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創業者在融資的時候怎麼避開惡意壓價,玩弄條款等這些
對於創業者來說,做好一個項目除了要關注產品和團隊運營,融資能力也是一大要素。資金是項目持續開展最基本的保障,所以,創業者和投資者,二者不可避免的要正面交鋒。
投資者想找到好的項目投資賺錢,創業者想找到好的投資維持運營最終賺錢,二者的目的的一致性讓他們走到一塊。但是,這個走到一起的過程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1、 直覺+溝通
有的時候不得不服直覺這個東西,就像女性的第六感一樣准,以往的經驗和觀察是積累的量,而創業者的直覺直接構成質。很神奇的是,真的有創業者在第一眼見到投資人之後,心中冒出的第一句話就是:「直覺告訴我就是他了」,這個時候不妨相信你的直覺。
在直覺之後還得有溝通作為輔助,有的投資人失去創業者的心是從開口的第一句話開始,一旦確定合作關系,投資人和創業人將要在一起共事很多年,如果溝通都出現問題了,我想,這個Team遲早會崩盤,更慘的是,在崩盤前的幾年時間里和投資人的溝通不暢會成為創業團隊最痛苦的事情。
2、 「試探」投資人
一個真正想投資一個行業的投資人是一定會對行業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的。如果一個投資人滿口「全方位布局」、「看好就投」、「快准狠」,那麼你就要注意了,他未必是用心在看這個行業。投資人將自己手上的錢看重,才能幫助你把事情做好做大,因為他跟你一樣,真心想賭。
3、 看投資人的資源
雖然投資人主要就是給項目提供資金,但是畢竟在商界摸爬滾打那麼多年,他們多多少少還是有些資源的。一個好的投資人會希望創業團隊越強大越好,所以他會樂意把自己的資源貢獻出來。
但是如何看清這些「資源」呢?GPLP君教你一個方法:舉個例子,假設投資人要跟你介紹一個牛人,你在猶豫要不要相信。這個時候要判斷了,如果這個牛人是個業界大佬,就是那種有一定名氣的那種,這個時候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投資人跟大佬也並沒有那麼熟,並且有一部分原因是利用大佬來抬高自己,投資人自己可能不行;還有一種情況是這個牛人是一個比較有真才實學的人,投資人認識很多,那麼很有可能投資人真的為公司付出了很多,這些牛人也比較有可能是創業成功的創業者,那麼這個投資人你可要好好珍惜啊。
對了,GPLP君提醒各位,為了防止投資人事後賴賬或者裝糊塗,建議創業者把投資人承諾的資源寫下來,時時提醒他,爭取落到實處。
4、 冷靜分析,去表求真
投資人多半「狡猾」,他們知道如何為自己獲取最大的權益。身為剛入商場的創業者,這個時候不能被表象所蒙蔽。在引入投資之前,一定要看清楚投資條款,看投資人的給錢速度以及服務水平。條款代表著你的利益,一定要慎重,對於不清楚或者有疑惑的地方一定要跟投資人確認,免得到時候扯皮。投資人的給錢速度和服務水平,如果一時不清楚,可以去找投資人曾經投過的項目負責人,和他聊一聊,基本上投資人的基本情況就摸清楚了。創業項目需要融資的時候,不管是在融資的哪一階段,都需要慎重又慎重,GPLP也希望這篇「扒皮文」能夠給廣大創業者一些警醒,希望他們在融資的過程中少受一些傷害,少走一些彎路。畢竟,往嚴重里說,一旦接受了錯誤來源的資本,可能是你項目最糟糕噩夢的開始。
B. 融資是什麼意思
融資指為支付超過現金的購貨款而採取的貨幣交易手段,或為取得資產而集資所採取的貨幣手段。 融資通常是指貨幣資金的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間。
直接或間接地進行資金融通的活動。廣義的融資是指資金在持有者之間流動以餘補缺的一種經濟行為這是資金雙向互動的過程包括資金的融入和融出。
融資的方式
常見形式
1、銀行貸款
銀行是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渠道。按資金性質,分為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和專項貸款三類。專項貸款通常有特定的用途,其貸款利率一般比較優惠,貸款分為信用貸款、擔保貸款和票據貼現。
