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文章的作者是羅仲偉,任國良,文春暉。
摘要:本文將轉型期商業銀行在產權制度變遷過程中的風險規避變動因素引入HeinerVercelli模型,推導出擴展模型,並利用其從"融資門檻"視角分析中國小微企業"麥克米倫缺口"不斷加大的原因。分析發現,中國國有商業銀行重組上市後,自身功能屬性發生了明顯變化,其風險管理的訴求以及風險規避水平的提升是加劇"麥克米倫缺口"的直接原因。而在轉型期商業銀行因自身認知能力不足、社會經濟制度動態變動、監管政策無法預期而產生的風險規避,則是抬高中國小微企業融資門檻的間接原因。針對理論分析所得到的研究結論,本文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B. 融資缺口模型的融資缺口模型的運用
如果銀行難以准確地預測利率走勢,採取零缺口資金配置策略顯得更為穩妥和安全。因為在利率敏感性資產與利率敏感性負債配平狀態下,無論利率上升或下降,浮動利率資產和浮動利率負債的定價是按同一方向,並在等量金額基礎上進行的。這種策略對那些中小銀行來講是適合的,但有些銀行,特別是一些大銀行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專家隊伍,有能力對利率波動方向進行較為准確的預測,有能力對資產和負債的組合按意願進行調整,這種零缺口的資金配置策略就顯得過於呆板和保守。
假設銀行有能力預測市場利率波動的趨勢,而且預測是較准確的,銀行資產負債管理人員完全可以主動利用利率敏感性資金配置組合技術,在不同的階段運用不同的缺口策略,獲取更高的收益率。這一模型的運用可用下圖來表示。在圖的上半部分,縱軸表示銀行資金配置敏感性比率值,橫軸表示時間,曲線表示利率敏感性資金的配置狀態。 當預測市場利率上升時,銀行應主動營造資金配置的正缺口,使利率敏感性資產大於利率敏感性負債,即敏感性比率大於1,從而使更多的資產按照不斷上升的市場利率重新定價,擴大凈利息差額率。從理論上分析,當利率上升到頂點時,銀行融資正缺口應最大,或敏感性比率值最高。但是,由於利率峰值很難精確預測,而且市場利率一旦從頂峰往下降時,降速很快,銀行極有可能來不及反向操作。所以,當利率處於高峰區域時,銀行就應改為反向操作,使敏感性比率逐步降到1,或盡可能恢復到零缺口的狀態。當利率開始下降時,銀行應主動營造資金配置負缺口,使浮動利率負債大於浮動利率資產,即敏感性比率小於1,這樣,可以使更多的負債按照不斷下降的市場利率重新定價,減少成本,擴大凈利息差額率。
必須強調的是,銀行期望通過不斷改變利率敏感性資金缺口(或融資缺口)來獲利並非易事。但是,在遇到困難的同時,人類總是會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銀行業也是如此。首先,利率預測往往准確率不高,特別是短期利率更難預測。一旦實際利率走勢與預測反向,銀行有可能會發生重大損失。在經過一系列挫折後,國外部分商業銀行已改用採取長時間間隔劃分來提高利率預測的准確性,即盡量作長期利率預測,把對利率的上升與下降預測與經濟周期相聯系;而且,即使銀行對利率變化預測准確,銀行對利率敏感性資金缺口的控制和調整也只有有限的靈活性。因為當銀行大多數的客戶對利率走勢的預測與銀行一致時,客戶對金融產品的選擇與銀行意願提供的正好相反。例如,當雙方均預測利率上升時,銀行希望增加浮動利率貸款以獲利,但客戶卻會要求獲取固定利率貸款以鎖定成本,從而使銀行在現有客戶群中調整資金配置的空間不大。然而,隨著金融衍生產品和交易的不斷擴展,銀行對於這個矛盾可以在金融市場上通過期貨交易、遠期利率協議和利率互換等手段來解決。
C. 融資缺口模型的介紹
融資缺口模型(Funding Gap Model)是資產負債管理基本方法之一。銀行運用該模型的目的,是根據對利率波動趨勢的預測,相機調整利率敏感性資金的配置結構,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或擴大凈利息差額率。
D. 論述商業銀行利率敏感性分析技術的基本原理,並舉例闡述利率敏感性分析技術的具體運用。
