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通信託管

通信託管

發布時間:2021-07-28 01:09:33

1. 通信網路維護(綜合代維業務)是不是應該屬於網路託管業務,定義在那個文件有解釋

應該是這個道理,網路代維主要指的是代維客戶端託管電路及設備業務,按國家行業規定資費收取相關費用的。

2. 訊眾通信託管型呼叫中心系統怎麼樣

訊眾通信採用全國多地平台部署於運營商核心機房,並同時接入中國電信和中
國聯通PSTN中繼接入互為備份,擁有總並發中繼線超過6000線,互聯網雙出口備份,
運行維護團隊是具有多年的電信企業運營管理經驗的團隊。
不知道有這樣硬體和軟體保障的系統,提問者會不會覺的靠譜。呵呵

3. 中國原來的通訊運營商有七家分別是什麼

中國電信
隨著電信市場逐漸開放,中國電信傳統優勢被分拆,確立了三大重點業務:一是占壟斷地位的固定電話;二是光纜及光纖出租;三是互聯網業務。
中國電信組建了數據通信網路,並先後建成了分組網、DDN網、幀中繼/ATM網,以及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可以提供全方位、全業務的數據通信服務,奠定了中國信息化的網路基礎。
ChinaNet是中國最大的公用Internet網,1996年ChinaNet骨幹網建成,全網共32個節點。到2000年底,ChinaNet國內總帶寬已達到800G,覆蓋全國230多個城市,能在所有電話通達的地方提供接入服務。國際出口總帶寬突破2G。同時與ChinaPAC、ChinaDDN、ChinaFRN、幀中繼網聯通,用戶可以選擇電話撥號、分組交換網、幀中繼以及專線入網。2000年下半年ChinaNet進行大規模擴容,進一步提供多層次的通信服務,如IP-VPN,IDC、ChinaNet全國、全網漫遊服務等。
為進一步推進互聯網在中國的應用與發展,中國電信策劃發起了「政府上網」、「企業上網」、「家庭上網」三大跨世紀工程,並合作推出了外匯核銷、網上報關、電子報稅、電子銀行、電子證券、遠程醫療、遠程教學等網上應用。
1994年,中國電信數據通信局成立,負責ChinaNet的規劃、建設、運營、管理工作,並對中國電信全國性數據業務的開發和經營進行統一組織和策劃。依託網路資源和電信基礎設施,建成了IP、DDN、X.25等數據通信網,以及多種資源平台和應用平台。
網路建設的同時,數據通信業務也取得長足發展。中國電信數據通信用戶每半年翻一番,由94年的僅有2000戶發展到2000年底達1555萬戶;全國性的集團用戶超過130家,遍及政府、銀行、海關、稅務、企業、院校、金融等領域。2001年6月底,則達2274萬戶。
中國電信簡介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於2000年5月17日正式揭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是在原郵電系統實行政企分開、郵電分營,並且將尋呼、移動、衛星等業務從原中國電信中分離出去後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注冊資本為2220億元人民幣。目前主要經營國內、國際各類固定電信網路與設施,包含本地無線環路,基於電信網路的語音、數據、圖像及多媒體通信與信息服務;以及相關的系統集成、技術開發等業務。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下設31個全資省級企業、6個控股和參股企業和5個直屬單位。
聯通冷落數據
中國聯通是國內唯一的全業務運營商,其業務涵蓋了移動話音、固定話音、無線尋呼、數據通信及衛星通信等基礎電信業務和增值業務。
考慮到當前數據業務在整個電信收入中所佔份額還很小,聯通未來業務發展仍以話音為主、數據為輔。聯通選擇了IP+ATM的技術路線,試圖組建一個融合話音、圖像和多媒體業務的統一骨幹平台。
1999年3月,聯通獲得了經營國際互聯網業務的資格,標志著開始進入數據通信市場。
2000年8月16日,剛剛在紐約和香港成功上市的中國聯通宣布成功開通互聯網與數據通信業務。
