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西方金融資本

西方金融資本

發布時間:2021-07-28 22:49:25

① 西方金融機構主要有哪些

西方金融機構體系與職能: http://202.201.48.18/jgxy/jxcgj/yinhang/jy5.php 西方發達國家的金融機構金融業與商品經濟的發展是直接相聯系的,發達的經濟必然有發達的金融系統。西方發達國家經過了幾百年的資本主義商業經濟的發展,房地產金融機構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比較完善、功能齊全、內部構成復雜而又精巧的系統。隨著西方發達國家經濟不斷發展,住房嚴重短缺的矛盾已經克服,其注意力日益集中於住房質量和改良舊房,房地產金融機構的地位也就發生著有利的變化。1.美國在美國,為了鼓勵私人購建房屋,政府一般採取支持貸款機構逐年降低貸款利率和其他一些刺激方式,這種得美國的房地產融資機制不斷健全及完善,從實旆情況來看,其融資方式靈活有效,購建房屋者可普遍利用較為方便和優惠的政策進行房地產融資活動。美國的房地產金融機構主要有三類,即政策的專業信貸機構、商業銀行和非商業銀行的儲蓄信貸機構。(1)政府專業信貸機構這是指美國政府為干預和參與房地產融資活動而設立的永久性的信貸機構,並兼有一些管理職能,主要有兩大機構。①住宅及城市開發部。它是美國政府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建立的一個「二級抵押機構」,以便在更大范圍內為私營部門提供融資方面的服務。它主要通過受該部監督的三個機構向房地產購建者提供資金。這三個機構是「聯邦住宅管理署」、「聯邦全國抵押協會」和「政府國民抵押貸款協會」。這些機構不直接放款,而是通過雙層抵押機制為住房儲蓄貸款協會等機構提供和代理融資服務。當住房儲蓄貸款協會在資金來源不足的情況下,可以用借款人抵押的住房(也稱一級抵押)作擔保,向二級機構申請貸款。二級機構可再用一級抵押品作擔保(也稱二級抵押),向社會發行債券,籌集資金。這樣,美國政府成功地開辟了新的住房融資渠道。雙層抵押,一方面通過公開發行債券,把一部分其他形式的長期資金,如養老金、保險金等轉化為住房投資基金;另一方面通過債券的自由買賣過程,把一部分居民的短期儲蓄轉化為長期資金。近年來,美國的二級抵押機構的經營規模有了相當大的發展,為住房儲蓄貸款協會等房地產金融機構籌措資金50%左右,成為當今美國住房金融業主要資金供給者。②聯邦住宅貸款銀行系統。它成立於20世紀30年代,該系統在美國12個區設立了住宅銀行,成為政府幹預與協調房地產業的金融系統。這些銀行的活動是由總統任命的聯邦住宅貸款銀行理事會控制的。所有聯邦注冊及許多州注冊的儲蓄貸款協會都是該系統的成員。目前,約有20%的互助儲蓄銀行和部分人壽保險公司也加入到該系統中。聯邦住宅貸款銀行理事會代表該系統的12家區域性銀行在金融市場上發行債券及票據籌資為所屬的成員機構提供初級市場,使信用緊縮時不發生資金周轉上的困難,同時,允許系統內的儲蓄貸款協會向該系統貼現,當存款余額下降時,可向該系統借貸,存款余額上升時,即償還該系統的貸款。該系統設立在12個區的住宅銀行主要是吸收社會閑置資金,發放抵押貸款。貸款的形式很多,時間也長短不一,一般為30年。在貸款期間,房主把房地產抵押給銀行,作為今後按合同定期還本付息的保證,如果房主因某種原因無力按時還本付息,銀行可按法律取消房主對房地產抵押贖回權,房主便失去了對房地產的所有權。政府往往根據國力情況,用抬高或降低利率的措施來控制建築業的發展,以達到對整個經濟干預和調節的目的。美國政府的住宅儲蓄貸款銀行開展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則是美國金融市場的一項重大業務,佔用資金相當於美國整個金融市場總資金的1/4。1/5,佔全國房地產建築業的4/5,從而對穩定美國的建築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2)商業銀行美國的商業銀行原被法律禁止從事長期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因為它期限較長(一般為15年至25年,最長的可達35年),流動性較差。後來人們注意到房地產抵押貸款幾乎全部是按分期付款方式償還的,它們的實際償還期要比名義償還期短得多,當這些住宅在轉售時即可收回貸款。此外,在整個住房融資體系中存在著一個可供銀行出售其住宅抵押的二級市場,使銀行在需要資金時能改善資產的流動性,再加上銀行存款的結構中定期存款比例逐漸增大,所以,美國的銀行法對商業銀行從事房地產抵押貸款的限制逐漸放寬。為此,商業銀行也就開始經營房地產抵押貸款業務。目前,美國商業銀行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幾乎佔全部金融系統銀行貸款的1/3,商業銀行對住宅抵押市場的進軍早已使其與儲蓄信貸機構的區分界限在實際中變得模糊不清了。因此,商業銀行也就成為美國住房融資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渠道。(3)非商業銀行的儲蓄信貸機構非商業銀行的儲蓄信貸機構主要吸收長期性儲蓄存款,其資金大部分投放在較長期的房地產抵押貸款上,是美國房地產融資體系的基礎。由於它們的特殊地位,其放款活動的任何變化都會影響整個住宅建築的速度。非商業銀行的儲蓄信貸機構有如下形式:①儲蓄貸款協會。該機構是互助合作性質或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形式,主要是通過開辦各種高利率儲蓄賬戶以鼓勵儲蓄,為住房的建設、購買和維修提供較優惠的貸款。最早的一家儲蓄貸款協會機構1831年出現在費城,以後這種機構逐漸遍布全美國,目前約有4 600多家,數量與規模均僅次於美國的商業銀行。根據儲蓄貸款協會的特性,可劃分為互助的、股份的、參加保險的、未參加保險的以及在聯邦注冊的和在州政府注冊的等不同類型。目前,約有2 000多家儲蓄貸款協會向聯邦政府注冊,另外2 600家向州政府注冊。為了維持流動性,儲蓄貸款協會必須在聯邦住房貸款區域銀行存款,在聯邦儲備地方銀行也應擁有存款。為了保障安全性,聯邦注冊的儲蓄貸款協會必須參加聯邦儲備貸款保險公司的保險。在州注冊的儲蓄貸款協會有投保選擇權,它們大部分選在聯邦儲備貸款保險公司投保,其餘由各州經營的基金會承保。原儲蓄貸款協會的放款業務絕大部分是房地產抵押貸款,故經營狀況對抵押市場的依賴性很大,風險也很大。自1982年以來,儲蓄貸款協會已採用浮動利率抵押貸款,將風險轉給借款人,同時也開辦了其他商業和消費性貸款,並注意改善資產結構。今後該協會仍將是美國房地產融資體系最主要的部分。⑦互助儲蓄銀行。它在美國房地產融資體系中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19世紀初期,互助儲蓄和銀行開始出現在波士頓、費城和紐約等城市,主要吸收小額儲蓄和定期儲蓄,其管理一直都很穩健。到了20世紀80年代,互助儲蓄銀行均參加了存款保險,其中70%在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投保,其餘的在各州保險基金會投保。近年來,美國除了由政府負擔10%。l5%低收入者的住房外,其餘85%。90%的住房由許多私人發展公司建造和經營,而這些由私人經營的住宅所需的資金是通過房地產融資形式獲得的。在取得資金時,需要抵押房地產,所以,目前美國已有5 500萬幢住宅的所有權實際上是儲蓄機構所擁有的,其中主要是儲蓄貸款協會和互助儲蓄銀行,這部分住宅約佔美國住宅總數的2/3。③人壽保險公司。近些年來,美國的人壽保險公司發展很快,該公司把大量的投資集中於大型辦公樓、購物中心和公寓建築的商業抵押貸款上,而把零星的住宅抵押貸款業務轉讓給當地儲蓄機構和銀行。目前,該公司用於不動產和公司債券上的投資占公司總資產的3/4。 7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金融機構的發展出現了以下的趨勢: 1.在業務上不斷創新,並向綜合化方向發展。為了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金融機構不斷推出新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在 業務上由專業化向綜合化發展;同時各國對金融體制進行了改組和整編也使得金融體制中金融機構由專業化向綜合化轉化。 2.跨國銀行的建立使銀行的發展更趨國際化。跨國銀行的發展是金融機構創新的一個主要表現。這是伴隨跨國公司的發展,國際貿易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發展而出現並擴展的。 3.按照《巴塞爾協議》的要求,重組資本結構和經營結構。大多數國家的銀行業已經開始按照《巴塞爾協議》所提出的國際銀行業的行為規范,對金融風險進行控制。 4.兼並成為現代商業銀行調整的一個有效手段。為了適應激烈的競爭,實現優勢互補,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兼並形成一股新的浪潮。 5.銀行性金融機構與非銀行性金融機構正不斷融合,形成更為龐大的大型復合型金融機構。為適應經濟和金融業自身發展的要求,原來的分業經營模式逐步被打破,混業經營,提供全面全能的金融服務成為金融機構創新的主要內容。

