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獅嶺平安保險公司在哪
你好,獅嶺的平安保險公司具體位置在龍頭市場五街24號,
在楊屋的話可以直接租摩的過去,不是很遠的,
也可以坐4路公交車在獅嶺國際皮革城下車,步行100米即到。
因為龍頭市場的設計外牆不能掛招牌,
所以你到了也很難找到I,3O O.2 O 6 O 5 9,3到了
你可以找獅嶺平安汪軍經理
B. 招商銀行在晉江哪裡
可以在網路搜索中輸入 地區名字和銀行名字即可。
招商銀行(泉州晉江支行)-詳情
泉州晉江市青陽洪山綜合開發區(泉安南路)58號
招商銀行(晉江五星花園)-詳情
梅嶺街道青陽曾井小區五星花園城金山鑽石公寓111商鋪(近晉江五星花園自助銀行)
招商銀行(泉州江南支行)-詳情
福建省泉州池店興霞路百捷中央公園首府一層22號店面及二層
招商銀行(晉江泉安社區支行)
錦峰負1層店面99
招商銀行(泉州晉南支行)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S308(龍翔路)
招商銀行24小時自助銀行(晉江支行)
迎賓路79號附近
招商銀行24小時自助銀行(泉州晉江支行)
文華路泉安南路路口附近
C. 劉彥斌的書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4557259.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026413.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3314994.html
剛搜完,有的書沒有txt格式,下下來自己轉換下就好了。
30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pdf
這是一本韓國加印122次,連續192周蟬聯暢銷書榜的奇跡之作。全球金融巨頭渣打銀行三大財富管理師強強聯合,以一個妙趣橫生的理財勵志故事,揭示即使是普通工薪族也能跨越成為富人的秘密!許多人看過《30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頂級理財師出上班族的財富人生規劃課》後,恨不得重新活一遍!CCTV《理財教室》理財專家劉彥斌鼎力推薦:這本書能讓你成功跨越窮人和富人的分水嶺!
跟劉彥斌學理財:理財工具箱.txt
說明:
理財工具箱--跟劉彥斌學理財 理財工具箱--跟劉彥斌學理財 1 ...劉彥斌將圍繞個人和家庭理財實務,以綜合運用各種即時工具為重點,為大家提供讀得...
股票起步,歷經生死考驗
劉彥斌(照片2)
[1]劉彥斌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畢業後,他從事了13 年的投行及證券投資工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雖然現在頭頂諸多光環,可已到不惑之年的劉彥斌也曾經歷過市場的大風大浪,可謂九死一生。1993年,劉彥斌開始做股票,到現在已經有15年了。他說:「我在股市中死過兩回。」 第一回經歷生死考驗是給公司做股票。「一入市就遇到了大熊市,公司給了我500萬元,我做了3年之後賬面虧損了375萬元。」他說。雖然頂著巨大的壓力,不知道以後是否會虧得更多,但劉彥斌始終沒敢把股票賣出去,因為他知道,不賣的話就是賬面虧損,還有回本的機會,一旦賣了,錢真的就沒了。就這樣,他一直死扛著。到了1996年,終於等到了牛市,虧損的錢終於又賺回來了,這一年他把公司的錢還給公司後開始自己做股票。 「趕上牛市連狗都能賺錢。」從1996年開始,劉彥斌的股票做得順風順水,「當時覺得自己了不起。」他說。因為賺錢了,他越來越自信,膽子也大了起來。2000年開始,他開始融資做股票,也就是做私募。自己又賺了不少錢,「基本上掙夠了下半輩子花的錢。」他說。2001年中國股市一度漲到2245點,在這火熱的行情中,劉彥斌聽消息,把賭注押在了一隻股票上。他心想,這一把要是做對了,將來兒子讀書、生活的錢也都有了。因為他投入的不僅有自己的錢,還有融資來的錢,他承諾:「要賠先賠自己的。」沒想到,熊市來得如此之快,2001年底,他賠光了自己所有的錢,那一年他36歲。
