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關村有哪些比較大的公司
中關村經過20多年的發展建設,已經聚集以聯想、網路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近2萬家,形成了下一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新一代移動通信、衛星應用、生物和健康、節能環保、軌道交通等六大優勢產業集群,集成電路、新材料、高端裝備與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等四大潛力產業集群和高端發展的現代服務業,構建了"一區多園"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成為首都跨行政區的高端產業功能區。
中關村每年發生的創業投資案例和投資金額均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左右;截止2014年,上市公司總數達到254家,其中境內156家,境外98家,中關村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30804億元。2012年8月,國務院發改委等九部委和北京市聯合發布了《關於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意見》中關村將進一步建立並完善政府資金與社會資金、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有機結合的科技金融創新體系,加快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建設。
中關村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北京市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取得了大量的關鍵技術突破和創新成果,涌現出漢卡、漢字激光照排、超級計算機、非典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為航天、三峽工程和青藏鐵路等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中關村企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超過50項,承接的"863項目"佔全國的四分之一,"973項目"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創制了TD-SCDMA、McWill、閃聯等86項重要國際標准,798項國家、地方和行業標准;中關村技術交易額達到全國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80%以上輸出到北京以外地區。
② 中關村發展集團投資了哪些企業
中搜網路
北京睿能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安諾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鋼研納克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北斗天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思比科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③ 中關村科技擔保公司是央企還是國企
中關村是中國的高科技中心,它被譽為「中國的矽谷」,很多人都簡稱它為「村子」。很多的西方分析家對中關村的前景很樂觀。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斯坦福大學在最初矽谷的發展中扮演了相似的角色。
發展歷程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起源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關村的發展建設,國務院先後5次做出重要決定。1988年5月,國務院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這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前身。中關村科技園區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對園區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1999年6月,國務院批復要求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這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增強我國創新能力和綜合國力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2005年8月,國務院做出了關於支持做強中關村科技園區的8條決定。中關村街景
2009年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要求把中關村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成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載體。2011年1月26日,國務院又批復同意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進一步明確了中關村示範區今後十年的戰略定位和發展思路。2011年,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把北京中關村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發展現狀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建設,中關村已經聚集以聯想、網路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近2萬家,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葯、能源環保、新材料、先進製造、航空航天為代表,以研發和服務為主要形態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形成了「一區多園」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成為首都跨行政區的高端產業功能區。中關村目前「一區多園」的空間格局包括海淀園、豐台園、昌平園、電子城、亦庄園、德勝園、雍和園、石景山園、通州園、中關村大興生物醫葯基地等十個園區。「十二五」期間,中關村將繼續完善「一區多園」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重點建設「兩城兩帶」,即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技城和由海淀北部、昌平南部和順義部分地區構成的北部研發服務和高技術產業帶,以及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大興和通州、房山的部分地區構成的南部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促進高端產業集群發展。中關村示範區經濟發展始終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10年,示範區企業實現總收入近1.6萬億元,約佔全國高新區的1/7,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3.5%。技術合同成交額1579.5億元,約佔全國的40.4%,80%輸出到北京以外地區。2010年收入過億元的企業有1413家,比2009年增加160家。2010年,中關村示範區增加值2644億元,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3.5%,已經成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中關村萬元增加值能耗僅為全市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長期保持了低能耗運行,支撐了首都「十一五」時期節能減排目標的順利實現。2011年1至6月,示範區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收入7905億元,同比增長19.3%。上市公司上半年在示範區實現總收入約10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2011年上半年示範區現代服務業總收入超過4800億元,同比增長約21%。