一、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的成因從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利率風險看,政策性風險遠大於其他風險。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政策性因素對商業銀行利率風險影響權重較大。由於目前我國利率管理許可權集中在國務院,人民銀行只是授權代管機關。因此,國務院往往從宏觀角度考慮利率的升降,這種政策導向在1996年以來的8次降息中體現較為充分。由此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如目前貸款利率仍處於較低點,而1994-1996年儲蓄存款高速增長存入的定期存款從2000年後進入兌付高峰,高付息率造成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而這種利率風險往往是政策性的,商業銀行只能是被動接受。二是受社會信用環境及國家誠信制度不完善的影響,部分具有壟斷性質的國有企業成為眾多商業銀行競爭的焦點,這些企業常以下浮10%的優惠利率作為融資的附加條件,給銀行收益帶來較大負面影響。三是存貸款業務占商業銀行總資產權重較大。由於我國實行的是嚴格的分業經營,業務結構過度集中在存、貸款等利息類業務中,非利息收入的中間業務、表外業務等金融產品創新在業務結構中佔比過低,使商業銀行在利率調整中承受了直接損失。當然,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的非均衡性也會使商業銀行遭受資金缺口風險,一是在總量上,資產負債總量之間沒有保持合理的比例關系,出現存差或借差缺口過大,大量資金沉澱在銀行,承受風險;二是在期限結構上,資產負債結構比例失調,如短期負債支持長期貸款,當利率上升時,負債成本加重,資產收益下降;三是在利率結構上,同期限的存、貸款間沒有合理利差,如為競爭優質客戶,貸款利率無原則下浮,甚至虧損經營。二、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的現狀分析利率風險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由於利率的變化和資產負債期限的不匹配給商業銀行經營收益和凈資產價值帶來的潛在影響。國際清算銀行的銀行監管委員會認為利率風險由兩方面因素構成:投資風險和收益風險。投資風險是指利率變化使固定利率資產負債和表外項目業務形成損失的可能性;收益風險是指借款利率和貸款利率變化不同步造成收益損失的風險。利率風險管理是西方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增加銀行經營收益,穩定銀行市場價值的主要工具。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將利率風險分為重新定價風險、基差風險、收益率曲線風險和選擇權風險四類,下面具體分析我國商業銀行這四類利率風險的現狀:1.重新定價風險所謂重新定價風險是指產生於銀行資產、負債到期日的不同或者重新定價的時間不同的風險。在分析這類利率風險時,須對可能受到利率波動影響的資產和負債項目加以分析,即對利率敏感性資產和利率敏感性進行分析。利率敏感性資產負債缺口越大,銀行所承擔的重新定價風險也越大。如果利率敏感性資產大於利率敏感性負債,則為正缺口,當利率下降時商業銀行有利率風險;反之為負缺口,當利率上升時有利率風險。從我國具體情況來看,自1996年5月以來,央行已連續8次下調存貸款利率,我國存貸款利率8年來一直處於下降通道中。2004年開始,宏觀經濟的開始局部過熱,物價從緊縮狀態走向膨脹,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將步入升息周期。由於我國商業銀行主要經營存貸款業務,在經歷連續降息的過程中已逐步形成降息預期,因此資產與負債的期限結構一直處於不匹配狀況,利率敏感性缺口一直為負且有加大的趨勢,同時長期資產在資產中所佔比例越來越高。這種高度適應降息周期的缺口狀態將在利率上升時給銀行帶來較大的凈利息收入損失。另外,我國商業銀行也存在著資產負債成熟期的結構錯配。資產負債的成熟期主要由其迴流期決定,迴流期指該項資產負債的本金最終迴流的時間,在沒有任何特別約定的情況下,資產和負債只有在迴流期後才得以重新定價,在此之前,利率的變動對資產負債的收付息沒有影響。即使銀行能夠比較准確地估計利率變動方向,從而針對性地調整其資產負債期限結構,但當銀行資產和負債的迴流期不匹配時,也會因利率的變化產生收益波動。資產負債的期限錯配直接原因是存貸款的期限結構錯配,一方面存款的期限結構短期化,另一方面貸款的期限結構長期化,集中到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上就表現為商業銀行迴流期的錯配。