聯通在招股說明書中稱,將改造重組為「提供包括移動通信、尋呼、長途電話、數據和Internet服務在內的綜合電信服務運營商」。
從2001年8月1日起,聯通在全國范圍內開通無線數據業務——「聯通在信」(UNI-INFO)。
目前,中國聯通數據網已經覆蓋中國127個城市,並開通165專線接入業務,在北京、上海等74個城市開通165撥號接入業務。預計9月份,聯通165撥號接入城市將達到129個,10月份IP電話將達到220個。
然而,選用何種技術來構建數據網路,聯通內部存在著較大分歧。這主要是對數據通信效益的疑慮,同時也與聯通的市場定位有著密切關系。
本身是打破壟斷的產物,聯通卻有著致命的缺陷:不能經營固話業務。聯通缺少管道和接入網資源,這兩樣差不多都被中國電信獨家佔有。而沒有固話網路的綜合性電信運營商是長不大的。
聯通的業務重心仍然在已經成熟的移動通信上。截止今年6月底,聯通的行動電話用戶已經超過3000萬,市場佔有率達到26.3%。長途電話注冊用戶224萬戶,銷售各種電話卡1426萬張。互聯網帳號及卡用戶累計達到117.4萬戶,是去年底的2.8倍。目前聯通在固話上總投資為7億,其中重慶1.2億,成都1.8億,天津4億;在GSM移動業務上投資約1000億人民幣,在CDMA上預期投資是121億美元。
中國聯通移動通信網經過近6年已基本建成了全國性GSM網,容量達到3400萬戶,開通城市328個,同時開通了42多個國家和地區62個運營商的國際漫遊業務。CDMA網路將於今年底正式開通運營,第一期工程總容量將達1330萬戶,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近300個城市。計劃到2005年聯通的CDMA用戶達到5500-6000萬戶,市場佔有率達到35%。
聯通簡介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7月19日,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了300多個分公司和子公司。2000年6月21日、22日,中國聯通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紐約和香港掛牌上市。未來幾年,中國聯通將堅持「兩新、兩高、一綜合」(建立新機制、建設新網路、採用高技術、實現高增長、發展綜合業務)的發展戰略,以移動通信、數據通信、國際國內長途通信為重點業務,努力建設成為一個國際一流的電信企業,為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做出貢獻。
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行動電話業務比較
電信運營商 用戶數(2001.6)市場佔有率覆蓋地區網路類型
中國移動9590萬73.7%所有地(市)和絕大多數縣(市)GSM
中國聯通3030萬26.3%開通城市328個GSM、CDMA
移動過渡
可以說,移動網是增長最快的網路之一,用戶數已突破6500萬。隨著中國移動奠定了無線話音業務的主導地位,數據通信將成為下一個增長點。
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在規劃上是一個IP網路,2000年3月開始啟動,主要為GSM用戶提供基於WAP的移動互聯網業務。5月17日,CMnet實驗網開通,一期工程在全國31個省會城市設骨幹節點,可提供話音、數據、圖像、多媒體等移動寬頻信息服務。
與網通不同,中國移動的數據網並沒有把建設重點放在傳送網基礎設施上。在接入網方面,CMnet受傳輸限制,其GSM本地網允許手機用戶接入到骨幹。但是,通過GSM無線信道與NAS對接的方式將導致業務部署上的困難。在突發環境下,9.6K的串列速率不能滿足高速接入的「最後一公里」要求。
目前,GSM只能承載低速的電路型數據業務,它必須向提供高速接入的第三代移動通信過渡。
2001年7月9日,醞釀已久的中國移動GPRS業務在全國16個省的25個城市試商用,容量為40萬,預計於今年10月份正式向用戶開放。
與傳統的基於電路交換的數據業務相比,GPRS(通用無線分組業務)具有永遠在線、按流量計費、語音數據自由切換等特點。作為向第三代過渡的一個方案,GPRS適用於正蓬勃發展的移動數據業務。
