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百億假黃金案被曝光,假黃金案件為何屢屢發生
今年上市企業造假案件讓吃瓜群眾應接不暇,先是瑞幸咖啡財務造假,股價大跌,然後被強制退市,今天曝出國內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武漢的金凰珠寶也是一家上市公司,不過這次的假黃金案件的涉案金額讓人瞠目結舌。
據媒體報道金凰珠寶用假黃金質押融資,質押的假黃金有80噸,價值百億,而用假黃金質押融資,也讓民生信託、東莞信託、安信信託、四川信託等多家信託機構被牽連,目前還有160億未到期的融資余額。
對於黃金抵押融資方面,不管是銀行還是信託機構,都有嚴格的管理流程,對於質押物檢測環節,必須對黃金先目測,後儀器分析、再水吊檢測,並建立有檢測記錄。
武漢金凰珠寶80噸假黃金成功融資百億現金,多家信託公司深陷其中,這背後的原因和真相不得不令人深思,相信真相遲早會露出水面。
最後筆者想說的是:凡是投資都會有風險存在,還請廣大投資者慎重投資。
Ⅱ 武漢假黃金案主犯是誰
武漢金凰以「黃金質押+保單增增信」的融資方式,先後獲得百億貸款.然而在今年初,民生信託抽樣。
Ⅲ 拿83噸假黃金騙11家頂級金融機構200億是什麼事件
拿83噸假黃金騙11家頂級機構的是21家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賈志宏,背景強大的他卻拿黃銅合金的“黃金”騙了11家的機構,毋庸置疑,這無疑就是一件故意詐騙事件,是什麼目的讓他能有膽量做出這么膽大包天的事情?這背後是否存在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難道是就像電視劇中的壞人一樣對錢的魅力無窮盡嗎?
回歸到這件事情上,83噸黃金不是小數目,賈志宏沒有完善了自己的事情還把11家機構拉下水,這個大型故意詐騙事件後續最終會怎麼解決,還是要看賈志宏這個主要責任人怎麼處理。
Ⅳ 武漢金凰質押假黃金,騙貸200億,黃金入庫為何不檢測
當時黃金入庫應該是檢查了的,但是83噸黃金如此的多,難做到都檢查到。再加上個黃金買了保險,就是“黃金質押+保單增信”雙保險。“黃金質押+保單增信”就是我拿黃金做抵押,並且給黃金買了一份保險,保險的受益人是你。簡直就是雙保險信託機構估計是覺得很保險,在黃金入庫的時候的檢測就有了疏忽。
2015年,金凰珠寶准時還本付息,但是金凰珠寶就是從2015年開始瘋狂借貸。
在2020年5月16日,民生信託有個6億的借貸需要在一個月後還款,民生信託要求對金凰質押的黃金進行開箱檢測。
賈志宏強烈拒絕黃金開箱檢測,但是被拒絕。第二天各大機構就接到賈志宏的簡訊,大意是感謝這么多年來機構對金凰的支持,最後來了個“別了 ”。
收到這個簡訊的機構負責人但是就想著:糟了,黃金十有八九是假的。結果一檢測,果然是假的。
隨後6月24日,上海 黃金交易所發布公告宣布取消了武漢金凰的會員資格。
這一宣布,所有給金凰借貸的機構全部翻車,拿不回借貸。民生機構申請了保險索賠但是被保險公司拒絕了,稱不符合索賠要求。那到底誰該為這件事負責呢,那些牽扯其中的機構何去何從?
Ⅳ 83噸假黃金騙多家機構200億,這樣打劫銀行的見過嗎
賈志宏,讓我們驚了,一招點銅成金”,瞞天過海。由賈志宏的“金凰珠寶 ”用83噸假黃金做抵押,從十多家信託公司套取了近200億元的借款,騙過了銀行、保險、信託這些大牌金融機構!這次事件之所以會被揭曉,還得從今年2月份東莞信託向法院申請對金凰珠寶抵押品——83噸黃金展開清算,因後者2019年底信貸逾期兌付。在對質押的黃金進行檢測之後,發現金條的表面是黃金,內部是銅合金。也就是說,賈志宏用83噸銅合金質押。拿到了多家機構資金累計200億。
大規模造假必定會受到處罰,金凰珠寶妄圖通過造假的方式讓企業公司發展起來,無疑是在建造空中閣樓,總有倒塌的一天!
