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保險跟理財有什麼區別
現在的保險公司,垃圾產品多!騙子業務員也多!
因為保險上樑不正下樑歪!保險用傳銷的模式招聘,現在中國保險代理人就已經到達700萬了,數量就行病毒一樣快速增長!只要你想進保險公司,就能進,0門檻,學歷要求達不到都可以進去!和我一起做保險的有個中年大媽,因為年紀大記憶力不好,保險內容都背不出來,這種不專業的人都能做保險,因為保險是傳銷模式,你底下的人越多,你拿到的提成越高!一級一級拿提成!就是非暴力收到的傳銷!進去之後就是洗腦的培訓,我做過3個月保險就不做了,因為太臟,還被我師傅給坑了!但是我是大學生,產品知識學的好,所以對產品很了解,你看到業務員下面說的話就要小心了!
如果有保險代理人給你推銷公司的保險說:
1、xx保險是我們公司熱賣的招牌產品,銷量最高,所以最可靠,性價比最高!
真相:銷量高是因為有利可圖,保費貴,對保險公司和業務員都有好處!業務員拿的提成最高!一般傭金能到首期保費的40-55%,接下來5年能拿年保費10-20%的續佣。一般業務員會刻意引導客戶買這類產品,你看買的人這么多,所以就是最好的保險了吧!一般性價比高的保險,傭金都比較低,賺不到錢,而且很便宜,所以不會給你推銷。
2、保監會最近發布了「保險姓保」、「費率下調」、「費率上升」等方案,xx保險費率下調了,便宜了,趕緊買!xx保險多久後保費就要漲價了,趁現在便宜趕緊買!
真相:改動細微,說費率降低的,是50歲以後降了一兩百塊,影響微乎其微。xx保險要漲價了,是因為升級了,保險內容更多了(精算師在玩新花樣,變了法子摻水分)
3、xx保險即將停售/限購/漲價,因為收益太高,對公司不利,所以抓緊買啊!最後的幾天時間了!
真相:讓客戶產生緊迫感,以為好東西真的以後買不到了(保險本來就是一種虧損消費,保障為主,如果想靠保險賺錢的,那是太年輕了!)。實際上業務員喊停售,一直喊了好幾個月,還是沒有停售,反正客戶不知道,這么說客戶才願意買啊!
4、xx保險是我們公司最好、最全面、最便宜的產品了
真相:胡說八道,xx保險是對保險公司收益最高,對業務員收入最高,對客戶性價比最低的產品了
5、xx產品是我們公司最好的東西,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廣告都在說呢,肯定沒問題,國家都在提倡買保險,買保險來我們公司最好。
真相:保險公司廣告費出了不少,能不能把這些廣告費多給客戶點保障?
6、買了我們的保險,可以有綠色通道,我再送你xx生活用品,公司邀請你旅遊,過節送禮,服務多多。
真相:你買的是保險而不是服務,送給你的禮越多,人情欠的越多,送的你不好意思,就買保險了吧。
7、xx名人/有錢人買了xx萬保險,並且說:「保險xx好」。你看權威都這么說了,你更應該買保險了!
真相:造謠,xx名人從來沒有說過這句話,也沒有買xx萬保險,無從考據。利用人的從眾心理。
8、xx保險,你出險,賠你一大筆錢,不出險,以後返還,當做養老金,安樂死,錢留給後代。你看這么好的保險,沒事以後還能返還,你的保費還能拿回來,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真相:講到返還,要幾十年以後的事情了,而幾十年的利息不是一筆小數目,保險公司白白拿走了!更要命的是,幾十年後貶值成啥樣了?醫療費用要提高多少?夠不夠看病還是個問題!
9、當你躺在病床上或者發生意外的時候,才後悔以前沒有買過保險。你現在身體好,人老了總要生病吧,保險遲早要用到的,千萬不要因為省一點錢,後悔莫及。
真相:說的是意外和大病,但是一算錢,好貴六七千,我承擔不起!於是馬上改口,給你推個分紅險,保額只有幾萬,但是卻要兩三千塊錢,每年返還幾百塊,利息還沒銀行高,基本等於白買。有人一年六七千能承擔的起,連著交20-30年,一共交了20萬上下,結果你說老了看病遲早用的,老了得了大病,賠你30萬,那我還不如存銀行,這幾十年過去,利息都不知30萬!切記保險的作用是杠桿,起不到杠桿作用的時候,保險就失去意義了!
