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理財買房子
1、可以知道您的存款有4W
2、可以知道您每月費用為5000,可以知道您每月節余為5000。不知道是否有年終獎。
3、不知道您打算買多大的,首付比例是多少,什麼時間買。
4、您每月還貸款的額度不要超過收入的30%,就是每月還3000為上限,最多最多不要超過40%,不知道您公積金有多少,如果您公積金每月有2200元,那麼每月可以還5200元為上限
5這樣,知道初始值,知道中間的每月存款和每月最大還款額。只要知道終值和時間就好推演了。
---------------------
如果沒有公積金,打算貸款多少,多少年還?舉個例子,如果想15年還清,每月還3000為上限,大約可以貸款35萬元。如果是60平米,每米2W,就是120萬,貸款35萬的話,需要首付85萬,還需要准備裝修費用和傢具費用8萬,需要93萬現金,離您目前手頭的4萬元儲蓄差很多。
大概意思如此,您要想盡快買房,那麼需要找家人拉贊助,或者買再小點的,或者貸款時間再延長些,大概就是這么個計算,如果要寶寶,寶寶每月還要有費用,如果喝進口奶粉,每月費用在千元以上
㈡ 如何理財實現我的買房計劃
月存400?買房子太難了吧。這些錢你們就算付完首付每月打貸款也夠累的啦
㈢ 我買房這兩年,應該怎麼規劃理財呢
1.首先先從大方面對資產進行配置
理財是個大概念,並不是買股票還是買基金這么簡單的選擇題。健康平衡的資產配置保證家庭資產長期、持續、穩健地增長。
比較著名的是「標准普爾家庭配置」:
「標准普爾」將家庭資產分為四個賬戶,這四個賬戶作用不同,所以資金的投資渠道也各有不同。
有人說P2P評R2級不合適,所以我特定註明一下P2P同其他幾種類型有所不同,國內P2P市場魚龍混雜,跑路的不在少數,如果盲目地投資,也可以認為P2P風險等級是R2~R5不等。靠譜的P2P平台不多,大家投資之前務必多研究。
R1~R5分別是:謹慎型產品(R1)、穩健型產品(R2)、平衡型產品(R3)、進取型產品(R4)、激進型產品(R5)。
R1和R2級:投資范圍基本一樣,多為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市場債券,資金拆解、信託計劃及其他金融資產等。通常來看,R1級別投資低風險部分的比例更高,且通常具有保本條款,也就是我們常見的保本保收益類或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而R2級是不保本保收益的。
R3級:除可投資於債券、同業存放等低波動性金融產品外,還可投資於股票、商品、外匯等高波動性金融產品,後者的投資比例原則上不超過30%。該級別不保證本金的償付,有一定的本金風險,結構性產品的本金保障比例一般在90%以上,收益浮動且有一定波動。
R4級:該級別產品掛鉤股票、黃金、外匯等高波動性金融產品的比例可超過30%,不保證本金償付,本金風險較大,收益浮動且波動較大,投資較易收到市場波動和政策法規變化等風險因素影響,虧損的可能性較高。
R5級:該級別產品可完全投資於股票、外匯、黃金等各類高波動性的金融產品,並可採用衍生交易、分層等杠桿放大的方式進行投資運作。本金風險極大,同時收益浮動且波動極大,投資較易收到市場波動和政策法規變化等風險因素影響,當然,對應的預期收益也會較高。
㈣ 求買房理財規劃
各個復地區,各個房價不同制.相對於4萬的首付。那麼你 買的房子價格應該在20萬左右。月收入2000你自己生活支出1000.剩餘1000.看似可以還貸。可是卻很難。第一。你確定每月開銷不超標?第二。你確定沒有意外支出(如生病。)第三你確定沒有額外支出?(請客,紅包。買衣服等)所以 以你現在的狀況。一個人的現在的收入來看。市吧現實的。除非你有額外收入。
㈤ 月薪三千存款十萬計劃買房如何理財
建議你買基金咯,基金比較有保障,股票說沒就沒了.可以買個基金,一年後有收益了就拿10+基金收益付房子首期,拿每月工資的10%供房,10%生活用,10%繼續投資基金.
㈥ 跪求!投資理財計劃,買房子還是投資....請高人指點啊
根據你的說法,您家庭的年收入大約10萬左右,而且沒能固定的住房,我的建議如下:
1.每年支出1萬元左右,為你們二個人各買一份重疾保險,大約保額在每人15萬左右,(建議中宏無憂保,有分紅的.亦可以作為退休後的養老金之一)
2.2~4萬可以用來銀行安揭買房)
3,每月安排3~4千的存款
4.3千左右的日常開支
4,1千左右的急用儲備
以上安排應該可以使你們二人過得無憂
㈦ 目標三到五年內買房,怎樣做一個理財計劃
這么說吧,我們是13年來上海的
打算16年買房,3年-5年買房,現在資金按照計劃理財,明年應該差不多了
我們第一年每月能夠節約1萬,第二年每月結餘1.5萬,但是有了孩子消費也大了。
不過,我們次都會拔錢存到理財平台,我選擇的是上海拍拍貸,去年存了10萬在彩虹計劃,今年獲得的收益10000多,夠兒子的奶粉錢了,
所以沒有動我們的老本,兒子有奶粉吃了。還有5萬,存在快利計劃里收益5%,你也可以玩玩。
還有些借給親戚朋友了,部分在自己銀行卡里隨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