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有哪些
銀行是企業最主專要的融資渠道。按資金屬性質,分為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和專項貸款三類。專項貸款通常有特定的用途,其貸款利率一般比較優惠,貸款分為信用貸款、擔保貸款和票據貼現。
銀行貸款是最為常見的融資渠道之一,由於其對企業資質要求較高,手續相對繁瑣,對急需資金的中小企業來說往往遠水難解近渴。
(1)西部中小企業融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對中小企業放款前,銀行機構必然要求見企業負責人,故此企業家應當積極主動地去接待金融機構的人員,系統地向金融機構的人員介紹公司的發展規劃、公司現狀、存在問題、發展目標等一系列問題。
特別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會給金融機構人員展現一個美好的願景,盡管這個願景實現起來不是那麼容易。但如果連美好的願景都沒有的,就很難得到認可的。
㈡ 西部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的原因
我國民營企業融資難原因是多層次多方面的。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企業自身原因
2.1.1 民營企業缺乏信譽
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信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從國外到國內,從「安然」到「藍田」,國際國內大型企業及企業集團都面臨危機,更何況普通的民營企業。談到給中國企業誠信打分的問題的話,著名的經濟學家張維迎認為,是不及格的5分以下,連6分都達不到。民營企業的分數更低,其深層次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從民企自身來看,管理水平不高,賬目不清,一個公司內部有好幾本帳,內部法人治理機構不健全,生產效率不高。這是導致中小企業信譽缺乏的基本原因。
2、 政府政策不穩定,即政府的短期行為導致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缺乏建立企業信譽的積極性。政府政策的變化太多,朝令夕改,導致民營企業有種草的積極性,而沒有種樹的積極性,而企業信譽是一棵樹,十年樹木,民營企業缺乏積極性這也是導致民企信譽缺乏的重要原因。
3、 民營企業沒有明確的產權。產權是信譽的載體,我們企業講信譽,它的價值就增加,但是這個企業不是我的,增加了也沒有用,古人雲:無恆產者無恆心,現在是無恆產這無信任。如果破壞了產權也就破壞了企業的信譽基礎。
4、 政府的監管越多,企業就越不講信譽,企業越不講信譽,政府的監管就越多,最終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監管與信譽是有關系的,政府監管越多,意味著政府的權利就越大,政府的自由度就越大,未來就越不穩定,未來越不穩定,企業就越不考慮未來,從而自然而然形成了不講信譽的態度。如在我國大量的中小煤礦,許多都不考慮大量投資安全設備,因為他投資安全設備需要幾百萬甚至幾千萬,但不知那一天隨著政府規定變化而可能被叫停。這就是政府的權利過大的導致的不考慮未來而缺乏信譽。
5、 腐敗,政府管得太多,從而導致腐敗,使企業不在乎市場和消費者而在乎政府,於是中小企業缺乏建立信譽的基礎。
2.1.2 民營企業受環境影響大
民營企業易受經營環境的影響,變數大,風險大,無法准確預測,難以吸收投資者注意,並且民企的生命周期短使得投資者投資的風險過大而不願意投資。同時,民企的資產相對的較少,負債能力有限,不能吸引太多的投資。
2.1.3 民營企業基礎薄弱
民營企業管理基礎薄弱,產權高度集中,導致內部決策缺乏靈活,機制僵化。董事會構成不合理直接影響到重大問題的決策,獨立董事形同虛設,監事會的地位不高,難以發揮監督作用。缺乏合理的法人內部治理機構,管理經驗缺乏,管理水平不高,財會制度落後,信息不透明,缺乏審計部門確認的財務報表和良好的經營業績,增加了銀行對民企財務信息審查難度。同時家族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民營企業的二次創業。
綜上所述,由於民營企業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信譽,加之風險變數大,使得其資信等級底,加之內部供應水平不足,這是其融資難的根本原因。
2.2 社會金融環境方面
1、銀行貸款管理體制的制約。目前,企業獲取資金的主渠道依舊是銀行。現行的金融體系中,國有商業銀行貸款給國有大中型企業似乎天經地義,而面對廣大民企的貸款請求,往往不予支持,基層的銀行貸款許可權受到嚴格的限制,同時貸款審批程序煩瑣。一些縣級商業銀行變成了純儲蓄機構,只能吸收儲蓄,做一些基層的調查工作,沒有貸款權。地市級只有流動資金貸款許可權,中國大多數民企在基層,需要一層層上報到總行,審批程序煩瑣,而且,商業銀行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對稱,內部的存款利率不合理,導致銀行「偽市場化」,制約了基層銀行貸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國家嚴格限制中小金融機構和民間金融活動,使民企借貸無門。