國外權威機構測算,CDMA在支持數據通信方面較GPRS有技術優勢,但在WCDMA還未投入使用的情況下,擁有世界最大GSM網的中國移動惟一選擇就是GPRS。GPRS手機在測試時經常出現機體溫度過高、基站切換時數據丟失的現象。中國移動的GSM網頻寬最多支持1億用戶,如果再與GPRS分而用之,是否能堪重負?
推出「移動夢網」以後,中國移動對自己在價值鏈中的定位就很清楚:做基礎平台提供商,明確提出了與ISP收入分成方式,上海移動、廣東移動和北京移動已從2月起就短消息、移動數據與應用供應商利潤共享。隨著無線數據傳輸技術日益成熟,簡訊息服務催生出巨大的移動商機。
截止6月底,中國手機市場有1.17億用戶,數據業務如手機短消息僅佔1%,而這個比例將可能變成80:20。隨著下一代分組交換網的出現,數據業務到2003年將占整個移動業務的45%。
信息產業部數據表明,今年手機簡訊息的發送量將達到100億條,市場價值達10億元。中國移動去年短消息是2.5億條,今年預測目標10億條。而簡訊息只是移動互聯網中的金山一角。
移動簡介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是在分離原中國電信移動通信網路和業務的基礎上新組建的國有骨幹企業,2000年4月20日正式成立,注冊資本為518億元人民幣,共有員工11.45萬人。中國移動在我國18個省(區、市)設有全資子公司,並全資擁有中國移動(香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移動由信息產業部實行通信行業管理;財務關系隸屬財政部;實行國家計劃單列,公司的長遠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分別納入國家通信發展整體規劃和年度綜合計劃。
吉通後來居上
吉通是最早涉入數據通信領域的公司之一,7年風雨把吉通打造成中國第二大數據通信提供商。
其主要業務:通過光纖和微波及專線連接的互聯網接入、幀中繼及非同步數據傳輸、包括虛擬主機、伺服器託管、VPN的增值服務以及國際、國內長途IP電話。
自1994年成立起,作為「金橋工程」唯一業主,吉通「更多承載了中國電信業的歷史」。
「以天蓋地」,吉通從衛星業務切入,擁有180個衛星地面站和近萬余公里的光纖資源,傳輸帶寬達622M。「更多是在做一個備份的需要」,覆蓋光纖網到不了的區域。
1995年互聯網對吉通是一次轉機。當年9月,金橋網作為國內兩大互聯網單位之一,獲得國際信道出口權,這就打破了ISP領域中國電信獨家壟斷的局面。
「再劃里程牌的話,當屬IP電話」,數據和語音開始結合。1999年5月17日,開通IP電話試驗網,專注於數據業務的吉通找到了切入電信運營商的契機。2000年吉通又正式獲得了經營IP電話的許可權。
吉通IP電話總埠數1000E1,已通達全國110多個城市、190個國家與地區,並可在30餘個國家國際漫遊。2001年8月9日,吉通與美國iPass公司合作開通150多個國家的全球漫遊167撥號上網特服號。
從1999年開始,吉通先後在16個城市建設了ATM/FR網路,開始由初期的衛星通信網為主向光纖傳輸網為主過渡。目前吉通骨幹網全國有110個接點,總長一萬多公里,傳輸帶寬達到155M,並將擴容至622M,出口總帶寬150M,即將擴容至460M。預計到明年年底之前,會完成40G的光纖網建設。初步形成了骨幹網、省網和城域網的三層網路優化結構,並將向高速寬頻綜合業務通信網演進。
吉通獲得的電信業務許可證有:VAST及微波通信業務(1995年)、Internet國際、國內業務(1996年)、ATM/FR國際、國內業務(1999年)、IP電話國際、國內業務(2000年)。
以產品鏈,吉通的數據業務分為三大塊:Internet接入業務;幀中繼和VPN,僅次於中國電信,覆蓋全國20個城市;主機託管業務,全國128個城市。
據IDC去年底統計,數據業務每年增長率為25.6%。1999年,中國整個數據業務收入是1.6億美金,2004年會達到5億;接入市場是1.5億,到2004年將達4億。
「不是說我們要瞄準過去,而是瞄準未來。」
吉通簡介
