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說信託不來會虧損的人都是托自或者是信託業的從業人員,目前信託業已經發生了一連串兌付風險和虧損事件,出現問題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個值得警惕的共同點是,投資者在購買時往往被告知產品「無風險」,或者暗示產品出問題肯定有人兜底。
信託行業已開始顯現疲態,數年來「剛性兌付」的潛規則被逐步打破已是大勢所趨。
我只想對廣大金融投資者說,要樹立理性投資、科學投資的理念,要拋棄一夜致富理念,拋棄對收益率的痴迷。我並不是說信託不好,只是峰有多高,谷有多深有多大收益,就要承擔相應的風險。如果輕易的就10%甚至20%多的收益,那我們就都買信託,躺家裡數錢得了。總而言之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在看到信託產品高收益的同時,也要認清其中的風險。
『貳』 信託項目破產了怎麼辦我的本金能拿回來嗎
信託財產破產隔離保護機制是指委託人或受託人因為出現破產原因而依法被宣告破產後,信託財產並不被劃入破產財產范圍而進行分配。這一概念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即對委託人的破產隔離和對受託人的破產隔離。
信託破產隔離功能的意義:
(1)完善信託破產隔離職能是保護信託受益人、委託人利益的必然需求。 《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規定信託投資公司的注冊資本不能低於3億元人民幣,但對其可以管理的信託財產規模沒有限制。從理論上講,信託公司破產風險絕對不能說小,而我國政府對金融機構的保護政策不會一直延續,如果上述信託公司經營不善破產,在不完善的破產隔離機制下,信託財產受到沖擊,那麼彼時受損的必將是也只能是受益人、委託人。
(2)完善信託破產隔離職能是維護信託行業長遠發展的需要。 信託行業發展的趨勢必然是信託的長期化和規模化。完善的破產隔離機制才能保障信託財產的超然獨立性,只有消除了委託人對於信託公司破產可以危害信託財產的疑慮,委託人才會產生設立長期、大規模信託的需求,信託行業健康發展也就有了制度基礎與市場基礎。
(3)完善信託破產隔離職能是發展資產證券化市場的需要。發達國家在其資產證券化操作中頗為廣泛地運用了破產隔離職能。通常的操作方式是,委託人將其資產出售給一家特殊目的載體(SPV),並以這些資產為支持發行證券。
『叄』 信託產品有沒有賠本金或收益沒達到的例子呀求
有啊,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啊!信託也有不同的種類啊,風險特性都不一樣,不過信託是一種比較靈活的制度設計,相對來說是一種比較好的產品,不過投資的資金較大所以小散戶是沒有那麼多資金投資信託的啦!
『肆』 買信託產品虧本嗎
從理論上來說,會發生虧本的情況,但是這種概率極低。
1、信託產品都是信託公司發行的,是正規金融機構的產品;
2、信託產品背後為信託公司股東隱性兜底;
3、信託產品有自身的風險控制手段,保證本息的兌付;
補充:但是從投資角度來講,任何投資都會產生虧損,只是這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較小。
『伍』 信託產品發生風險事件後能拿回本金嗎
只能拿回部分本金。具體要看信託產品損失了。信託產品就是投資,而且多是高風險行業。當然會虧。
『陸』 信託違約後還能拿回本金嗎
一般復來說信託就算違約後只是制會有延期,因為信託項目基本都有擔保甚至很多項目還有抵押,所以沒有特殊情況發生是可以拿回本金的,只是可能會需要點時間。
1、信託是以信任為基礎的財產管理制度。信託財產權利主體與利益主體相分離。信託經營方式靈活、適應性強。信託財產具有獨立性。財產權是信託成立的前提。
2、信用制度的建立,是市場規則的基礎,而信用是信託的基石,信託作為一項經濟制度,如沒有誠信原則支撐,就談不上信託,而信託制度的回歸,不僅促進了金融業的發展,而且對構築整個社會信用體系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3、在達成一項信託時,構成法律行為所履行的手續就是信託行為。信託行為是指委託者與受委託者雙方簽訂合同或協議。
4、此外,委託人立下遺囑同樣是法律行為、也屬信託行為。根據不同的信託目的,需要簽訂不同的合同,但屬於同一類別並大量發生的業務,如信託存款,則沒有必要簽合同,只由信託部門發給委託者統一印刷,附有文字條款,類似合同的信託存款證書即可這種證書,同樣具有合同的效力。