2、股票籌資
股票具有永久性,無到期日,不需歸還,沒有還本付息的壓力等特點,因而籌資風險較小。股票市場可促進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同時,股票市場為資產重組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優化企業組織結構,提高企業的整合能力。
3、債券融資
企業債券,也稱公司債券,是企業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表示發債企業和投資人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持有人不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但有權按期收回約定的本息。
4、融資租賃
融資租賃是指出租方根據承租方對供貨商、租賃物的選擇,向供貨商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方使用,承租方在契約或者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分期支付租金的融資方式。
C. 我要融資,我怎麼給我的企業估值
企業要融資,其實就是做一個買賣,就是賣掉部分企業股份的一個過程。那既然是買賣,就涉及到一個價格問題,如同你在菜市場買賣一樣,你是賣主,買主要麼不看中你,看中你的企業後,首先要談得就是價格。價格始終是影響到風險投資人投資決策的一個重要方面,價格也是體現創業企業價值的最好載體,一個企業是否具備增長潛力與市場空間,看看他做私募的價格就知道其基本價值了,而大家都知道,政治經濟學裡面價格是圍繞著價值上下進行波動的,在完全競爭市場環境與信息對稱的情況下,企業的融資價格基本就代表著企業的真實價值,所以啊,一般投資商在做完投資之後,價格就是保密的最高因素。 而創業者要融資價格企業估值也是最重要的功課之一,很多企業家對這一塊一無所知,方創資本在這一方面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創業者一上來就說我要融多少錢,要出讓多少股份。這時候,我一般會問他的估值是多少,出讓多少股份是怎麼算出來的。但很可惜,十個創業者有九個都答不出來,哈,不過,只要我給他一個一元一次方程式解解,他一般就明白了。這不是數字計算的問題,而是創業者對企業估值問題不太了解所致。 那麼融資企業的價值到底如何評估呢?其實這不是一個固定的問題,對於企業價值而言,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企業的靜態價值,凈態價值看資產負債表就清楚了,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即可,凈態只與其歷史的利潤相關。但這方面的價值只是企業的基本面所反應的時點價格,因為資產負債表也只是一個時點的價格而已,而企業的經營是可持續的,所以企業價值的最大方面,應該是企業的動態價值,即企業未來可能盈利帶來的價值之現值,我們平常說一個企業值錢,也就是說它的未來是值錢的。如同Google一樣,它的市值已經超過1300億美金,但用它2007年的利潤來看,大約也就是40多億美金,一對比,它的市盈率之高就真是嚇人了,為何每年只賺40億的公司價值卻值1000億呢?其中的原因就是資本市場對其未來的潛在盈利能力十分看好,這說明Google還有長期可持續的發展能力。 投資商評估一個企業的價值,一般是以企業的利潤為基礎來評估,微觀操作層來講,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企業上一年度實際利潤具體來評估,根據實際獲取的企業利潤額來平均計算企業投資前的估值;另一種是以企業未來的可能利潤為基數來評估的,很多TMT項目目前沒有利潤,過幾年才有,這樣一來,難道就沒有價值了么?不然。這時就可以用企業未來可能的利潤來評估,但未來利潤有一個平均的問題,但這樣會帶來一個對賭協議的問題,很多公司最後出問題都出在這里,畢竟企業的內部股權不穩定是涉及到企業根基的大事。