② 西方經濟學里關於「資本」的定義是什麼

資本,在經濟學意義上,指的是用於生產的基本生產要素,即資金、廠房、設備、材料等物質資源。在金融學和會計領域,資本通常用來代表金融財富,特別是用於經商、興辦企業的金融資產。廣義上,資本也可作為人類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各種社會經濟資源的總稱。

③ 西方經濟學中的資本和資產

資本與資產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代表著完全不同的內涵。資產,英文為 Asset, 是企業用於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以為投資者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出現在資產負債表的左側,歸企業所有。企業的所謂法人財產權,就是指企業對其控制的資產擁有的所有權。資本,英文為Capital, 是企業為購置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資產的資金來源,是投資者對企業的投入,出現在資產負債表的右側,它為債務資本與權益資本,分別歸債權人和公司所有者(股東)所有,企業對其資本不擁有所有權。

什麼是資本...
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觀點,資本是一種可以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它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是一個特定的政治經濟范疇,它體現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系,因此,資本並不完全是一個存量的概念。然而今天我們來單獨研究宏觀經濟存量核算時,「資本」泛指一切投入再生產過程的有形資本、無形資本、金融資本和人力資本。從投資活動的角度看,資本與流量核算相聯系,而作為投資活動的沉澱或者累計結果,資本又與存量核算相聯系。
資產=資本+其他積累+負債
即:資本+其他積累-資產-負債=資本權益

什麼是資產...
與聯合國SNA中的核算口徑相同,我國資產負債核算中的「資產」指經濟資產。所謂經濟資產,是指資產的所有權已經界定,其所有者由於在一定時期內對它們的有效使用、持有或者處置,可以從中獲得經濟利益的那部分資產。
根據經濟周轉特性的不同,可以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等;根據存在的形態不同,可以分為金融資產與非金融資產,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

④ 中西方金融機構體系的區別和聯系

1、聯系:

中西方文化傳統不同,造成了兩者後來在行政管理諸多領域的不同。中國中央集權體制形成得早,在秦完成統一後即宣告成型。

而西方一直到中世紀都沒有形成有效的中央集權。所以在東方的中國,長期以來都是中央號令和約束地方,中央和地方之間一直呈現的是一種此消彼長的微妙矛盾關系。

不管是古時候的鹽鐵專賣還是改革開放後的分稅制改革,都清晰地體現出了中央和地方之間的這種矛盾。

對應過來,我國的金融監管體制也是按照嚴格的自上而下的邏輯構建的,「一行三會」從幾個方面對金融系統的各個領域進行監管。

一句話,中國的金融監管是出於中央穩定金融領域全局安全,進而保證全國基本面穩定的一種需要。

區別:

中西方不同的金融體制是由中西方不同的國家社會政治體制決定的,西方是個體自由資本主義經濟,市場參與者主體是民企,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或者說是國家資本主義體制領導下的混合特色經濟制度。

西方經濟市場經濟發展到現在,已經非常成熟,現代金融監管制度也發展了幾百年的歷史,最開始是由世界金融中心荷蘭---英國----美國 。

其實現在全世界國家的金融機構設置及業務監管模式,還有金融業態大體都差不多,都是由 保險 證券 銀行業 三大板塊組成的,剩下的就是金融創新程度不一樣導致的金融衍生品發展程度也不一樣。西方的法治環境,監管環境更好更完善,他們的金融產品比較多,業態也比較豐富

(4)西方金融資本擴展閱讀:

