麼工作職責
銀行理財經理的主要工作是:根據市場需要,向用戶推廣公司的產品,從而完成部門銷售指標內;向容用戶解答關於理財產品方面的咨詢。
銀行理財經理的主要職責是:完成債券、回購、存款等日常交易工作;進行各種投資策略的研究、設計、實施;跟蹤宏觀經濟、貨幣政策、信用風險等變化,及時提供投資建議;在投資過程中執行各項風險管理制度,嚴格控制風險;撰寫投資策略報告和投資組合報告等。
(1)銀行理財銷售門主角擴展閱讀:
例如一位女士咨詢個人外匯理財產品。因為是第一次買這種理財產品,她問了許多相關和不相關的問題。理財經理便要耐心而誠懇地為她分析市面上各種同類產品的實際收益率,經過考慮,這位女士決定購買一款。
每個銀行都設有一個專門的理財咨詢部門,在這個部門了里有一位理財經理,銀行理財經理的作用很大,且不可或缺。
㈡ 銀行客戶經理和市場營銷人員還有理財經理的區別
理財經理說白了 就是理財產品銷售負責人,客戶經理,很簡單,客戶嗎,就是說你是客戶的經理而不是公司的經理,在公司既然不是經理,那就是業務員了,業務員當然要跑業務了,當然銀行的待遇可能比其它的要多一些,還有就是就是無論什麼選擇了他就要做好它,為以後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礎。
㈢ 銀行的理財產品銷售對象都是什麼人群,還有沒有未被發掘的新興的銷售人群
銷售對象一般是銀行客戶,尤其是一些中老年客戶,可以開發一些證卷客戶,股市十個就有七個賠,為什麼不去理財
㈣ 全國商業銀行中各銀行理財准入門檻最低多少錢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一些股份制銀行已經嗅出銀監會將提高「個人理財」門檻的意味。因此在今年頭10個月,山西省城的各商業銀行鉚足了力氣推出人民幣和外匯理財產品,認購金額普遍比銀監會新規定的門檻要低得多,如交行推出的外匯理財計劃數百美元就可以購買。另外,在人民幣理財產品方面,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申請委託金額最低只有1萬元。
去年以來,由股份制銀行發起的「理財淘金熱」最終把國有商業銀行吸引起來,上演了一場「理財業務大賽」。全國商業銀行本、外幣理財產品日益豐富,目前已在市場上推出了20多個品牌、上百種理財產品。短短一兩年的時間,我國個人客戶理財資金已有上千億元的規模。
中國銀監會山西監管局曾經就「個人理財」業務門檻太低蘊藏風險,向有關商業銀行發出提示,並通過新聞媒介向儲戶「吹風」,說明個人理財業務並非宣傳材料所言「高利穩賺」,提醒儲戶謹慎選擇。但這並未擋住商業銀行追逐這一業務的熱情。在太原市各大商業街道和主要廣場附近,若乾股份制銀行的「理財業務」廣告櫥窗一度構成耀眼的風景線。而在太原市不少銀行,儲戶們一邁進銀行門地就會被「理財咨詢師」、「理財業務員」包圍。
在繁榮的背後潛藏著風險和隱憂。中國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認為,商業銀行在產品定價和風險對沖方面,缺乏科學的定價機制和完善的風險管理措施;在業務運作方式上,理財產品的銷售、管理、資金運用和會計核算等尚待進一步規范。這些問題的存在,造成我國商業銀行發展個人理財業務過程中出現了理財產品同質化、業務對象雷同、競爭秩序缺乏、產品層次不高等現象,成為銀行業新的風險隱患。
抬高門檻:銀行喜憂參半
把個人理財門檻強制性抬高,目的是控制商業銀行的風險,減少由此帶來的社會震盪。同時引導銀行在改善資產結構、進行業務創新上下功夫,從而迎接與外資銀行的競爭。但「高門檻」也給銀行帶來短期的影響和沖擊。
太原市的一家商業銀行透露,目前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中,投資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客戶只佔30%,銀監會設定的「新門檻」將70%的客戶都將擋在門外。尤其對眾多區域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來說,抬高門檻無疑將其大部分中低收入的目標客戶群劃走,他們這兩年在客戶中建立的「理財專家」形象將受到影響。
事實上,銀行不願立即「低門檻理財」的另一個原因是,不願意放棄通過個人理財服務爭取到的儲戶資源。而對點少線短的股份制銀行來說,爭奪中心城市的儲戶,全面開拓疆土「跑馬圈地」才是「低門檻理財」的深層動機。太原光大銀行一位長期從事理財營銷的女士說:「低風險偏好客戶可以選擇存款,高風險偏好客戶可以選擇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產品或其它衍生產品,這是里外都賺的事情!」
