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信託收益和風險的承擔主體是
法律上是信託投資者,就是購買信託合同的人,但是信譽對信託行業的重要性至關重要,所以即使有一部分信託出現了風險,只要在信託公司的承受能力范圍內,信託公司都會為客戶墊付這部分損失的,因為信譽 的喪失遠比金錢的損失危害大。
② 信託的收益是多少風險大嗎
信託公司抄擁有一套襲嚴密有效的風險防範機制,並對每一個信託計劃均設計有效規避風險的方案,使信託投資的風險降為最低。但是,固定收益信託產品並不保本保息。投資風險包括: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等等。
(1) 信用風險: 融資方可能出現經營問題,到期不能按時還款付息。信託公司通過抵押、質押、擔保、強制公證等,盡可能保障投資者收益。
(2)流動性風險:大多數固定收益產品在開放期前不得贖回,即使能提前支取也要付出一定代價,如手續費等。
(3) 利率風險:固定收益信託預期收益已在發行時確立固定,除信託合同另有規定外,不會隨利率改變而改變;當處於加息周期時,固定收益信託的相對超額收益隨著無風險收益率提高而降低。
③ 信託的風險有哪些收益率有多少
信託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受託人的道德風險
《信託法》和《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都規定了受託人不得利用信託財產為自己謀利益,要對受益人履行誠實、信用、謹慎、有效管理的義務,但是由於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天生的缺陷和缺少有效的外部監督,使得有些信託投資公司利用信託財產謀取自己的私利,主要表現在:
一是利用不當關聯交易,對實際控制人進行利益輸出,或者掩蓋風險,或者抽逃資本金。
二是將超過信託合同約定產生的信託財產收益化為信託投資公司的收益。
三是挪用信託資金進行投資。
因為信託產品跨機構跨市場,形成了一個較長的金融產品鏈,涉及很多利益主體,很容易將其中一環的其他主體和市場產生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政策風險傳染到信託產品。
政策法律風險 這首先表現在最近兩年一些信託產品本身就是規避監管、利用制度缺陷進行創新而設計出來的。
其次是一些信託產品是以土地、財政收入作擔保進行信用增級的。而政策和法律在這些方面的規定是不完善的,極易造成擔保無效和非法。
再次是法律和政策沒有規定,缺乏配套措施。
信託投資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投資的領域非常廣,投資的方式非常靈活,但大部分是以貸款和股權投資方式運用於基礎設施、房地產開發。投資領域廣,投資方式靈活,需要多方面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專業的風險管理能力,信託投資公司往往准備不足,經驗不夠。
1.信託資金收益率的計算方法。
信託資金收益率=信託收益÷信託計劃資金×100%。
2.信託資金年平均收益率的計算方法:
信託資金年平均收益率=(信託收益總額÷信託計劃資金)÷3×100%。
④ 信託產品的收益和風險如何
信託按投資項目的實際收益扣除應承擔的費用後全部向投資者分配,信託投資因為借內用了信託公司容的專業理財能力,事前即確定了投資項目,並以簽訂貸款合同等形式基本確定了項目的投資回報,因而投資者的收益較高,其預期收益率一般高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
判斷信託產品的風險,需要根據信託資金的投向,具體分析風險的大小,由委託人作出判斷和選擇,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投資於期貨、股票,風險自然大,如果投資於一些交通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則風險相對較小。
信託公司作為信託計劃的受託人,為確保投資人的利益,會採取多重保障措施來抵禦風險。所以信託投資是很安全的。
⑤ 信託收益如何有沒有風險
不可能沒風險,沒風險只是個故事
信託理財是理財產品,但是有風險,過去10年,很多公司銷售時承諾保本,後來信託公司無法保本,造成了一定的社會問題,結果所以銀監會禁止信託公司公開宣傳,2011年,信託管理的資金超過公募基金