峰迴路轉,理財師成轉折點
2002年,劉彥斌開始做職業教育,正是這個機遇改變了他的命運。 2002年7月,很偶然的機會,他去買保險,從平安保險公司的業務員那了解到他正在培訓一個新職業,平安保險公司在國內,在北京培訓上萬名業務員從中選出50人,叫個人理財規劃師。當時,他對這個「新鮮」的名詞一無所知,業務員介紹說,這是從美國引進的一個新興的職業,是給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理財服務。他馬上意識到,這將是一個前景不可限量的職業。回到公司,他把一份關於理財規劃師職業資格的申請交到勞動部,勞動部也表示支持。11月,勞動部正式頒布職業標准。 經過漫長的等待,2004年,勞動部正式成立理財規劃師專業委員會,劉彥斌被委任為國家理財規劃師秘書長。雖然「這是一個冗長的、虛的職務」,但卻幫了劉彥斌的大忙。2004年7月,劉彥斌結識了東方華爾的現任總裁,兩個人不謀而合,決定一起做理財規劃師的培訓。然而事情遠沒有想像的那麼順利。東方華爾公司在2005年3月才正式成立。在成立前的半年時間,劉彥斌一直在家呆著,甚至動搖了,想出去找工作了。妹夫的一句話讓他堅定了信心:「能撈著這么一件事,一輩子就這一次機會了,再忍半年,不行再出去找工作。」 2005年3月,理財規劃師被列入國家統考,這意味著職業被社會廣泛認可。劉彥斌辦了兩期培訓班,200萬元的培訓費救了東方華爾。吃盡了苦頭之後,後面的路越走越順。2006年3月,勞動部批了東方華爾學校。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但劉彥斌心裡最清楚,這個「餡餅」是自己用命掙來的。公司終於開始招生了,這意味著公司可以生存了,劉彥斌也開始四處去演講,能賺些錢了。 2006年7月,中央電視台來采訪東方華爾的一位理財師,正巧那個理財師不在。中央電視台先採訪了劉彥斌,本來7分鍾的節目,劉彥斌就理財師的現狀連續說了20分鍾,編導沒喊停。拍完後編導對他說了一句話:「像你這樣的采訪對象是萬里挑一的。」此後,隨著 「理財教室」、「理財的五個一工程」等欄目的播出,一炮而紅。
到底是理財熱成就了劉彥斌,還是劉彥斌攪動了理財風,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他的理財言論被整理成語錄並奉為經典,他的理財課程視頻被無數次轉載,這些似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劉彥斌改變了一件事情:理財不再是高貴的、深奧的,也不是只屬於成功人士的玩意兒,在劉彥斌這里,理財變成了連街道老大媽都聽得懂的財富道理,適用於每一個人。他不說大話,不說套話,用妙趣橫生甚至家長里短的語言告訴大眾,什麼是理財,如何理財。很多老百姓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的事兒,手裡沒錢,怎麼理財。「某種程度上講是對的,對於年輕人,你手裡現在沒錢,走上工作崗位以後,應該先從攢錢開始,收入像河流,財富像水庫,花出去的錢就是流出去的水,只要剩下的才是你的財,如果你都是月月光,那你有什麼財可理,所以年輕人一定從攢錢開始。」劉彥斌說。劉彥斌說過,理財並不是有錢人的專利,也不要因為錢太少或工作太忙,就不需要理財。它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避免出現寅吃卯糧的現象。理財是一種個性化的東西,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以為會理財就能一夜暴富。「理財要自主,不能隨大流」正是這個道理。劉彥斌的新書《理財有道》同樣深受讀者歡迎,理財「五個一」工程、「水庫」理論、「八字方針」……他將自己數十年的人生心得及經驗得失化為了通俗的語言。 他自創的「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理論:即以管錢為中心,以攢錢為起點,以生錢為重點,以護錢為保障。並將人生三個時期的理財重點分為,青年時期:著重攢錢,嘗試投資;中年時期:繼續攢錢,大力投資;老年時期:保管好錢,少量投資。這些理財之道,應該是理財者不可多得的財富吧。