這種迴流期負缺口尚不至於引起流動性風險,但是升息周期中卻給銀行帶來凈利息收入的損失,由於負債的迴流期短於資產的成熟期,負債被迅速定價而導致利息支出迅速增加,使得在某一時間區間內,利率敏感性負債大於利率敏感性資產,當利率變動時,商業銀行也將承受凈利息收入下降的風險。2.基差風險基差風險是指當貸款的其他條件與重新定價貸款的特點相同時,因所依據的基準利率不同或利率變動幅度不同而產生的風險。大體上有兩種表現方式:一類是在存貸款利率波動幅度不一致的情況下,存貸利差縮小導致銀行凈收益減少的風險;另一類是在短期存貸款利差波動與長期存貸款利差波動幅不一致的情況,由於這種不一致與銀行資產負債結構不相協調而導致凈利息收入減少的風險。回顧近幾年金融市場運行過程,不乏因遭受基差風險而造成經營損失的實例。如從1996年起,連續8次降息,人民幣一年期存貸款利差最大為3.6、最小為1.8個百分點,持續的利率下調導致1999年國內各家商業銀行應付利息儲備嚴重不足,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儲蓄存款佔比較高的銀行尤為嚴重,其負面影響持續到2001年[5]。利率市場化進程中,激烈的市場競爭將導致利率波動加劇,當商業銀行根據基準利率的變化調整存貸款利率水平時,利率基差風險將會更大,這必然影響銀行正常的利息收入。3.收益率曲線風險收益率曲線是將各種期限債券的收益率連結起來而得到的一條曲線。收益率曲線的斜率會隨著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而發生變化,使收益曲線呈現出不同的形狀,並因此而產生收益率曲線風險。正收益率曲線一般表示長期債券的收益率高於短期債券的收益率,這時沒有收益率曲線風險;而負收益率曲線則表示長期債券的收益率低於短期債券的收益率,這時就有收益率曲線風險。利率市場化後,重新定價的不相配性使商業銀行暴露於債券收益率曲線的傾斜和下降的變化中。現行我國發行的國債利率均高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國債利率和央行存款利率存在一定的利差空間,銀行資產以國債來代替企業貸款,不但收益可大大增加,而且風險為零。近幾年債券資產在商業銀行總資產比重呈不斷上升趨勢。短期看,這可給銀行帶來可觀的機會收益,但長期看,債券投資被鎖定在較低的收益水平之內,一旦央行利率上調或債券發行利率回升,在債券二級市場換手率較低的情況下,商業銀行到時不得不承受較大的利率風險。4.選擇權風險利率的潛在選擇權風險,即利率變動中,存款人提前支取定期存款或借款人提前歸還貸款,由此而引起商業銀行凈利息收入的變動。銀行的許多存貸款業務都具有期權特徵。期權的持有者,總是在對自己有利而對賣方不利的時候行使其權力,因此各商業銀行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潛在選擇權風險。不管實際利率變動是正的或是負的,只要名義利率變動,就可能促使借款人提前償付未到期貸款或存款人提前提取未到期存款。尤其是當客戶提前還貸時,銀行卻沒有得到相關的收入來彌補銀行承受的風險,使銀行系統積聚了大量的期權型的風險。利率的逐步放開無疑會使銀行對潛在選擇權的控制難度加大。由於我國自1996年以來先後8次下調存貸款利率,許多企業紛紛「借新還舊」,提前償還未到期貸款轉借較低利率的貸款,以降低融資成本;同時個人客戶的利率風險意識也不斷增強,再加上我國目前對於客戶提前還款的違約行為還缺乏政策性限制,因此,選擇權風險在我國商業銀行日益突出。三、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的對策鑒於利率波動性上升對我國商業銀行的諸多影響。從目前情況看,我國金融市場發展並不完善,金融監管並未充分有效,利率管制的全面放開可能會產生較大范圍的震動,因此,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為利率的最終市場化創造充分的條件,其中,中央銀行增強間接調控能力和監管水平以及資本市場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而在這個過程中,商業銀行應積極進行自身的內部體制改革,強化管理手段,加強利率風險控制。1.