吉通通信有限責任公司是經國家經貿委批准,1994年1月12日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成立,由彩虹集團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國投電子公司等國內電子、通信和金融業的十家大型國有企業參股組成的股份制企業,歸口信息產業部領導。吉通公司是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的業主,承擔金橋工程的建設、運營和管理。吉通目前全國有128個分公司,2000餘人。
網通數據夢想
兩年前的毅然選擇使網通崛起。在ATM和IP兩種「路線斗爭」中,IP Technology最終成為贏家。以IP為核心競爭力,戰略專注於數據業務的寬頻骨幹網路運營商網通做著一個寬頻的夢想。
中國數據通信100%的增長率令網通興奮不已。數據業務將在網通佔主導地位,佔到網通營業收入的一半或以上。網通希望能擷取10%的數據份額。
骨幹建設
數據業務是網通重要的發展策略。當然,這個主導地位並不是從一開始就確立的。去年數據業務在網通的營業收入中只有25%,更多的還是來自語音。隨著骨幹網建設投產,網通的數據比重就會起來。
網通的網路建設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基礎網路建設(Infrastructure),全國鋪開,做運營商的運營商。2000年12月28日,網通基於IP協議和密集波分復用技術(IP/DWDM)的全光纖寬頻互聯網CNCnet開通並投入運營,全長8490公里,帶寬40G,連接中國東部17個重點城市。經過三期工程,網通網路已經覆蓋中國120多個城市,骨幹網總長度12000公里,未來將達二萬多公里。
一套是屬於業務網路建設,語音、專線、VPN、衛星等客戶需求,從城域網、骨幹網到國際線路網、海底光纜一系列建設。網通建成了VoIP網路、國際幀中繼網路和國際局,擁有355M國際出口帶寬,互聯網專線接入提供2M至622M的速率埠,並支持SDH、ATM、DDN、FR、衛星等多樣化接入。
國際帶寬業務是一個長期戰略。網通積極參與APCN2、中美二號光纜等建設。2001年7月15日,海纜施工船「福星號」徐徐放下中國網通國際海纜,網通成為中國電信之後,在中國大陸第二個擁有國際海纜和登陸站的電信公司,將主要為各國運營商提供傳輸層面的帶寬資源與服務。
寬頻接入
2001年是網通的寬頻接入年。網通的股東構成讓人浮想聯翩:利用鐵道的全國骨幹網和廣電的城域有線網,加以IP技術改造,就可以解決全國聯網和地區接入。但這只是「邏輯推理的理想結果」。
網通有步驟地規劃了從城域網到接入網的建設過程。從去年起,網通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開始城域網建設,目前已經在全國17個城市全面展開,有10萬用戶。比較成功的如浙江寧波。
此前曾有人對網通的40G光纖骨幹網不以為然,容量再大也不能把優勢延伸到用戶桌面。如今,網通掀起了小區巷戰的接入戰火,「合作模式非常積極」,用戶數目標是800萬到1000萬。網通已各地社區實現寬頻接入,進行注資重慶寬頻網、與國家信息中心合作等上下游舉措。與廣電合資的杭州網通信息港大獲成功,不到6個月已經接入1萬個客戶。網通的「杭州試驗」將能復制,並綿延到全國。
「運營商的運營商」也離不開虛擬運營商的合作。網通給鐵通、世紀互聯提供帶寬出租。網通跟中國移動、吉通甚至和訊、tom.com合作,為各地ISP提供漫遊和國際出入口服務,推行「ISP聯盟計劃」。
「我們是建架一個大的網的網。」網通希望一起讓市場的生物鏈各個環節更豐富,希望IP行業共榮共存。「網路經濟是個生態經濟,寬頻就是這個生態系統中最基本的草。」
網通簡介
1999年2月11日,在國務院總理辦公會上,由中國科學院、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鐵道部、上海市政府提出的「中國高速互聯網路示範工程」項目得到了肯定。4月9日,根據國務院及主管部門的有關文件,四方召開會議,決定聯合成立中國網路通信有限公司以承擔高速互聯網路示範工程的建設和運營工作。這次會議成為中國網通的第一次董事會。8月6日,獲得國家工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從而宣告了中國網通信的誕生。中國網通致力於新一代電信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全方位寬頻電信服務。