10:你們都說保險是騙人的,那是以前,保險業務員不夠專業,學歷低,素質低,保險制度不完善;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培訓越來越專業了,保監會有國十條等政策,國家都在支持保險行業,保險產品會越來越好,所以你放心的買吧,不會騙你的。
真相:以前保險業務員人數少,保險行業剛起步,不太被人信任,而且保險多是以消費型為主,錢丟掉了拿不回來,不出事都把錢白白扔了,漏洞更多,所以被說成保險是騙人的。但是今年,保險代理人已經暴漲到了700萬,意思就是什麼人只要你想來賣保險,都能讓你進,因為代理人沒有底薪,不開單一分錢拿不到,只要開單才有底薪,這和其他無責任底薪的銷售行業比,一比就懂了。700萬的人賣保險,騙子那是更加多了,只要能開單,啥都不管,因為不開單我一分錢都拿不到,沒必要對客戶講真話,所以各種騙子話術引誘客戶買保險。而光靠賣保險做業務,是不穩定的,所以要和傳銷一樣無限拉人頭,自己的手下開單,自己就有提成,這不就是傳銷的提成嗎?所以把小白拉進去做保險後,先給他洗腦,讓他自己買保險,給親友買保險,等熟人做完,找陌生人,陌生人要培養關系,於是上面10條騙術就開始了,如果沒有單子,就走人了。搞了半天,小白來保險公司工作,不但沒有賺到錢,還自己貼錢買保險,變成了買保險的客戶,因為業績考核要求,小白的師傅會讓小白自己買保險,而經過保險培訓老師的洗腦,一開始不了解保險產品,認為自己保險非常好,於是就買了保險,作者也是這類受害者,這和傳銷沒有什麼區別,只是讓你自己心甘情願的買保險!等小白沒有利用價值後,就被考核掉開除了。於是乎,人才市場365天天天都有保險代理人在招聘,美其名曰:招聘儲備經理,高級主任,金融顧問,保單售後服務,社區服務。而實際上,招聘的人根本不是人事部的,是有錢的代理人自己收徒弟,打著保險公司招聘的旗號拉人頭,簡直不要臉!而現在保險產品上,打著返還的旗號,繼續騙人!以前是騙沒聽過的人,現在是偏不懂知識的人!
下面對現在大多數保險產品做一下解析:
返還型保險是個誤區,保險保的是不確定事件,而返還型保險涉及必然事件。
—————————————————————————————————
而返還型的有兩類:生死兩全保險和分紅型。
兩全保險或類兩全保險,如果生存,或者生存到自然死亡,錢是必賠的,把不需確定賠的變成了必賠事件。保險公司是以盈利為目的,不會那麼好心返還你錢,結果必然是額外收費的,而返還這部分額外收費的,卻失去了保險的意義,客戶白交了這部分錢!而這類保障型非理財型的保險,是強制以身價死亡作為保額的,你想買不確定的重疾險、意外險和小醫療,必須先買下死亡險,而死亡是一個人必然發生的,老死賠錢,必然事件,這不叫規避風險,這叫死亡返還。保險公司很多產品,強制捆綁老死的身價險,不買它,不讓買重疾、意外和小醫療。一般這類保障型保險都很貴。
分紅型保險,保額很低,交一年的保費僅僅和保額相當,甚至保額低於一年保費,根本起不到保險作用,而偏重於理財。你要理財,去找4%-5%的理財產品,絕對比買保險理財收益高,大多數分紅保險,甚至不如銀行定期理財利息高。所以分紅險還不如保障型保險,而分紅險卻比保障型的保險便宜,但是保額非常低,當客戶承擔不起保障型保險是,保險代理人就會根據客戶能承擔的保費,推薦了分紅保險,這是非常不厚道的!
返還型保險比消費型保險貴了很多倍,消費型保險因為價格便宜,代理人拿的傭金很少,如果全部靠消費型做業務,代理人拿到的工資會很低,基本賺了多少錢,而保險代理人要達成鑽石等獎勵,通常都是以非消費型保險算件數的,消費型保險賣得的再多,都不算件數獎勵,因為返還型保費高,公司收益高,所以願意發給獎勵。
多出來的返還的錢,保險公司就可以拿去集資了,承諾你未來返還給你,而這部分錢起不到保險的作用,在未來還有被貶值。
消費型保險就是不出險就把錢白白丟掉,這是保險的原始狀態,後來客戶因為不接受這種方式,怕白白丟錢,保險公司賺的錢也不多,所以就想出來返還保險,客戶錢交的多了,保險公司集資多了,以前消費型保險,公司只能拿點管理費,現在返還保險,公司能連利息一起拿走了。
—————————————————————————————————
所以純消費型的才是性價比最高的,這叫返璞歸真!