反觀西方,其文化傳統上的地區自由主義導致了中央集權遲遲不能產生,所以西方人很長時間里一直都是各自為政的。

後來隨著民族國家的崛起,西方不少國家相繼建立了集權體制,但是從總體上說,西方人的地方自主觀念依然很強烈。

進入市場經濟階段後,西方的很多金融監管機構,不是因為中央要對其加以監管才成立的,反而是在市場化競爭中出現了混亂和惡性競爭,使得這些金融機構聚集在一起公議,討論建立一個能夠維持市場秩序,平衡各方利益的監管主體,這樣,才有了美聯儲等機構的誕生。

雖然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凱恩斯主義政府幹預理論盛行不衰,但是西方傳統的地方和個體自治主義傾向一直是存在的。

⑤ 伊斯蘭金融會代替西方資本主義金融制度嗎

很明確的告訴你絕對不會。
伊斯蘭銀行和金融機構雖具有傳統銀行的作用,但因受到伊斯蘭法規和倫理觀的制約,不收利息,也不給存款者、投資者 以利息,而是採用變通方式獲得利潤。如它禁收利息,卻允許在一定原則和條件下收取費用、酬金和傭金。做為金融機構本身而言就是逐利的,伊斯蘭金融則是通過教義干涉了資本的天性,註定不會持續。而且,伊斯蘭金融不收取利息,但是收取傭金和手續費,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資本要發展肯定需要盈利,沒有盈利企業就會虧損,虧損的企業不可能持續經營。
而當今的金融秩序及交易制度都是建立在西方資本注意金融制度之上的,如今已成為全球通用的國際准則,要改變全球規則,挑戰西方的主導地位是很困難的。而且,現在也沒有其他金融理論和制度能替代西方金融制度。

⑥ 全球金融巨頭都有誰

洛克菲勒財團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壟斷為基礎,通過不斷控制金融機構,把勢力范圍伸向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美國最大的壟斷集團。創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蘭開辦煉油廠,1870年以該廠為基礎,擴大組成俄亥俄標淮(原譯美字)石油公司,又很快壟斷了美國的石油工業,並以其獲得的巨額利潤,投資於金融業和製造業,經濟實力發展迅猛。資產總額在1935年僅66億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億美元,25年中增長了11.5倍。其後又繼續獲得巨大發展,1974年資產總額增達3305億美元,超過了摩根財團,躍居美國十大財團的首位。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屬於洛克菲勒財團。
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財團是以銀行資本控制工業資本的典型。它擁有一個龐大的金融網,以大通曼哈頓銀行為核心,下有紐約化學銀行、都會人壽保險公司以及公平人壽保險公司等百餘家金融機構。通過這些金融機構,直接或間接控制了許多工礦企業,在冶金、化學、橡膠、汽車、食品、航空運輸、電訊事業等各個經濟部門以及軍火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軍火公司有: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馬丁·馬里埃塔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制)、斯佩里·蘭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財團還單獨或與其他財團共同控制著聯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國航空公司、環球航空公司和東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機以後,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同美國壟斷資本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給洛克菲勒財團以沉重打擊。該財團採取各種措施挽回這種不利的局面。首先參與美國國內石油的開發,爭取國內沿海地區近海油田的租賃權,1976年獲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賃地130萬英畝。又與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共同開發英國北海油田。它還滲入能源工業的其他有關部門。此外,還大力向石油化學工業發展。
洛克菲勒財團不但在經濟領域里占統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著美國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它還通過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等組織,向教育、科學、衛生以至藝術
洛克菲勒財團 帝國大廈
和社會生活各方面滲透,以擴大其影響。
但是洛克菲勒財團80年代以來,經濟實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隨之下降,已為摩根財團所超過。主要是因為美國財團互相滲透,洛克菲勒財團所屬的大企業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銀行如大通曼哈頓銀行等,都已受到別的財團的滲透而成為共同控制的企業。

摩根財團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為統治美國經濟的壟斷資本財團。創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資財的基礎上,1871年與人合夥創辦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從事投資與信貸等銀行業務。1894年合夥人逝世,由其獨資經營,1895年改名為J.P.摩根公司,並以該公司為大本營,向金融事業和經濟各部門(諸如鋼鐵、鐵路以及公用事業等)擴張勢力,開始形成壟斷財團。1912年,摩根財團控制了金融機構13家,合計資產總額30.4億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實力為最雄厚,稱雄於美國金融界,華爾街的金融老闆稱摩根公司為「銀行家的銀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摩根財團大發橫財,戰後以其雄厚的金融資本,滲入國民經濟各個部門;30年代,摩根財團所控制的大銀行、大企業的資產總額占當時美國八大財團的50%以上。
由於財團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其他財團又無不以摩根財團為進攻的主要目標,因而其實力地位相對下降,曾一度為洛克菲勒財團所超過。為挽回頹勢,它採取了多種措施。在金融方面,利用雄厚的金融基礎,擴展實力。在工業方面,積極開拓新興技術工業,60年代以來,在電子計算機、高速復印機和微型膠卷等工藝部門中,已躍居首位。財團所屬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是全世界生產電子計算機最大的企業。財團原來基礎較好的電器設備、電力設備和原子能設備等工業也取得很大發展。在軍火工業方面,摩根財團控制的通用電氣公司、通用動力公司和格魯曼飛機公司,名列美國國防部最大軍火承包商的前茅。至70年代後期,摩根財團的信託資產迅速增長,大大超過了其他財團,加以電子計算機等尖端技術工業的興起,又使該財團的經濟實力成倍增長。摩根財團不論在控制的企業數目和擁有的資產方面,又都凌駕於洛克菲勒財團之上。
摩根財團在金融業方面擁有雄厚的基礎。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國銀行之一,在國內有10個子公司和許多分支行,還有1000多個通信銀行。在國外約20個大城市設有支行或代表處,在近40個國家的金融機構中擁有股權。其經營特點是大量買賣股票和經營巨額信託資產。它控制著外國37個商業銀行、開發銀行、投資公司和其他企業的股權。此外,還有製造商漢諾威公司、紐約銀行家信託公司以及西北銀行公司、謹慎人壽保險公司以及紐約人壽保障公司等。在工礦企業方面主要有國際商業機器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美國鋼鐵公司以及通用汽車公司等;在公用事業方面則有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南方公司。