中廣衛觀望
我國的衛星事業起步於1965年。而真正的衛星通信從80年代中期開始。1984年4月8日,第一顆「東方紅二號」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發射成功。目前,我國已升空9顆通信廣播衛星,中廣衛、東方衛星、鑫諾的國內三顆,亞洲衛星公司三顆,亞太三顆。
作為國字頭第一大衛星公司,中國廣播通信衛星公司再次受到關注,從去年就開始的中國衛星通信集團組建已經進入尾聲。衛通希望通過購並、合作,3、5年內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衛星運營企業,國內份額佔到70-80%。中廣衛的數據業務期待著「大的整合」。
國內VSAT通信業務在90年代初主要服務於話音。隨著固定電話網飛速發展,VSAT通信逐漸萎縮。90年代中期,無線尋呼聯網促進了VSAT在低速數據通信中的應用。近年,VSAT通信開始與互聯網和多媒體相結合,提供高速互聯網接入、互動式遠程教育等服務。
1998年,就在廣州信網通掀起衛星接入市場波瀾的時候,中廣衛仍在爭論做不做。去年10月步雙威後塵,中廣衛開始衛星互聯網業務試運行,採用美國休斯DirctPC,推「中星在線」高速衛星接入和多媒體廣播服務,400K包月2500元,雄心勃勃要營造中國「最e的家庭」。2001年2月份正式商業運作。
中廣衛網路資源基本上有三大塊:75%左右骨幹網,去年底已經開通;百分之十幾做接入網,進行大半年了;剩下不到10%做在中美海底光纜事故中嶄露頭角的CDN(衛星和內容分配網路)。
十幾年來,國家一直對中廣衛大力政策傾斜和扶持。中國電信目前租用中廣衛的「東方紅三號」星23個轉發器(該星共24個轉發器),用於一部分話音業務的傳輸備份,這也是中廣衛的主要收入來源。「我們提供衛星信道,聯通的45M出口也是通過我們做的。」
在中廣衛中星在線總經理黃銳看來,出口帶寬比衛星信道本身的成本更大,衛星信道價格「剛性比較大」,衛星一上天15年成本就定在那兒了。眾所周知,衛星接入具有不對稱性,標稱值400Kbps,其下行和上行業務量比值約為8∶1。跟DDN、ISDN等傳統接入模式相比,中廣衛有一些優勢;但對ADSL、小區網、城域網等,成本比它們高,競爭力就有問題,只能「敵進我退」,因為衛星「手比它伸得遠」,而且實施快,「它還沒到那個地方,我先用著,用了二年你來了我讓你唄。」
意識到衛星通信市場本身有限,在全球的份額也就15-20%,中廣衛「絕不僅僅做一個衛星接入」,尋求全業務發展。有光纜骨幹網(象吉通當年走的路),也在爭取3G牌照。有ISP執照的中廣衛將「馬上拿到IP電話的許可」,號碼是17930;也在申請2.5G(頻率)的無線接入牌照。中廣衛正准備與一些ISP、ICP合作,把內容通過衛星信道廣播到小ISP或離用戶較近的局端。另一個方向,則是遠程教育。
中廣衛簡介
中國通信廣播衛星公司(ChinaSat)成立於1985年,在國家工商管理局登記,是國內首家運營衛星通信廣播業務的國有企業,現資產總額達12.3億元人民幣,隸屬於信息產業部。中廣衛現擁有「中星6號」、「中星8號」兩顆衛星。其中「中星6號「已在軌運營。公司經營多套VSAT系統,各種單、雙向用戶站已達2000個,服務於民航售票、海洋預報、地震監測、金融咨詢、期貨證券、話音通信以及無線尋呼和高速數據全國聯網等業務。受國家主管部門委託,中廣衛與「全球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簽署投資與合作協議,負責國內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的運營工作。為進一步促進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中廣衛正著力基於衛星通信技術的多媒體通信系統、寬頻高速數據傳輸系統以及衛星農村電話系統的開發。
鐵通老兵新傳
在七大電信運營商中,「黑馬」鐵通是最有可能跟中國電信在數據通信上「有一拼的」。鐵通很有底氣,「我們的數據網規模和中國電信相當」,鐵通技術總監周惠林說,數據業務「比固話的(10%)要大」。