大多數企業因為有瑕疵,無法從銀行獲取貸款,所以就像信託融資,當然,信託拿到的利息也較高,這裡面,信託公司再打包成產品銷售,轉移風險
信託產品分為這么幾類
1 融資企業公司股權質押,企業破產了,拿什麼還錢
2 擔保公司擔保,建議搜索擔保公司破產跑路的案例,某家注冊資金13億的擔保公司,只有2個人,這家公司專門是給某信託做擔保的
3 企業法人個人擔保,它可以把財產轉移給孩子來規避
4 地產類,開發商工程進度無法完成,銷售情況不理想,都會導致本金損失
5 礦產類,絕大多數企業都是只有開采證便融資,一旦礦脈不理想,會產生損失,地產礦產是風險最高的,也是收益最高的,我們賣這類信託,有3%的提成,這是什麼概念呵呵
6 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這其中又分為流通股質押以及非流通股質押,風險最低,所以收益也最低,
非流通股,只能通過場外市場交易,出售時價格會打很大折扣,
流通股,國內質押的流通股,絕大多數都是解禁股,需要交20%的紅利稅,也就是1億的股票,賣出後只有8000萬現金回來,另外,信託是剛性兌付的,也就是一定要賣出股票,幾個跌停,就會觸及本金損失
7 金融股權質押,因為沒有上市,出售時價格會打很大折扣,2011年11月份,某上市公司,把業內評估價14元的股票以4元左右出售(公開信息,可以查)
8 寫字樓質押,房產,風險較高,收益較高,雖然抵押了,但是融資方往往在民間有借貸,在實際案例中,法院並不會強制執行,可以搜索相關案例,或者咨詢律師(案例而非理論)
很多人銷售信託時,會承諾保本,這個能夠做到保本的原因,是信託公司新發單一信託填補漏洞,某信託公司幾億注冊資本管理2000多億,實際上風險最大,因為拆東牆的游戲玩的最大
某信託公司,只是某財政廳裡面有個辦公室,只有2個人,完全是民族政策造就的
某家信託公司,注冊資金只有幾億,卻管理了2000多億,安全性行業倒數
某家信託公司,有個注冊資本十幾億的擔保公司,只有2個員工,專門給其信託公司擔保
有五家信託公司,被銀監局窗口指導
不過提一句,銀行的「某些」產品,收益在5%-8%,銀行的提成就有4%-6%
風險收益成正比,也要辯證的看
⑥ 信託的收益和風險如何成什麼關系
信託按投資項目的實際收益扣除應承擔的費用後全部向投資者分配,信託投資因為借用了信託公司的專業理財能力,事前即確定了投資項目,並以簽訂貸款合同等形式基本確定了項目的投資回報,因而投資者的收益較高,其預期收益率一般高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
判斷信託產品的風險,需要根據信託資金的投向,具體分析風險的大小,由委託人作出判斷和選擇,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投資於期貨、股票,風險自然大,如果投資於一些交通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則風險相對較小。
信託公司作為信託計劃的受託人,為確保投資人的利益,會採取多重保障措施來抵禦風險。
如還有疑問,歡迎向我咨詢。
⑦ 信託產品的風險怎麼控制,一般的收益能到多少
在購買信託時,投資者可以根據以下幾個方法選擇信託產品,用來規避一些信託風險:
1、信託公司的信譽,當然是找那些信譽高的信託公司;
2、預估你所購買信託產品的盈利前景;
3、看你所購買的信託項目擔保方的實力;
4、講信託產品的風險和收益結合起來參考。
而信託的一般收益在8%~15%。
其實個人看來,你是對信託有一定的了解的,但是在一些方面還存在問題,你知道信託有風險,但是很多投資理財都是有風險的,收益和風險都是相對應的,而信託公司對信託風險有著一套嚴密的控制體系。而且,信託公司直接受到銀監會的監管,監管制度嚴格,還有房地產,藝術品等作為抵押,雖在法律上不得承諾其保證本金,但是在實際上,他的收益不僅不保本,還超過了市場的通脹度,達到了增加收益的效果。
⑧ 信託產品風險和收益成對比嗎
風險越大收益越大
反過來說,想收益大,就要有高風險的承受力
⑨ 信託產品 收益/風險
信託收益一般100萬在9%,1000萬的話在11-12,信託產品的保障更受法律保護,因為他是按照法律程序進行的,而且房地產產品的話,如果項目到期後房地產抵押物的處置上會用掉一些時間,而信託公司一般會用自有資金進行墊付,不會給投資者的資金延期.安全性較高
⑩ 銀行理財產品和信託產品的收益和風險如何怎麼選擇信託產品
銀行的理財經理能給你個客觀的答案,那就不是中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