除此之外,如果國外有已IPO的公司,也可以按國外類似公司市值的折扣來參考評估,當然也是可以按企業面對的目標市場額來評估的。在評估企業價值的過程中,行業平均利潤率與利潤水平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一個企業的融資價格並不是越高越好,因為除了真正pre-ipo的項目外,此輪募資價格越高,下一輪的壓力就越大,融資的難度也就越大,所以價格一定要合理才行,過高了,下一輪就沒有人會投你了,原因很簡單:投資商都是想賺錢的嘛。兩輪之間總是要有一個幾倍的差距,再說了公開資本市場的市盈率也就那麼多倍,PE過高,只會讓企業不健康成長,創業團隊也會更有壓力,壓力一大,企業的戰略與戰術都可能會出問題。 目前的市場估值也不是很理性的,風險投資人對企業的估值也是受到很多大環境的影響,比如目前TMT行業因為不被短線看好,所以投資人一般給的PE不高,而對於融資額過1000萬美金的私募股權市場,市場上的投資人競爭很激烈,所以價格一般會抬的很高,其實這對於企業家與投資人雙方都不是好事。有一個知名VC的合夥人就跟我明確說:他們絕對不與其它VC在具體項目上比價格,因為他們自己有一套企業價值的評估體系。所以很多時候,投資商之間的競爭以及私募股權融資是買方還是賣方市場以及創業者的心態對未來的預期等等很多因素都影響了企業的估值。 價格總是圍繞著企業的真實價值上下波動的,這一點是經濟學的真理,對於創業者與投資人來講,都要抱著共同創造未來價值的心態、共贏的姿態來討論企業的估值,才是企業新一輪強勁發展的開始。後之,價格與價值處理得不好,反而這未來企業發生種種內訌危機埋下了伏筆,關鍵還在於度的把握。
D. 企業融資時如何進行價值評估
企業要融資,其實就是做一個買賣,就是賣掉部分企業股份的一個過程。 企業要融資,其實就是做一個買賣,就是賣掉部分企業股份的一個過程。那既然是買賣,就涉及到一個價格問題,如同你在菜市場買賣一樣,你是賣主,買主要麼不看中你,看中你的企業後,首先要談得就是價格。價格始終是影響到風險投資人投資決策的一個重要方面,價格也是體現創業企業價值的最好載體,一個企業是否具備增長潛力與市場空間,看看他做私募的價格就知道其基本價值了,而大家都知道,政治經濟學裡面價格是圍繞著價值上下進行波動的,在完全競爭市場環境與信息對稱的情況下,企業的融資價格基本就代表著企業的真實價值,所以啊,一般投資商在做完投資之後,價格就是保密的最高因素。 而創業者要融資價格企業估值也是最重要的功課之一,很多企業家對這一塊一無所知,方創資本在這一方面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創業者一上來就說我要融多少錢,要出讓多少股份。這時候,我一般會問他的估值是多少,出讓多少股份是怎麼算出來的。但很可惜,十個創業者有九個都答不出來,哈,不過,只要我給他一個一元一次方程式解解,他一般就明白了。這不是數字計算的問題,而是創業者對企業估值問題不太了解所致。 那麼融資企業的價值到底如何評估呢?其實這不是一個固定的問題,對於企業價值而言,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企業的靜態價值,凈態價值看資產負債表就清楚了,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即可,凈態只與其歷史的利潤相關。但這方面的價值只是企業的基本面所反應的時點價格,因為資產負債表也只是一個時點的價格而已,而企業的經營是可持續的,所以企業價值的最大方面,應該是企業的動態價值,即企業未來可能盈利帶來的價值之現值,我們平常說一個企業值錢,也就是說它的未來是值錢的。如同Google一樣,它的市值已經超過 1300億美金,但用它2007年的利潤來看,大約也就是40多億美金,一對比,它的市盈率之高就真是嚇人了,為何每年只賺40億的公司價值卻值1000 億呢?其中的原因就是資本市場對其未來的潛在盈利能力十分看好,這說明Google還有長期可持續的發展能力。 投資商評估一個企業的價值,一般是以企業的利潤為基礎來評估,微觀操作層來講,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企業上一年度實際利潤具體來評估,根據實際獲取的企業利潤額來平均計算企業投資前的估值;另一種是以企業未來的可能利潤為基數來評估的,很多TMT項目目前沒有利潤,過幾年才有,這樣一來,難道就沒有價值了么?