而消費型的有2種,交一年保1年和交10-20年保終生或保到高齡的,因為剔除了返還的水分,保費會低很多,而你是怕你寶寶得大病,所以做個大病消費險就可以了。如果你小毛小病也怕的話,很多保險公司有卡式業務,交一年保一年的最合適你,又便宜,利潤又少,通常是保險公司的促銷產品,所以性價比高!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B. 買保險,也是一種理財!
保險收益最多和銀行存款差不多還不能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本都不保哦。推薦一本書《別讓理財毀了你》,網上查查多學點知識避免上當交學費。
五年的定期利息最高,也最安全,利率是5.5,就是說一W元一年550元。那麼五年50W元利息就會有137500元。個人覺得可以。一共可以得到637500元。現在這個世界盡是騙子,風險投資稍有不慎就交了學費,會血本無歸的
我用實際行動從2002年做了個測試,五年一個周期,每樣我都做點,每到五年期了將收益高的多投點,收益低的少投或去除掉
經常聽這個人說他股票賺了多少多少,那個人說他基金賺了多少多少,看的,聽的我們的心裡好羨慕,然而當我們買入以後萬一就出現了,曾幾何時一段時間好頹廢,好像別人都買啥啥成而自己卻、、、
實際完全不是這樣的。經歷就是財富,最起碼不會被同一塊石頭再絆倒。
07年買的基金10W現在不到7W。如果存銀行一年到明年底會成約13W,而現在卻、、、
02年開始買股票前幾年賺了四五萬後面又虧了四五萬,也曾努力廢寢忘食學過幾年炒股大全,結論是勝算9次虧一次會讓你刻骨銘心。想想百元以上買的中國平安這輩子能保本嗎
買了點經常分紅的債券到後來贖回才知道1元分一毛後本金成了9毛。。。。
現在我只做能看到未來的,能看到結果的,不想多的了,03年買的保險傳單上說的很好,分紅高了怎麼怎麼,低了怎麼怎麼,人們都想著不高不低取中間值然而五年後實際收益比低還低的多好的。結果是和銀行相差無幾還不能提前取,提前取本都不保哦。
現在我只存銀行,如果你有60W,每月存銀行一W元五年期,每月一連存五年,然後你可以從第六年開始往老每月只取約3000元利息,本金繼續存著。
C. 辦保險實際也是一種理財方法
不知道你所說的新華的保險產品具體是什麼,所以不好評價。但是,辦保險確實是一種理財,而且是一種相對更加專業性、更加針對性的理財金融產品,所以辦保險最好找專業水平高的保險代理人幫你設計保險方案。
不知道樓主對金融期貨產品了不了解,早期的保險就跟金融市場上的期貨一樣,起到套期保值的作用,即:如果人一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不生病、不出意外,那麼這個人一輩子的勞動所得應該可以支持一家人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但是有誰敢說自己一輩子不生病、不出點意外?為了防止自己生病或者出意外影響家庭經濟情況,投保人可以把這樣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條件是只要交點保費就可以了。這和期貨市場通過買賣合約來實現現貨市場保值的原理是一樣的。
其次,現在的保險產品很多,比如投資連接險,它可以說是帶有保險功能的基金產品,你見過哪支基金同時具有人身保險功能的?沒有吧。只有這種具有投資功能的保險同時具有基金和保險的功能。
從以上分析來看,保險是不是一種理財的方法呢?
至於你說的人民幣貶值的問題,如果人民幣真的貶值的話,那麼利率也會提高,相應的保險投資和分紅的收益也會提高,完全不必擔心。
另外,為什麼說保險是一種相對更加專業性、更加針對性的理財金融產品呢?
因為保險要根據每個投保人的經濟狀況、預期目標和家庭所需來針對性的進行保險方案設計,以達到以最小成本買到最大保障的目的,因此,對保險代理人的要求很高,所以如果買保險一定記得找專業水平高的保險代理人哦,而且最好多比較幾家。
我現在在深圳信誠人壽擔任壽險顧問,同時研究家庭理財規劃,如果有問題可以詢問我哦,我的QQ號是:3624395。
D. 為什麼保險都是帶理財的
您好!