Ⅵ 83噸「假黃金案」迷局:入庫有錄像,誰在造假
武漢金凰珠寶老闆賈志宏一句 “別了”,留下涉事信託、銀行、保險公司多方糾結。目前,200億元假黃金騙局仍未揭開迷局。
《中國新聞周刊》等媒體報道了83噸“假金案”之謎。黃金珠寶是中國最大的黃金珠寶製造商之一,在納斯達克上市。該公司利用假黃金作為抵押品,向十多家信託金融機構借入近200億元人民幣。黃金珠寶多次通過“黃金質押政策”從信託等金融機構獲得200億元融資。目前,仍有160億未償融資,涉及十餘家金融機構。與這160億美元融資相對應的承諾目標是重達83噸的金條。
賈志宏對信託機構鑒定結果矢口否認,稱“黃金是早年收購的一批老人民銀行金子,成色不太好” ,否認黃金有人為造假可能性。暫時造假黃金的始作俑者還是沒有確定。
Ⅶ 武漢金凰首飾83噸假黃金曝光,老百姓買黃金會買到假的嗎
現在太多抄東西存在假冒偽劣這襲問題了,老百姓買到假東西的事件層出不窮。老百姓買到假黃金的事件也是存在的,因為黃金是貴重東西,平時又不多見,加上黃金的鑒別對於老百姓來說,存在困難,所以還是有可能買到假黃金的。
Ⅷ 被假黃金騙了10個億,為何保險公司拒賠呢
根據保險公司的解釋,正是因為該公司以虛假黃金來投保,而這不符合保險合同的要求,所以保險公司有權撤銷,解除合同,也就是說債主們無法通過保險公司來尋求賠償。目前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此案進行了裁定,裁定書表示,駁回了中國人保集團的上訴,並維持了人保賠償長安信託8.21億元的一審裁定,至此事情告一段落。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判定並未涉及假黃金案件,這也意味著此次判定只是人保與信託之間。
同時,通過這件事也暴露出一些實際問題,比如黃金入庫之前是否做了檢驗,信託公司的相關流程也存在一些疏忽,這些都是導致金凰珠寶公司“瞞天過海”的基礎,如果當時信託公司更加謹慎一些,或許就沒有了以後的麻煩,所以也警示我們,無論是合作還是託付,都要小心謹慎。
Ⅸ 深陷黃金大騙局!民生信託武漢為何再踩雷
從整個事件的爆發來看,這是一場有預謀的重金屬金融詐騙案件,整個事件的過程如今再進行復盤,會讓人感到手法非常老道和專業,由於使用的是金融領域要求較高的黃金質保價保單增值模式,在大多數信託機構中都是日常業務,但這一次爆了雷,只有非常懂貴金屬的行家才能找到漏洞。按理說,如果真的是真黃金的話,那麼今年年初國際金價從1517.7美元每盎司上升到6月底國際金價報1772.3美元每盎司,漲幅相當不錯,因此對於金融機構來說,只要抵押物安全有效,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
Ⅹ 武漢金凰假黃金案保險公司要不要賠法院怎麼判
據目前的消息來看,陝西高院判處人保公司賠付長安信託8.3億人民幣。但是最終判審結果還沒有出來。所以,一切尚不能蓋棺定論。那麼這件武漢金凰假黃金案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了解一下經過吧。珠寶公司與多家信託公司
至於最後判審結果如何,還得看法院對此案的看法,目前此案的判審法庭已經轉移了多個省份,畢竟涉及金額過大,保險公司與信託公司都不想承受這樣的損失。但是當初進行融資時,為什麼就不能擦亮眼睛呢。一切都是自己結下的惡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