2、銀行經營上的「惜貸」。銀行在為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經辦貸款業務的時候,所花費的時間和人力相差無幾。但產生的效益明顯不同,民企貸款絕大部分是流動資金貸款,貸款要得急,頻率高,戶均數量少。貸款風險大且管理成本高。因此,銀行寧願做「批發」業務而不願做「零售」業務。對大企業是「爭貸」而對民營企業是「惜貸」。同時,銀行貸款資金向個人貸款和建設項目集中對企業尤其是民企貸款大幅度減少。如「2001年金融機構新增貸款12900億元,其中用於個人貸款2755億元,佔17.7%」。這意味著所有金融機構所吸收的存款越來越少用於貸款的同時,對企業尤其是民企的貸款比重減少的幅度更大。根據有關資料的顯示,遼寧省大連市的民營企業90%在銀行的沒有借款,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從創業直至公司年利潤近千萬,始終未能得到銀行一分錢的貸款和支持,1996年在中關村的上千家科技型企業中,能得到銀行貸款的僅僅只是200家左右。
3、金融中介機構缺乏。我國融資市場目前是過剩與缺乏並存:一方面金融機構和投資公司還有大量資金沒有投入;另一方面,民營企業卻告貸無門。許多民營企業由於沒有足夠的自有資本進行抵押貸款,只能依賴擔保性貸款,但是,專門為民營企業提供的擔保服務的擔保機構不多,即使有的地區建立了這種機構,也因擔保資金來源不足,擔保基金不能規避自身風險等方面的問題而難以有效運作。同時,擔保機構都非常明顯有參考政府的行為,在操作上,不是根據市場的實際和民營企業的現狀作為擔保的標准,商業行為不充分,資金投向不夠明確,從而導致扶持中小企業的成功率不高。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
4、我國證券市場融資門檻過高。我國證券市場的建立和運作,同時也被賦予了著重為國有企業服務的特定功能。特別是在目前大多數國企處於困境的情況下,我國股票市場以促進國企改革為宗旨,重點扶持國有企業上市融資,政策嚴重向國有企業傾斜,在實行「額度管理」的股票發行機制下,民營企業要從相當緊張的發行額度中分得一杯羹,實在是難於上青天。直至目前為止,發行A股股票在深滬兩方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沒有超過千家,但是民營企業寥寥無幾,且大多不是通過正常途徑直接上市,而是以高昂的代價購買一家已上市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權而直接上市的。至於民營企業進入債券市場,管理層也基本上持排斥態度。目前,我國公司債券發行實行的是規模管理,債券發行的年度規模管理、債券發行的年度規模及各項指標均由國務院統一確定且發行時優先考慮農業能源交通及城市公共措施項目。同時,要求發行債券的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凈資產不低於三千萬,有限責任公司凈資產不低於六千萬;累計債券總額不超過公司凈資產40%,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潤足以支付公司一年的債券利息,債券發行公司必須有實力雄厚,信譽好的單位做擔保等,這一系列條件,限制了民營企業進入債券市場並通過債券方式融資。
總之,民營企業的保證缺乏、輔導薄弱以及一貫以來的銀行在體制上的歧視是其融資難的重要原因。
2.3 政府原因
政府的法律、法規、政策對中小企業的融資缺乏法力,各種政策法規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
1、不具備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扶持、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不到位,許多政策法規沒落到實處,或者在落實上打了折扣。與國有集體和外商投資企業相比,個體私營經濟在許多方面還處於不利地位,缺乏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如市場准入方面,許多行業和部門仍然不允許個體私營經濟進入,擁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私營企業是鳳毛麟角,也不能設分支機構等。
2、政府管理不規范,宏觀調控乏力,許多有利於民企融資的政策未得到有效執行。政府對個體私營經濟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稅務、物價、城建、環保、衛生、計量、質量監督等多個部門,在對個體私營經濟管理中,往往出現相互交叉,缺乏協調的現象,增加了個體私營企業的負擔,又使他們無所適從。在對經濟機構協調方面,由於政府調控不力,致使私營經濟重復生產,處於粗放經營狀態。在監督方面,有的政府部門未能很好的履行監督職能,致使個體私營企業本身行動不規范。
3、「三亂」現象仍然較嚴重,社會保障體制不完善,不利於民企的內部積累。將個體私營企業的入社會保障范圍的力度不夠。目前,私營企業中從業人員的工資待遇、勞保福利得不到保障的現象帶有一定普遍性,導致個體私營企業在引進人才,留住人才方面有很大的困難。企業因人才流動過大而影響其穩定持續發展。此外,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員在申報戶籍管理、檔案存放、計算工齡、評職定級、子女入學等方面尚存在許多障礙。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政府在對待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體制上的不平等造成了在競爭上的不平等,造成了民企在融資上的劣勢。
㈢ 急求中小企業融資的參考文獻 一定要著作類的 就是後面帶[D]
[1]何志強,朱家德,稅學麗. 規模、區位與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基於四川中小企業融資的比較分析[J].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6,(3).