D. 誰知道小學生理財名人名言的告訴我吧!
財富不應當是生命的目的,它只是生活的工具。——比 才
金錢這種東西,只要能解決個人的生活就行;若是過多了,它會成為遏制人類才能的禍害。——諾貝爾
鳥翼上繫上了黃金,鳥就飛不起來了。——泰戈爾
無知和富有在一起,就更加身份大跌了。——叔本華
節約與勤勉是人類兩個名醫。——盧 梭
貧窮要一點東西,奢侈要許多東西,貪欲卻要一切東西。——高 里
貧窮的人往往富於仁慈。——甘 地
把金錢奉為神明,它就會象魔鬼一樣降禍於你。——菲爾丁
沒有錢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錢過剩則倍過悲哀。——托爾斯泰
金錢和時間是人生兩種最沉重的負擔,最不快樂的就是那些擁有這兩種東西太多,卻不知怎樣使用的人。——約翰生
自尊不是輕人,自信不是自滿,獨立不是孤立。 ——徐特立
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哈爾西
失望雖然常常發生,但總沒有絕望那麼可怕。 ——約翰遜
一個真正而且熱切地工作的人總是有希望的——只有怠惰才是永恆的絕望。——卡萊爾
如果沒有自信心的話,你永遠也不會有快樂。 ——拉羅什夫科
人們不太看重自己的力量——這就是他們軟弱的原因。 ——高爾基
人總是要犯錯誤、受挫折、傷腦筋的,不過決不能停滯不前;應該完成的任務,即使為它犧牲生命,也要完成。社會之河的聖水就是因為被一股永不停滯的激流推動向前才得以保持潔凈。——泰戈爾
生命是永恆不斷的創造,因為在它內部蘊含著過剩的精力,它不斷流溢,越出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現的形式表現出來。——泰戈爾
我崇拜創造的精神、崇拜力、崇拜血、崇拜心臟、我崇拜炸彈、崇拜悲哀、崇拜破壞。 ——郭沫若
堅定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們,做出驚人的事業。對於凌駕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 ——海倫·凱勒
決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列夫·托爾斯泰
女性需要優異的信心,甚於基於道理的信心,男性需要嚴肅的信心,甚於優異的信心。——裘貝爾
世界上使社會變得偉大的人,正是那些有勇氣在生活中嘗試和解決人生新問題的人!——泰戈爾
在任何情況之下,天神都不會用鐐銬來束縛他所創造的人的;他使他們的生活經常發生變化,從而得到啟發。——泰戈爾
一經打擊就灰心泄氣的人,永遠是個失敗者。——毛姆
不怕百戰失利,就怕灰心喪氣。——佚名
絕望是走向死亡的疾病。——吉爾凱高爾
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無法可想的事是沒有的,要是你果真弄到了無法可想的地步,那也只能怨自己是笨蛋,是懶漢。一一愛迪生
一個人有了發明創造,他對社會作出了貢獻,社會也就會給他尊敬和榮譽。——羅·特雷塞爾
所有存在都是獨創。——穆勒
不存在的事物可以想像,也可以虛構,但只有真實的東西才能夠被發明。——羅斯金
我不知道在別人看來,我是什麼樣的人;但在我自己看來,我不過就象是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小孩,為不時發現比尋常更為光滑的一塊卵石或比尋常更為美麗的一片貝殼而沾沾自喜,而對於展現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卻全然沒有發現。——牛頓
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朵的事業是甜美的,但還是讓我在默默獻身的陰影里做葉的事業吧。——泰戈爾
自己挑吧~
E. 「非主流」投資人麥剛:我為什麼投資黃太吉
當然,他有一個身份——「非主流」的天使投資人。「創業工場鄭重承認我們就是投資黃太吉的『某知名投資人』。由於本人一向懶散,未及時公告,抱歉。」這是日前麥剛在微博上針對虎嗅網質疑黃太吉的文章所做的表態。不過「某知名」是加引號的,因為與網路營銷做得如火如荼的黃太吉相比,投資人麥剛可謂非常低調。甚至一度有人將麥剛旗下的創業工場與李開復的創新工場分不清楚,雖然作為創業孵化器來說,前者要比後者早上了4年多。麥剛而翻開麥剛的簡歷,一定會映入你腦海一個詞「華麗」:1997年便入行VC;參與籌建深圳創新投資公司;參與創辦上海浦東科創投資公司任副總裁;擔任德豐傑投資基金董事;創辦SNS網站億友;創辦文檔分享網站豆丁;創辦通卡並任公司董事長;擔任中國青年天使會常務理事、天津天使投資協會會長……「我本人是中國最早的VC從業人士,後來自己又創業,之後又開始做天使投資,也給基金出資做LP,這些經歷讓我把行業里所有角度都看遍了,每個角色環節的利益、想法和糾結所在都打通了。」