繼全國范圍的放號和實現互聯互通之後,數據業務將來「絕對是鐵通的第二大賣點」。以其骨幹網、接入網為承載,路內的MIS信息管理系統也將「浮出水面」。
全程全網
進入電信市場,鐵通的最大的優勢:「全程全網」;採取了「人海戰術」,7萬人分布在12萬公里的線路上;還有政策優勢,「鐵路也是國家壟斷企業,允許鐵通利用鐵路的經營權進行光纜建設。光纜跟著鐵路走,設計、勘察、鋪設線路都很簡單了,不需要租地、征地。」
鐵通擁有全國三大通信網之一,擁有7萬公里鐵路沿線的通信網路和12萬公里的長途通信線路,其中干線光纜7萬公里,數字微波1.2萬公里。電話已覆蓋中國500多個城市、700多個縣城和集鎮。鐵通還開通運營了36個城市的互聯網以及1300多個城市的無線尋呼網。其採用最新技術的電視電話會議網,已經覆蓋全國70多個大中城市。
哪裡有鐵路,哪裡就會有鐵通。
鐵通投入運營後,向鐵路和社會公眾提供:固定電話、國內長途、本地電話、傳真和電報、接入服務、尋呼乃至衛星和有線電視電話會議系統、全國范圍內公共數據傳送及通信網路元素出租出售等通信業務。鐵通還將利用其專網優勢,大力發展大客戶戰略。鐵通2001年經營收入目標60億元人民幣;使本地電話用戶突破500萬戶,發展1萬個大客戶;發展互聯網撥號用戶10萬戶,新增尋呼用戶50萬戶。
但全國一張網並不能撒腿就跑。鐵路專網雖是全國第二大通信網,但只覆蓋鐵路沿線;採用不同技術分叉保護,而不是象電信公網以環網拓樸結構迂迴保護;帶寬有限;本地網薄弱,遠不是一個「電信級」的網路。要滿足公網的要求,鐵通尚需對傳輸網、交換網、數據及多媒體網和城域網等進行改造。
2001年7月12日,鐵通「不失時機」開通了京滬穗高速環9800公里、400G帶寬的DWDM/SDH光纖骨幹網一期工程。西南、西北和東北、東南等幾個環正加緊建設,預計11月底將全面開通。
鐵通400G光纖骨幹網的戰略意義大於實質性內容,它為鐵通提供綜合電信服務奠定了基礎,鐵通將來提升和拓展話音、數據業務預設了潛台詞。
最大的商機是網源出租。「國家只允許中國電信、聯通和鐵通三家電信運營商網源出租」。在這方面「我們有一些優點,因為網越大,越調度張路才能發揮你的優越性。但是,由於我們剛建成,特別是接入部分還有一些困難。」
本地接入網是鐵通面向社會發展電話用戶的基礎,也是鐵通的薄弱環節。今年初,鐵通即啟動本地網擴容改造工程,主要發展光纖接入、用戶數字環路等接入網技術,使本地交換能力達到1500萬線。
「路權內外」
由於歷史的原因,鐵路通信一直承擔著鐵路路內部系統的通信服務。鐵路如今正在為第四次全國大提速做准備,對於通信服務有著更高的要求。
正是為了滿足鐵路運輸實時管理系統的需求,鐵通開始建設數據網。「當時叫X.25(一種廣域網分組交換模式),有2500多條線的規模。」鐵通初期數據網的規模與中國電信不相上下,「包括各自的設備廠商,我們都是相互了解的。中國電信剛開始建的是3萬路埠,我們鐵道部5萬啊!」
不過,由於建了幾個專網,鐵通數據網的發展速度有限,數據業務在鐵通有很大的特殊性,仍在「路內」奔突。
目前鐵通的數據網已經完成了三期工程改造,基本覆蓋全國大中小城市,「有一千個節點,幾萬個埠」,主要是為鐵路運輸的管理信息系統(TMIS)、客票聯網系統(PMIS)、實時跟蹤系統(DMIS)等服務。此外,鐵通為大的IP運營商提供線路服務,為大客戶提供幀中繼、ATM-PVC/SVC、VPN等業務。為讓IP電話網覆蓋更多城市,鐵通還啟動了IP電話網的擴容。
以四大基礎工程———交換網1500萬線、以京滬穗高速環為基礎的全國寬頻網、高速互聯網以及基於全國統一平台的綜合信息服務系統為依託,鐵通希望自己扮演一個電信綜合信息服務商的角色。
鐵通簡介
中國鐵道通信信息有限責任公司是經國務院批准,信息產業部核准,國家工商管理局注冊,由鐵道部控股(51%)、全國14個鐵路局等共18家股東(合計佔49%)共同出資組建的國有大型電信運營企業。公司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法人實體。鐵通在全國4個直轄市和29個省會城市設有分公司,總資產136億元,注冊資本103億元,員工近7萬人,專門從事固定電話、互聯網、數據通信等業務。鐵通目前由鐵道部直接管理,同時接受國務院電信行業主管部門的行業管理。