人才資源
中關村是我國科教智力和人才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聚集中國近四成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承擔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國家「863」項目、「973」項目及近千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關村核心區擁有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的32所高等院校,206個國家及北京市科研院所。中關村擁有6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5個國家工程中心或工程技術中心;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留學人員創業園等各類創業孵化服務機構100多家,孵化總面積超過320萬平方米,留學人員創業園29家,總孵化面積60多萬平方米。為中小型創業企業提供財務代理、法律咨詢、投融資、擔保貸款、創業輔導和創業培訓等多方面服務。中關村正在率先建設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構築我國人才發展的戰略高地,打造全球高端創新創業人才的集聚地和體制機制創新的示範區,實現人才優先發展。中關村是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首批授予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留學歸國創業人才超過1.5萬人,累計創辦企業6000餘家,活躍的企業超過2000多家,是國內留學歸國人員創辦企業數量最多的地區。目前,北京市共有中央「千人計劃」人才311人,163名「海聚工程」人才,其中80%在中關村地區。成長出以聯想的柳傳志、網路的李彥宏、博奧生物的程京、中星微電子的鄧中翰、科興生物的尹衛東、碧水源的文劍平、神霧熱能的吳道洪、創新工場的李開復等為代表的一批國內外有影響的新老企業家。2011年3月,中組部、國家發改委等15個中央部門和北京市聯合印發了《關於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人才特區的若干意見》,要求中關村率先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布局,建設人才特區,並給予了13條創新人才政策支持,這是中央為構築我國人才發展戰略高地、建設人才強國做出的又一項重大戰略舉措。
科技金融
中關村初步形成了「一個基礎,六項機制,十條渠道」的中關村投融資模式。「一個基礎」是指以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為基礎,以信用促融資,以融資促發展。「六項機制」是指信用激勵機制、風險補償機制、以股權投資為核心的投保貸聯動的機制、銀政企多方合作機制、分階段連續支持機制、市場選擇聚焦重點機制。「十條渠道」包括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境內外上市、代辦股份轉讓、擔保融資、企業債券和信託計劃、並購重組、信用貸款、信用保險和貿易融資、小額貸款。實施金融支持中關村企業做強做大的四項措施:一是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政府股權投資引導和股權激勵政策;二是支持企業境內外上市,形成「中關村板塊」;三是實施支持中關村企業承接國家重大建設工程招投標的融資支持政策;四是實施中關村企業並購重組計劃。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以創業板和中關村代辦系統為重點,支持企業做強做大。截止2011年8月,中關村上市公司總數達到190家,其中境內114家,境外76家,38家企業在境內創業板上市,初步形成了創業板中的「中關村板塊」。中關村每年發生的創業投資案例和投資金額均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左右。中關村代辦股份報價轉讓試點工作成效顯著(又稱「新三板」),代辦系統累計已掛牌及通過備案企業94家。在總結中關村代辦試點工作基礎上,證監會正在積極推進統一監管下的全國場外交易市場建設。中關村將建立並完善政府資金與社會資金、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有機結合的科技金融創新體系,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
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國家確定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中,中關村都發揮了策源地和示範引領作用。產業結構已經實現向技術創新和高技術服務業轉型,產業鏈不斷向高端拓展,初步探索出了一條我國發展高技術產業的道路。中關村充分發揮大學、科研院所的科技創新主力軍作用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大力推進重大研發創新和重大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北京市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取得了大量的關鍵技術突破和創新成果,打造了國內最大、代表我國高新技術發展最高水平的創新型企業群體,初步形成了具有參與國際競爭能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開展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支持成立了企業和高校院所共同參加的產業技術聯盟55家,推動自主技術標准創制和應用。推進中關村開放實驗室工程,已在高校院所中掛牌開放實驗室83家。深入實施「十百千工程」,實行「一企一策」支持方式,集成政策資源支持企業開拓市場、持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引進和激勵人才、上市和並購等,促進企業做強做大。加快實施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瞪羚計劃」,聚焦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等優勢領域,選擇一批專業性強、成長速度快、發展前景好的企業,通過鼓勵研發投入、信貸融資補貼、辦公生產空間費用補貼、知識產權創制資助等方式給予重點支持。中關村示範區已成為我國技術創新的源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支撐,企業參與或主導參與創制的標准個數近2000個,其中國際標准86項,國家、地方和行業標准798項;企業擁有授權專利超過3.5萬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3萬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超過50項;承接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達968個;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的大部分核心任務。中關村承擔國家「863」項目佔全國的四分之一,承擔國家「973」項目佔全國的三分之一。