第一花旗銀行財團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戰後興起的東部大財團。歷史雖短,但其控制的資產總額已超過幾家老財團,躍居十大財團的前列。該財團以第一花旗銀行為核心,依靠它的巨額資金,向軍火工業(如火箭、導彈以及飛機等)和民用工業(如電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擴張勢力,控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業和大公司。它也是對外擴張最活躍的財團之一。
第一花旗銀行的前身是創立於1812年的紐約花旗銀行,該行為華爾街最老的銀行之一。至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受斯蒂爾曼和洛克菲勒兩大家族的控制,作為標准石油系統(美孚石油系統)資金調度中心,並因此獲得迅速發展。30年代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業務一蹶不振。在50年代發生的企業兼並浪潮中,它又重新活躍起來,1955年與紐約第一國民銀行合並,更名為紐約第一花旗銀行,1962年改用現名。以該銀行為核心形成了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擠入美國十大財團的行列。
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所以發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由於該財團的經濟實力是由第一花旗銀行同與軍火生產有密切關系的大公司和大企業所構成。它所控制的從事軍火生產的波音公司和聯合飛機公司,除生產大型民航客機外,歷來都是美國主要的軍火承包商,主要承包噴氣式轟炸機、民兵Ⅲ洲際導彈、阿波羅計劃以及製造火箭和宇宙空間發射器等軍用產品,每年從軍事訂貨中獲得驚人的高額利潤。財團所屬其他企業還有大西洋里奇菲爾德石油公司(與摩根財團共同控制)、菲利普斯石油公司(與摩根財團共同控制)、施樂公司、明尼蘇達采礦與製造公司、履帶拖拉機公司(與摩根財團和杜邦財團共同控制)以及生產電子計算機的國民現金出納機公司。在商業方面則有彭尼公司(與摩根財團共同控制)和珠寶商店(與芝加哥財團共同控制)。上述企業都在國內外居於壟斷地位。

杜邦財團
(Du pont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由杜邦家族組成的依靠化學工業和軍火工業起家的財團。創始人為法國移民E.I.杜邦·德內穆爾。他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逃到美國,1802年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市創辦杜邦公司,經營火葯生意;經過杜邦家族5代人的經營,終於使杜邦公司變成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資產從戰前的7500萬美元增加到1918年的3億美元;成為當時最大的壟斷公司之一。杜邦財團也由此形成。1935年,杜邦財團的資產總額增達26.3億美元,在當時的美國八大財團中居於第六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杜邦財團從五角大樓獲得價值210億美元的軍事訂貨,戰後又參加原子彈的製造,經濟實力大為增強,在十大財團中躍居第五位;但至60年代,由於財團之間的競爭加劇,杜邦財團的地位下降,退居第九位。
杜邦財團的經濟實力以工礦業為主。1974年該財團的工礦企業資產占其資產總額的69%。工業資本又主要集中在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杜邦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化學公司,其所需原料80%是石油。自1973年以來,一再受到石油危機的沖擊。80年代以來,該公司轉向發展塑料工業和大力開展科學研究,生產不以石油為原料的產品,如用微生物發酵生產合成纖維等。杜邦財團的另一家大公司通用汽車公司(與摩根財團共同控制),是美國規模最大的汽車公司。
杜邦財團的銀行資本較其他財團薄弱,缺少一個資金雄厚的金融機構作為核心,長期來,其金融業務不得不依附於摩根財團和其他財團提供資金。杜邦財團是一個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財團基本上是由杜邦家族組成,其資本多半是家族的財富。所有重要職務都為家族的成員所控制,直到70年代上半期;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才相繼由外界「能人」擔任。
杜邦家族是美國最古老、最富有、最奇特的財富家族。這個家族至今已保持了200年長盛不衰,世所罕見。20世紀90年代杜邦家族控制財富1500億美元,出了250個大富豪,50個超級富豪。其家族創始人是伊雷內.杜邦,靠製造火葯發財,後來因一次火葯大爆炸,家族財富盪然無存。20世紀初杜邦家族出了杜邦「三巨頭」。他們再次創業,將家族帶入史無前例的鼎盛時期。這個家族視家族財富為第二生命,權力傳代非常獨特。在第三代中,家族內部至少有10對堂表親之間的婚配,成為美國近親聯姻最多的大家族。

波士頓財團
(Bosto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也是美國最老的壟斷財團之一。它是由19世紀經營奴隸貿易而致富的波士頓地區的洛威爾、勞倫斯、亞當斯以及洛奇等家族同新興的肯尼迪家族聯合組成的。當時,這幾個家族把從海外殖民掠奪中積累起來的巨額資金投資於商業銀行、保險事業和投資公司,並依靠這些金融機構提供資金,經營紡織、製革、製鞋、服裝、食品以及化工等輕紡工業。由於輕紡工業發展迅速,至20世紀初,波士頓這幾家世代互相通婚的家族,便以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為核心,形成了波士頓財團。
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創立於1859年。1903年與馬薩諸塞銀行合並後,仍稱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它是美國最早的一家跨國銀行。除銀行外,波土頓財團還擁有4家著名的保險公司,以約翰·漢科克互惠人壽保險公司和馬薩諸塞互惠人壽保險公司為最大。
波士頓財團在工礦企業方面的實力不及東部大財團。它所控制的工業原來主要是輕紡工業,從50年代起,利用麻省理工學院的科研成果發展新興技術工業,從輕紡工業轉向電子、光學、空間、導彈等方面發展。例如它所控制的特克斯特隆公司,戰後兼並了許多中小公司,實力壯大,經營方向也由輕紡工業轉向宇航工業和電子工業發展,成為擁有70多家子公司的多樣化公司。它既製造航空和宇航產品、各種電子部件、飛機部件,又經營鍾表發條、傢具和家禽等行業。它的一家於公司貝爾宜升飛機公司,是一家軍火出口商,為五角大樓和外國製造直升飛機。波士頓財團在發展新興技術工業方面具有優越的技術力量,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著名大學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動了波士頓地區尖端工業的發展。其所屬特克斯特隆公司、雷錫昂公司和波拉羅伊德公司等,由於新興技術工業的刺激,經濟實力增長很快。在政治上,波士頓財團曾聯合洛克菲勒財團支持J.F.肯尼迪擔任總統。肯尼迪入主白宮,替波土頓財團爭得大批軍事訂貨,引起摩根財團的強烈不滿。1963年11月盟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給波士頓財團一大打擊,使它在同其他財團的競爭中地位不斷下降。