麥剛這樣向i黑馬總結了自己的「GP—LP—創業者—天使投資人」軌跡。而當黑馬哥問及麥剛現在最喜歡的身份標簽時,他的答案是天使投資人,目前他已經累計投資了近60家創業公司。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做過GP、LP和多次創過業的天使投資人,麥剛為什麼投資備受爭議的黃太吉?他為什麼投資做傳統行業的IT男?他又持有什麼樣的投理念和原則?以下為麥剛口述。「水泥+滑鼠」我現在做投資比較關注「水泥+滑鼠」領域,這個概念是我在2009年就提出來的,但那時候並沒有真正實施。2011年開始,我就發現大多數互聯網創業者難以為繼了,而「水泥+滑鼠」卻是一個可以突破的方向。應該說我的思維是超前的,通過近年投資的這些案子的實際操作也驗證了我的看法。為什麼我會去投黃太吉?因為其創始人赫暢用互聯網思路進入餐飲業的方向讓我很認同;另一方面赫確實是個人才,他曾在網路、谷歌待過,對互聯網營銷和用戶體驗的理解都很深刻。這兩方面都具備了,我就毫不猶豫地投了。黃太吉充分利用了互聯網對傳統餐飲的營銷和用戶體驗進行了改進。後來有人說要跟風做個肉夾饃,但這真的就是發微博、發微信和製造話題這么簡單嗎?不是的!一個公司的成功,一定有不為人知的東西,比如黃太吉的互聯網下單流程、顧客體驗機制和排隊系統等都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內部運營的。說實話,讓全部消費者都喜歡黃太吉是不太可能的。它能通過互聯網低成本地迅速獲取用戶,這已經很厲害了,因為消費市場只要足夠大,賣狗屎都會賺錢。互聯網對傳統餐飲行業的改變是在體驗和品牌內涵上,吃黃太吉和在大街上買煎餅果子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後者會讓人覺得很屌絲,而前者對許多人來說就意味著小資。這和小米手機一樣,都在給自己貼一個標簽。此外,我投資的潮品店泡泡瑪特也是個類似的例子,你從中能感受到互聯網對傳統零售行業供應鏈的變革。泡泡瑪特的創始人王寧以前在新浪工作,更早前做過零售業,將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結合起來他很有經驗。比如,過去商家自己去采購產品,然後再賣給消費者,消費者是被動接受。但泡泡瑪特在采購環節會引入一些互聯網因素,舉例說采購數據來自淘寶網,並讓用戶參與到采購的過程,用戶認為哪個好他們就采購哪個。供應鏈管理正應用互聯網的模式進入消費者主導的C2B時代,這將是零售業的根本革命。我投資的果酷網體也體現了IT手段及互聯網對傳統服務行業的改變。果酷網創始人賈冉既沒有像赫暢那樣用互聯網營銷,也沒有像王寧一樣做很傳統的零售業,他選擇比較好入手的水果切,運用IT技術去開發系統、控制訂單流程和建立采購體系。一個普通的水果商販或許能服務十幾家企業,但是要服務好成千上萬的企業就必須有強大的管理運營體系,這個時候就盡顯IT人的優勢了。上面三個都是IT男轉型傳統行業的典型案例。什麼樣的IT男適合做傳統行業?首先必須特別喜歡干臟活累活,很多IT男都過不了這一關,太多人喜歡追逐熱點。同時你還要明白互聯網也不是萬金油,不是抹到哪個行業都可以。你必須找到一些合適的領域,例如同樣做零售業,做標准化零售業就沒戲了,而體驗型的和非標準的零售業就有很大發展空間。所以,創業者要明白這個趨勢,並且聰明地跟上這個趨勢,很多創業者人雲亦雲,別人搞App,他就搞App,但不知道天已經變了。很多人認為,我投資的這些都是沒有門檻的小生意,但在我看來,消費行業從來沒有小生意,低門檻的生意往往表明市場需求量越大。而規模永遠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只要運用互聯網你就能不斷的擴張用戶,並通過IT技術進行大規模運營管理。為什麼投資「水泥+滑鼠」?互聯網再怎麼玩兒都出不了流量這個圈,因為它的本質就是倒騰流量,如果一個創業公司過多依賴外部買流量就意味著永遠為別人打工,購買流量之後,還要建立自己的商業模式。為何大部分電商公司不賺錢?因為電商的本質核心不在線上,而在於你的品牌、品類、產品推廣和繁瑣的供應鏈管理。所以,你的外部流量越大,就意味著你靠別人的東西越多,也表明你越弱勢。一個人的黃金創業年齡是從25歲到45歲,滿打滿算也就二十年,所以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在傳統消費服務行業干幾年至少還能掙點錢,比如賣個煎餅一年也能賣好幾千萬元。你在互聯網行業即使有人給你投資,你最多燒5年,最後也不過是做個夢,而在傳統行業做五年就可以獲得財務自由,這是我給創業者的一個忠告。這個世界上「人中龍鳳」寥寥無幾,很多創業者註定要失敗的,絕大部分生意註定是小生意,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微軟和谷歌。最大的創新一定是有周期的,互聯網發展歷史上較大的創新無非就是門戶、搜索和社區,別的全是小風小浪。