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地產融資紅線

地產融資紅線

發布時間:2021-07-28 18:14:19

⑴ 「三道紅線」威力顯現 上半年中型房企融資規模「腰斬」

原標題:「三道紅線」威力顯現 上半年中型房企融資規模「腰斬」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戚琦琦

⑵ 房地產銀行貸款「紅線」,對市場影響幾何


2020年12月31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為各大銀行發放房地產貸款規模及佔比設置「兩道紅線」,分別設置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兩個上限,對於不符合要求的銀行,監管機構給設置了過渡期,並建立區域差別化調節機制。



那麼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會對房地產市場造成什麼影響呢?



01、政策出台背景



房地產貸款佔比連年升高至28.8%



長期以來,房地產行業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捆綁」。近年來監管部門三令五申對房地產貸款進行控制,雖然增速有所回落,但總量仍然不小,佔比依然較高。2011年以來,房地產貸款余額占人民幣貸款余額連年升高,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升高至28.8%。而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占銀行業貸款的39%,此外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房地產行業仍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僅5家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過上限,按照目前比例,房貸不會受到影響。第一檔銀行,建設銀行和郵儲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佔比略微超過了32.5%的紅線,業務調整過渡期均為2年。第二檔中有2家銀行「超標」,分別是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第三檔中僅成都銀行一家觸碰到上限。



供給端收緊,中長期來看,房企資金壓力加大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對銀行房地產余額佔比提出上限要求,將從供給側抑制銀行的放貸沖動,有助於降低銀行房地產風險敞口、提高金融體系韌性和穩健性。從中長期來看,本次新規在房地產行業資金供給端進行了收緊,房地產在融資上會感受到更大的壓力,房企融資渠道、融資能力或是未來其能否快速發展的關鍵。但從目前設定的管理比例要求來看,基本符合2020年的情況,因此對未來市場相關貸款投放額度的影響相對有限。



總體來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只是防禦性制度安排,新規對不同類別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分檔管理,並且給目前不達標的機構充分的整改空間和時間,有助於保持市場平穩有序發展,總體上對市場影響有限。長期來看,房企供給端資金收緊,有助於引導房地產企業從高周轉、高杠桿模式轉向長期經營模式。



研究員:蔡艷平

⑶ 房地產項目中的紅線指什麼

紅線一般是指各種用地的邊界線。

有時也把確定沿街建築位置的一條建內築容線謂之紅線,即建築紅線。它可與道路紅線重合,也可退於道路紅線之後,但絕不許超越道路紅線,在建築紅線以外不允許建任何建築物。

房地產項目牽涉的紅線有用地紅線和建築紅線,用地紅線是指規劃部門審批的用地位置和范圍線,建築紅線指建築物的基地位置控制線。

(3)地產融資紅線擴展閱讀:

房地產項目中的紅線作用:

城市道路系統規劃確定的道路紅線是道路用地和兩側建築用地的分界。

一般來說,道路紅線就是建築紅線。然而,在一些城市,建築紅線被單獨畫在主幹道紅線之外,以將道路的上部空間延伸到兩側,使道路更加開放。

一些公共建築和居住建築應當適當地留出,這有利於人或交通的分布,以及綠化和美化環境。

在建築紅線的控制下,沿街建築前後交錯,既能滿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又能避免城市景觀的單調,使城市建築的形態和街景富於變化。

⑷ 2021年,房地產調控又加了「2道新紅線」,這兩道紅線分別是什麼

先前,我國產生房價上漲局勢的元兇主要是,大水漫灌現行政策肥款。因此,在2008年年末的一輪大加水以後到今年底,我國的居民杠桿率早已超出60%,而2008年的杠桿比率是18%,翻了3倍多。這一數據,早已超出國際性平均,已經迎頭趕上資本主義國家,而增長速度之快,則穩居全球前端。