4. 什麼是託管,如何收費

託管。顧名思義就是交給別人去幫你管理。這個管理有很多種,類似幼兒園的全托,半托。
收費也是根據各地情況來定的。一般是空間,時長。帶寬啥的。具體要詢問當地的運營商或者託管公司

5. 移動通信中光端機託管是什麼原因

述說這個問題的原因之前,我們先要搞清楚為什麼要託管?
從字面上講託管就是委託別人管理,或者說委託專業人士管理。那麼光端機為什麼會去委託別人管理呢?原因不外乎,(1)購置光端機的企業本身不具備運行光端機的環境,只好委託給擁有專業資質的被委託人--往往是擁有機房以及光網路的電信運營商,(2)購置光端機的企業本身缺乏管理維護光端機的人才。

6. 請問一下,託管呼叫中心和外包呼叫中心有什麼區別啊我應該怎麼選擇啊

託管呼叫中心:託管型呼叫中心,是指運用先進的通信技術構建的大型、高並發處理能力的呼叫中心系統。該系統通過遠程座席功能,將呼叫中心座席分租給位於不同地點的不同企業來使用。使用託管型呼叫中心的企業不用購買任何軟、硬體設備,就可以根據需要建立起呼叫中心。
外包呼叫中心:外包呼叫中心是提供給其他企業做與電話呼叫相關的售後服務、技術支持、市場營銷、市場調查等業務,並提供相關的呼叫統計、分析、管理的開放性平台。
了解詳細情況 網路一下 華鐵廣通

7. 談談關於IDC,ISP和網路託管有什麼區別

首先業務范圍不同;首先是idc;idc是跟機房相關的業務統稱;只要是利用機房盈利的都需要辦理idc許可證;需要進行系統評測;

isp:isp簡單來說就是網路或者網站接入,網路接入就是簡單來說就是寫字樓或者小區寬頻業務,簡單來說有這個資質就可以找基礎運營商談代理賺差價;等同於轉售網路,用戶也可以直接去基礎運營商去辦,但手續很多也很麻煩,所以isp業務還是比較熱門的,isp的網站接入就是可以幫客戶提交備案,可以給網站備案上線,這個一般是阿里雲或者新網互聯這樣幫注冊域名和伺服器需要辦理isp網站接入許可證;
網路託管業務是指受用戶委託,代管用戶自有或租用的國內網路、網路元素或設備,包括為用戶提供設備放置、網路管理、運行和維護服務,以及為用戶提供互聯互通和其他網路應用的管理和維護服務。註:網路託管業務比照增值電信業務管理。開展這些義務則需要辦理網路託管許可證;

希望上述內容可以幫到你,還有其他互聯網增值電信業務相關得業務不清楚可以問三川咨詢;

找三川咨詢代辦IDC(雲計算)許可證,您只需准備以下申請材料!就這么簡單!

