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P2P與銀行理財的區別在哪
P2P與銀行理財的區別:
第一點,客戶定位不同。P2P理財一般來說要承擔更大的風險,而銀行理財一般來說在獲得收益的同時,更加追求的是穩健,因此對於兩者來說,願意承擔風險大的人建議考慮P2P理財,當然,獲得利益也是較大的。
第二點,流動性不同。總體來說,P2P理財的流動性比銀行理財是大很多的,活期理財的平台也有很多。
第三點,門檻不同。很明顯,P2P理財的門檻一般是比較低的,起投50,或者起投100,不像銀行理財那般還追求什麼大客戶,一投資就是幾十萬。
第四點,收益不同。不用多說,銀行理財的收益一般是不能和P2P相比較的,如工行、招行、農行、中行等收益一般就在3-4%左右,p2p收益卻都在10%上下。
在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選擇P2P理財,不僅要看收益,還要看企業的資質和風控體系,畢竟資金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② P2P投資理財都適合哪些群體
P2P投資理財主要適合沒時間理財,或者對理財產品不熟悉,對理財標的不明白或者是無法控制風險的人。如果自己不懂理財,可以找一個安全的可靠的平台做投資,http://www.taogushen.com/?s=88757這個平台有各種模式可以供你選擇。根據你風險承受能力和自己的愛好,可以自由選擇風險型或者保本型,並且可以自行選擇投資你看中的理財師,讓他們給你理財。資金安全可靠,定期投資,到期自動收回資金和收益。保本型的也有,只是收益相對於風險型的要偏低點。不過符合絕大多數不願意承擔風險的用戶。
③ 90後很青睞與P2P理財,這是為什麼
關於理財而言,90後也慢慢步入30歲,在工作了一些年限之後,他們也積攢了相當一部分的資金,從而也踏入了茫茫的理財大軍之中。但是90後的理財方式和80後70後的理財方式非常不同,70後和80後更熱衷於實業的投資,相反90後偏偏很青睞於P2P理財,那這個究竟是為什麼呢?下面小編就來仔細講解。
那麼在這種理財環境下,90後們還需要再多多努力補充自己的理財知識,增強眼界,對理財有一個重新的定義,才能夠腳踏實地認認真真的去對待理財這件事情。而不是憑借著廣告語,就一股腦的在P2P裡面理財,當然相信在後續隨著90後年齡和經歷的增長,他們會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④ 為什麼現在的人需要p2p理財
工資漲的少,而物價在蹭蹭上漲,貨幣貶值嚴重,錢存銀行的錢增值速度太慢,要滿足我們的現在及未來的品質生活,除了努力努力再努力賺錢,予財寶可以快速讓出借人賺取利息,讓錢為你打工很有必要。
⑤ 投資p2p的人都有什麼特徵
1、身份特質方面
從身份特質方面來看,P2P人群以男性為主,佔59.5%;大多數用戶是無子女家庭,佔比達62.5%。
2、上網活躍度
除半夜0-6點的睡眠時段外,P2P人群在其餘時間段上網活躍度相對比較均衡,在18點時上網活躍度達到峰值。值得注意的是,P2P人群平均每天花1小時瀏覽金融網站。
3、消費傾向方面
在消費傾向方面,P2P人群一周平均消費頻次為2.3次,約為46.9%的人群每周消費1次。人群在電商購買最多的商品前五依次是休閑零食、堅果炒貨、白酒、手機以及連衣裙。
4、社交人脈
微信人群使用率高於微博,社交類app使用時長超過兩小時,微信有兩個活躍高峰:13點和19點。
5、經濟狀況
有15%的人群瀏覽過房產網站,獨立空間、價格低廉的房屋瀏覽最多,大眾旗下的10萬-20萬的車系較為受關注。
6、生活方式
出境游成為P2P人群最喜歡的出行方式。P2P人群訪問奢侈品網站比例較高。
7、投資偏好
股票和基金事是最受關注投資品種,瀏覽銀行貸款頁面的人群佔比7.9%
⑥ p2p網貸理財產品適合哪些人投資中老年人適合投資p2p嗎
接觸網貸行業的人群一般在25-55之間吧,也有一些年齡更大的一些老年人群體這個不可否認。
網貸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從前期的野蠻生長到現在規范化期間出現很多問題,同時也反應很多問題。
根據數據統計P2P網貸投資人一般具有高學歷以男性為主,大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經常習慣性用微信和微博等,上網活躍度較高。
題主問中老年人適合投資P2P嗎!這個問題顯而易見,因為現在一二線城市建設出現很多拆遷戶,家裡分了幾套房,存款也不少。。。這一類人其實也是有理財需求的,但是我見得最多的他們都是做線下的。你覺得呢?!!