梅隆財團
(Mello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以梅隆家族為中心,以金融起家的大壟斷資本集團。創始人T.梅隆於1869年創辦托馬斯.梅隆父子銀行,發展迅速。1902年改名梅隆國民銀行是梅隆財團賴以起家的金融支柱。它以此為起點,逐步與工業資本融合,財團逐步形成。梅隆財團所控制的金融機構,除梅隆國民銀行外,還有匹茲堡國民銀行和通用再保險公司。長期來,梅隆財團通過這些金融機構控制了匹茲堡地區的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
梅隆財團所控制的工礦企業,資格最老的是美國鋁公司。它的前身是匹茲堡冶煉公司,1890年就為梅隆父子銀行所控制。1910年以來,美國鋁公司一直壟斷著美國鋁的生產,是梅隆財團的工業支柱之一。另一個重要工業支柱是海灣石油公司。它是美國最大的石油壟斷企業之一,主要業務包括石油開采、提煉、運輸和銷售;80年代以來擴大了石油化工和乙烯的生產能力,在美國化學公司中占第三位。梅隆財團在鋼鐵工業生產中也佔有一定的地位,擁有阿姆科鋼鐵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克利夫蘭財團共同控制)、國民鋼鐵公司(與克利夫蘭財團共同控制)及惠靈—匹茲堡鋼鐵公司、阿勒格尼—勒德盧姆工業公司等4家大鋼鐵公司。此外,財團還擁有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共同控制)、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與洛克菲勒、芝加哥及克利夫蘭財團共同控制)及羅克韋爾國際公司。羅克韋爾公司末受任何財團滲透,專門設計和製造飛機、導彈以及火箭,長期以來一直是五角大樓和國家宇航局的主要承包商,獲利甚巨。

克利夫蘭財團
(Cleveland Finan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以所在地克利夫蘭得名。
19世紀後半葉,克利夫蘭地區的幾家相互密切聯系的富豪家族,主要有馬瑟、漢納、漢弗萊、伊頓等家族,利用當地豐富的煤鐵資源,創辦鋼鐵工業,獲得巨額利潤後,又投資於銀行業,並向橡膠工業和鐵路運輸方面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具備了財團的條件,1935年擁有資產14億美元,為當時美國的第八家財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獲得進一步發展,1955年資產增達157億美元,上升為美國第六家財團。60年代,由於財團所處的地區限制,實力衰退。
克利夫蘭財團的經濟實力以鋼鐵、橡膠、鐵路運輸等部門為主,在美國基本工業中有一定的地位。鋼鐵工業是該財團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制了美國最大10家鋼鐵公司中的4家,即共和鋼鐵公司、萊克斯—楊斯頓公司、阿姆科鋼鐵公司(與梅隆財團、洛克菲勒財團共同控制)和國民鋼鐵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制)。克利夫蘭財團在美國橡膠工業中也有重要利益,美國最大的兩家橡膠公司——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和費爾斯通輪胎橡膠公司,均為克利夫蘭和其他財團共同控制。克利夫蘭財團金融資本薄弱,它擁有的克利夫蘭信託公司等5家金融機構,實力有限,籌措資金只得仰賴東部財團,特別是摩根財團的金融機構。

芝加哥財團
(Chicago Finan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美國中西部地區的財團。20世紀初期,由當地的富豪家族麥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新興的克朗家族組成,以芝加哥地區為活動中心而得名。
芝加哥地區氣候適宜,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於發展農牧業,很早就成為美國重要的糧食區和牲畜區。農業和畜牧業發達,肉類加工和農業機械工業隨之發展,很快就使芝加哥地區成為僅次於紐約的工商業中心和金融中心。這些富豪家族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壟斷財團。1935年擁有資產43億美元,在當時美國八大財團中居於第四位。
芝加哥財團的金融實力比較雄厚,擁有5家大銀行:大陸伊利諾伊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哈里斯銀行公司、北方信託公司以及美國銀行公司。此外,還有兩家保險公司:西納(CNA)金融公司和各州保險公司。近年來,芝加哥財團受到華爾街大財團的排擠,金融實力遠不如前。大陸伊利諾伊公司受到摩根財團的滲透,已成為兩家財團共同控制的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又為洛克菲勒財團所控制,芝加哥財團實際上已從屬於這兩個大財團。
芝加哥財團所控制的工業部門,主要是農產品加工工業和傳統的農業機械製造業以及以農業地區為對象的商業。在農產品加工工業方面,它控制了12家肉類加工公司,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埃斯馬克公司和聯合食品公司。在農業機械方面,它擁有國際收割機公司、履帶拖拉機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兩家財團共同控制)以及迪爾公司。這3家農業機械公司生產的拖拉機佔全國拖拉機銷售市場的60%。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芝加哥財團在石油工業方面的擴展引人注目,它在屬於洛克菲勒財團的印第安納標准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公司擁有大量投資,而且有重要的人事結合。
芝加哥財團在商業方面佔有重要地位。擁有西爾斯—婁巴克公司、聯合百貨公司、珠寶商店和馬歇爾·菲爾德公司等巨大的商業零售公司。西爾斯—婁巴克公司創立於1866年,20世紀初經營郵購業務獲得巨大發展,零售商店和供應點遍及美國各地,1982年公司資產增366億美元,全年銷售額300億美元,在美國的百貨公司中居於首位。

加利福尼亞財團
(California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倔起的新興大財團,包括美洲銀行集團、舊金山集團及格杉磯集團。這三個集團的經濟實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加利福尼亞州軍火工業的迅速發展而獲得急劇增長,特別是金融資本的增長速度尤為驚人,形成以美洲銀行為金融中心的大財團。1974年擁有資產1671億美元,在美國十大財團中居第三位,在美國的政治、經濟生活中起著主要作用。它與南部財團組成一股新興的軍火工業集團勢力,成為與東北部老財團相抗衡的力量。
加利福尼亞財團的金融資本極為雄厚,擁有的主要商業銀行有美洲銀行、西方銀行公司、安全太平洋公司以及舊金山地區的韋爾斯·法戈公司和克羅克國民公司等。
美洲銀行是加利福尼亞財團的金融核心,其前身為義大利移民後裔A.P.基安尼尼於20世紀初所創辦的義大利銀行。由於業務的迅速發展,至20年代就成為美國西部最大的銀行;30年代初,與加利福尼亞美洲銀行合並,改名為美洲銀行(全稱美洲國民信託儲蓄銀行)。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它帶來了巨額利潤,超過了當時紐約的大通國民銀行,成為美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只是美洲銀行的最大表決權已為摩根財團和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所控制,加利福尼亞財團在美洲銀行的勢力遠不如前。
加利福尼亞財團所控制的工礦企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以農業和采礦業為主;大戰期間和戰後,由於加利福尼亞州已成為美國最大的軍火生產基地,該財團所控制的工業公司以軍火生產為主。例如洛克希德飛機公司、利頓工業公司以及諾斯羅普公司。這些公司都是美國前十名的軍火商和軍火出口商。戰後,洛克希德飛機公司在美國國防部的軍火訂單中,長期居於首位。但是這些生產軍火的公司的控制權,逐漸落入東部大財團的手裡,加利福尼亞財團的實力地位已相對下降。