私企居多~大型企業也是由股份制組成~說白了就是中國IT行業企業集散地~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④ 北京中關村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中關村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於1999-12-16在海淀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段宏偉,公司經內營范圍包括融資性容擔保業務:貸款擔保、票據承兌擔保、貿易融資擔保等。
法定代表人:段宏偉
成立時間:1999-12-16
注冊資本:1703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000001141090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2號天作國際中心1號樓A座30層
⑤ 中關村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協會,怎麼樣
這個不是很清楚,現在騙子很多的,要小心謹慎,投資還是要到一些正規的平台,像回騰訊眾創空間。一些答不法分子渾水摸魚以在某個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公司『原始股』轉讓為名義的非法集資活動,是一種新型非法集資的騙局。定向增發、原始股受讓、股權融資等投資市場常用詞,被一些四板掛牌公司作為『賣股』噱頭。」據市處非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部分企業僅僅在地方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就宣稱投資人能享受「上市公司」的財富增值和融資便利,大搞「原始股」交易,存在惡意混淆概念。
⑥ 為何中關村要叫中關村
中關村是中國的「矽谷」。 美國有個「矽谷」知道吧? 是高新科技中心。 在北京,是一個地方。 中關村科技園區簡介 中關村科技園區是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對園區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 1999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北京市政府和科學技術部關於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請示,原則同意請示中關於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意見和發展規劃,這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增強我國創新能力和綜合國力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國家中央領導曾先後多次到中關村科技園區視察、指導工作。 中關村科技園區覆蓋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資源最密集的區域,園區內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科院校39所,在校大學生約40萬人,中國科學院為代表的各級各類的科研機構213家,其中國家工程中心41個,重點實驗室4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0家。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關村科技園區現已形成一區七園的發展格局,包括海淀園、豐台園、昌平園、電子城科技園、亦庄科技園、德勝園和健翔園,其中海淀園的主要功能是高新技術成果的研發、輻射、孵化和商貿中心,其他六園主要功能是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基地。海淀園位於海淀區,規劃佔地面積217平方公里;豐台園位於南郊的豐台區,昌平園位於北郊的昌平區,作為高科技產業基地,兩園面積各佔地5平方公里;亦庄科技園位於北京東南郊京津唐高速公路起點,面積7平方公里;電子城科技園位於首都東北郊酒仙橋,面積10.5平方公里;德勝科技園座落在北京市西城區,規劃區面積約6平方公里;健翔園座落在北京市朝陽區,面積約4.2平方公里,七個科技園共同構成了沿京城四環路布局的頗具特色和充滿活力的高科技產業帶。 目前七園內有各類高新技術企業萬余家,其中有聯想、方正等國內知名的公司,還有諾基亞、惠普、IBM、微軟為代表的1600餘家外資企業,跨國公司在園區設立的分支機構已達到112家,其中包括研發機構41家。 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近年來致力於園區的基礎建設,在硬體建設環境方面,加大規劃和投資力度,在中心區通過多元化投融資方式,加速建設了中關村科技商務中心區,中科院科學城、北大科技園和清華科技園。在發展區重點規劃建設了中關村軟體園、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北大生物城、上地信息產業基地、永豐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等多個專業化產業基地。為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提供產業化空間。 園區內還有風景如畫的頤和園、圓明園、香山等歷史名勝和自然風景區非常適宜人的工作、生活、居住。 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過去的十幾年裡,中關村科技園區經濟發展始終保持30%的增長速度。2004年,園區高新技術企業預計實現銷售收入3600億元,同比增長25%;上繳稅金133億元,同比增長11%;生產總值760億元,同比增長25%,相當於當年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的18%,成為北京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源,涌現出了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企業。目前園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4000家,新誕生高新技術企業4268家,一批符合市場經濟運行機制要求的高新技術企業群體的形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近幾年來,園區吸引了一大批以留學人員為主體的國際化人才和創業團隊,一批高端科技項目和成果出自留學人員企業。留學人員創業企業累計達到2500多家,從業留學人員近6000人。 中關村科技園區內的各類孵化器已成為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企業成長的搖籃。目前,園區內擁有中關村國際孵化器、豐台科技創業中心(設有國際科技企業孵化器IBI)、海淀留學人員創業園、清華科技園等各類孵化器39家。 中關村科技園區十分重視發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經貿活動,充分利用國際各類資本發展高科技產業。到2004年底,園區擁有三資企業1600多家,約占企業總量的11.4%。 21世紀是知識資本發揮巨大作用的時代,中關村科技園區將以其豐富的科技智力資源以及規范的市場運作和有效的政府調節,在經濟技術全球化浪潮中,實現跨越式發展。 中關村科技園區熱忱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前來創業、投資與合作,共同創造美好明天。中關村擁抱未來!