網路-信託
『柒』 在信託公司買了產品之後最後虧本了而抵押的東西也不足與補償虧損的錢,那些虧損的錢是不是自己認了
在法律上,只能投資人自己承擔
業內出現過您說的情況,有幾種結果回
1 投資者到「」「」「」鬧事答,信託公司出於品牌考慮,跟投資者簽保密協議,只要投資人不宣傳,不鬧事,信託公司息事寧人,當然,也有信託公司背景太大,不怕投資人鬧事,投資人虧錢就虧了
2 投資者承擔虧損
3 信託公司感覺產品兌付不了了,讓別的信託公司買下來,2011年中旬,就出現過某信託的產品感覺無法兌付,然後賣給另一家信託,擊鼓傳花
4 信託公司自己發單一信託,把無法兌付的信託買下來,但是,有可能銀監會非銀部不允許,還有種可能,信託公司系統性風險
某信託幾億注冊資本,管理幾千億資金,拆東牆補西牆玩的最大
集合信託中,信託是剛性兌付的,也就是說,即使價格明顯低估,信託業必須賣,變成貨幣給投資人,那時候變賣的價格,會低的想像不到
其實,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無數理財產品不允許保本保息?為什麼無數理財產品要限定人數?就是因為產品有風險,但是投資者被營銷人員忽悠的無視風險,一旦虧損了都去找zf,所以,乾脆不讓把保本保息寫進合同
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祝您好運
『捌』 信託產品真的不賠錢嗎
預期投資收率要比銀行高,但是在沒有異常事件的發生的情況下,比銀行存款收益要高,但也不排除,達不到投資收益,並損失本金的可能。
一般建議一開始買短線的保本的理財產品,一般來說保本的同時,收益也相對可觀
投資方式有三種,分別是:
做長線的投資,資金大的可以做房地產、礦產資源、股票。資金小的可以做分紅保險等,優點是相對穩定,風險較小,缺點:按年分紅,利潤不高,周期長。
做中線的投資,資金大小都可以選股票和基金,優點是股市行情相對較成熟,證券公司的發展良好,收入較高。缺點:風險較高,時間周期較長,受外界消息的影響很大,最近兩年經濟發展有點通貨膨脹,股票市場比較低迷,沒經驗的投資者謹慎入市;
做短線的投資可以選:資金大小都可以選:現貨、期貨,優點:實行保證金制度,可以小搏大,有的可以24小時雙向交易,日盈利收益顯著,並且風險較小,有夜盤,比較適合做短線的上班族投資。缺點:現貨(現貨現在主要指農副產品、能源和有色金屬等)市場還在發展中,參與的人不是很多,雖然,現在政府正大力鼓勵和推廣,但只有那些在投資領域前沿的,具有敏銳洞察力、有豐富經驗的人才能淘到一大桶金,大多數對投資不專業的人,明明知道股票賺錢的機率很小,但還是喜歡傳統的股票投資。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1、購買銀行自己推出得理財產品,90-180天
2、通過銀行購買基金定投,每月固定若干元
3、購買社會上投資公司等推出的理財產品,回報率大致在12%左右,有一定的風險
**理財產品很多,現在各大銀行都推出理財產品,但是一般來說投資收益都不是很高,封存期也長,不過銀行的理財一般不會有什麼風險。
如果你追求高回報的,可以去證券公司,或者理財機構咨詢,據我所知證券公司有一個叫質押式回購的產品風險較小,回報也比較高,無封存期,比較靈活。
**粗線條分配如下
依你的資金的情況適當分配:
1存款
2基金定投
3貨幣資金
4債券
看些理財書也許會有啟發
可以去看看
1《理財聖經》,台灣的黃培源著,中國商務出版社;
2《一生的理財計劃》,王在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3《巴比倫富翁的理財課》,喬治.克拉森,比爾李譯,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4)《財商百分百,個人理財與致富的常識與規則》,司馬長川,中國檔案出版社。
這幾本書通俗易懂,觀點鮮明,對金融從業人員也是不錯的理財入門書。
希望能幫助到你!
希望採納
『玖』 招商銀行發行的信託產品會虧損本金么
招商銀行作為銀行機構是不能發行信託的
信託為有信託牌照的信託公司發行
你說的專應該是招行原先代銷的信託屬產品,一般信託產品風險還是比較低,不清楚發行方是哪家信託公司,如果是背景比較強的一般問題不大,信託出現風險會是比較大的群體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