得克薩斯財團
(Texas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得克薩斯州倔起的一個新財團,主要是依靠石油工業和軍火工業發展起來的。以K.W.麥基遜、S.理查遜、H.L.亨特、J.柏朗、J.A.埃爾金斯等創立的家族為代表。
得克薩斯財團的銀行資本比較薄弱,雖擁有4家銀行和3家保險公司,但沒有形成強大的金融中心。4家銀行是:達拉斯第一國民銀行、休斯敦第—城市國民銀行、達拉斯共和國民銀行和得克薩斯商業銀行。得克薩斯財團所控制的工礦企業以休斯頓的坦尼科公司為最大。它本是美國最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公司,現已發展成多種經營的綜合公司,該公司因受到洛克菲勒財團的滲透,已成為兩家財團共同控制的公司。在軍火工業方面,得克薩斯財團控制了兩家著名的公司。一家是LTV公司(原譯林—特姆科—沃特公司),創辦人J.J.林,善於兼並,在1960年兼並特姆科飛機製造公司,後又於1961年兼並沃特公司(製造飛機和導彈)。80年代以來進行多樣化經營,但仍以製造軍火為主,獲利甚厚,發展迅速。另一家為休斯飛機公司,創辦於1933年,經營業務本限於設計和實驗性製造,1942年才開始商業性生產,製造飛船、偵察攝影機以及各種飛機零件。80年代上半期,該公司生產的電子控制系統和其他電器部件,在美國飛機製造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因此該公司生意興隆,營業額大增。此外,得克薩斯財團還擁有一些生產尖端技術工業產品的公司,如得克薩斯儀器公司。