分析人士認為,在商業銀行開辦個人理財業務以前,金融業的高端客戶不斷被保險、基金、證券、信託所蠶食,尤其是貨幣市場基金,對銀行的沖擊非常大。而受制於分業經營的現狀,風險和受益長期不對稱的商業銀行急需改善資產結構尋找效益增長點。個人理財無疑給商業銀行打通了一條「低風險、高收益」的路徑。所以從爭奪儲戶和優質客戶的角度講,國有商業銀行也不會袖手旁觀。以人民幣理財為開端,商業銀行開可以為客戶提供不同的產品組合,銀行從而既穩定了客戶,又獲得了較高的傭金收入。
當然,面對資產管理這塊大蛋糕,保險、基金、證券、信託等行業都在不遺餘力推出理財產品以吸引客戶。這更使得一些商業銀行不願輕易放棄「低門檻」。
㈤ 為什麼銀行職員自己幾乎不買銀行賣的理財產品
雖然說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櫃台就設在銀行營業廳內,但是它跟普通儲蓄業務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說,理財產品跟儲蓄業務分屬銀行的不同體系。所以理財產品不像銀行儲蓄,是可能會產生虧損的。
而很多理財產品的銷售人員為了個人私利,經常向咱們無知的普通投資人推銷高風險的投資產品,這產品不出事還好,一出事就悲劇了。
那麼銀行理財到底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
除了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以外,有時候還會代銷保險、基金、信託等業務。有很多小夥伴就上了套,本著賺取收益的目的去銀行買理財產品,卻被銷售人員混淆了概念,買成了保險。
保險沒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獲取保險金是不確定的。而且銀行賣的保險,基本上都是理財型的保險,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買份保險,最好也別選擇銀行。
套路二
有些時候銀行會把代收產品當成自發的產品賣,可能還會向客戶隱瞞風險。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買的其實不是銀行的產品。而風險也不是銀行承擔的。
套路三
銷售人員介紹的預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並不是到期後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計算陷阱都沒有那麼簡單。收益套路是無窮盡,只能自己注意一點,以免踩進了陷阱。
凡是口頭承諾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數都是套路,最好能讓銷售人員把所有的承諾都寫合同,這樣如果有糾紛,也能算個保障。
㈥ 為什麼銀行職員自己幾乎不買銀行賣的理財產品
隨著我們收入的不斷提高,現在理財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然而,想理財的人雖然多,但是真正精通或者甚至是略懂的人卻沒多少。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選擇把錢交給銀行,覺得銀行比較穩定,總不會賠錢的。
2.有時候銀行可能會把代理銷售的產品當成銀行自己開發的產品來銷售。在這種情況下,購買這種理財產品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購買的不是銀行的理財產品,而風險也不是銀行承擔的。
套路那麼多,所以我們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十分小心,以免踩進了陷阱。凡是口頭承諾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數都是騙人的。最好能讓銷售人員把所有的承諾都寫進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里,這樣如果將來有糾紛,也能算個保障!
希望大家都可以理財掙大錢,不要被套路!
㈦ 請問銀行理財產品銷售是什麼工作
其實就是產品推銷員啦,一般是賣基金、保險、證券開戶、銀行理財產品等,不管你用什麼方式推銷都可以,一般賣出產品越多,獎金越高。
㈧ 招商銀行的理財銷售人員有權利查看客戶的賬戶信息嗎
目前招行的投訴渠道:
95555-7(全年8:30-18:00)
網上在線客服(全年7:30-1:00)
郵箱[email protected](全年8:30-22:00)
微博/微信人工(全年8:30-22:00)
都可以受理您投訴建議的,由於需要獲取您的個人信息,網路不方便直接獲取,建議您可以通過以上渠道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