⑦ P2P理財和傳統理財哪個更具有優勢
P2P理財相對於傳統理財其優勢在於以下幾點:
1.收益率,P2P 理財高,傳統理財低
傳統理財一般以手續費、託管費、管理費等名義,瓜分了理財投資者的大量收益。據統計,2016年所有傳統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5%,而投資收益率在7%左右,也就是說2.5%的收益被傳統理財機構以管理費的名義收入囊中。而P2P
投資收益則明碼實價,直接對接借款方和貸款方,收益普遍在8%~12%之間,是傳統理財產品的2 倍多。
2.項目真實性,P2P 理財清楚,傳統理財糊塗
在現實當中,就連大部分理財機構的經理也不清楚他們賣的到底是什麼,不知道資金用途、收益與何掛鉤、產品風險等等,理財經理賣得稀里糊塗,客戶買得也稀里糊塗。因此,一旦理財產品出現兌付危機,投資者連在哪個投資項目上出了問題都不知道,當然是投訴無門了。而P2P理財則需要資金需求方提供真實的借款用途和項目信息,投資者可自主選擇借款項目,做到心中有數、明明白白。
3.資金門檻,P2P 百元起,傳統理財門檻高
傳統理財主打高大上,傳統公司推出的各款傳統產品資金門檻大多在100萬元以上,即便是再高的收益率,普通投資者也只能感嘆缺錢。而P2P
通過互聯網歸集資金,成本小、效率高,幾乎沒有資金門檻,是目前市場上最「親民」也最「接地氣兒」的投資理財渠道。
4.流動性,P2P 好,傳統理財差
目前,市場上推出的傳統理財產品投資期限以1到2 年的居多,投資期間傳統理財產品變現能力較差,若投資者傳統資產配置較多,容易導致流動性緊張。而P2P
有多種期限可供投資者自由選擇,尤其是短期理財產品流動性較好,可以滿足投資者短期理財需求。
傳統理財與現在的p2p理財相比,優勢都已被p2p 占據。我們可以從文中看出,P2P
理財就好像「別人家的小孩」,現在的p2p理財操作也更加的簡單方便,門檻也低,資金流動也很方便,更適合現代人的投資方式。
⑧ 適合P2P理財的人群是哪些
沒錢的人,
忙的人或者說是懶的人,
不懂其他理財方式的人。
⑨ P2P理財 現狀是機會還是陷阱
P2P理財源於P2P借貸。P2P借貸是一種將非常小額度的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P2P是個人對個人的意思,P2P借貸指個人通過第三方平台(P2P網貸系統公司)在收取一定服務費用的前提下向其他個人提供小額借貸的金融模式。P2P交易對象包括兩方面,一是將資金借出的客戶、即P2P理財方,另一個是借款客戶。通過P2P小額借貸交易,出借人實現了資產收益增值,借款人方便快捷地滿足了自己資金需求。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P2P借貸 2005年開始以網路平台方式在英美等發達國家發展並逐步成熟, 2006年底左右進入中國。由於中國具有龐大人口基數、旺盛融資需求、同時傳統銀行服務無法覆蓋所有資金需求人群,在幾年內就獲得爆發式增長。目前國內P2P小額借貸業務已經形成基於互聯網平台的線上模式、非互聯網的線下模式,線下線上並行模式三種形式,使很多無法獲得正規金融機構服務、急需小額資金的普通人群得到了民間小額借貸服務,同時也為資金提供方提供了一種新的高收益理財方式。
P2P理財本質是一種具有小額民間借貸
P2P借貸通過中間平台公司的撮合管理,快速實現個人對其他陌生人的借貸。本質上講,是一種創新的小額民間借貸。
P2P借貸對象是有小額資金需求的個人,用途通常包括個人教育、消費、應對突發事項、小企業主資金周轉等方面,資金需求額從幾千元到數十萬元不等。同時為了防範借貸風險,一筆出借資金通常會在P2P公司協助下,分散借給很多不同的借款者,如2萬元可分別借給10個人,以防止單一借款人違約帶來本金的重大損失。
P2P借貸上述特徵與過去人們熟悉的非法集資性質的民間借貸有明顯區別:一是借款對象不同,一個是具有小額資金需求的個人、另一個動輒是有上億資金需求的企業;二是借款用途不同,一個主要用於裝修、培訓及經營資金周轉等,另一個主要用於項目建設或投資需要;三是借款分散程度不同,一個是將借款盡可能分散給更多的人,一個通常是集中於1人或1個企業。二者的區別顯而易見。
個人與個人間的借貸行為受到中國現行法律保護,而且一定程度還推動了我國普惠金融事業的發展,解決了正規金融機構無法顧及的特定群體資金需求。從以上兩個層面講, P2P本質不是一種投資陷阱,它的出現具有強大的潛在市場需求與積極的社會作用。
如何看待P2P理財引發的部分投資者重大損失現象