避免家庭負債率快速上升。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住宅行業杠桿率上升5.6個百分點,由去年底的55.8%上升至61.4%。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標准,如果住宅部門的杠桿率超過65%,金融穩定將受到影響。抑制房價快速上漲,房價與居民負債率的關系基本為正。抑制居民負債率快速上升,就是抑制房價快速上漲。防止資金由實轉虛,引導資金更多投向產業而非房地產。

⑸ 「三道紅線」利劍高懸 房企資金鏈迎大考

數據顯示,歷年1月均為房企債券融資高峰期,今年也不例外,但總體發債規模低於市場預期。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1月房企境內外債券融資累計約1630億元,同比下降5.3%。專家表示,「三道紅線」威力開始顯現,房地產債券今年到期規模增多,對資金鏈帶來考驗。
發力美元債市場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1月房地產企業發行的債券中,境外債券佔54%。貝殼研究院稱,2021年房企融資新規與銀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均處於實施前過渡期。監管更趨嚴格,房企對金融環境預期偏緊。境內融資承壓,房企開年繼續發力美元債市場。
1月房地產企業境內發債平均票面利率為4.75%,環比下降0.28個百分點;境外發債平均票面利率為7.11%,較上月下降0.68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稱,2020年末發布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將加劇房企金融集中度,預計2021年房企融資能力和融資成本將加速分化。
「2021年房企面臨大規模的債券到期,借新還舊壓力較大,故年初不少房企抓住融資成本較低的窗口期加緊發債。」中國指數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副總監劉水說。
境內融資方面,劉水認為,2021年房地產融資仍然處於收緊狀態,在「三道紅線」試點范圍可能擴大的背景下,房企境內債券融資規模將呈現小幅增長,融資成本將大致保持穩定。
境外融資方面,目前房企海外發債只能用來借新還舊,預計2021年該政策仍將延續,因此全年海外債券發行規模將受限於到期規模。受疫情影響,歐美等國家繼續實施寬松貨幣政策,海外流動性較為充裕,2021年房企境外融資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
監管部門此前明確的房企融資「三道紅線」為: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上限為70%、凈負債與股本之比上限為100%、現金與短期債務比上限為1。
償債壓力上升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1月境內外房地產企業債券到期規模約1447億元,較上月增加43.4%,同比增加118.9%。2021年房企償債規模將繼續增加,全年償債壓力上升。
中指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房企到期債務規模將創出近年來新高,而全年到期規模將同比增加16.94%至8888.83億元。由於借新償舊仍為債務償還的主要方式,因此房企紛紛加快債券融資步伐以應對償債高峰的到來。
中信證券分析師認為,目前已有9家境內發債房企發生債券實質違約,雖然大型房企違約案例不多,但重大負面信用事件正頻繁發生。
「未來房地產金融政策將維持偏緊態勢,同時『三道紅線』有可能擴圍,房企應重視現金流管理,積極調整杠桿水平,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提升自身抗風險能力。」劉水建議。

閱讀全文

與地產融資紅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香港天富寶貴金屬官方網 瀏覽:183
4500和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531
匯添富醫療基金001417還能漲嗎 瀏覽:583
2008年鎳價格 瀏覽:145
信託地產通道 瀏覽:396
用車貸款怎麼貸 瀏覽:55
創鑫貸理財 瀏覽:451
投資者的理財意識風險 瀏覽:975
悟空理財與pro 瀏覽:546
股指期貨第四次調整 瀏覽:581
微粒貸貸款的利弊 瀏覽:424
歡樂頌2外匯交易系統 瀏覽:525
信託資金的風險 瀏覽:650
黃金外匯110 瀏覽:193
富人理財方法 瀏覽:627
中山市小額貸款銀行 瀏覽:177
民生銀行電子外匯轉賬 瀏覽:729
外匯轉賬交稅 瀏覽:918
外匯暴利方法 瀏覽:65
廈門諾亞理財 瀏覽: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