[2]史娜.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瓶頸創新研究[D]. 河北大學: 河北大學,2007.
[3]王晨輝. 關系型貸款、中小銀行與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破解[D].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2006.
[4]本報見習記者 田文會. 國務院專題研究 突破中小企業融資困局[N]. 財經時報,2005-01-17(T00).
[5]許小平,楊曉艷. 中小企業融資與民營中小銀行的優勢[J]. 價值工程,2005,(5).
[6]本報記者 楊紅梅. 新思路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N]. 中國財經報,2009-05-26(008).
[7]吳慎之. 強化融資租賃功能:中小企業融資的必然選擇[J].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3,(4).
[8]孟琳. 中小企業融資和銀企關系問題探討[J]. 金融理論與實踐,2005,(3).
[9]程未. 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研究[D].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2006.
[10]左濤. 物流金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理論分析[D]. 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2007.
[11]記者 黃麗珠. 金融創新是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有效途徑[N]. 金融時報,2009-07-18(008).
[12]本報記者 任麗梅. 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仍沒改觀[N]. 中國改革報,2010-07-17(002).
[13]記者 黃世釗. 我區出台十七項措施支持中小企業融資[N]. 法治快報,2009-05-01(003).
[14]石文禹見習記者 孫自豪 通訊員 鄒煒龍. 信用擔保打破中小企業融資瓶頸[N]. 洛陽日報,2008-09-04(002).
[15]管偉琪,胡瑜傑. 甘肅省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對策分析[J]. 河北農業科學,2010,(12).
[16]張代軍. 遼寧、浙江兩省中小企業融資比較與啟示[J]. 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17]劉明娟.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J]. 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09,(1).
[18]鮑小紅,劉瑾.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J]. 企業技術開發,2006,(1).
[19]王翔. 中小企業融資大環境體系的構建研究[J]. 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5).
[20]張梅. 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存在問題[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21).
[21]王小霞. 中小企業融資與信用擔保制度[J].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
[22]章穎薇. 資本結構理論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啟示與思考[J]. 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
[23]李藝紋,白印坡,楊瑞. 信用文化建設與中小企業融資探析[J]. 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學院學報,2004,(11).
[24]王小芳. 中小企業融資難及相關理論研究[D].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2004.
[25]本報記者 張瑤瑤. 集合票據帶來中小企業融資新氣象[N]. 中國會計報,2009-12-18(008).
[26]羅思榮,宓明君. 地方債券與中小企業融資初探[J]. 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
[27]藍裕平. 風險投資可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J]. 國際融資,2010,(9).
[28]饒丹珍,詹文. 國外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功經驗[J]. 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4).