⑦ 中關村是什麼時候建立的越詳細越好∧∧
中關村是我國第一個IT。中關村原始地標石碑,上書「中關村」,為首都師范大學教授歐陽中石題字(位於中關村北站,路西綠地),中關村科技園區標志,為DNA雙螺旋造形鈦合金鍍膜金屬雕塑
中關村科技園區是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對園區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
1999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北京市政府和科學技術部關於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請示,原則同意請示中關於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意見和發展規劃,這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增強我國創新能力和綜合國力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國家中央領導曾先後多次到中關村科技園區視察、指導工作。
中關村科技園區覆蓋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資源最密集的區域,園區內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科院校39所,在校大學生約40萬人,中國科學院為代表的各級各類的科研機構213家,其中國家工程中心41個,重點實驗室4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0家。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關村科技園區現已形成一區八園的發展格局,包括海淀園、豐台園、昌平園、電子城科技園、亦庄科技園、石景山園、德勝園和健翔園,其中海淀園的主要功能是高新技術成果的研發、輻射、孵化和商貿中心,其他六園主要功能是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基地。海淀園位於海淀區,規劃佔地面積217平方公里;豐台園位於南郊的豐台區,昌平園位於北郊的昌平區,作為高科技產業基地,兩園面積各佔地5平方公里;亦庄科技園位於北京東南郊京津唐高速公路起點,面積7平方公里;電子城科技園位於首都東北郊酒仙橋,面積10.5平方公里;德勝科技園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區,規劃區面積約6平方公里;健翔園坐落在北京市朝陽區,面積約4.2平方公里,石景山園在北京市石景山區中部,是最新建造的科技園。八個科技園共同構成了沿京城五環路布局的頗具特色和充滿活力的高科技產業帶。
目前七園內有各類高新技術企業萬余家,其中有聯想、方正等國內知名的公司,還有諾基亞、惠普、IBM、微軟為代表的1600餘家外資企業,跨國公司在園區設立的分支機構已達到112家,其中包括研發機構41家。
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近年來致力於園區的基礎建設,在硬體建設環境方面,加大規劃和投資力度,在中心區通過多元化投融資方式,加速建設了中關村科技商務中心區,中科院科學城、北大科技園和清華科技園。在發展區重點規劃建設了中關村軟體園、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北大生物城、上地信息產業基地、永豐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等多個專業化產業基地。為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提供產業化空間。
園區內還有風景如畫的頤和園、圓明園、香山等歷史名勝和自然風景區非常適宜人的工作、生活、居住。
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過去的十幾年裡,中關村科技園區經濟發展始終保持30%的增長速度。2004年,園區高新技術企業預計實現銷售收入3600億元,同比增長25%;上繳稅金133億元,同比增長11%;生產總值760億元,同比增長25%,相當於當年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的18%,成為北京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源,涌現出了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企業。目前園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4000家,新誕生高新技術企業4268家。
近幾年來,留學人員創業企業累計達到2500多家,從業留學人員近6000人。
中關村科技園區內的各類孵化器已成為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企業成長的搖籃。目前,園區內擁有中關村國際孵化器、豐台科技創業中心(設有國際科技企業孵化器IBI)、海淀留學人員創業園、清華科技園等各類孵化器39家。
中關村科技園區重視發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參與國際經貿活動,利用國際各類資本發展高科技產業。至2004年底,園區擁有三資企業1600多家,約占企業總量的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