不然。這時就可以用企業未來可能的利潤來評估,但未來利潤有一個平均的問題,但這樣會帶來一個對賭協議的問題,很多公司最後出問題都出在這里,畢竟企業的內部股權不穩定是涉及到企業根基的大事。除此之外,如果國外有已IPO的公司,也可以按國外類似公司市值的折扣來參考評估,當然也是可以按企業面對的目標市場額來評估的。在評估企業價值的過程中,行業平均利潤率與利潤水平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一個企業的融資價格並不是越高越好,因為除了真正pre- ipo的項目外,此輪募資價格越高,下一輪的壓力就越大,融資的難度也就越大,所以價格一定要合理才行,過高了,下一輪就沒有人會投你了,原因很簡單:投資商都是想賺錢的嘛。兩輪之間總是要有一個幾倍的差距,再說了公開資本市場的市盈率也就那麼多倍,PE過高,只會讓企業不健康成長,創業團隊也會更有壓力,壓力一大,企業的戰略與戰術都可能會出問題。 目前的市場估值也不是很理性的,風險投資人對企業的估值也是受到很多大環境的影響,比如目前 TMT行業因為不被短線看好,所以投資人一般給的PE不高,而對於融資額過1000萬美金的私募股權市場,市場上的投資人競爭很激烈,所以價格一般會抬的很高,其實這對於企業家與投資人雙方都不是好事。有一個知名VC的合夥人就跟我明確說:他們絕對不與其它VC在具體項目上比價格,因為他們自己有一套企業價值的評估體系。所以很多時候,投資商之間的競爭以及私募股權融資是買方還是賣方市場以及創業者的心態對未來的預期等等很多因素都影響了企業的估值。 價格總是圍繞著企業的真實價值上下波動的,這一點是經濟學的真理,對於創業者與投資人來講,都要抱著共同創造未來價值的心態、共贏的姿態來討論企業的估值,才是企業新一輪強勁發展的開始。後之,價格與價值處理得不好,反而這未來企業發生種種內訌危機埋下了伏筆,關鍵還在於度的把握。
E. 股權融資的金額與估值的關系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遭受著各方的壓力,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想到用一些其他的方法來提高自己的收入。那麼這個時候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去購買一些股票或者是一些基金因為股票和基金能夠讓我們在短時間內獲得一個較好的收益。那麼有很多人不了解股票融資中的金融與股市的關系,那麼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個問題。
那麼當我們在選擇股票公司進行求業或者是在購買股票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觀察這家公司的融資以及他們融資之前所放出來的估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選擇一個潛力較大的公司,並且也能夠看出這家公司他們的經濟水平,以此來選出更好的公司。
F. 融資盤打壓股價是怎麼做到的
沒有那麼復雜,我只是月末業績沒夠才拉升的,有業績要求的好么。。。。。。。 我想拉升,你看什麼k線什麼指標都沒用,你們看資金流入多少或者成交量或者換手率才能看到我想幹嘛。。。。。 想看例子可以看下宜華健康,1月16號到停牌前,看懂你就知道游資和主力間的配合和拉鋸。
打壓的話比較復雜,其一技術分析的散戶很多是不破位不走,甚至我故意破位還不走,具體可以網路破崖式下跌,我快速洗盤是這樣的;