微創新有什麼用? 第二天就被人復制了,過去總有創業者講微創新,我認為這頂多是個起步的訣竅,絕對不是成功的充分條件。大部分創業者把創業都當成一種實現自我的努力,但他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決心,在還沒看透行業本質的情況下就說,自己一定會堅持下去直到找到方向。有決心很好,但是成敗卻不是由決心來衡量的,在行業趨勢面前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所以回到那句老話「男怕入錯行」,堅持和維持是不一樣的,維持的後果會很嚴重,就是浪費青春,浪費時間浪費錢,不如早死早超生。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首先我是一個愛思考的人。此外,我也創過業,很清楚一個企業是怎麼運作的。創業能成功首先是因為你抓住了強需求,這不外乎用新的手段去滿足過去的需求,或者因為時代的變化而產生新的強需求,但強需求不是天天都有的。抓住強需求後,你就需要用好的產品去滿足這種需求。所以,我從來不講概念,只想著有哪些需求沒有被滿足。「很多投資人就是博傻」現在的創投圈都是怎麼玩的?首先創業者要和媒體搞好關系,爭取報道經常有,就算憑空炒作也要炒作出來,而後一堆投資人看哪個項目曝光率高就選擇投資。其實很多投資人就是博傻,許多創業者拿著他們的錢到處亂砸。現在的投資人很浮躁,缺乏獨自思考的意願和能力,基本上以跟風為主,哪個領域熱就往哪裡跑,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過去這幾年,投資圈追求的都是熱點,以很高的價格投進去,三五年後回頭看這些瘋狂的案例,你會發現大多數都會以失敗告終。如果你投機對了,不貪心盡早退出就會賺很多錢,投機錯了,基本上就是血本無歸。整個天使投資圈的成功率肯定不到20%,我的投資成功率撐死也就是30%。投資圈和娛樂圈是一樣的,都是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給大家,回家吃白米飯和鹹菜,偷著哭。天使還好,虧了也是自己的錢,哭過就算了。機構化的管理人還得要用各種方法把自己的業績描述得非常漂亮,畢竟他們還要向LP負責。我們不能把薛蠻子,雷軍和徐小平這些超級天使的成功當成普遍的概率,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比較成功的企業家,所擁有的資歷和人脈也是絕大部分天使投資人所不具備的。那麼如何定義成功的天使投資人?在麥剛眼裡,一直不願用回報率來定義成功,天使絕對不是一個單純的投資行為,只以回報為目的很難獲得長期幸福感,支持創新,成就他人,培育中國新力量都是天使投資背後的意義。「我已經算很幸運了」我一共投了近六十家公司,死了三分之一,不死不活的三分之一,活地比較好的有三分之一。回想我當年自己做的幾個企業,從結果上來看不是大成,但是從趨勢上來看是非常准確的。沒有大成的原因當然根本上只能是自己的問題,創業就是成王敗寇的世界。也有一個客觀原因是因為沒有獲得大規模融資,因為中國投資人都是什麼熱投什麼,而我的項目卻都是在趨勢的前沿過早。融不到資就意味著你沒有錢進行大規模地擴張,這樣勢頭也就慢慢弱了。不過,連續創業者做到我這樣,已經算很幸運了。2005年,我成立了中國最早的公司孵化器創業工場,但是這幾年我不做孵化器了,只做投資,因為在中國做不了孵化器。孵化器為什麼在中國成不了?第一,創業者能力不夠,美國矽谷培養出來的是標新立異的人才,創業者的素質、思維方式和境界都是很不一樣的,相比較之下我們的創業者只能算是「鄉村選手」。第二,美國的早期資本很成熟,他們明白投資是歷險,於是一個人投幾萬美金,好幾十號人抱團,中國早期投資人本來就很少,大部分人也不太願意分享,因為風險過高很多早期投資人最後都虧錢,最後做早期投資的就更少了。第三,中國的創業團隊都在搞互聯網,講微創新,其實互聯網大勢已去了,大小公司同時競爭,一片紅海。所以,創業工場頭幾年就是我個人的實驗室,我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而這幾年我投資就比較理性。過去我是投資我的夢想,現在我是投資別人的夢想。「人永遠是第一位」我在投資的時候,還是看一個企業長期的價值,看它長期演變路徑、趨勢及商業模式能否產生合理利潤。我個人不喜歡看不到盈利地大規模地積累用戶,因為這種幻象最後成功是小概率事件,我投資的公司的風格是踏踏實實的。對於投資人來說,人永遠是第一位的。創業者要特別聰明,同時也要有堅毅卓越的執行力。比如說聚美優品的創始人陳歐就很聰明,他在美國上學時曾尋求過我的投資,但是當時他做的是游戲廣告,我覺得不靠譜,就沒有投資,但是我也很欣賞陳歐,希望他有別的創業想法。之後陳歐回國拿了徐小平的投資做了游戲廣告,這個業務失敗後很幸運地轉型做了聚美優品,我再看見他時,他的照片已經出現在路邊的廣告牌。