[29]王翔.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與對策研究[J].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
[30]徐宇虹. 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9).
[31]劉瑞. 中小企業融資探索——基於金融創新角度[J]. 價值工程,2007,(1).
[32]唐志祥. 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分析及對策建議[J]. 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3).
[33]李勇輝,吳朝霞. 積極啟動民間資本 拓寬中小企業融資[J]. 華北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4,(3).
[34]顧慧琴. 淺議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其對策[J]. 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04,(2).
[35]朱娟.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與對策[J]. 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6).
[36]謝朝斌. 中小企業融資:理論與實證分析[J]. 財經理論與實踐,2002,(4).
[37]金林. 我國商業銀行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業務的對策研究[D].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2007.
[38]李瑞青. 西部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3.
[39]楊春光. 投資性互助會與中小企業融資[D].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2006.
[40]賀銀娟. 西部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2007.
[41]楊艷玲. 基於金融物流集成產品的中小企業融資研究[D]. 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2007.
[42]鄭明明. 非正規金融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2008.
[43]譚健美. 中小企業融資中信用擔保風險分擔機制研究[D].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2009.
[44]鮑洪安. 區域性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研究[D].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2009.
[45]宋曉瑞.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思考[J]. 山西科技,2010,(2).
[46]史文娟. 加強金融政策扶持促進中小企業融資[J]. 商業經濟,2010,(6).
[47]許立新. 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與對策——以秦皇島市為例[J]. 改革與戰略,2010,(4).
[48]張秋. 基於制度角度的河南省中小企業融資研究[J]. 區域金融研究,2010,(3).
[49]肖高玉. 論中小企業融資[J]. 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
[50]鄒鑫.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淺析[J]. 四川有色金屬,2009,(2).
㈣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有哪些
根據有關資料,到目前為止,我國大約有中小企業4200多萬戶,占企業總數的.8%,經工商注冊的中小企業數量460萬戶個體、私營企業達3800萬戶。中小企業所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生產的商品占社會銷售總額的60%,上繳的稅收已經超過總額的一半,提供了全國80%左右的城鎮就業崗位。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中小企業成為擴大就業的主渠道。提供了大約75%的城鎮就業崗位,不僅安置了大量的城市下崗職工,還吸收了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有效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和就業問題,緩解勞動力供求矛盾,從而保證了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正成為我國創新的主力軍。
中小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迅速發展的的同時,也遇到很多問題。其中,資金緊張,融資渠道狹窄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十分狹窄,除了少數大型知名企業,一般的中小企業企業融資能力都有限。目前,企業的融資渠道不外有三種:向銀行申請貸款、發行企業債券、發行股票上市直接融資。政府已將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作為國有企業特別是關繫到國有經濟控制力的大中型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措施,中小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和股票上市融資很困難。另一方面,由於涉及到金融風險問題,中小企業發行企業債券也難以得到批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小企業的資金主要靠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實際上中小企業業從銀行獲得貸款也是十分困難的。
從目前情況來看,中小企業尚未建立起外部市場融資體制,基本是內部融資,自我滾雪球式發展,致使企業很難形成規模生產。中小企業所面臨的資金矛盾非常突出,許多有項目有盈利的企業由於難以籌措到必需的資金而不能最大規模地發揮其能力,這已經成為制約民營企業的重要「瓶頸」。
要想促進中小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迅速發展,必須建立完善的融資體系,最根本的是建立起企業外部融資體制,即市場融資體制。
㈤ 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性是什麼
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性是什麼?
這是一個關乎企業發展的問題:
中小企業在目內前的經濟形勢下容,生存很困難。大型企業在市場中以低價排擠,中小企業堅持不到兩月就會資金鏈中斷,迫使企業倒閉。
而中小企業內部自我融資,即是以部門管理,員工都投資,以入股的形式進行融資,這樣公司流動資金增加,有利於公司設備的增加,廠房的擴大。 其次就是員工的積極性會提高,讓大家覺得都是在為自己做事。會適當節約一些公司成本。
而且有了更多的資金,企業才能開發更適合於大眾的產品,從而將一個企業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