其二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陰跌,假設我在5元到5.5元間建倉1000手,然後小幅吸籌至6.2元,期間吸籌2000手,然後我選擇在5.8元至6.5震盪洗盤,期間高拋低吸成本降至5.9元,吸籌3000手,然後再小幅試探上方拋壓,期間股價拉至7元,至此我選擇把底價建倉的1000手賣掉,剩5000手,再選擇在6元到7.5間震盪洗盤,期間獲得2000手,成本至6元,總共我有7000手,接著選擇突破拉升,當天我會選擇拉漲停吸引跟風盤,並且因為這樣,我需要把當天所有掛單籌碼全部吃掉,在此期間我在漲停前獲得的籌碼有2000手,並在控盤過程中把在成本在5.8至6.5的籌碼出掉1000手,到今天為止我總成本上升了,籌碼總共有8000手,第二天繼續拉漲停,期間繼續吃掉散戶籌碼2000手,再把成本在5.8至6.5的剩餘1000手籌碼全部賣掉,總成本上去了,總共籌碼有9000手,此時股價在9.1左右。第三天我會選擇震盪下行,利用散戶最直觀喜歡用的指標,跌至5日線或者把分試圖的日均線跌穿,把短線投資者洗出來,並在此期間把5.5至6.2的1000籌碼賣掉,並藉此機會吸引前期突破踏空的投資者,籌碼總共有8000手,第四天選擇平開震盪走高漲停,期間派發成本在5.5至6.2的籌碼1000手,總共剩餘7000手,至此我有成本在5.8至6.5的籌碼1000手,6元到7.5的籌碼2000手,突破7.5至第一個漲停的籌碼有2000手,第一個漲停至第二個漲停的籌碼有2000手,在突破7.5前的籌碼我有3000手,突破後的籌碼有4000手,至此從7.5開始已經拉了35%(暫且這樣),之後第五天,我選擇震盪上行5%,在此期間派發成本在7.5至第一個漲停前的籌碼2000手,至此我只剩5000手,7.5至今已經40%漲幅,第六天繼續拉漲停,期間因為打開多次派發成本在第一個漲停至第二個漲停的籌碼2000手,至此,我只有7.5之前的成本3000手,總共7.5至今有50%漲幅,無論後面漲跌,我是不會虧錢的。已經離我成本區夠遠了。
所以,經常有散戶說庄虧錢,是很少見的,現實當中實際是游資被套,主力派發完籌碼出逃。主力建倉到派發出逃,是需要半年甚至幾年時間,出貨也不是散戶說的今天出貨,明天又進,實際主力派發是1個月到3個月。
想看主力是怎麼拉升股票(非游資),復牌前的宜華健康是標准教材。
現實當中沒那麼簡單,我這里說的是一個主力的情況,實際是有混庄,新老主力交替,但是我給的那個建倉至出貨是多數主力的過程。
G. 融資融券的交易規則是怎樣的
融資融券交易也就是信用交易,需要開通信用賬戶才能交易。在開通後可以登回錄股票交易軟體答進行交易,這時選擇「融資融券」,進入後必須提交擔保品到個人賬戶,然後可以選擇「融資買入」或者「融券賣出」,在到期日進行操作歸還即可,融資買入即向證券公司融入資金進行交易,融券賣出即向證券公司借入券源進行賣出。
H. 一般公司通過股權質押進行融資時,質押的價格為當時股價的百分之幾
一般是按前20日或者前60日股票均價為基準計算,具體質押的價格要看是流通股版還是限售股,權是主板、中小板還是創業板,從30%到50%不等。主板流通股的質押率最高。
股權質押(Pledge of Stock Rights)又稱股權質權,是指出質人以其所擁有的股權作為質押標的物而設立的質押。按照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有關擔保的法律制度的規定,質押以其標的物為標准,可分為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股權質押就屬於權利質押的一種。因設立股權質押而使債權人取得對質押股權的擔保物權,為股權質押。
I. 企業融資時如何進行價值評估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高頓網校為您解答:
風險評估中企業要融資,其實就是做一個買賣,就是賣掉部分企業股份的一個過程。那既然是買賣,就涉及到一個價格問題,如同你在菜市場買賣一樣,你是賣主,買主要麼不看中你,看中你的企業後,首先要談得就是價格。價格始終是影響到風險投資人投資決策的一個重要方面,價格也是體現創業企業價值的最好載體,一個企業是否具備增長潛力與市場空間,看看他做私募的價格就知道其基本價值了,而大家都知道,政治經濟學裡面價格是圍繞著價值上下進行波動的,在完全競爭市場環境與信息對稱的情況下,企業的融資價格基本就代表著企業的真實價值,所以啊,一般投資商在做完投資之後,價格就是保密的最高因素。
而創業者要融資價格企業估值也是最重要的功課之一,很多企業家對這一塊一無所知,方創資本在這一方面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創業者一上來就說我要融多少錢,要出讓多少股份。這時候,我一般會問他的估值是多少,出讓多少股份是怎麼算出來的。但很可惜,十個創業者有九個都答不出來,哈,不過,只要我給他一個一元一次方程式解解,他一般就明白了。這不是數字計算的問題,而是創業者對企業估值問題不太了解所致。