後來陳歐和我開玩笑說,「Mark, 你懂得太多就沒有投資我,而徐小平什麼也不懂所以投資了我。」如果時間倒流,我依然不會投資他的游戲廣告公司,但我會投資給他一些種子期的資金(seed money)以保持一種緣分。此外,創業者一定得是很好的領導者,當一個公司從幾個人發展到幾百個人時,沒有領導能力是不可能帶領團隊的。而用英文單詞來講,你要有hire、inspire和fire的本領,首先你要快速地找到好員工,然後有效地激勵他,不行的時候要立刻解僱他。最後,創業者一定要是一個有彈性的人——要會認錯。這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說公司的方向、產品、和營銷等等決策,要知錯就改。創業者作為股東,董事,管理層的不同角色,其利益和著眼點是不一樣的。最難的時候是否定自己,選一個合適的人當CEO。點評創業領域標准化O2O沒戲了互聯網創業公司做什麼項目,大公司一下子就可以做一個類似的。微信收購通卡可以作為O2O(online to offline)行業的分水嶺,從此以後,標准化,淺層次的O2O營銷(優惠券,LBS,預存,返利等等)這個行業基本上終結了,因為微信鎖定用戶,通卡鎖定商戶,一批創業公司和投資人都要失望了,我對O2O的理解從來都是」商家」到」用戶」,而不是」線上」到」線下」。穿戴設備也沒戲對於小創企業來說,只要巨頭進入某個領域,這就意味著你在這個領域基本上沒戲了。新公司很難在短期內就撐起來。創業者不要總講什麼穿戴設備,量血壓就是量血壓的,跑步就是跑步的,消費者只知道需求,不會和你講概念。硬體公司不像網路企業的商業模式那樣具有網路效應。消費者的轉移成本很低,品牌忠誠度基本沒有。手游泡沫化互聯網從業人士掙錢的就兩波:SP和游戲。但我沒有投資一個手游項目,不是故意避開,是因為我從來不玩游戲,沒有判斷力。現在手游已經出現白熱化和泡沫化的現象,渠道的話語權越來越大,要求的分成比例越來越高。非常不容易投中好的手游公司。與其投資十幾個創業游戲公司,還不如買幾個游戲公司的股票。互聯網金融不是賣理財產品許多創業者都是打著互聯網的概念做金融,後來就變成在網上賣理財產品,這種依賴流量的模式互聯網過去都已經玩爛了,他們並沒有利用互聯網模式的顛覆性力量(眾包,長尾,SNS等)。我投資的美市網MEIX.com是通過眾包來分析討論股票並展現實戰業績,我們的口號是」混小圈子,才能賺大錢」。SNS改變了很多行業,股票交易天生就是社會行為,和SNS結合一定會產生根本的變化。我還投資了OKcoin.com,現在是中國第二大的比特幣交易所,並且很快將進入國際市場。我認為比特幣是全世界人民的貨幣民主,是互聯網最偉大的創新。(實習生吳倩男、劉惜墨對本文亦有貢獻。
F. 理財小故事
七百多年前,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歷經三年艱險歷程,翻山越嶺來到中國,曾在中國任地方官的他24年後第一次返回歐洲,一本《馬可·波羅游記》讓歐洲人第一次認識了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家和其令人驚異的文明發展水平。
七個多世紀後的今天,西班牙人艾力賽來中國早已用不著跋山涉水,作為商人,他曾11年間91次來到中國,幫助西班牙最主要的建築公司——國際聯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在中國的數十筆合作項目,同時為很多西班牙企業和中國企業在彼此的市場上找到了中意的項目。而作為現任西班牙駐華大使,他喜歡到新疆等其他駐華官員並不喜歡去的邊陲地區,去了解那裡的中國人和中國企業。讓西班牙了解中國,投資中國,搶占國際市場,同時讓中國了解西班牙的技術和工業,是艾力賽近20年來一直在努力的事。
「每天在這里,一邊可以欣賞到牆上掛著的西班牙現代藝術作品,而另一邊順窗望去,就是北京的美麗街景。」在北京西班牙駐華大使館的二層辦公室里,艾力賽很愜意地對我們說。這位61歲的西班牙駐華大使,一頭銀發,步伐從容,從他晶靈睿智的眼神中實在無法猜想他已年近花甲。艾力賽酷愛現代藝術和古典音樂,並不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熱衷於一提到西班牙我們就會立刻想到的鬥牛。
然而,多數中國人對西班牙的了解還停留在「鬥牛」和《唐吉訶德》上。那麼西班牙對中國呢,恐怕也只有長城和人口眾多的印象了。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家西班牙新聞媒體在中國有常駐機構,西班牙與中國的貿易額以及在中國的投資額也少得可憐。這一切正是2003年新上任的西班牙大使艾力賽所面臨的問題。
艾力賽生於一個外交家庭,當他1943年在葡萄牙呱呱墜地時,他的父親正擔任西班牙駐葡萄牙歐潑爾圖的總領事。因為父親工作地點的不斷變化,他相繼在馬德里、日內瓦和紐約讀完了小學和中學的課程。1965年從馬德里大學法學系畢業後,很快就子從父業也做起了一名外交官。