首先,P2P理財遭受損失不是由於其天生是一種欺詐陷阱而造成的;其次,任何一種投資品種、包括資金借貸行為都是存在風險的,P2P理財產品也不例外;第三,作為一種新鮮事物,參與者需了解P2P投資產生風險的關鍵因素,並能夠加以理性分析、科學選擇,才能規避風險、減少損失。
P2P投資機會關鍵在於對第三方平台公司風險的理性把握
P2P理財風險主要來源於外部政策和監管風險、借款人信用風險、以及P2P公司的信用與經營風險。當前造成P2P理財客戶重大損失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後兩類風險,特別是第三方P2P公司的風險。
P2P業務是一種金融創新模式,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普惠金融事業的發展,目前監管部門在加強防範非法集資、非法吸儲的前提下,對P2P金融創新業務的發展持許可、觀望態度。P2P公司近年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但其中不乏以欺詐圈錢為目的、毫無個人信用風險管理經驗的平台公司存在,部分投資者正是參與了此類公司的P2P借貸,才帶來了巨大損失,而多數選擇運行規范、風控能力較強公司的投資者,均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由於市場上存在一些以欺詐圈錢為目的平台公司,同時第三方P2P公司通常在借貸中承擔成交撮合、借款人風險識別、違約追償、違約懲戒等服務職能,如何選擇第三方P2P公司,是投資者成功參與P2P理財的關鍵。
第三方P2P公司風險判斷與選擇的關鍵因素
(1) 借出資金流向的確定性、自主選擇性
無論P2P公司採取線上、還是線下方式,無論投資者親自選擇借款人、還是通過債權轉讓方式確定借款人,出借人最終都需十分明確地保證可做到以下幾點:清楚明確的借款人、借款金額;對借款人具有完全自主的選擇權;必要時可以取得與借款人的聯系。P2P公司在業務流程上應完全滿足上述要求,否則,投資者就需要小心。
(2) 借款人信用信息採集能力與違約懲戒力度
P2P公司應具備較強的借款人信用信息的採集能力、有效的違約懲戒手段,來協助投資者科學篩選借款人、增加借款人違約成本、減低借款違約風險。
投資者可重點關注P2P公司對借款人信用信息的採集能力,如:如何驗證借款人自行上報的個人信息?採取網路面談還是實地考察?如何採用央行徵信中心個人信用報告?是否加入小額信貸行業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台(MSP)等同業徵信平台深入了解借款人在非正規金融機構的借款信用信息等。P2P公司在借款人信用信息採集及驗證方面的工作越深入、投入越大,投資者安全性就越有保障。
另外,投資者還應關注P2P平台是否對違約人具備有效、合法的懲戒手段,這是約束並減少借款人違約的重要途徑。投資者可關注P2P公司在無法與央行徵信系統對接、不能將借款人違約信息納入央行徵信系統的情況下,如何懲戒威懾違約人。目前少數P2P公司直接在互聯網上曝光違約人信息的做法存在爭議,而加入MSP等同業徵信平台,使違約人違約信息共享至行業徵信資料庫是P2P公司當前可採取的一種有效懲戒手段。
(3) 個人信用風險管理技術水平
投資者沒有精力或能力對借款者進行有效的風險識別與管理, 絕大多數P2P公司承擔了該部分職能幫助投資者把關,能否把好關非常重要。投資者可從P2P公司的風險管理部門人員規模、採用的風險識別技術、是否使用量化風險模型、風險管理團隊主要領導者金融工作背景、公布的壞賬率水平(通常小於2%)的多個方面,進行綜合比較判斷。
(4) 壞賬率
P2P行業領先者的壞賬率可控制在2%以下,與銀行的平均水平基本相當,非行業領先者壞賬率則遠高於2%以上。
投資者在了解P2P公司壞賬率的同時,還應關注以下三個問題:第一,壞賬率是由第三方專業公司鑒證公布、還是由P2P平台自行發布;第二,壞賬率對外公布的頻率;第三,投資者是否可以定期得到自己名下的借款人違約情況報告。P2P公司在這些方面做法越規范,其風險管控能力就越可信。
(5) 擔保形式及風險保障程度
P2P理財的擔保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種類型:無擔保、風險保證金補償、公司擔保(P2P平台直接擔保、或專業擔保機構擔保)。
對於無擔保的方式,投資者需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進行取捨。