樹立強烈的利率風險控制意識由於我國利率和匯率市場化進程起步較晚,國內銀行業沒有經過國外重大風險事件的「陣痛」,即使有些機構已慘遭市場風險釀成的損失,也沒有引起多少重視,因而利率風險意識普遍較低,對風險管控的重視程度離風險防範的要求甚遠。很多銀行的董事會還沒有健全專門的風險管理委員會;有專門委員會的一些銀行工作也未到位,甚至一年內連一次會議也沒有召開;很多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仍不到位;絕大多數銀行利率風險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缺乏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操作經驗,難以達到利率風險管理要求的對利率風險及時識別、量化、模型化以至有效預防的目的。這些問題應當引起我國銀行業高度重視。中國銀監會早在2004年就公布了《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指引》,對包括利率風險管理的各個主要環節提出了系統、詳細的要求和規定。當前,國內銀行應該充分認識利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聘用具有實際經驗的專業人士,對《指引》的各個方面進行系統認真的研究並制定實施計劃,加大實施《指引》的力度。銀監會相關部門和各地銀監局也要進一步提升對利率風險管控重要性的認識,加大利率風險管控的相關培訓工作,加強利率風險的檢查督促力度,促使商業銀行提高利率風險管控能力。利率風險的管理水平和《指引》的落實程度今後應作為銀行新業務准入的重要標准。2.立足現實,著手開展缺口管理近年來已經有少數商業銀行開始嘗試運用利率敏感資產與敏感負債的分析方法來研究資產負債狀況。有資料顯示,1995至2002年利率下降期間大多數銀行依然保持著正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可見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的意識極為薄弱和有限。各銀行應該根據自己的財力、技術水平和資產負債表的復雜程度選擇一套適合的利率風險衡量軟體。銀行的利率風險頭寸是由構成資產負債表的無數存款、貸款和投資交易的累積結果,每筆存貸款都有自己的現金流量特徵。在編制缺口報告時,應該根據自身的資產負債結構狀況及市場利率的波動狀況自行決定這種報告編制頻率,每旬一次的周期較為適宜。太長會影響到准確性,太短又會加大操作成本。國有銀行應該建有負責設計風險管理系統的獨立風險控制部門,並確保有足夠多的、能夠進行穩健的風險管理的人員。利率預測的准確性應該是銀行資產負債管理人員首要考慮的問題。在我國,商業銀行對利率的預測主要根據中央銀行的利率體系來判斷。在缺口模型中,銀行並不能一味地追求零缺口,因為由於期限結構的錯配,基差風險及期權風險的存在,零缺口並不能保證風險也能夠降為零,這只是在銀行不能准確判斷利率走勢時採用的一種防禦措施。風險的最終消除仍依賴於利率預測的准確性。3.創造條件,積極探索運用利率衍生品管理利率風險對我國商業銀行來說,由於資金來源主要是居民存款且期限短,發放中長期固定利率貸款會產生很大的利率缺口,迫切需要在與客戶簽訂固定利率貸款合同的同時,在利率互換市場對利率風險進行對沖。人民幣利率互換就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的一定期限內,根據約定數量的人民幣本金交換現金流的行為,其中一方的現金流根據浮動利率計算,另一方的現金流根據固定利率計算。在不同市場主體對利率走向判斷不一樣的時候,它們就會互換交易,這是在參與主體之間分攤市場風險的最有效工具。有了這項業務,公司就可以通過與商業銀行簽訂利率互換合約,把浮動利率轉換成固定利率。通過這筆交易,公司將自己今後的債務成本一次性地固定在一定的利率水平上,從而達到了規避利率風險的目的。當前我國銀行體系積聚了巨大的利率風險,為金融穩定埋下了風險隱患。利率互換的高效避險功能,有利於商業銀行為巨額債券資產規避利率風險,也有利於通過開展利率互換交易化解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期限錯配所帶來的風險。利率互換不僅將有效幫助金融機構規避巨大的利率風險,增強其應對能力,從而使得利率市場化的基礎更加穩固,提高了央行調控的自主性空間,利率衍生品的創新空間也隨之打開。
E. 融資缺口的融資缺口模型的運用