在艾力賽最初的18年職業生涯中,大部分的時間是幫助西班牙企業與歐洲和其他國家進行商業洽談。他曾擔任過西班牙駐維也納大使館商務參贊、西班牙駐美國大使館商務參贊和西班牙-歐盟磋商會議書記。
1983年,他出乎人們意料地由政府工作轉向了私營企業。進入國際聯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Tecnicas Reunidas Internacional S.A.)任秘書長,這一公司是在實施工程項目及建設工業工廠方面最主要的西班牙私營公司之一。「我的孩子們當時也經常問我『到底在做什麼?為什麼要放棄政府工作』。我對他們講,這將是更具挑戰性的工作。顯然為一家跨國公司工作比為西班牙本土公司工作難度要更大。當時我覺得自己是在向全世界推廣西班牙的技術和經濟。」
正是在那個時期,艾力賽第一次來到中國,當然在有了第一次後,就立刻有了第二次和更多次。「1985年到1996年,我到中國91次,幾乎每個月都要來中國。我很幸運,看到了這十幾年中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這種變化不只在經濟結構和外交上,更體現在投資政策和商業環境上。對於我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經歷。現在我再回到中國,發現這些變化更大了。」
那11年,正是中西兩國經濟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位於東半球的中國和西半球的西班牙相繼進行了經濟改革。中國巨大的市場和優越的投資環境以及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吸引了世界頂級跨國企業的投資。另一方面,80年代初,西班牙在政治上順利完成向民主化過渡後,繼而進行了一系列經濟自由化改革,實行緊縮、調整、改造政策,並集中力量發展外向型經濟。後加入歐共體,並成為首批加入歐元區的國家之一。
這樣一個以最大限度吸引各國投資的風水寶地和一個依賴於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中等發達國家,在過去的20年中卻並沒有如人們所希望的那樣出現熱鬧的經貿往來和海外投資。從1980年開始到2002年,西班牙在華投資項目僅為597個,實際投入只有3.04億美元。西班牙的主要貿易夥伴是歐盟和美國。此外,西班牙最主要的出口國家和海外投資地是拉美國家。按艾力賽的說法:「西班牙企業在拉美看到了快速增長的市場,在那裡的競爭力也最強。」
艾力賽向我們介紹,在拉美,西班牙企業經營著40%的電信行業,30%的銀行和23%的電子產品。在那裡,西班牙擁有著絕對優勢。
但在亞洲卻恰恰相反。4年前,西班牙政府終於意識到,亞太地區擁有世界上50%的人口和25%的經濟力量,而西班牙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微乎其微。與該地區的貿易只佔西班牙外貿總額的3%,只有6.3%的西班牙政府人員派駐該地區。可以說,西班牙在亞太地區幾乎是一片空白。為了將投資重心由拉丁美洲向亞洲轉移,西班牙首相史無前例地制定了「亞太計劃」,以增加西班牙在亞太市場的參與程度,而中國是其中的一個重點。艾力賽很高興地說:「這個計劃實施以來,西班牙對中國的出口增加了45%。中國對西班牙出口增長了70%。」
作為西班牙駐中國大使,艾力賽是這個計劃的直接執行者之一。而在「亞太計劃」實行之前,艾力賽在中國11年的經商歷程就已經為此埋下了伏筆。
建築業始終是西班牙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當時作為西班牙主要建築公司的秘書長和中西商人委員會副會長,艾力賽較早地帶領西班牙企業進入了中國。最讓艾力賽感到驕傲的是「其中的很多項目現在中國得到了政府的最高肯定,國際聯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也成為中國最信賴的公司。」
西班牙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的知名度不高。20年前,第一家到中國來的西班牙企業是一家運輸公司ALSA,他們最初在廣州、深圳和香港建立合資公司,開展運輸業務,後又擴展至北京、天津等地。其後在中國投資發展比較好的企業還有生產「高樂高」的努德萊斯巴公司,以及生產大大泡泡糖的西班牙通用糖果公司(Agrolimen)等。不過「大大泡泡糖」現在已經被美國的箭牌公司收購,其他西班牙公司在中國所佔的市場份額也十分有限。
在與中國企業交往的十幾年中,艾力賽審視著這一切。在他看來,缺乏了解是中西貿易往來最重要的一個方面。「西班牙企業並不了解中國。西班牙人很少來中國,中國人也很少去西班牙。我們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讓中國企業了解西班牙的技術和工業。」 艾力賽說。