(1)公司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證;
(2)工商檔案查詢章程;
(3)一級股東證件證明材料(自然人股東身份證、企業法人股東公司營業執照副本和工商檔案查詢章程);
(4)公司聯系人、網路與信息安全負責人、客服負責人3個人的身份證和社保證明;

8. 通信管道中三孔託管架是什麼

三角架。固定用的。

9. 呼叫中心是自建型和託管型有什麼區別嗎

這樣根據貴司的實際需求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般來說自建和託管的區別如下,供參考:
自建呼叫中心
概念
呼叫中心的軟硬體平台、通信資源、日常維護、場地、人員以及運營管理全部由企業自己負責

自建呼叫中心的困境
建設難:需求分析、方案論證、系統建設、上線測試等均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

維護難:需要跨通信和IT系統的維護人員

變化難:座席增減困難、升級需要二次開發

總擁有成本(TCO)高:除前期一次性投入大外,後期運行的電路資源、人力投入以及為此帶來的隱性管理投入高
適合企業
成熟的、規模穩定的用戶

完全了解自身呼叫中心需求

有較強維護能力

有復雜的業務系統

概念是一種呼叫中心租用服務企業無需購買任何軟、硬體系統,只需具備人員、場地等基本條件,就可以快速擁有屬於自己的呼叫中心軟硬體平台、通信資源、日常維護與服務由服務商提供

特點是:省心:全託管服務,一站式解決
安心:電信級品質,專業化服務
經濟:隨需而變,分布式部署
靈活:一次性投入為「0」,成本可控

適用企業:
業務狀態:快速成長階段或變化狀態需要應需而變
經驗與維護力量:首次使用呼叫中心,無運維團隊和專業的技術人員
現金流:資金優先考慮用於營銷環節
經營理念:專注核心業務,對非核心業務願意外包

10. 西安電信託管了一年啦 傷心 我是伺服器託管客戶 現在遇到問題 請伺服器託管內行解答下 出出主意,在此感激

lz您好 我本身也是做伺服器託管的運營商,很有幸我希望我的建議能幫助到您。
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說呢 在業內經常出現。公司主要表現就是管理紊亂!也許反映到公司總經理那可以得到緩和。(首先保證這位總經理是個理性的)
如果反映到總經理那還是不行 那就說明這個公司真的是不行了 總經理只認錢不認人了。第二 你就可以直接發送傳真到該公司 以書面的形式說明要下架!請公司給予回復。
如果這樣也不行 那就說明這個公司真的是太。。。只有用最後一招了。那就是直接給西部數據中心致電。說明情況需要下架服務商總說理由不予理睬。西部數據中心的領導還是可以的。估計這次肯定就能下架了。如果在不下架估計他就不想在做IDC了!
最後我在這奉勸一句。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您可以在到期前一段時間 或一個月 可以找下一家伺服器託管商,和這一家說需要下架維護伺服器。這樣就省去了很多的麻煩!如果你不知道西部數據中心的電話你可以在網路上搜索下。
在這我也對我們這一行業做出這樣的事情給您道個歉,也奉勸同行一句話,做生意 請先學會做人。錢是永遠賺不完的,來日方長,好自為之,不要為了錢而損壞了名譽!要想做大做強需要拿出真正的實力,質量 服務 要客戶真正的滿意

閱讀全文

與通信託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冰劍投資 瀏覽:304
融資合格證 瀏覽:801
sei投資財經新聞 瀏覽:821
江蘇融資租賃 瀏覽:562
100蘭特摺合人民幣 瀏覽:949
外匯儲備管理體制 瀏覽:192
長和股票價格 瀏覽:240
財經金融股票 瀏覽:246
大牛市滿倉買基金能翻幾倍 瀏覽:379
股票投資者賬戶金額信息 瀏覽:724
豎線寫價格指標 瀏覽:769
網智天元股票 瀏覽:275
招商至遠理財 瀏覽:980
6塊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753
銀行外匯點差多少 瀏覽:607
基金廣發穩健凈值 瀏覽:136
境外匯款電子銀行 瀏覽:266
連續漲停的股票怎麼操作 瀏覽:858
2018年12月24美元兌人民幣匯率 瀏覽:955
中信證券重組定價格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