依據您的需求情況來說,適合您保障需求的險種是存在的,您可以結合自己的需求情況到保險公司或者一些網路保險平台上結合具體的險種進行全面的考慮。
一般來說,針對小病、中病,有住院醫療費用補償的報銷型保險;有對生病住院期間收入損失進行補貼的津貼險。針對重大疾病發生,有給付保險金的重大疾病保險。
至於選擇那家保險公司的險種,這是需要綜合各家保險公司的具體險種情況以及您的實際保障需求情況進行全面的綜合對比。
這里為您提供一些一般性的意見參考,希望可以給您提供一些幫助。個人商業醫療保險如何買好?http://jingyan..com/article/656db918aab85fe381249cde.html
E. 保險為什麼也屬於投資理財
您好!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版可能發生的權事故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傷殘、死亡、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期限、年齡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一種契約行為。
其實,買保險算是個人投資理財行為的一個部分的。嚴格意義上來說,保險算是個人風險管理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就像一道防火牆,花小錢保大錢,通過保險,你就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得財產安全。當出現意外的時候,由保險公司賠付,不動用你的原始資金,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給你提供了收益。但是,如果大家想要依靠保險來達到財富增值的目的,這個是不太現實的。畢竟保險的主要功能是保障風險,因此,如果想要獲得高收益,還需要依靠其他的投資理財方式。
F. 為什麼購買保險也是理財投資的一種
保險的強項在於保障,理財是軟肋,理財險種基本趕不上5年期銀行存款(至少25年內絕對如此)。
很多人買保險都想從中得點回報,往往不能如願,最後大呼上當,網上每天可以看到此類帖子。
介紹一個買保險簡單、操作性強的方法:選擇消費型的重疾險、醫療險、定期壽險、意外險等實實在在的保障產品,而且都是主險,並非附加險;不去追求分紅、理財等不確定因素,就對頭了,將來不會後悔,而且花費不多 ,保障有力。適合不同收入的各類客戶。
G. 感覺買保險也是一種理財,有沒有錯
確實也是一種理財,保險理財的意義在於長期性、穩定性、和定向性。都是時間期限很長並且以一確定的人生規劃為目標的,能夠強迫個人固定資金到期專款專用,提前提取他用則有損失。比如教育金,養老金。就是這筆理財資金存儲到那個時間點作為孩子教育支出或自己養老支出使用的,本身並沒有任何錯誤。但怕就怕不了解保險的客戶把保險理財誤當做儲蓄存款,想存就存想取就取,這就誤會大了,其實定期存款也不是想取就取的,若未到期,取出則定期利息全部損失,只能給個活期利息。而保險產品未到期取出則不僅不能得到預期利益還將損失部分本金。(十年到期第九年取出也是違背合同規定)
保險理財之所以被人詬病原因有三:1、如上所述,對保險產品不了解提前取出導致本金損失;2、片面追求利益未購買相應附加保障產品,發生意外或疾病時候想獲取賠償卻發現理財保險啥都賠不了;3、預期利益與現實利益落差,市面上的分紅險、萬能險等保險理財都是保本產品,雖然時間較長,能預期的利率也僅能以定期存款等保本類金融產品的利率作為參照,不能光聽業務員吹噓利益堪比基金、民間投資等回報率,誇大利益,最終和實際利益落差甚大。
純手打有幫助請採納
H. 買保險也算理財嗎
有些保險可以在為您提供保障的前提下合理理財,你的朋友也是為你好才給你推薦的,你可以自己了解點相關知識以便買到適合自己的保險,祝您好運!
I. 買保險還是理財好有何區別
一、一般我們說的家庭理財,其目的是使我們的家庭財產保值和增值,並滿足生活的需要。而我們每個人對生活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有人錦衣玉食才覺得舒服,也有人粗茶淡飯就很滿足;前者要追求高回報,後者只要保證資金安全就可以了。所以理財就是根據個人的目標,同時考慮對風險的偏好和承受能力,合理的安排各種投資組合的過程。
二、保險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是「為無法預料的事情做准備」。有些事情一旦發生,會嚴重危及我們的理財規劃。投入少量資金購買保險,可以在意外情況發生時彌補我們的經濟損失,使理財規劃得以順利進行。同時所以保險可以說是理財規劃中必備的一項。
三、現在說起「保險理財」,有兩層意思。
1、就是利用保險產品的保障功能,來管理理財過程中的人身風險,保證理財規劃的進行。這一點不僅必需,而且非常高效。比如有一些人不認同保險,同時也知道他們中的很多都持有大筆存款,因為要「以防萬一」,這筆錢既然不敢花,其實就像是自己給自己做的保險。如果他們到保險公司投保,其實遠用不了那麼多錢,就可以得到同樣的保障。多出來的流動資金,可以投入到其他金融產品中去,創造更多受益,這樣不是更有效率嗎?
2、就是保險本身附帶的理財功能。近年來,保險公司還設計出很多新產品,可以在保障功能的基礎上,更實現保險資金的增值。相對其它金融產品,因為其風險很低,所以收益總體來說比不上基金、股票,但是非常穩定。也正因為如此,它特別適合那些對金融市場並不熟悉,或者工作繁忙,沒時間打理自己的投資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