在企業做秘書長時,他就想了很多方法來增進中西企業的了解。「當時幾乎每兩個星期就有一個中國代表團來西班牙考察,我會帶他們在西班牙到處參觀,介紹西班牙的工業和技術發展。」 艾力賽讓很多中國企業家了解到,西班牙不只有畢加索、高迪、多明戈這些藝術大師,還有發達的工業和優秀的企業家。
但是讓西班牙了解中國可並不是件容易事,艾力賽本人也經歷了很多磕磕絆絆,才參透了該如何在中國做生意。艾力賽曾代表西班牙企業與中國遼寧省的一家公司談一個合作生產洗衣粉的項目,這一談判耗費了三年半的時間。後來艾力賽總結道:「在中國非常重視人際關系和家庭關系,你要想和一個企業做生意,必須要和他認識很久,說過很多話,才有可能合作成功。這是東方國家和西班牙還有一些西方國家非常不同的一點。在世界的很多其他地方,我都會告訴那裡的人,如果你去一個亞洲國家,你不能和一個你不認識的人或者企業做生意,因為那樣往往會失敗。」
外交官出身的艾力賽在處理這件事上顯得很從容。「1985年,我第一次到中國的時候,帶了一個大項目,談判一直進展得很順利,但是在最後一刻,卻沒有通過。我記得我的中國朋友來到我的房間,他們對因為政府的決定讓談判失敗感到很遺憾。我的反映是:這種事是可能發生的,但是友誼還在,我們不該太在意這種失敗,而應該藉此機會加強雙方的關系。很多年後,那些合作夥伴說當時對我的這種反映很奇怪,他們沒想到一個歐洲人是這樣的反映,我說這是西班牙人和其他歐洲人的區別,我們知道如果一個計劃走向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我們就要加強友誼,即使我們也不喜歡這樣的結果。」
外交官的睿智和協調能力最終讓艾力賽在中國有了很多朋友,也談成了很多生意。而這段經商經歷又成了作為西班牙駐華大使的艾力賽的寶貴資源,這不僅為他提供了一個關系網和熟悉的市場環境,更重要的是,做過商人的大使更了解企業的真正需要。
在看準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各大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競爭態勢後,艾力賽為投資中國的西班牙企業提供出了兩個建議:只通過投資中國,能夠增強他們在中國的實力,可以做合資公司或者開設子公司。但他們不能停留於服務於中國市場,他們想到的應該是服務於全球市場。另一方面,中國的工業和服務業發展很快,正由勞動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西班牙對中國的投資重點應放在產品研發(R&D)上。
這是去年10月艾力賽出任西班牙駐中國大使時就曾經談到的問題。和很多駐華官員不同,艾力賽喜歡融入中國的文化和社會氛圍中,除了企業家,在中國他還有很多藝術界的朋友。
艾力賽還不會講中文,但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這並不妨礙他與中國的朋友交流,「我在中國的很多朋友都跟我講英語,有的甚至還會西班牙語。所以我非常願意把我更多的時間放在了解中國人身上,而不是學漢語。不過我的夫人正在學習漢語。她非常喜歡中國。」大使夫人是個中國迷,在艾力賽結束商人身份去德國做西班牙大使時,那時的大使夫人就經常一個人跑到中國來購物。艾力賽出任西班牙駐中國大使後,大使夫人又如願以償地來到了中國。
艾力賽說很難找一個准確的詞來形容自己,但他對我們說:「可以說之前經商的時候,我是一個成功的商人,現在作為一個大使,剛上任6個月,給我一些時間,我會告訴你他也是成功的。」
來源:[亞洲資本]
G. 永嘉縣的行政區劃
永嘉縣轄8個街道、10個鎮:北城街道、南城街道、東城街道、江北街道、東甌街道、三江街道、黃田街道、烏牛街道、橋頭鎮、橋下鎮、沙頭鎮、碧蓮鎮、巽宅鎮、岩頭鎮、楓林鎮、岩坦鎮、大箬岩鎮、鶴盛鎮。縣人民政府駐上塘中心城區繁華路1號。
H. 長沙市證大商務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長沙市證大商務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09月09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商務信息咨詢、理財咨詢、投資咨詢、企業管理咨詢等。
法定代表人:尹先明
成立時間:2011-09-09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3010500006817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銀盆嶺街道嶽麓大道57號奧克斯廣場商業及2、3、4棟10028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