那麼融資企業的價值到底如何評估呢?其實這不是一個固定的問題,對於企業價值而言,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企業的靜態價值,凈態價值看資產負債表就清楚了,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即可,凈態只與其歷史的利潤相關。但這方面的價值只是企業的基本面所反應的時點價格,因為資產負債表也只是一個時點的價格而已,而企業的經營是可持續的,所以企業價值的最大方面,應該是企業的動態價值,即企業未來可能盈利帶來的價值之現值,我們平常說一個企業值錢,也就是說它的未來是值錢的。如同Google一樣,它的市值已經超過 1300億美金,但用它2007年的利潤來看,大約也就是40多億美金,一對比,它的市盈率之高就真是嚇人了,為何每年只賺40億的公司價值卻值1000億呢?其中的原因就是資本市場對其未來的潛在盈利能力十分看好,這說明Google還有長期可持續的發展能力。
投資商評估一個企業的價值,一般是以企業的利潤為基礎來評估,微觀操作層來講,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企業上一年度實際利潤具體來評估,根據實際獲取的企業利潤額來平均計算企業投資前的估值;另一種是以企業未來的可能利潤為基數來評估的,很多TMT項目目前沒有利潤,過幾年才有,這樣一來,難道就沒有價值了么?不然。這時就可以用企業未來可能的利潤來評估,但未來利潤有一個平均的問題,但這樣會帶來一個對賭協議的問題,很多公司最後出問題都出在這里,畢竟企業的內部股權不穩定是涉及到企業根基的大事。除此之外,如果國外有已IPO的公司,也可以按國外類似公司市值的折扣來參考評估,當然也是可以按企業面對的目標市場額來評估的。在評估企業價值的過程中,行業平均利潤率與利潤水平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一個企業的融資價格並不是越高越好,因為除了真正pre- ipo的項目外,此輪募資價格越高,下一輪的壓力就越大,融資的難度也就越大,所以價格一定要合理才行,過高了,下一輪就沒有人會投你了,原因很簡單:投資商都是想賺錢的嘛。兩輪之間總是要有一個幾倍的差距,再說了公開資本市場的市盈率也就那麼多倍,PE過高,只會讓企業不健康成長,創業團隊也會更有壓力,壓力一大,企業的戰略與戰術都可能會出問題。
目前的市場估值也不是很理性的,風險投資人對企業的估值也是受到很多大環境的影響,比如目前 TMT行業因為不被短線看好,所以投資人一般給的PE不高,而對於融資額過1000萬美金的私募股權市場,市場上的投資人競爭很激烈,所以價格一般會抬的很高,其實這對於企業家與投資人雙方都不是好事。有一個知名VC的合夥人就跟我明確說:他們絕對不與其它VC在具體項目上比價格,因為他們自己有一套企業價值的評估體系。所以很多時候,投資商之間的競爭以及私募股權融資是買方還是賣方市場以及創業者的心態對未來的預期等等很多因素都影響了企業的估值。
價格總是圍繞著企業的真實價值上下波動的,這一點是經濟學的真理,對於創業者與投資人來講,都要抱著共同創造未來價值的心態、共贏的姿態來討論企業的估值,才是企業新一輪強勁發展的開始。後之,價格與價值處理得不好,反而這未來企業發生種種內訌危機埋下了伏筆,關鍵還在於度的把握。
作為全球領先的財經證書網路教育領導品牌,高頓財經集財經教育核心資源於一身,旗下擁有高頓網校、公開課、在線直播、網站聯盟、財經題庫、高頓部落會計論壇、APP客戶端等平台資源,為全球財經界人士提供優質的服務及全面的解決方案。
高頓網校將始終秉承"成就年輕夢想,開創新商業文明"的企業使命,加快國際化進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財經網路學習平台!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問,歡迎向高頓企業知道平台提問!