風險保證金補償,是指平台公司從每一筆借款中都提取借款額的2%(與2%壞賬率對應,P2P公司通常的提取比例)作為風險保證金、獨立賬戶存放,用於彌補借款人不正常還款時對投資者的墊付還款。風險保證金不足彌補投資者損失時,超出部分由投資者自行承擔,但投資者可以自行或委託P2P公司向違約人追償剩餘損失。
風險保證金補償方式投資者可重點關注以下方面:平台公司風險保證金提取的比例、該比例與公司壞賬率大小關系、風險保證金上期期末余額與本期代償數額的比率(反映代償當期借款的保證程度)。
公司風險保證金提取比例長期小於壞賬率時,風險保證金的積累可不斷增加、否則就會入不敷出而逐步減少;風險保證金上期期末余額與本期代償數額的比率反映了保證金對當期墊付借款的保證倍數,這個值通常在風險保證金提取比例對應的數值附近波動,如2%上下,若數值大幅度小於該比例,則表明風險保證金無法長期有效墊付到期的違約資金。
採用公司擔保方式的P2P借貸目前數量不多,直覺上大家會認為由公司提供擔保會很安全,但卻未必,提供擔保的公司自身出現問題、喪失擔保能力在各個行業領域都是常有的事。投資者除關注提供擔保的公司整體實力外,還需了解該公司自有凈資產與對外擔保總金額的比例。
國家對專業擔保機構的要求是擔保責任余額一般不超過其自身實收資本的5倍,最高不超過10倍。 如果是非專業擔保機構提供擔保、或直接就由P2P平台進行擔保,投資者就更要明確該公司凈資本與對外擔保責任余額的比例情況,P2P公司擔保倍數突破10倍在業內較常見,最好有約定可以定期得到這一比例,否則,你盡可以將它作為無擔保看待。
(6) 其他
除上述因素外,投資者還可以從平台成立時間長短、注冊規模大小、營業網點布局多少、收益水平高低、採取何種模式(線上線下)等方面,對P2P公司進行初步分析選擇。
如果遇到P2P理財收益水平始終較業內其他機構高出很多、成立時間短、注冊規模小、採用線上模式、營業網點單一,同時上述提到的其他關注因素多數難以給出准確判斷的平台公司,還是避開為妙。
對理性投資者而言,P2P理財,機會大於陷阱。
⑩ 不同學歷的人群進行P2P理財有何特徵
不同學歷的人,見解和各方面都不同,因而做的P2P理財也會有所差別,比如高學歷人群更懂得利用分散投資來降低自己的風險,同時投資比例也比較高。
投資分散度:高學歷人群更愛分散
保持適當的分散度,不僅可以提升投資組合的收益率,還能夠分散投資風險。將分散5家以上的投資人數占投資總人數的比例(分散度)作為衡量標准,發現5家以上的分散度數據中,博士佔比高達70.97%,碩士則為54.95%,遠高於其他學歷層次的投資人群體;再對11家以上的投資分散度作為研究對象,發現博士、碩士的分散度依然超過20%,而其他年齡層次均小於20%。
投標方式:高學歷投資計劃比例更高
根據整體結果顯示,投資人更加偏好理財計劃類產品,佔比達44.61%。近年來,理財計劃類產品由於投資方便快捷等特徵,受到廣大投資人的歡迎。但投資理財計劃類產品面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收益率問題,相同期限的散標和理財計劃標,平台通常會多收一道「服務費」,從而導致理財計劃標收益優勢不及散標;二是合規性問題,一些理財計劃標通過期限拆分、錯配,甚至發布假標的方式實現流動性,這些問題已被監管方明令禁止。
對各學歷層次的投資人投標方式進行比例分析,發現高學歷人群(碩士、博士)中,投資理財計劃的比例較其他學歷層次更多,尤其是碩士群體佔比超過50%,或與高學歷人士工作時間繁忙,關注精力較少存在關聯。
總結
在傳統印象中,高學歷投資人通常伴隨著高收入特徵,本次調查數據也得到了驗證。碩士學歷以上的投資人群體中,超40%擁有萬元以上的月薪,而這一比例在本科及以下的投資人群體中佔比均不到30%。
在關注時間方面,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投資人群中,多數表示不一定每天,但有空會表示關注;而本科以下學歷的投資人群中,多數表示每天都會關注網貸資訊。對比前文,高學歷人群擁有較高收入,相對其他群體在工作方面的投入時間精力更多。分配給網貸的時間則較少。
但高收入並不完全等同於高凈值人群,博士以上學歷的投資人中,尚未出現持有千萬資產的情況。本次調查中也發現,碩士以上的投資人群體踩雷概率甚至高於其他學歷群體,幾近20%。高學歷人群除了努力工作,在個人理財投資方面也需下苦功夫經營,提升自身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