以及華爾街的著名投行:高盛等,另外還有:巴菲特、索羅斯、羅傑斯等等

⑦ 請問西方金融機構主要有哪些

西方發達國家經過了幾百年的資本主義商業經濟的發展,房地產金融機構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比較完善、功能齊全、內部構成復雜而又精巧的系統。隨著西方發達國家經濟不斷發展,住房嚴重短缺的矛盾已經克服,其注意力日益集中於住房質量和改良舊房,房地產金融機構的地位也就發生著有利的變化。 1.美國 在美國,為了鼓勵私人購建房屋,政府一般採取支持貸款機構逐年降低貸款利率和其他一些刺激方式,這種得美國的房地產融資機制不斷健全及完善,從實旆情況來看,其融資方式靈活有效,購建房屋者可普遍利用較為方便和優惠的政策進行房地產融資活動。美國的房地產金融機構主要有三類,即政策的專業信貸機構、商業銀行和非商業銀行的儲蓄信貸機構。 (1)政府專業信貸機構這是指美國政府為干預和參與房地產融資活動而設立的永久性的信貸機構,並兼有一些管理職能,主要有兩大機構。 ①住宅及城市開發部。它是美國政府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建立的一個「二級抵押機構」,以便在更大范圍內為私營部門提供融資方面的服務。它主要通過受該部監督的三個機構向房地產購建者提供資金。這三個機構是「聯邦住宅管理署」、「聯邦全國抵押協會」和「政府國民抵押貸款協會」。這些機構不直接放款,而是通過雙層抵押機制為住房儲蓄貸款協會等機構提供和代理融資服務。當住房儲蓄貸款協會在資金來源不足的情況下,可以用借款人抵押的住房(也稱一級抵押)作擔保,向二級機構申請貸款。二級機構可再用一級抵押品作擔保(也稱二級抵押),向社會發行債券,籌集資金。這樣,美國政府成功地開辟了新的住房融資渠道。雙層抵押,一方面通過公開發行債券,把一部分其他形式的長期資金,如養老金、保險金等轉化為住房投資基金;另一方面通過債券的自由買賣過程,把一部分居民的短期儲蓄轉化為長期資金。近年來,美國的二級抵押機構的經營規模有了相當大的發展,為住房儲蓄貸款協會等房地產金融機構籌措資金50%左右,成為當今美國住房金融業主要資金供給者。 ②聯邦住宅貸款銀行系統。它成立於20世紀30年代,該系統在美國12個區設立了住宅銀行,成為政府幹預與協調房地產業的金融系統。這些銀行的活動是由總統任命的聯邦住宅貸款銀行理事會控制的。所有聯邦注冊及許多州注冊的儲蓄貸款協會都是該系統的成員。目前,約有20%的互助儲蓄銀行和部分人壽保險公司也加入到該系統中。 聯邦住宅貸款銀行理事會代表該系統的12家區域性銀行在金融市場上發行債券及票據籌資為所屬的成員機構提供初級市場,使信用緊縮時不發生資金周轉上的困難,同時,允許系統內的儲蓄貸款協會向該系統貼現,當存款余額下降時,可向該系統借貸,存款余額上升時,即償還該系統的貸款。該系統設立在12個區的住宅銀行主要是吸收社會閑置資金,發放抵押貸款。貸款的形式很多,時間也長短不一,一般為30年。在貸款期間,房主把房地產抵押給銀行,作為今後按合同定期還本付息的保證,如果房主因某種原因無力按時還本付息,銀行可按法律取消房主對房地產抵押贖回權,房主便失去了對房地產的所有權。政府往往根據國力情況,用抬高或降低利率的措施來控制建築業的發展,以達到對整個經濟干預和調節的目的。美國政府的住宅儲蓄貸款銀行開展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則是美國金融市場的一項重大業務,佔用資金相當於美國整個金融市場總資金的1/4。1/5,佔全國房地產建築業的4/5,從而對穩定美國的建築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2)商業銀行美國的商業銀行原被法律禁止從事長期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因為它期限較長(一般為15年至25年,最長的可達35年),流動性較差。後來人們注意到房地產抵押貸款幾乎全部是按分期付款方式償還的,它們的實際償還期要比名義償還期短得多,當這些住宅在轉售時即可收回貸款。此外,在整個住房融資體系中存在著一個可供銀行出售其住宅抵押的二級市場,使銀行在需要資金時能改善資產的流動性,再加上銀行存款的結構中定期存款比例逐漸增大,所以,美國的銀行法對商業銀行從事房地產抵押貸款的限制逐漸放寬。為此,商業銀行也就開始經營房地產抵押貸款業務。目前,美國商業銀行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幾乎佔全部金融系統銀行貸款的1/3,商業銀行對住宅抵押市場的進軍早已使其與儲蓄信貸機構的區分界限在實際中變得模糊不清了。因此,商業銀行也就成為美國住房融資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渠道。 (3)非商業銀行的儲蓄信貸機構非商業銀行的儲蓄信貸機構主要吸收長期性儲蓄存款,其資金大部分投放在較長期的房地產抵押貸款上,是美國房地產融資體系的基礎。由於它們的特殊地位,其放款活動的任何變化都會影響整個住宅建築的速度。非商業銀行的儲蓄信貸機構有如下形式: ①儲蓄貸款協會。該機構是互助合作性質或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形式,主要是通過開辦各種高利率儲蓄賬戶以鼓勵儲蓄,為住房的建設、購買和維修提供較優惠的貸款。 最早的一家儲蓄貸款協會機構1831年出現在費城,以後這種機構逐漸遍布全美國,目前約有4 600多家,數量與規模均僅次於美國的商業銀行。根據儲蓄貸款協會的特性,可劃分為互助的、股份的、參加保險的、未參加保險的以及在聯邦注冊的和在州政府注冊的等不同類型。目前,約有2 000多家儲蓄貸款協會向聯邦政府注冊,另外2 600家向州政府注冊。為了維持流動性,儲蓄貸款協會必須在聯邦住房貸款區域銀行存款,在聯邦儲備地方銀行也應擁有存款。為了保障安全性,聯邦注冊的儲蓄貸款協會必須參加聯邦儲備貸款保險公司的保險。在州注冊的儲蓄貸款協會有投保選擇權,它們大部分選在聯邦儲備貸款保險公司投保,其餘由各州經營的基金會承保。原儲蓄貸款協會的放款業務絕大部分是房地產抵押貸款,故經營狀況對抵押市場的依賴性很大,風險也很大。 自1982年以來,儲蓄貸款協會已採用浮動利率抵押貸款,將風險轉給借款人,同時也開辦了其他商業和消費性貸款,並注意改善資產結構。今後該協會仍將是美國房地產融資體系最主要的部分。 ⑦互助儲蓄銀行。它在美國房地產融資體系中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19世紀初期,互助儲蓄和銀行開始出現在波士頓、費城和紐約等城市,主要吸收小額儲蓄和定期儲蓄,其管理一直都很穩健。到了20世紀80年代,互助儲蓄銀行均參加了存款保險,其中70%在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投保,其餘的在各州保險基金會投保。近年來,美國除了由政府負擔10%。l5%低收入者的住房外,其餘85%。90%的住房由許多私人發展公司建造和經營,而這些由私人經營的住宅所需的資金是通過房地產融資形式獲得的。在取得資金時,需要抵押房地產,所以,目前美國已有5 500萬幢住宅的所有權實際上是儲蓄機構所擁有的,其中主要是儲蓄貸款協會和互助儲蓄銀行,這部分住宅約佔美國住宅總數的2/3。 ③人壽保險公司。近些年來,美國的人壽保險公司發展很快,該公司把大量的投資集中於大型辦公樓、購物中心和公寓建築的商業抵押貸款上,而把零星的住宅抵押貸款業務轉讓給當地儲蓄機構和銀行。目前,該公司用於不動產和公司債券上的投資占公司總資產的3/4。 7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金融機構的發展出現了以下的趨勢: 1.在業務上不斷創新,並向綜合化方向發展。為了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金融機構不斷推出新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在 業務上由專業化向綜合化發展;同時各國對金融體制進行了改組和整編也使得金融體制中金融機構由專業化向綜合化轉化。 2.跨國銀行的建立使銀行的發展更趨國際化。跨國銀行的發展是金融機構創新的一個主要表現。這是伴隨跨國公司的發展,國際貿易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發展而出現並擴展的。 3.按照《巴塞爾協議》的要求,重組資本結構和經營結構。大多數國家的銀行業已經開始按照《巴塞爾協議》所提出的國際銀行業的行為規范,對金融風險進行控制。 4.兼並成為現代商業銀行調整的一個有效手段。為了適應激烈的競爭,實現優勢互補,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兼並形成一股新的浪潮。 5.銀行性金融機構與非銀行性金融機構正不斷融合,形成更為龐大的大型復合型金融機構。

⑧ 中國資本市場和西方資本市場有哪些區別

中國資本市場和西方資本市場的主要區別:
一是發展歷程的不同。中國的資本市場只有20多年的歷史(盡管清朝末期、民國時期也有債券、股票交易,但未能延續下來,與當代中國的資本市場沒有什麼繼承性),是一個學習型、引進型、追趕型的資本市場;而西方的資本市場有300多年的歷史,發展十分成熟,各種制度十分完善,盡管有各種各樣的危機,但終究不會出大問題。
二是發展的環境、制度不同。首先是體制不同,中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資本市場能夠較好地體現、落實國家和共產黨的戰略意圖,國家的5年計劃、中長期規劃等等,都是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依據,國家要集中資源重點支持上海、深圳、北京等極少數城市的資本市場發展,交易所、金融機構主要集中在這些城市;西方信奉自由的市場體制,政府、政黨對資本市場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弱,有一套市場形成的制度,金融中心主要是依靠競爭形成的,不是主要依靠國家的政治力量來布局的。其次是資本市場所依賴的實體經濟的情況不同,包括中國的大國經濟特徵、追趕型的經濟特徵、城市化與工業化的特徵,等等。再次,是資本市場的結構、機構、實力的不同。還有,資本市場的文化不同。

⑨ 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資本是什麼

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資本是工業資本和銀行資本融合形成的資本。

壟斷組織擁有雄厚的資本實力並掌握著先進的科學技術,使生產具有空前龐大的規模。但社會有效需求,卻由於國民收入分配嚴重不均限制了社會實際消費能力的增長而落後於生產發展,這就使生產的擴大日益受到市場容量的限制。

因此,壟斷組織越來越需要利用國家的力量,採取擴大國家投資、國家消費、國家資本輸出和獎出限入的貿易政策等各種形式,替壟斷企業不斷地擴大國內外市場。



(9)西方金融資本擴展閱讀:

在現代條件下,壟斷資本主義各種矛盾的深化,是西方國家的國家干預主義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原因。此外,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也對西方國家國家干預主義的發展產生強烈的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系列共產主義國家出現,發達國家內工會組織力量的加強,西方國家採取福利國家的一整套社會改良措施,以調節勞資關系,緩和階級矛盾。

隨著舊殖民體系的瓦解和民族主義國家的興起,西方國家也採取各種新形式,進行經濟滲透,施加政治影響,以維護自己在原殖民地的利益。

⑩ 西方資本近年來的經濟情況

這次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現在世界的輿論是,由於中國主要以出口拉動經濟增長,西方經濟放緩,需求減少,中國經濟也將受到嚴重打擊。我的看法是,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不但不會對中國經濟整體造成損失,而且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們知道,中國對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出口,主要是輕工業品的出口。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重工業品的出口,主要還是第三世界國家,對歐美的出口還很少。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生經濟危機,是會對中國輕工業品的出口造成損失。但中國不像西方,工人就是「無產階級」。中國的工人,主要是農民,是「有產者」。有活干出去幹活,無活干回家種地。現在的農村,由於中央政策的傾斜,生活也在改善。農產品價格上漲,正好可以多種地,「平抑物價」。西方的經濟危機,對中國的主要影響,主要還是金融業。吸取經驗教訓,限制信貸規模,平穩發展。對中國經濟的過熱,剛好起到降溫、軟著陸的作用。由於美國的通貨膨脹、美元的貶值,預計石油黃金等資源類產品,還會上漲。石油黃金等資源類以美元計價的產品漲價,本身就是美元貶值,或者說是針對中國的發展,或者說是中國的需求引起的,與美國的需求減少幾乎是無關的。回調之後必定還會再上漲。

●中國當前的社會現狀
現在的中國,資本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國有資本,官僚資本,買辦資本,外國資本,民族資本,黑社會資本等。國有獨資既是國有資本。象山西喬家大院這樣的文保單位,是不得作為企業資產經營,還是被祁縣人民政府出讓了喬家大院經營權,縣長大人充當法人代表。這就是典型的官僚資本。各種「合資」都可歸結為「買辦資本」。各種外資獨資都是 「外國資本」。象華為這樣的企業可以歸為「民族資本」。象全國各地的「洗浴中心」,哪個不帶有黑社會性質?沒有黑社會撐腰,哪家都別想經營下去。這就是黑社會資本。98年以前,除了農村,老百姓手裡都有點存款富裕。自從98年之後,「精英」們要發展資本主義,要拔苗助長,就要把人民手中的錢榨取出來,就有了房改、醫改,教育改革。醫改,教育改革最多讓人們上不起學,提前死掉,欠點錢。而房改,尤其是70%的房貸,對中國經濟危害最大。我所說的拔苗助長,主要說的就是這個。房價不但炒了起來,幾十萬元的房貸,將壓得普通百姓一輩子不得翻身。由於人民負債,消費萎縮,房價虛高,隨時都會發生經濟危機。縱觀新中國的歷史,都是因為基建規模的擴大而引起的通貨膨脹。那些外資的進入,外貿的增加,流動性過剩而引起的通貨膨脹,都是利益相關者為轉移視線的說辭。沒有基建規模的擴大,而拉動各行各業的物價上漲,外資進入的再多,它會專挑你的青菜蘿卜豬肉去買嗎?青菜蘿卜豬肉關繫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感覺比較真實。細想下,中國還有什麼沒漲價?所以,如果國家大的基建項目不能下馬,那麼房地產的火熱,必須得壓制住。控制不住,經濟危機就不可避免。不能因為資本的貪婪,而任其發展,最終危害中國經濟。現在的中國,資本的貪婪已經為所欲為,已經發展到毀壞烈士陵墓的地步。政府官員的腐敗、司法不公、黒社會猖獗、社會風氣的墮落程度,是建國近60年所僅見。難道任其發展到毀滅新中國嗎?以胡錦濤在國際事務中的睿智,在國內的不作為是說不過去的。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大亂達到大治。又說,叫牛鬼蛇神先跳出來吧。我以前就說,現在的政府是「新政府,老官員」。看國內的政績,要等到下個五年任期。可以說,今年三月人代會之後的五年,將是中國社會大治理的五年。如果現在中國社會任其發展下去,只能稱其為普京式人物,而不能稱其為中國傑出的政治人物。我相信是後者。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必定是西方資本主義的掘墓人
中國的社會現狀,雖然各種資本快速發展,但還是以國有資本佔主體。國有資本還是佔主導地位。雖然社會的混亂程度是是建國近60年所僅見,但這些相對於美國的透支,還僅僅是疥癬之瘡,剜除即可。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已經是病入骨髓,非得換器官不可。對於中國的政治體制,也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時候了。胡錦濤的元旦講話,是對「文革」的揚棄,與先高調堅持「三個代表」,再抓捕陳良宇,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是胡錦濤的下個五年任期的政治宣言,即政治體制改革,基層實行民主選舉。我認為最好的做法,就是對縣級以下政權實行「集中民主制」。即在堅持共產黨的領導下,一、二把手讓人民差額選舉。這樣,可以有效去處地方領導只對上負責,而不對下負責的態勢。前兩天看到「山東河南四川農民購買彩電冰箱手機將獲補貼」信息中,也證明了中國政府在積極應對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到來。根據中國老的做法,先是試點,然後是總結經驗(推廣試點),最後就是全面推廣。這兩天又看到了財政部對節能燈推廣的大幅度補貼。其實這都是對我國的企業補貼,讓我國的企業更好的發展。這也印證了我以前的帖子「15年,再造一個中國」的正確性:中央補貼農業,在某種意義上也其實是在拯救中國自己的企業。對於中國的統一,由於小馬的「總統」當選,為了第二個任期,五年內,宣傳的口號應該還是「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原則。中國的統一大業,可能會延長到2016年左右。中國在發展中國家以當地的經濟建設換取資源,也讓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人權」的叫囂,顯得蒼白無力。預計第三世界國家也將進入一個發展高潮。10至20年後,當中國的低價高性能軍工產品能夠擊敗西方國家的高級軍工產品時,由於軍火交易讓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取不到高額利潤,那麼,世界的沖突將會減少。20年之後和諧世界將會實現。30年之後,世界將進入「大同社會」。

閱讀全文

與西方金融資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天基金的子賬戶怎麼用 瀏覽:516
挪用公款購買理財產品 瀏覽:233
比較好的貴金屬交易平台 瀏覽:191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