如果銀行難以准確地預測利率走勢,採取零缺口資金配置策略顯得更為穩妥和安全。因為在利率敏感性資產與利率敏感性負債配平狀態下,無論利率上升或下降,浮動利率資產和浮動利率負債的定價是按同一方向,並在等量金額基礎上進行的。這種策略對那些中小銀行來講是適合的,但有些銀行,特別是一些大銀行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專家隊伍,有能力對利率波動方向進行較為准確的預測,有能力對資產和負債的組合按意願進行調整,這種零缺口的資金配置策略就顯得過於呆板和保守。
假設銀行有能力預測市場利率波動的趨勢,而且預測是較准確的,銀行資產負債管理人員完全可以主動利用利率敏感性資金配置組合技術,在不同的階段運用不同的缺口策略,獲取更高的收益率。這一模型的運用可用下圖來表示。在圖的上半部分,縱軸表示銀行資金配置敏感性比率值,橫軸表示時間,曲線表示利率敏感性資金的配置狀態。
當預測市場利率上升時,銀行應主動營造資金配置的正缺口,使利率敏感性資產大於利率敏感性負債,即敏感性比率大於1,從而使更多的資產按照不斷上升的市場利率重新定價,擴大凈利息差額率。從理論上分析,當利率上升到頂點時,銀行融資正缺口應最大,或敏感性比率值最高。但是,由於利率峰值很難精確預測,而且市場利率一旦從頂峰往下降時,降速很快,銀行極有可能來不及反向操作。所以,當利率處於高峰區域時,銀行就應改為反向操作,使敏感性比率逐步降到1,或盡可能恢復到零缺口的狀態。當利率開始下降時,銀行應主動營造資金配置負缺口,使浮動利率負債大於浮動利率資產,即敏感性比率小於1,這樣,可以使更多的負債按照不斷下降的市場利率重新定價,減少成本,擴大凈利息差額率。
必須強調的是,銀行期望通過不斷改變利率敏感性資金缺口(或融資缺口)來獲利並非易事。但是,在遇到困難的同時,人類總是會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銀行業也是如此。首先,利率預測往往准確率不高,特別是短期利率更難預測。一旦實際利率走勢與預測反向,銀行有可能會發生重大損失。在經過一系列挫折後,國外部分商業銀行已改用採取長時間間隔劃分來提高利率預測的准確性,即盡量作長期利率預測,把對利率的上升與下降預測與經濟周期相聯系;而且,即使銀行對利率變化預測准確,銀行對利率敏感性資金缺口的控制和調整也只有有限的靈活性。因為當銀行大多數的客戶對利率走勢的預測與銀行一致時,客戶對金融產品的選擇與銀行意願提供的正好相反。例如,當雙方均預測利率上升時,銀行希望增加浮動利率貸款以獲利,但客戶卻會要求獲取固定利率貸款以鎖定成本,從而使銀行在現有客戶群中調整資金配置的空間不大。然而,隨著金融衍生產品和交易的不斷擴展,銀行對於這個矛盾可以在金融市場上通過期貨交易、遠期利率協議和利率互換等手段來解決
F. 利率是正的負的是零這是什麼利率,為什麼存在這三種情況
簡單來說,你在抄銀行存錢,比方利率(名義)為5%,到年底通貨膨脹為6%,所以雖然你的貨幣賬面上多了,但實際的購買力被通脹率一抵消,卻是負了1%。這就是負利率的緣由。同理,真實利率可以是正值、負值、或者是零。
平常我們在新聞裡面聽到的比如日本把利率調為零利率其實是另一種說法,就是把利率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基本上低於0.5%),我們就可以說這是零利率。(注意:這里說的是名義利率,也就是未抵消通脹利率)
再和你說一點:真實利率的演算法並不是簡單的名義利率減通脹,其實是約等於。
已經說的很全了,再有什麼問題可以繼續問我,分就給俺吧!!!
G. 宏觀經濟學:為什麼貿易逆差和政府的預算盈餘對投資來說是融資渠道 這里的投資是指什麼 謝謝
在四部門經濟中,C+I+G+(X-M)=Y=C+S+T,所以I=S+(T-G)+(M-X)
令SP=S,私人部門儲蓄,
SG=T-G,為政府部門儲蓄,
SF,國外部門儲蓄。
所以I=SP+SG+SF
所以SP、SG和SF對I來說都是融資渠道。投資I指私人投資,不包括政府購買部分。
H. 融資缺口模型和持續期模型有什麼差異
融資缺口模型(Funding Gap Model)是資產負債管理基本方法之一。銀行運用該模型的目的,是根據對回利率波答動趨勢的預測,相機調整利率敏感性資金的配置結構,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或擴大凈利息差額率。
感受資產累積的愉悅,體驗深謀遠慮的滿足。游俠股市,智慧與謀略的虛擬股市,讓您的智慧不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